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写法-三上软笔书法_第1页
横写法-三上软笔书法_第2页
横写法-三上软笔书法_第3页
横写法-三上软笔书法_第4页
横写法-三上软笔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横写法-三上软笔书法第一页,共34页。基本笔法

横的写法第二页,共34页。1、练习基本笔法是学习书法不可绕行的必修之课,没有捷径。3、练习基本笔法应作为学习书法的日常基本功,伴随终身。练习基本笔法的重要性:2、练习基本笔法是下一份工夫,长一分本事。第三页,共34页。实笔起笔中锋行笔提笔回锋长横的写法

从起笔到收笔经历了一个由重到轻,而后由轻到重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它的笔画有一个明显的强弱变化,使得笔画显得有生命。它的下沿线是一条向下弯曲的弧线(注意),上沿线也是一条微微向上弯曲的弧线,但是总的感觉向下弯曲的弧度要大于向上弯曲的弧度,它不仅有刚劲的一面,同时又增加了它的韧度,这样就显得有生气。若千里之阵云——欧阳询第四页,共34页。图解第五页,共34页。书写要点起笔:点、带、转行笔:中锋铺豪收笔:提、折、回第六页,共34页。一、起笔的要点:点、带、转第七页,共34页。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注意要提顿一下下,不可一味长按以免给转带来麻烦。

第八页,共34页。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转的过程中不露痕迹,保证下一步是中锋运笔。注意:写横画时,带的动作是很轻微的,毛笔不要提起,要写实笔,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

第九页,共34页。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第十页,共34页。二、行笔的要点:中锋铺豪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行笔过程中要笔力的控制,不管写多长都能感觉全程有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第十一页,共34页。二、行笔的要点:中锋铺豪

全身之力奔赴笔端。

书写要点:

1.气势2.笔力

第十二页,共34页。三、收笔的要点:提、折、回第十三页,共34页。提: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地提起,笔触不能离开纸面。第十四页,共34页。折: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第十五页,共34页。回: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第十六页,共34页。短横与长横略有些区别,它从起笔到收笔,只经历了由轻到重的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因此在写法上比长横稍微容易一些。短横的写法注意提笔,短横扛肩时较多,呈平行四边形。侧锋入笔注意两角收笔停顿,小回锋。第十七页,共34页。露锋起笔由轻到重提笔回锋左尖横的写法第十八页,共34页。图解锋尖锐利,但不能出现弯尖露锋起笔,尖如匕首,收笔勿重。第十九页,共34页。注意要点:1.练习长横要注意不同横的写法(粗细),能提高书写时的笔力。2.练习横画要多练习长横,能提高写字的稳定性。第二十页,共34页。第二十一页,共34页。第二十二页,共34页。请仔细观察每个笔画的中锋行笔图“三”字练习7遍第二十三页,共34页。“中”字练习7遍请仔细观察每个笔画的中锋行笔图第二十四页,共34页。“下”字练习7遍请仔细观察每个笔画的中锋行笔图第二十五页,共34页。请仔细观察每个笔画的中锋行笔图“士”字练习6遍第二十六页,共34页。第二十七页,共34页。杨凝式《韭花帖》第二十八页,共34页。关于杨凝式《韭花帖》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叙》的笔意。《韭花帖》,被称天下第五行书。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第二十九页,共34页。软笔运用于硬笔书法第三十页,共34页。硬笔书法:横画的写法

从左到右,稍往右上倾斜。横画要写得平稳。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第三十一页,共34页。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