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第一页,共34页。设计真实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蒲华良第二页,共34页。设计真实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二、教学目标的定向

三、新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几个基本要素四、课堂教学设计赏析

第三页,共34页。一、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第四页,共34页。一、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第五页,共34页。一、教学设计的内容教材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学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实施与评价:设计实施过程及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诊断与反思:目标达成及教学有效性分析。

第六页,共34页。二、教学目标的定位1、教学目标决定教学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被教育理论家们称为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

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探究说教型讲授交互式活动脱离情境融入情境个性化作业合作性作业教师传递和分配者教师促进和帮扶者按教学活动分组按学生异质分组基于事实的评估基于绩效的评估第七页,共34页。二、教学目标的定位2、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层次要求

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强化了技能要求,就会削弱其它目标的实现。

第八页,共34页。二、教学目标的定位3、容易忽视或削弱的教学目标

(1)经历与体验(2)过程探究(3)提出数学问题(4)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5)组织有效的参与和合作(6)自我评价与反思

第九页,共34页。三、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1、不局限于教材,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开发。(1)用教材不是教教材例1用一定长度的护栏围草坪,围成的圆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例2小熊准备了6个书包,要放在几个柜子里,有几种放法?例3我们到某风景区去旅游,有多少人?准备多少钱买车票?买多少钱的饮料?

第十页,共34页。(2)创设问题情境情境要有问题,问题要有数学元素。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通过计算来创设;用比喻来创设;通过动手操作来创设;揭示认知冲突来创设;用对比来创设;用质疑来创设;用类比来创设等。

第十一页,共34页。2、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引导设计课堂,把握新课堂教学的基本风格

(1)引导自主学习用我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结果自我反馈坚持几个不讲:能自学的不讲,通过操作能理解的不讲,没独立思考之前不讲,能互助解决的不讲。

第十二页,共34页。(2)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设计合理分组,规范操作:异质分组,分工协作,机会均等,有序发言,给足时间教师在合作中做的事:规范行为,发现火花,排除障碍,引导探索

第十三页,共34页。(3)挖掘知识的探究点,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教师要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在学科领域内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个学习过程。

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

第十四页,共34页。要设计质疑激趣的教学环节。要提供较大的问题空间。要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有互动的交流空间。第十五页,共34页。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积极参与的表现:情绪饱满,交往频繁,参与面广。有效参与的表现:独立学习时间多,思维活跃,获得学习策略,表现机会充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第十六页,共34页。例“比较轻重”的教学——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看一看:一个苹果和一粒葡萄谁重?谁轻?掂一掂:两个一模一样的墨水瓶盒子谁重?谁轻?称一称: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谁重?谁轻?第十七页,共34页。例2“读出表中的数学信息”下表中是小明、小红和小强在三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请判断三个同学中哪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比较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小明638490小红827881小强968166第十八页,共34页。4、设计亮点,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学习方式改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方案一:教师操作、演示、讲解。一次分,没铺垫。方案二:在教师引导学生操作,体会两种不同的分法。方案三:变演示为学生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

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学习和理解;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采用合作学习,广泛交流。第十九页,共34页。教学设计赏析第二十页,共34页。1、不对学生进行限制

仅对知识点本身做各种教学设计的研究是不够的,因为教科书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要求的入门常识。要把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和学科文化融入课中。教学方式不能是单纯的结果式教学,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想、感受方法,并及时提供指导于学习过程,求得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防止霍布森选择效应:(英国卖马商人)圈大马多,任选均出弱马,缘为门小。(假选择、形式主义选择)“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叶澜案例1:三年级《周长的认识》.doc案例2:三年级《两位数乘整十数》.doc第二十一页,共34页。2、课堂中生成“二度教学设计”

在出疑处展开。案例:乘法分配律.doc

对课中生成的新东西及时关注,不留遗憾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了学生的一种在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在出错处展开。案例:百分数应用题复习.doc

平淡无奇的教学素材,屡见不鲜的课堂差错,却因为老师智慧的处理显得精彩迭出。第二十二页,共34页。2、课堂中生成“二度教学设计”

在出新处展开。案例:分数的意义.doc

课前预设大气,给学生预留主体发挥和创新的空间。

关注课堂细节,抓住“节点“,展现课堂中细节之美,细节之魅力。细节决定课堂效果,细节中渗透着老师的教学智慧。

在特殊情况下学生闪现的思维亮点稍纵即逝。在课堂中教师要有专业的眼光审视学生的每一次言行,敏锐捕捉时机,因势利导。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够感觉出课的发展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改变课时计划是常有的事。

第二十三页,共34页。3、在简洁的过程中显露高效。

案例:百分数的意义.doc

用最简单的教学情节牵动了学生深沉的思考,达成了多重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

第二十四页,共34页。4、设计“情境串”激发情趣。

案例:工程应用题.doc

生活中的数学较零散、肤浅、不严密、不成体系,教师在设计生活情境时要进行必要的“剪裁拼补”,去除冗杂的细枝末节,为学生进行实质思考赢得时间。

“情境串”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思维引向深入。第二十五页,共34页。5、心中有学生,脉络备课更清晰案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doc这种备课讲究大线条,粗犷而又细腻,杂乱却又有序,既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教学内容,又能有效减少课堂损耗,保证重难点引导到位。一堂好的备课不是在备知识,而是在备学生。在备学生学哪些知识,用什么方式来学,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备课的注意中心在学生的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质量上。注意:此类备课前提是老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熟,有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第二十六页,共34页。6、目标定位求高度案例:时、分、秒的认识.docA教法直接引导学生观察,很快得出了结论。但少数人的认识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忽视了体验过程。虽省时易于操作,但学生收获较少。B教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并仔细观察指针是怎么走的,充分体验和感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练习了观察和操作,学会了反思,受到了科学求真的精神熏陶。

第二十七页,共34页。7、挖掘课程资源,开课出奇招。案例1:比的意义.doc案例2:名数的改写.doc

一次超乎平常的观察,一个小小的数学故事,给数学知识一下子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诱人的探究魅力。丰富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数学的丰富、数学的有趣,使学生更乐于接近数学。

第二十八页,共34页。8、避免学生的假认知现象。案例:两数相差多少.doc第一次备课:对教学材料没有充分预设,▽和〇数量太少,老师过分强调一眼就能看出多少,误导了学生的注意中心,没有一一对应的必要,选用的学习材料失去了意义。教学流程也是单线型的,学生无创新思维的心向。老师预设的学生的知识起点也较低,没有更多的探究空间。因此,假认知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第二次备课:预设的学习材料恰当地定位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经验,把课堂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如何暴露学生的思维上。预设的学习材料更具有开放性,棋子可以叠起来,可以拼起来,可以排起来,有了厚度、大小、长短、个数等思维素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元素,探究空间更大。老师关注的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困惑,没有预设一个固定的框架让学生去钻,最终让学生在一次次感悟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一一对应地排。对知识本质的认知是一步一步生成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我们的教学有激起学生内心的需要时,就急于把这种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只能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第二十九页,共34页。9、纲举目张,解压认知过程。案例:正方体的认识.doc问题问到点子上,有一定深度。有效的问题设计起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让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小学的大多数知识是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索解决的,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放权给学生。学生自行探究,不仅可以使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应用,更主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依赖教师的学习模式,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得到培养。第三十页,共34页。10、精细预设重过程。案例:小数除法的计算.doc

虽然学生不一定能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