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_第1页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_第2页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_第3页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_第4页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1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出示图片:小挚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实行划龙舟竞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老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老师请幼儿说一说。

3、老师讲解并描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老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解并描述划龙舟的来历。

5、老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老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缘由。

6、带领幼儿学习简洁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喧闹。)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老师反思: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成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明珠暗投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始终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敬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验。

老师:立刻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起先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打算呢?

老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依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2

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觉,学生对端午并不是特别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即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探讨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爱好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探讨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加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沟通、展示与评价等探究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酷爱之情。

三、活动支配

整个活动从20xx年4月起先到5月结束,历时6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扬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学问,可以拓展学问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实力。在端午的快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初步的民族骄傲感。

(二)活动详细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探讨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实力目标:

(1)通过小课题探讨引导学生自主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实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沟通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沟通实力、相互观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实力、口头表达实力、自我评价实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以小课题探讨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探讨,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沟通的乐趣。

(2)通过课题探讨,增加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酷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学问的探究心理,激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详细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打算阶段(1周)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生成子课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探讨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绽开探讨

听听端午歌谣、观赏端午漫画视频、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解并描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粽情飘香话端午”。

学生绽开激烈地探讨,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端午节详细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端午的传闻故事?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等。

2、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在一起,生成子课题

①端午节详细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相关的传闻故事……

②端午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制作材料、端午节食品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

③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学习包粽子和制作香囊。

④古时候人们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现在过端午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端午节的习俗引申出:挂菖蒲艾草、挂钟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龙舟等。

⑤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谁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依据学生的探讨内容,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生成子课题,并引导学生依据探讨的内容分别取出好听的名称:

子课题一:端午由来大探秘

子课题二:端午美食大荟萃

子课题三:端午才艺大比拼

子课题四:端午活动大搜寻

子课题五:端午诗词大传唱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探讨方案。

①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爱好、特长等,89人自由组合成探讨小组,兼顾同组异质。

②以小组为单位,初步探讨、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老师随即以指导者、参加者、合作者的身份参加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4、沟通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各小组组长介绍自己的课题探讨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老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探讨方案

5、老师强调实践活动要留意的问题及事项。

①要留意实践活动的平安;

②打算好一些必要的设备;

③调查、采访或拍摄时要留意提前预约时间,运用文明礼貌语言,同时需提前设计好采访提纲;

④各小组需依据制定的安排,团结合作,共创佳果。

附1:小课题探讨方案兼结题报告,方案设计只填写前半部分

其次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2周

二、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参加相关

的实践活动、采访调查有关人员、或亲身体验实践。

三、活动过程:

1、实践过程的指导

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翻阅图书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基本驾驭,老师只需提出一些活动要求。本次实践活动的指导重点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明确采访的目的,根据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做好事前的打算工作:a确定采访内容,设计好采访问题;

b确定采访记录形式;

c提前与被采访的人预约时间;

d小组内分工合作,有须要地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参与。

2、学生实践活动详细状况:

⑴5月6日学生到办公室采访学校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卞老师:

采访的主要提纲:(端午节由来大探秘组)

①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听说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怎么和屈原有关系呢?除了屈原说之外还有其他的传闻吗?

②端午节有重五节,端阳节之称,还有其他的别称吗?

⑵5月6日学生到办公室上网搜查关于端午节的传闻、相关视频及端午节的别称(陈宇交其他学生怎样上网查找资料)

⑶5月7日一组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校部分学生关于端午节的学问,然后去学校图书馆翻阅图书,查找关于端午节的美食,了解粽子的品种、形态等。

⑷5月10日在学生家采访学生戴超群的奶奶

采访的主要提纲:(端午节活动大搜寻组)

①奶奶,您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您小时候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啊?

②奶奶,您说的这些习俗,现在怎么不见呢?大家也只是在端午节的.时候

会吃粽子而已,以前的习俗莫非人们遗忘了不成?

⑸5月11日一组学生来到学生的邻居家,学习包粽子,相识苇叶,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亲自学包粽子。

⑹5月13日一组学生先去图书馆查找端午节的诗词童谣,后回到教室内实行童谣赛,并制作端午节的手抄报。

⑺5月14日学生邀请美术老师在老师内指导学做香囊,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材料,亲自制作并在小组内展览。

第三阶段阶段小结

一、活动时间:2周

二、活动目标:整理并完善资料,做好成果展示前的打算工作。

三、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探讨、删选,形成结论。

2、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

3、进一步完善好子课题探讨的活动方案。

4、各小组探讨汇报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5、做好展示汇报时的人员分工,并仔细做好汇报展示的打算工作。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一、活动详细目标:

1、培育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以及学生的组织、表达实力等。

2、培育学生勇于质疑、深化探究问题的实力。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标准

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共同进行了《粽情飘香话端午》的探讨性学习,今日是我们展示汇报的日子了。

下面我宣布:《粽情飘香话端午》实践活动展示会现在起先!有请主持人!

