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推荐文档)_第1页
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推荐文档)_第2页
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推荐文档)_第3页
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推荐文档)_第4页
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推荐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1、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2)后期象征主义一是更注重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3)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有:瓦雷里、里尔克、庞德、叶芝和艾略特。2、意识流小说: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文学流派。20年代出现于英国,代表作家为乔伊斯和弗吉尼亚•沃尔夫。在法国和美国以普鲁斯特和福克纳为代表。其理论基础包括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的“心理时间”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意识流”一词首先在此书中提出)意识流小说主要包括内心独白,内部分析,感观印象三种基本形式,它使文学描写领域从社会表层进入意识深层,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发生的先后来安排情节的直线结构方法,使故事情节随着人的意识而展开,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靠自由联想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在时间上产生大幅度跳跃和倒错,产生逻辑上模糊,混乱的感觉。3、荒诞派戏剧: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居法国巴黎的一群剧作家开创的一种戏剧流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该戏剧流派得名于英国批评家马丁•艾思林。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尤奈斯库《秃头歌女》、贝克特《等待戈多》等。4、境遇剧:境遇剧又称情境剧、自由剧,是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是萨特为宣扬存在主义哲学而创造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戏剧。它注重在舞台上展现人物在特定境遇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突出人物进行选择时左右为难的心态,从而对人物的困境、人的生存作出存在主义的阐释。萨特的11个剧本都是境遇剧,代表剧作有《禁闭》、《苍蝇》等。5、新小说:“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它是继存在主义之后,在法国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在20世纪40年代末,娜塔丽•萨洛特、克洛德・西蒙开始运用新的手法创作小说,但无太大反响;50年代后,罗伯・格里耶《橡皮》、《窥视者》的发表逐渐引起社会注意。1971年,在巴黎召开的一次文学会上这些作家被定名为“新小说派”。其中,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派最重要的理论家和作家。他们反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观念,针对将物质世界人格化的、“泛人的”人本主义而提出“物本主义”的概念。作品关心人和人生世界中的处境,追求完全的主观性,强调创新性和探索性,拒绝艺术形式的保守和僵化,创作方法上采取设立谜局、心灵对话、时空流动、循环结构等方式。6、《荒原》:《荒原》是T.S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诗作,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是目前为止西方诗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诗共分为5章,分别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它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接手法,跨越时空界限,大量的内心独白及戏剧手法,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全诗晦涩难懂,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7、《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发表于1922年的一部伟大小说,是意识流文学乃至整个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作品围绕都柏林三个普通市民一天的感性生活展开,通过对他们意识流程的描摹,表现了西方现代人孤独彷徨的精神危机,对社会的冷漠与隔绝的恐惧与绝望,渴求精神安抚与温暖的心理状态,涉及了都柏林生活的各个侧面。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采用与《荷马史诗》中的第2部《奥德修纪》为平行的神话结构,同现实形成鲜明对照,充分调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等意识流手法,深度挖掘人物内心心理,深刻揭示出笼罩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病下人物的精神空虚与贫瘠。8、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是指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通过诸多长、中、短篇小说,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核心构建的文学模式。在《沙多利斯》里,福克纳首次虚构了约克纳帕塔法县,以此作为自己作品的背景。这些小说围绕着约克纳帕塔法县中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在二战之后一个多世纪间的兴盛于衰败,讨论了美国南方人民的道德与信仰上的缺失与富足。二、简答题1、比较前后期象征主义。(1)前期象征主义诗歌建立在对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破灭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悲观苦闷的心理和消极颓废的情绪;后期象征主义诗歌更加转向内心世界,热衷于探索支配表面生活的宇宙精神、命运和理念。(2)前期象征主义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拼。(3)前期象征主义诗人注重情感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4)前期象征主义诗人追求迷离朦胧的、梦幻般的诗歌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音乐和梦境等融为一;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灵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2、简析意识流小说的文学特征。(参见书P257-259)(1)从内容上看:意识流文学强调对人物真实心灵世界的描摹,由此来表现在机械文明戕害人性、传统价值观失落、战争与暴力摧毁了人们对未来理想信念的背景下,现代西方人精神上的惶惑、孤独、焦虑与恐惧,反映他们日趋严重的与社会、与文明之间的疏离感、异化感。