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的个人生平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即《》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接受良好的,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获得主考官的赏识,却因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1061年(嘉祐六年),应中,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思想保守且带有倾向性,很不同意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1]1079年(二年),苏轼到任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入狱,史称“”。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今湖北市)团练副使(官阶)检校水部员外郎。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和《》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便是他在这时起的。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重新被启用为相,以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不久又升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苏轼在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但1091年(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因为政见不合,外放(今市治)。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今广东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古名单耳)(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4])为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据说在宋朝,放逐是仅比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安置。1101年(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今属)。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享年六十六岁,南宋孝宗赐谥号文忠(公)。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荣誉之称。为何选择葬在汝州呢?这是因为苏洵早有宿愿要迁居洛阳,“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所以苏轼遵从父言,遗命把他葬于嵩山下:“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再则,当时苏轼全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99-2025家禽遗传资源濒危等级评定
- 包车旅游有合同范本
- 出售店铺合同范本
- 农村护栏转让合同范本
- 买卖协议车子合同范本
- 冰品购销合同范本
- 区块链认证合同范本
- 修建电站合同范本
- 企业合同范本清单
- 单位保密合同范本
- 桥梁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2025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 金融类竞聘主管
- 2024年3月天津第一次高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精校打印)
- 《国防动员准备》课件
- 2024年688个高考英语高频词汇
- 商标合资经营合同
- 第六讲当前就业形势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24年形势与政策
- 2024-2030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经营策略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护士资格证考核题库及答案
-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