(二)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各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汇报

第一小组:端午由来大探秘

1、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汇报: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的传闻

走近屈原

2、学生评价

其次小组:端午美食大荟萃

1、学生汇报:说明调查结果了解五黄餐

了解粽子的发展改变及其形态、品种、养分

粽子赞

2、学生评价

第三小组:端午才艺大比拼

1、学生汇报:相识苇叶打苇叶

包粽子品粽子

沟通活动日记

送祝愿

2、学生评价

第四小组:端午诗词大传唱

1、学生汇报:诗词朗诵

童谣传唱

手抄报观赏

2、学生评价

第五小组:端午活动大搜寻

1、学生汇报:采访了解端午习俗

相识艾叶和菖蒲

赛龙舟

2、学生评价

(三)收获感言点评小结

1、同学们在今日的展示汇报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2、师总结谈话:

同学们,看到你们精彩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而感到骄傲!因为我们参加了,体验了,从而提高了,成长了。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恒久比结果更重要!所以,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起先。端午文化已经带领我们迈入了中国节日文化的大门,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接着去探究,让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精彩吧!

(四)作业设置课外延长

接着进行其他传统节日的探讨。

(五)板书设计

粽情飘香话端午

四活动评价

1、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状况,评比各类先进个人。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看法。

2、评价的主体:学生、老师、家长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有特殊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态、多种口味的。

2、乐于参与包粽子、体验节日的欢乐。活动打算: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绑粽子的绳、装米的盆(4个)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接近,为了增进小挚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爱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育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日我们学前班的小挚友们和老师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妙的传统佳节。

二、在音乐声中小挚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包粽子。

三、将包好的粽子交给伙房蒸煮

四、品尝自己亲自包的粽子。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爱好,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二、活动打算:

1、请家长为孩子讲解并描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带五彩线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粽子一串,香袋若干,五彩线若干。

3、打算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沟通阅历。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沟通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阅历,老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假如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解并描述。老师补充)

3、讲解并描述屈原的故事,给幼儿讲解并描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说,你会怎么做?(教化幼儿珍惜生命,以主动的方式解决问题。)

5、讲解并描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6、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习俗。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5

一、主题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熬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实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爱好。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出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骄傲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加一些节日打算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初步的民族骄傲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设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供应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解并描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与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支配: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爱好,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特别的仔细,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钦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

情景时,都不谋而合地发出“啊”的惊羡声和缺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特长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视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别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簇新,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说明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确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细致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挚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挚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究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牢固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彩缤纷的真美丽,啊呜!咬一口。”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美丽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美丽啊!别的班级确定没这么美丽。”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觉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美丽,许多家长饶有爱好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特别主动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骄傲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特别美丽,特别美。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屈原为了楚国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疾苦,宁愿牺牲自己的宏大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打算: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老师:你们知道,这些图片画的是什么吗?这些图片与我国什么传统节日有关系?根椐学生回答板书:30端午节的由来

二、检查复习。

完成导学案的“课前热身”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Sháng()

盛强àng()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

2、学生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3、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根椐课文内容填空。

(1)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

()、()、()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二、学习其次部分(第3--4自然段)○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从书上找到有关句子,然后填到横线上。

1、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2、屈原为什么受到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3、权贵们是如何对待屈原的?(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

无中生有:

6、观赏屈原的爱国诗歌。(见课件)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答:。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什么呢?

3、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2、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组写得好。

2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出了一个方法。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最终想出了一个方法。

3、小组探讨、沟通,订正答案。

四、老师检查小组完成状况,小组展示探讨结果。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五、复述课文: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1、看板书,在学习小组内复述。

2、指名复述。

六、拓展延长: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七、总结提升,朗读课文。

1、学完这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子孙,你懂得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课后检测。(完成导学案当堂训练题目)

端午节教案模板集锦7篇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时如何撤离、躲避、求救等多种自救方法。

2.能正确拨打火警电话119,面对火灾不惊慌,主动动脑想方法,增加自我爱护实力。

3.感恩消防员的辛苦,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二、活动打算

1.学问打算:活动前请幼儿制作"发生火灾怎么办"平安宣扬画。

2.物质打算:视频(亮亮家失火报道、消防员救火、火灾求生法)、课件"遇到火灾怎么办"、欢乐成长宣扬片、湿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平安出口标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通过讲解并描述"亮亮家火灾"事务,引导幼儿感受火灾给生活带来的危害。

(1)播放亮亮家失火的视频。提问:亮亮家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觉?

(2)通过实地演练,巩固幼儿逃命撤离的已有阅历。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引导幼儿从平安通道撤离。

②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快速撤离。

(3)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了解无法撤离时,如何正确躲避。

①提问:当火势很大无法撤离时,应当怎么办?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②演示课件,引导幼儿推断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确的。

(4)讲解并描述故事,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