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目录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时期具体史实战国“为户籍相伍”秦分类登记制度汉编户齐民西晋重建户籍,“黄籍”晋至南朝“黄籍”“白籍”“土断”隋、唐大索貌阅、三年一造宋主户、客户、城郭户、乡村户元诸色户计、户籍世袭明职业定籍、黄册清永停编审★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归纳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材料2东晋给予北方移民安置点一郡、县的建制,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一时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至数百”,形成了州中有州,县中有县的“插花地”,同一地区出现了不同行政区划,造成地名系统的大混乱。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晋成帝时下令土断,将白籍用里伍形式重新编制,便之固定在土地上,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改籍当地州郡县。许多侨州郡县也被省并。但直道隋朝重新划定政区,大举省并州县,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才根除掉侨置州县问题。——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问题探究1:阅读材料1并根据所学,分析东晋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1)当时南方远远落后于北方东晋时期因人口减少,为了招募流民进行生产,对流民给予免除赋役的优待。(2)户籍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主要依据,只有将南迁的人口进行了登记,才会将其纳入以后征收赋役的范围。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材料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问题探究2:阅读材料2并根据所学,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①城市化与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商业税收远超农业税;②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③“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④王安石变法,增加税收。★问题探究3: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简要解释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何重视户籍的编订,并说明清朝停止编审户籍的原因。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材料1:治平在庶功兴,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周,民数周(查清人口数量),为国之本也。——徐幹《中论》材料2:正是通过户籍制度,专制国家才得以控制民众的居住、移动、财产乃至婚姻与家庭,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土地、山林等基本经济资源,从民众手中掠夺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征发民众的劳动力资源作为保障国家安全、扩张的军事力量,以及维系专制主义国家普遍都有的大规模国家公共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甚至通过户籍制度,推行教化,宣扬专制国家最为需要的、以忠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观念,从而达到对民众在政治身份、经济地位、社会角色、文化认同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控制。——鲁西奇《何草不黄——<汉书>断章解义》编排户口,制定户籍关系到封建国家长治久安;历代通过户籍控制民众,维护社会稳定;户籍还是征发赋役的主要依据,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正常运转和对外扩张;通过户籍制度,封建国家推行教化,宣传封建伦理道德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清朝由于实行摊丁入亩,政府赋役制度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作用削弱,只是用来登记人口,维护社会治安。朝代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秦汉乡里制度什伍组织唐乡里制度邻保制度北宋乡里制度保甲制明里甲制十家牌法清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归纳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表现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问题探究4: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2)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吉”——《孟子·梁惠王下》优抚救济1、中国古代为什么要实行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其作用有哪些?2、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谁?救济重点和核心是什么?为此采取哪些措施?3、民间救济活动处于什么地位?侧重于哪些方面?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此外,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摘编自孙竟、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2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极罕见的大灾难,从1877年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微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等著名社会救济人士咸立协赈公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问题探究5:根据材料,指出古代社会救助相比,近代中国救助的新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出现这些新特点的原因。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新特点: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西方传教士参与救济(2)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政府腐朽,赈济力度有限;发生罕见大旱灾;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报刊等近代传媒的出现。【合作探究】材料:荀悦所言:“天下国家一体也,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基于此种认识,中国古代一切社会生活都被吸纳进以王权为核心格局内,……在古代统治者心目中,民众既是政治社群中必须由贤者统治和教化的群体,他们天然地处于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中的最底端,同时,精明的统治者们也没有把民众改变自身命运的通道完全关闭,通过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备的文官选拔、考核及奖惩制度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有效流动。除此之外,以士人为主体的乡绅阶层成为连接统治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于是,朝廷政令止于府、县而又不失之于民众的管理方式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图景的一大奇特象。……当儒学话语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后,外儒内法、兼及百家的治国形态在两千余年的政治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德主刑辅、宽严相济的治国策略被统治者们运用得炉火纯青。——摘编自王光《中国传统国家治理及其近代变革》★结合材料与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今的启示?①“以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促进阶层流动,扩大中间阶层——注重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③强调教化——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救助与教育相结合,扶贫先扶志;④一定的基层自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调动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⑤“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宽严相济”——坚持在以德治国的同时,健全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课堂小结】朝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优抚政策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分类登记制度编户齐民大索貌阅户籍三年一造主户与客户诸色户计户帖、黄册永停编审乡里制度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甲制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十家牌法保甲制邻保制度什伍组织常平仓制度置仓积谷,义仓、社仓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慈善组织兴起养济院众济院福田院养病坊鸠杖赋役制度向土地摊派户籍作用减弱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控制加强民间救助的作用逐渐增大各有侧重“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素养提升】1、相比唐朝,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这一变化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C.体现宋朝户口管理的开放性 D.说明宋朝户籍制度已经完善【课堂练习】2、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3、下表为唐代各道(监察区)灾害救济区域分布情况,由此可知A.北方地区灾害最为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饰与珠宝设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气体除菌级膜式过滤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木柄三支迷你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实验用台车式电阻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ABS专用刹车油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秋国庆期间民政服务机构作风建设报告
- 居家电梯维修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护理科研项目管理计划
- 幼儿园中班足球文化知识普及计划
- 2025年高一英语在线学习计划
- 非正式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罗布人村寨旅游景区讲解词
- KTV包厢物品赔偿价目表
- 初中生个人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 《比萨斜塔》-完整版课件
- 危化品使用登记表(需修改)
- 尉克冰《别把我当陌生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 升降机安全检测报告书及检测内容
- 水墨中国风清明节日PPT模板
- 人卫版内科学第九章白血病(第4节)
- 建筑节能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