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原理_第1页
光纤传感原理_第2页
光纤传感原理_第3页
光纤传感原理_第4页
光纤传感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光纤传感原理1*第一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特点:同时获取在传感光纤区域内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被测量分布信息的能力。传感空间范围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价比低,具体而言:1:传感元件仅为光纤;2:一次测量就可获取整个光纤区域内被测量的一维分布图;3.系统的空间分辨力一般在米的量级,对更窄范围的变化只能测平均;4.系统的测量精度与空间分辨力一般存在相互制约关系;5.检测信号一般较微弱,因而要求信号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6.在检测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信号加法平均、频率的扫描、相位的跟踪等处理,因而实现一次完整的测量需较长的时间。引言02*第二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分布式光纤传感原理1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散射型偏振型相位型荧光型3*第三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I.瑞利散射瑞利散射是入射光与介质中的微观粒子发生弹性碰撞所引起的,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在光纤传感技术中,一般采用光时域反射(OTDR)结构来实现被测量的空间定位,典型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4*第四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强度调制型当一束脉冲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纤中存在折射率的微观不均匀性,会产生瑞利散射。如果外界物理量的变化能够引起光纤的吸收、损耗特性或瑞利散射系数的变化,那么通过检测后向散射光信号的强度就能够获得外界物理量的大小。目前基于对后向瑞利散射光进行强度调制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有:利用微弯损耗构成的应力传感器利用放射线所引起光损耗构成的分布式辐射传感器利用化学染料对光的吸收特性构成的分布式化学传感器利用液芯光纤瑞利散射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构成的分布式温度传感器5*第五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偏振调制型偏振态光时间域反射法(POTDR)最初由Rogers提出,其基本原理:光纤受外界物理量的调制时,光的偏振态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瑞利散射光在散射点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相同,在光纤的入射端对后向瑞利散射光的偏振态和光信号的延迟时间进行检测就可获得外界物理量的分布情况;由于磁场、电场、横向压力和温度都能够对光纤中光的偏振态进行调制,因此该技术可用于实现多个物理量的测量。基于后向瑞利散射的传感技术是现代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基础,它在80年代初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目前由于技术难度较大,在这方面的研究者较少,据我们所知只有:中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几个单位在继续研究。6*第六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7*第七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II.拉曼散射1928年,C.Raman爵士发现拉曼效应:在非线性光学介质中,高能量(波长较短)的泵浦光散射,将一小部分入射功率转移到另一频率下移的光束,此过程称为拉曼效应。光通过光纤时,光子和光纤中的光声子会产生非弹性碰撞,发生拉曼散射,波长大于入射光为斯托克斯光,波长小于入射光为反斯托克斯光。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传感称为:ROTDR8*第八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是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中最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对该技术开展研究工作的主要有英国的King大学,中国的重庆大学和中国计量学院。目前,该类传感器的一些产品已出现在国际、国内市场,最为著名的是英国York公司的DTS80,它的空间分辨力和温度分辨力分别能达到1m、1℃,测量范围为4~8km。9*第九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III.布里渊散射1964年,首次发现布里渊散射效应。光通过光纤时,光子和光纤中因自发热运动而产生的声子会产生非弹性碰撞,发生自发布里渊散射。散射光的频率相对入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大小与散射角和光纤的材料特性有关。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传感称为:BOTDR10*第十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IV.偏振型偏振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利用保偏光纤在受到外界的作用时,产生两正交偏振模间的耦合效应传感。检测利用Michelson干涉仪进行扫描获得作用点的位置。11*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V.相位型相位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利用保偏光纤在受到外界的作用时,两路光产生相位差进行传感。检测利用各种干涉仪进行扫描获得作用点的位置。VI.荧光型(参加教材P41-44)12*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双路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传感应用举例2泵浦波通过电致伸缩产生声波,然后引起介质折射率周期性调制。泵浦引起的折射率光栅通过布拉格衍射散射泵浦光,由于多普勒效应,散射光产生了频移:其中,n为光纤纤芯折射率,υa为声波速度,λ为入射泵浦光波长。13*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当光纤受温度或者轴向应力影响时,布里渊频移会发生变化:考虑到声波是呈指数衰减的,布里渊增益谱具有洛仑兹线形其中,g0是布里渊散射峰值增益系数,υB是布里渊散射谱半峰全宽,υ0为布里渊增益谱的中心频率.14*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5*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550nm窄线宽DFB激光器出射连续光被C1分为两条光路:探测光路和参考光路。5%端的输出作为探测光路,经过偏振控制器(PC),进入11Gb/s的电光调制器(EOM)产生光脉冲,然后经过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放大,再经过环形器1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1(中心波长为1550nm,3dB带宽为0.1nm,反射率为80%)组合滤波,滤除放大后的ASE噪声。最后得到高功率、高消光比、低噪声的探测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在进入探测光纤前,经过一个95/5的耦合器c2,将5%的脉冲信号输人光示波器监控脉冲形状。探测脉冲经过光隔离器通过50/50的光耦合器c3分别进入两根传感光纤.耦合器C1的95%端口输出的信号作为参考光,通过偏振控制器,进入12.5GHz的电光调制器,被10.3GHz的微波信号调制成两个边频信号,与返回的频移约为11GHz的布里渊散射信号混频后,用探测带宽为1GHz双平衡光电探测器进行探测。扰偏器(PS)消除信号的偏振噪声。16*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7*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BackgroundOTDR:BarnoskiandJensen,1976;PolarizationOTDR(POTDR):Rodgers,1981;Importanttechniquetoproducehighsensitivefibersensor.◆Principle

Rayleighscatterinthefiber,thebackscatteredlight,spatialdistributionofthepolarizationproperty,analyzerelement,thepolarizationinformation,intensityvariation.(pleaserefertoFig.1.)◆Characteristic﹡Thebackscatteredlightisverylow,about-50dB;﹡ThesameSOPastheincominglight.POTDR318*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TwosamplesofPOTDRAModelOTDRAttenuatorDetectorPGDFBLAOMPCPolarizerEDFACirculatorFiber19*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TwosamplesofPOTDR(Continued)BModelPGDFBLStockesAnalyzerOpticalReceiverDigitizingScopeEDFAEDFAEDFAFiberCirculatorRotatablePolarizer20*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POTDRapplication

◆Experimentalsetup

OTDRMW9076B7FiberPolarizationControllerFiberPolariserFiberUnderStressFiber1

Fiber215Km12KmPolarizationController15km12kmFiberAnritsu,MX907600A21*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Applicationtoasensitivestresssensorsystem

1.WaveformsnearbythelocationofFUS

22*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2.Waveformsclosetotheend23*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Applicationtothepolarizationinvestigation

1.Locationofthepolarizationvariation24*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2.Simplemeasurementofpolarizationvariation25*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In-depthmeasurementofpolarizationvariation26*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POTDRExperimentImprovedPOTDRsystemModulatorPPGMP1632CFiber14KmEDFA1Filter1PC1FresnelreflectionFiberPolariserEDFA2SDA5000ALeCroyLD1550nmPC2CouplorFilter2

27*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ExperimentalresultRayleighscatterof14kmfiber28*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Fiber~2kmGlycerin(甘油)FiberPolariserSDA5000ACouplorDetectorGlycerinPC脉冲光源瑞利散射2km(a)(b)29*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ConclusionsPOTDRismoresensitivethanOTDRandwillbeappliedtothesensitivefiber-opticsensingsystem;POTDRtechniqueisapowerfulmethodtodiagnosethepolarizationpropertiesalongthefiber;Shortentheopticalpulses,less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