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二生物3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含解析_第1页
2020秋高二生物3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含解析_第2页
2020秋高二生物3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含解析_第3页
2020秋高二生物3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含解析_第4页
2020秋高二生物3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含解析第3节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1.群落的结构特征。2。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知识点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知识梳理1。群落(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eq\o(□,\s\up4(01))生物种群的集合.(2)举例①一个池塘里全部鲤鱼。(eq\o(□,\s\up4(02))×)②一个池塘里全部鱼。(eq\o(□,\s\up4(03))×)③一个池塘里所有生物.(eq\o(□,\s\up4(04))√)(3)与种群的关系同种生物个体eq\o(→,\s\up7(全部))eq\o(□,\s\up4(05))种群eq\o(→,\s\up7(所有种群))eq\o(□,\s\up4(06))群落2.群落水平上的研究问题(1)研究的问题(2)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eq\o(□,\s\up4(12))种群。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不同群落的eq\o(□,\s\up4(13))物种数目有差别,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eq\o(□,\s\up4(1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eq\o(□,\s\up4(15))丰富度,即群落中eq\o(□,\s\up4(16))物种数目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eq\o(□,\s\up4(17))越丰富。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eq\o(□,\s\up4(18))越低.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①土壤动物具有eq\o(□,\s\up4(19))趋暗、eq\o(□,\s\up4(20))趋湿、eq\o(□,\s\up4(21))避高温的习性。②调查方法:常用eq\o(□,\s\up4(22))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③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④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eq\o(□,\s\up4(23))种类和数量。⑤丰富度统计方法:一是eq\o(□,\s\up4(24))记名计算法,二是eq\o(□,\s\up4(25))目测估计法。(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eq\o(□,\s\up4(32))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eq\o(□,\s\up4(33))越多,群落结构也eq\o(□,\s\up4(34))越复杂。(4)用具分析①诱虫器诱虫器中的eq\o(□,\s\up4(35))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eq\o(□,\s\up4(36))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②吸虫器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eq\o(□,\s\up4(37))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5)注意事项①取样时应注意eq\o(□,\s\up4(38))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结果偏差较大。②用体积分数为eq\o(□,\s\up4(39))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含有湿棉花的试管收集。③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直接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则需用eq\o(□,\s\up4(40))吸虫器采集。④小动物类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eq\o(□,\s\up4(41))分开统计。⑤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⑥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⑦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eq\a\vs4\al([问题思考])1。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为什么不适合使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提示:(1)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主要用于研究种群密度,而丰富度是从群落水平上研究动物物种数目的。(2)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2.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应该如何改进?提示: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典题分析题型一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分析[例1]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座山上的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鲫鱼C.一片森林中全部的动物、植物及真菌D.一片草原上的各种草、昆虫、牛、羊等所有生物eq\a\vs4\al([解题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A、B、C三项均不是全部生物。eq\a\vs4\al([答案])D[例2]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A.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溱湖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C.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eq\a\vs4\al([解题分析])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研究出生率,为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A正确;溱湖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为研究群落的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错误;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错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错误。eq\a\vs4\al([答案])A题后归纳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关系知识点二群落的种间关系知识梳理1.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eq\o(□,\s\up4(01))食物。(2)举例: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3)数量关系图及特点①数量关系图(如图)②特点:“先增加者先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且eq\o(□,\s\up4(02))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即A为eq\o(□,\s\up4(03))被捕食者。2.竞争(1)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eq\o(□,\s\up4(04))资源和空间等。(2)结果:常表现为eq\o(□,\s\up4(05))相互抑制;或表现为一方占eq\o(□,\s\up4(06))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数量坐标图及实例3.寄生(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eq\o(□,\s\up4(07))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举例:人体内的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3)数量关系图及特点①数量关系图(如图)②特点:对寄主eq\o(□,\s\up4(08))有害,对寄生生物eq\o(□,\s\up4(09))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4.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eq\o(□,\s\up4(10))彼此有利。(2)举例:大豆与eq\o(□,\s\up4(11))根瘤菌;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体)。(3)数量坐标图及特点①数量关系图(如图)②特点: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eq\a\vs4\al([问题思考])1。两个竞争关系的物种,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生存一方被淘汰吗?提示:不一定。竞争的结果可能有三种:(1)常表现为相互抑制;(2)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占劣势;(3)一方占优势,另一方灭亡。