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电子备课模板_第1页
四年级数学电子备课模板_第2页
四年级数学电子备课模板_第3页
四年级数学电子备课模板_第4页
四年级数学电子备课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总课时1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教学目标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

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

教学重、难点

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索交流法、演示法

数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1.组织活动,导入新课。

教师取出水果,要求学生用数字表示水果的数量。

(1)取出若干个,如5个,让学生用数字表示。

(2)取出一个苹果。

(3)将一个苹果切成两半,用数字表示。

2.揭示课题。

(1)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引导谈话:能不能用0.5表

示?0.5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内容一一小数的意义

(2)呈现板书:

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L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

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书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

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2.小数的意义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1)小组交流

(2)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

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

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教师用课

件演示

(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

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

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4)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3.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

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

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

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三、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在今天的学习中,你用到了哪些学习方法?

五、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数位

位位位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教学反思

课题第2课时:测量活动总课时2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4.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

5.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

教学重、难点

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创设外校来本校参观要布置教室的情境。让学生测量教室里物品

的长度和宽度并汇报。

二、汇报交流,探究方法

1、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

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把几分米或

几厘米换成以米为单位怎样表示。(2)汇报结果方法多样,教师选择适当

数据如桌子的长是6分米,宽是45厘米用课件演示。再讨论把几分米或几

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

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2、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

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

米为单位的小数。

二、试一瓜: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

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

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测量中,我们应主注意什么?

五、作业:

第8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活动

填一填中的表格试一试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课题第3课时:比大小总课时3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日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皮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数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揭示课题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

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同学们,看黑板上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贴出小正方形卡片口□□□□□□□□)

2.指着卡片,问:如果这些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

比较大?为什么?

3.随即在两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4、揭示课题

板书:比大小

二、自主探究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

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

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

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

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练一练第10页2、3两题

[板书设计]

比大小

9.87O9.909.96O9.90O9.87

练一练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课题第4课时:比大小(二)总课时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

教学目标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重、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方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溉程课后回忆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1、涂一涂、比一比

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

大。

2、比较、归纳:

让学生自己在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

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

一、举例说明:

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

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试一试: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通过交流,

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练一练:

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6题: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这道题的答案可

以是多样的。

第7题: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

[板书设计]

比大小(二)

方格图

0.2O0.20练一练中的题目

教学反感

课题第5课时:练习一总课时5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感受小数点的变化带来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等方法创设情境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计数器

敕学流程课后回1乙

一、基础练习

1.写一・写、读一读、说1"说。

出示・计数器

i

⑴根据小数点的位置,说出个数位的名称。

(2)写出这个小数。

(3)读出这个小数,并说出小数的读法。

⑷说一说这个小数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看图写数。

11/1|1|1111111111I|4

(1)11

_A----------------

。分数()1小数()2

小数()

把I平均分成100份,

1份是它的~~+,就是0.01.

二、专项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12、13页的“练习一”第1-5题和数学游戏。

第1题: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

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第2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

成绩就越好。

第3题: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

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第4题: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

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第5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进行填小数点的练习,

让学生感受小数点的变化带来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学生先自主思考、探

索,在汇报结果。汇报时,可能是多样的,让学生说说想法。最后说做此

题的体会。

数学游戏: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

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

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师生针对练习情况进行总结

课题第6课时:购物小票总课时6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

教学目标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

4.使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关系。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实物投影仪.

教学准备创设情境法、小组交流法、迁移法

数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

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

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可以通过算一算买“酸奶”和“饼干”收款是否

3.66元?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师板书:1.25+2.41=先估算结果。

1、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

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

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2、归纳算法

师:通过刚才的例子,你觉得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

减法一样。

三、试一试

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

易发生错误。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

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

题1:小数加法竖式题2:小数减法竖式

1.253.66

+2.41-1.25

3.662.41

教学反思

课题第7课时:量体重总课时7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结

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3、引导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探索。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睢点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直观操作法、类比推理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说出体重,引入课题。

1创.设量体重情景。是有意识地选择题中选数的同学回答。记录部分同

学体重。

引导学生提出比较体重的问题。选择板书。

2.引入

教师指出:这节课将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量体重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问题(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2、引出算式

(2)师:''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指名回答,板书45.2—33.4=(千克)

探索算法。①自主探索。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并在小组里交流,师巡视辅

导。②全班交流

选择用竖式计算的同学板书并口数计算过程及算法。如有错

误师组织学生及时讨论。

学生可能会如下板书:45.2-33.4=11.8(千克)

45.2

一33.4

11.8

在解决第(2)问题,方法同上。学生板书时学生可能会如下板书:

38-33.4=4.6(千克)

38.0

一33.4

4.6

让学生说一说“38”写成“38.0”的根据是什么?强调小数的性质。

归纳计算此类题时应注意什么?