与此同时,在冷若冰霜的商品法则前,在人性受到严重压抑、人与人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精神壁垒的环境中,意识流家不仅展示了人物的孤独感和异化感,还从他们身上揭示出某些现代社会最欠缺、最可贵的东西,即同情、谅解、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2)从艺术看:首先意识流文学推翻了传统文学中对时空关系的处理方式,根据再现人物心理真实的需要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作家们遵循柏格森“心理时间”原则,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打破了以物理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基础的框架结构,跨越物理空间的界限,用有限的时间展示无限的空间,或在有限的空间内扩展心理时间的表现力,因此,时间、空间往往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空间上的逻辑联系,时间山常常是过去、现在、未来交叉重叠。其次,意识流小说频繁调整、转换叙述视角,使多位人物的意识杂然并呈,透过不同人物的眼光和思维的“滤镜”看待世界,突出被感受、被再现的图景中所包含的观察者的主观干预,同时也体现出每一主观角度的局限性。第三,与上述两方面的艺术特征相联系的是,为了充分表现作家们心目中真实的人性与真实的生活本质,作家们忠实于主观世界的描摹而淡化外部故事情节的叙述,因而使作品缺乏传统意义上完整的、遵从时间与空间上的逻辑顺序的故事与人物命运的交代。第四,意识流文学中人物的意识活动具有鲜明的流动性、菲逻辑性与纷乱无序性。最后,意识流作家亦常常采取象征、暗示、比喻等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微妙的感受,以及某一事件触发而产生的独特印象,并使作品产生浓郁的事宜。3、新小说的景物描写特征略。4、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特征(1)反情节:戏剧的情节结构是传统戏剧的生命。传统戏剧追求情节的丰富生动、结构的谨严巧妙、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些传统的戏剧手法和艺术观念为荒诞派戏剧家们所否定。而被《A等待戈多》A是一个没有情节的剧。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好几天,而剧终时他们还要继续等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都是永远等待的过程。贝克特就是用这样一部A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戏剧,用一些畸形怪诞的舞台形象。把他对世界的感受推到了痛苦的极点,把他所认识的,并要加以表现的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变成了具体可观的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2)反人物: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传统戏剧的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而荒诞派剧中的人物多是静止的,即他们的性格自始自终没有多大的发展,剧中人物往往面目模糊不清,身份渺小卑微,他们猥琐滑稽,恍恍惚惚,没有任何性格特征可言。《A等待戈多》A中的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都是衣衫褴褛、精神萎靡的流浪汉,他们卑微、肮脏、浑浑噩噩,自己为什么活着一无所知,只是靠本能和习惯去麻木地继续着生命。他们在等待中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在虚无面前依然无奈地等待下去。人物性格的展示不是荒诞派剧作家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关心的是这类人物所处的无望的困境及他们存在的荒诞性。(3)反语言:在戏剧作品中,语言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传统戏剧正是靠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表现戏剧情节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而荒诞派戏剧家们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彼此不能理解的世界上,人与人的沟通是不可能实现的,语言不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是排泄心中积郁和苦闷的一种近乎于生理现象的手段。荒诞派戏剧家反对语言所拥有的表情达意、塑造人物性格、发展戏剧冲突的功能。通过创造一种荒诞的语言言说方式,一种新的形式功能,在摧毁意义的同时又于无意义中显示意义,从而揭示荒诞感和荒诞意识。《等待戈多》中颠三倒四,支离破碎,无赖乏味的戏剧语言充斥整部戏剧。贝克特借此来强调生活的单调、沉闷、毫无意义和人极度空虚的内心世界。这种非理性的语言形式让观众直接体味到了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4)戏剧常带有似真似幻的虚幻色彩,情境设置大多具有不合理、不合逻辑的特征。三、论述题1、《局外人》主人公与存在主义思想。(详见书P292-295)《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名篇,它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公司的法国职员。小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莫尔索回到乡下参加母亲的葬礼,以及他并无原因地在海滩上杀人。第二部分是莫尔索被审讯以及最后被判绞刑的过程。通过主人公莫尔索的荒诞命运,加缪形象地展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个人就像局外人一样生活在其中。例如:故事开头第一句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面对母亲的死亡,莫尔索表现出一种极其的冷静与漠然。而在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去海滨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邻居因情事困扰要求莫尔索写信痛骂情妇、为他作伪证,他也不拒绝。老板要提升他职位,他也毫无热情。最后,他毫无理由地杀了人被捕,在法庭上他不关心法庭对自己的审判。直至死前,他仍感到“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是。”默尔索作为“局外人”,加缪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以主人公的个体心理体验和行为活动,一方面展现莫尔索的孤独、疏离,与社会不能沟通、认同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又对局外人的自主、自为以及对自我处境无比轻蔑展开自由的想象,充分显现自我与社会荒诞关系中的自由精神。面对荒诞,莫尔索以消极的态度来反抗,直至《西西弗斯神话》中,作者强调人在荒诞处境中的自我坚持、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气概以及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详见书P213-215)(1)表现主义作家的创作的共同特点有: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把资本主义制度所产生的罪恶归结为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罪过。许多表现主义作家把20世纪初广泛应用的机器生产看成是当时社会的罪恶的根源,把那些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