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下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_第1页
统编版三下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_第2页
统编版三下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_第3页
统编版三下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_第4页
统编版三下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主学习任务单课题名称:三下《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运用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会背诵,会默写《清明》。.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比较三首古诗,发现异同,阅读其他写传统节日的古诗。4.课后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学习过程:任务一、回忆学习《元日》的方法(5分钟)活动1.背诵《元日》,回忆学习《元日》的方法活动2.听老师总结把握节奏,读好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想象场景,诵读古诗。要求:背诵《元日》,自己思考梳理学习《元日》的方法。评价标准:能流利背诵,大体说出学习的方法,得三颗星,能背诵,学习方法说的不完整得两颗星。任务二、运用学法,自学《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分钟).按要求自主学习(自学10分钟)(1)查阅作者资料。(2)把握节奏读好古诗。(3)对照注释、插图,或根据想象理解诗句意思。(4)背诵古诗。.听老师讲解,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5分钟)(1)《清明》①作者资料:杜牧(803-825)字牧之,唐代晚期著名的诗人。人们把他与李商隐称为“小李杜”。②听一听录音范读。③学着录音的节奏再读一遍。④交流这首诗的意思。词语理解:“断魂”怎么理解?(魂:情绪、心情;断魂:就是失魂落魄的样子,想起亲人,心生惆怅)结合注释,一句一句理解诗意。诗歌大意: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哀伤,像是失魂落魄。“我”问牧童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远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⑤展开想象古诗描绘的节日情景,用几句话说一说。⑥练习背诵。(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作者资料: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②听朗读录音、跟录音练读。③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语理解:“忆”“异乡”“倍”怎么理解?(忆:想念;异乡:他乡,倍:加倍、更加。)山东:华山以东。“登高”“插茱萸”是怎么一回事?(九月九日:农历的重阳节,有登高、插戴茱萸等习俗;诗歌大意:我独自一人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英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④展开想象,描述诗中的场景。⑤练习背诵这两首古诗。要求:按下暂停键认真自学,学完之后认真听老师讲解,把两首古诗背下来录音发给老师和同学交流。评价标准:.学习过程评价:能按要求认真进行自学并在自学后认真听老师讲解,得三颗星,学习不够专心得两颗星。.学习效果评价:能大体理解诗的意思,能展开想象描绘情景,会背诵,得三颗星。其中一项完成不好得两颗星。、联读比较,发现异同(8分钟)动1:诵读本课三首古诗,找相同之处.自由读三首古诗,找出相同之处。.听老师总结。1)内容都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2)都是七言绝句;(3)都借传统节日表达了诗人的某种情感。活动2:再读三首古诗,找不同之处。.再读古诗,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自己试着概括一下。.听老师小结。(1)作者不同、朝代不同;(2)写的节日不同,风俗也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3)写风俗的方法不同,第一首直接写过年时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等风俗,第二首通过路上行人的表现来暗示清明风俗,第三首诗通过想象兄弟的活动来写家乡插茱萸登高的重阳节风俗。(1)作者不同、朝代不同;(2)写的节日不同,风俗也不同;(3)写风俗的方法不同,第一首直接写风俗,通过写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第二首通过路上行人来暗示写,第三首诗通过想象来写。活动3:读另外描写节日的古诗,说说发现。.读一读老师提供的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说一说写的是什么节日。九日登高[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要求:自己通过朗读三首诗,比较发现相同和不同之处。能说出补充的两首诗所写的传统节日及风俗。评价标准:能找出三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概括比较全面得三颗星,概括不太全面得两颗星。四、布置课后综合性学习活动(1分钟)课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资料,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及节日风俗。五、自我反思(1分钟).我能熟练背诵两首古诗吗?.我能通过想象,描绘这两首诗的情景吗?六、完成第二课时效果检测(10分钟左右)附:第二课时效果检测:一、默写《清明》二、写出诗句的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三、展开想象,把《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绘的情景讲给家长听四、阅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①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③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④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