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于“暴力革命”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1页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于“暴力革命”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2页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于“暴力革命”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3页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于“暴力革命”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4页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于“暴力革命”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格斯本人对于“暴力革命〞的论述,主义论文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都存在不准确和不全面的理解。在国内,有些学者将暴力革命看作是主义革命的唯一的和本质的手段,并有所谓马恩晚年能否放弃了暴力革命转向了和平转变的争论,暴力革命也被看作是、恩格斯与其他具有空想及妥协性质的民主派和社会者的本质区别。在国外,暴力革命理论使得主义成为恐惧主义和集权主义的代名词。通过研究、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时期的一系列文章,我以为,这些看法与、恩格斯本人对于暴力革命的阐述有很大偏差。在1848年革命时期,、恩格斯通过(新莱茵报〕来介入和领导革命运动,但是在需要采取详细的革命策略来对抗反革命,对反革命进行还击的时候,、恩格斯都没有煽动人民群众采取暴力的革命手段和策略,而是采取了愈加温和的拒绝纳税的措施。例如:恩格斯在1848年6月10日发表的(科伦在危急中〕一文中提到:我们郑重地警告科伦的工人们不要上反动势力的当。我们坚决请求他们不要给拥护旧普鲁士的政提供任何足以被用来使科伦遭到横暴的军事制裁的借口。我们请求他们要十分平静地度过两天降灵节日,以便粉碎反动派的全盘计划。在1848年11月写成的(柏林的反革命〕一文中提到:王权不仅反对人民群众,而且也反对资产阶级。因而,要用资产阶级的方式来战胜它。如何用资产阶级的方式来战胜王权呢?应当用饥饿来制服它。如何用饥饿来制服它呢?应当拒绝纳税。在介入写作的(莱茵省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的呼吁书〕〔1848年11月14日〕一文中,他写道:民主主义者莱茵区域委员会号召莱茵省各民主团体立即召开会议,并在附近各个地区举行民众大会,发动莱茵省全体居民拒绝纳税;这是对抗以暴力对待普鲁士人民代表会议的最好办法。必须劝告居民,叫他们不要用任何暴力对抗可能按行政方式进行的征税。等等。这与我们以前所理解的、恩格斯的激进形象和立场有很大出入,这些面对详细的革命形势所采取的温和策略也使、恩格斯在1848年德国革命期间遭到了更为激进的哥特沙克等人的批判:你并不信仰你外表上代表的事业。但是你并不相信工人的起义,他们起义的洪流已经开场准备击垮资本主义;你并不相信永远的革命;你甚至不相信革命的先天气力既然我们,革命的团体,已经认识到我们不能期望我们以外的任何阶级,因而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进行永远的革命,如今你劝告我们,人民是弱者、是无足轻重的。1848年革命失败之后,恩格斯在1851年写作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文中对德国革命进行了总结,基本思路是,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具有落后的性质,与经济发展的落后性质相伴随的是整个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发展的落后,封建主义残存余留的束缚使得德国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德国资产阶级只能依附于王权,而不能够作为独立的政治气力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由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工人阶级也欠缺组织性和充分的阶级意识,因此无力对抗王权、资产阶级以及摇摆不定的小资产阶级的联合。能否是由于当时、恩格斯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进而将革命策略从暴力革命转变为了温和的拒绝纳税?、恩格斯能否像哥特沙克所批判的那样,不相信当时的德国工人阶级具有实现革命和解放的能力?我以为答案:能否定的。马恩在(新莱茵报〕时期的文章中确实对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质进行了批判和挖苦,但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所导致的德国工人阶级发展的落后,却没有牵涉。我以为,此时马恩的看法更贴近他们在(宣言〕中的看法,即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阶级应该利用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立即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在(新莱茵报〕时期,在接触到了真正的革命运动之后,马恩可能已经认识到了德国革命的艰巨性以及德国无产阶级的气力缺乏,所以经常强调对德国无产阶级的教育和组织,进而使德国无产者成为阶级,但是仍然以为革命具有可行性,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充满热切的期望,他们以为无产阶级此时还是有气力承当革命的任务,完成本身的历史责任的。、恩格斯之所以在1848年德国革命时期屡次提出拒绝纳税的革命策略而非直接采取暴力革命,是由于他们以为,根据当时德国的历史条件,进行暴力革命对工人阶级不利,工人阶级冒生命危险所进行革命的最大获益者只能是资产阶级。例如,恩格斯在1949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假如工人们明天让人挑起混乱,那末他们就只是为资产阶级、同时也就是为去火中取栗。如今,整个德国正处在内战前夜,工人们也许很快就有可能举行实现自个要求的发动,试问在这种时候他们能否甘愿被人这样利用呢?在阐述1848年11月维也纳革命的时候,也表示出了同样的看法:失败只会使我们确信,同资产阶级不可能有任何的和平,甚至在过渡时期也是这样,人民应该站在资产阶级同的斗争之外,等待资产阶级的胜利或失败,以便利用它们的结果。