2.成年的鲈鱼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会以本种的幼鱼作为食物,这属于捕食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捕食。因为捕食发生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而鲈鱼的成鱼和幼鱼是同一物种,故属于种内斗争。典题分析题型二种间关系及曲线辨析[例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如图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eq\a\vs4\al([解题分析])图甲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此关系,而选项A中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是寄生,A错误;据图分析,图丙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如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竞争资源和空间,B正确;据图分析,图甲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图乙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图丙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正确;丙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都会存在,后期消失了一种种群,随着图丙中X种群数量的增加,X种内斗争会加剧,D正确。eq\a\vs4\al([答案])A[例4]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eq\a\vs4\al([解题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水稻与青蛙未利用共同资源,故不是竞争关系,A正确,B错误;植物病毒V是可寄生在水稻细胞内的病毒,因此病毒V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水稻和病毒V是寄生关系,C、D错误.eq\a\vs4\al([答案])A规律总结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同升同降。(2)捕食关系曲线: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3)竞争关系曲线:一升一降,一种生物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零.题型三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辨析[例5]高密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eq\a\vs4\al([解题分析])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后,大鲈鱼将以小鲈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而不是种间捕食;蚜虫具有刺吸式口器,靠吸食草的汁液为生,二者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取食植物属于捕食关系。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人胃幽门处,引入狐狸防治鼠害说明它们是捕食关系,西方蜜蜂对中国本土蜜蜂是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说明它们是竞争关系。eq\a\vs4\al([答案])C知识拓展(1)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2)种内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3)种内斗争与竞争。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竞争。另外两种生物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例如: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秸秆。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知识梳理1.垂直结构(1)现象: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eq\o(□,\s\up4(01))分层现象。(2)森林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分析(3)意义: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eq\o(□,\s\up4(05))阳光等eq\o(□,\s\up4(06))环境资源的能力。2.水平结构(1)现象: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常呈eq\o(□,\s\up4(07))镶嵌分布。(2)决定因素:eq\o(□,\s\up4(08))地形变化、土壤eq\o(□,\s\up4(09))湿度和eq\o(□,\s\up4(10))盐碱度的差异、eq\o(□,\s\up4(11))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如高山不同垂直带植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影响其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原因是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eq\a\vs4\al([问题思考])1.请判断分析“森林群落中只存在垂直结构,而草原群落中只存在水平结构”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森林群落也有水平结构,如在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形成的组合.草原群落中同样也存在垂直结构,也常明显的分为地下层、草底层和草本层。2.玉米地中有的玉米高,有的玉米矮,这种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因为所有玉米是一个种群而不是群落,所以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典题分析题型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分析[例6]关于群落的结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eq\a\vs4\al([解题分析])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A错误;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B正确;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水平方向上不存在分层现象,D正确。eq\a\vs4\al([答案])A[例7]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光照和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激烈eq\a\vs4\al([解题分析])温度是造成高山山坡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而森林和水域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的影响,A正确;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是不同地点的植物分布,不属于同一个生物群落,B错误;b、c处的植物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正确;b处影响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因此,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激烈,D正确.eq\a\vs4\al([答案])B题后归纳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易错点(1)群落存在空间结构,而种群不具有空间结构。比如“竹林中的箭竹错落有致”不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箭竹属于种群的范畴,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因为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为不同地点的植物分布,不属于同一个生物群落。(3)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因此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课堂小结1.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A.种群和群落B.种群和生态系统C.群落和种群D.群落和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属于同一个物种,因其包括本物种全部个体,所以是种群。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2.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答案C解析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A、B正确;因从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必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群落也有水平结构,C错误,D正确.3.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答案D解析采集小动物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性,A错误;灯罩的功能是聚光,B错误;金属筛网可阻止泥土滑落,但小动物可向下移动,便于收集,C错误;广口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便于保存小动物,D正确。4.(2017·海南高考)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答案D解析根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