由于德国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因此,假如工人阶级帮助资产阶级获得了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政权,而只可能在革命之后联合王权,反过来镇压人民群众,所以,才要用拒绝纳税的措施,用资产阶级的方式方法来打垮和王权。但是,决不能反过来以为、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时期反对采取暴力革命.恰恰相反,在整个(新莱茵报〕时期,他们固然没有像在(宣言〕中那样对于暴力革命进行正面阐述,但他们对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立场从未动摇过,更从未否认过暴力革命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1848年11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但凡反革命当局用暴力手段阻挠这些安全委员会成立和活动的地方,都应当用一切暴力手段来还击暴力。消极对抗应当以积极对抗为后盾。否则这种对抗就像被屠夫拉去屠宰的牛犊的对抗一样。可见,、恩格斯固然在1848年德国革命期间采取了拒绝纳税的详细措施,但是他们仍然以为在必要的时候应该用暴力对于反革命和的暴力行为进行还击。这种看似矛盾的革命策略,具体表现出了、恩格斯独特的理论和革命立场,一方面,采取拒绝纳税的措施,而不是盲目地采取暴力行动,把和恩格斯同当时以哥特沙克为代表的主张立即采取暴力革命的极左派和冒险主义区别开来;另一方面,马恩又坚持在必要的时候以暴力对于反革命的暴力行为进行还击,并且坚信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完成,又将、恩格斯同寻求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矛盾的空想社会者区别开来。我们以前的研究经常通过强调主义的暴力革命来将其与马恩所批判的空想社会者区别开来,以为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是主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表现,这种看法没有错,但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以为,暴力革命并不仅仅仅是一种革命策略或者手段,不是要在实行暴力革命还是和平转变之间做选取题,对于、恩格斯来讲,暴力革命具体表现出了他们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认识,具体表现出了他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与传统哲学和传统社会相决裂的决心,应该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来理解暴力革命.暴力是一种极端的革命形式,意味着冲突和矛盾的极端化,意味着要人冒死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避免暴力冲突乃是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最高尊重,、恩格斯为什么不将革命和解放的希望放在议会和政治上,换句话讲,为什么、恩格斯以为通过商谈、对话和沟通不能够解决社会矛盾?在1849年2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不可能有和平。它们的物质利益和需要使得它们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一个社会必然获得胜利,而另一个社会必然要遭到失败。这是它们之间唯一可能的和解。可见,在看来,阶级之间在议会政治中达成的和解和所谓矛盾的解决都具有暂时性、妥协性,各个阶级之间不同的物质利益决定他们只能通过你死我活的斗争来解决矛盾,这也是为什么、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反复批判当时普鲁士的康普豪森内阁、汉泽曼内阁以及法兰克福议会的妥协性,这种妥协不但不能够彻底地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会诱发新的社会矛盾,马恩相信,最终一切社会矛盾的解决只可能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历史的选择,而不是人的选择,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最后决战也只能是暴力革命,而不会有和平的可能性。但是能否在当下就盲目地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进行革命,则取决于当时各阶级之间的气力比照及其他的历史条件。在、恩格斯看来,革命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经过,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最终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得到彻底的解决。这一观点使得主义经常被贴上恐惧主义的标签,甚至和雅各宾主义等同起来,这也是缺乏根据的。和恩格斯以为,议会政治中达成的妥协和和解并没有真正解决社会矛盾,而是暂时掩盖了社会矛盾,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被暂时掩盖的矛盾会重新激化,进而产生新的暴力和革命,产生不必要的牺牲,欧洲19世纪以来大大小小的暴力和革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断产生。、恩格斯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暴力革命加剧历史的发展进程,先实现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马上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一举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有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恩格斯实际上是想要通过暴力革命,将革命所产生的代价和牺牲降到最低。恩格斯在1848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法兰克福议会在它还能左右一切的革命高潮时期,没有一举而坚决地结束同德国各邦的不可避免的斗争;它宁可拖延决定性的战斗,为每个个别的决议时而同这个邦的,时而又同那个邦的发生小小的冲突。它离革命时期越远,它的消极行动使它的威信在人民眼中越发扫地,这些冲突就越加使他遭到削弱。在1848年9月的文章中,他又写道:两派〔不管是反动派还是进步派〕都不是英勇地去迎接这些不可避免的战斗,不是采取一些速战速决的办法把战斗进行到底,而是策划合法的阴谋以尽量长期地拖延战斗。正是这些一贯的卑鄙诡计,这些微小让步和姑息手段,这些谋取妥协的企图造成了这种难以忍耐和暗昧不明的政治局面,而这种政治局面四处都引起无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