3^试一试

第1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可

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2题:先鼓励学生估算,再精算。在计算两个面包多少钱时,由于还

没有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练一练

第3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

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

第4题: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

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

第5题: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

想法。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

题。

第6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量体重

45.2—33.4=11.8(千克)38—33.4=4.6(千克)

45.238.0

-33.8一33.4

11.84.6

教学反感

课题第8课时:歌手大赛总课时8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

进行运算。

教学百标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教学重、难点

2、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教学方法纸卡,图片。

教学准备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

激趣明标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

(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

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

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学生看信息,比较谁的得分高。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教师: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教师出示问题: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1)学生列算式并进行计算。

(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集体订正,学生汇报。

方法一:

8.65+0.40=9.05(分)9.43-9.05=0.38(分)

8.659.43

+0.40—9.05

9.050.38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方法三:(列综合算式,用连减法)

交流时重点“方法二”的算法。

归纳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

序一样。学生: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

(1)学生列算式并进行计算。

(2)集体订正,学生汇报。

得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学

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2题。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9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9课时:练习二总课时9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合理地、

迅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3、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让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完成相应的练习。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

教学重、难点

单的际问题。

教学方法小组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敕学流狸课后回忆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下列各题。

1.25+0.25=0.32+0.15=2.22+0.8=

0.41-0.21=1.28-0.2=5-0.18=

过程要求:口算各题

口述简单计算方法及结果。课件出示:

(1)4.32+0.75+0.25+4.68==

(3)6.54-2.36-3.64=(4)2.43—(0.28+1.43)

过程要求:

①学生口算并口答计算方法。完成后,要求用字母表示所用规律。

如:a+(b+c)=(a+b)+c

a-b-c=a-(b+c)

三、专项练习

某村近三年教育投入情况(单位:万元)

17.92

15.4

12.08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出示下列情境,学生理解题意并提出问题,尝试解答。

学生交流问题师是提出

(1)2004年的投入比前两年投入的综合少8.4万元,2004年这个村

的教育投入多少万元?

列综合算式15.4+17.92-8.4

=33.32-8.4

=24.929(万元)

完成后,在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简便算法

(2)补充统计图

师:2004年的统计图应怎么画,画多长?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四、课堂练习

指导完成“练习二”中的第1〜7题。

第1题:计算时可以以“亿平方千米”为单位。

第4题:在比较车身高和车身长时,可以让学生求出高多少或长多少,

再解答第(2)题时,由于两辆车的前灯道前轮都是0.72米,

可以不计算他,只要把后两个数相加的和进行比较即可。

第6题:在解答每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进行实际计算。

第7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想问题,虽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来

没有衣架高,但还要考虑到臂长。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课题总课时10

第1课时图形分类

1、通过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教学目标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

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根据图形的特点对图形进行分类;对学过的图形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小组交流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形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你们想见见吗?展示下列各种图

形。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来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板书课题:图形分类

二、自主探究,认知图形的特点

1、小组合作,分一分学具

师:你把他们分成两类吗?试试看。(学生动手分并汇报分的情况)

生: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我们认识图形世界里的这么多成员,请你们把他们分成两

大类,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分?

(2)学生观察,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交流后引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两个概念。

(4)找出学具袋中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摸一摸

体会他们的表面不同。

师小结:这是按照是否由平面图形分形B吗平面图形还可以怎样分?(生

动手再分平面图形,交流为什么这样分?)

2、平面图形分类

(1)这些平面图形我们可以怎么进行分类呢?

(2)小组合作,把平面图形分一分。

(3)汇报交流

汇报:把圆分成一类,其他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师小结:这是按照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你还能再接着来分吗?(学生

动手分一分,交流分法)

汇报:三角形单独分为一类。

师小结:这是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2、找一找。

展示图形,这些美丽的图形中就有许多基本图形组成,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相互说一说。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认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师: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师: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一一原来就是长方形。

师: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

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2、认知三角形的稳定性

试一试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学生回忆并汇报生活中见到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的例子,如:

大桥,电线杆,电动伸缩门等。

四、总结。

你对所学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作业安排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立体图形

图形{(曲线围成的图形:圆

1J(三条边围成的图形:三角形

平面图形1线段围成的图形<

【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练习四课本第73页“练西四”第1〜11题,相应的

课题总课时36

补充练习。

1、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

解决日常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良好的估算意

识。

3、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培养学生

教学重、难点的估算意识。

难点:能利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师辅导法。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用卡片出示练习四第1题算式)

0.484-4=6.34-7=0.32+2=0.254-5=

3.64-0.3=0.364-0.4=0.154-3=0.24-0.4=

教师逐一出示学生抢答。

2、估算练习。

(1)4.484-3.5=12.8……()

(2)12.34-1.5=1.845.......()

(3)13.34-0.95=0.14.......()

(4)7.24-0.64=46.08.........()

(5)10.8X0.6=60.8..........()

(6)8.7X1.24=10.8.......()

(7)13.2X1.4=18.4.......()

题目全部出示,学生哪一题有把握就先做哪一题,汇报时说估算方法。

3、完成课本第73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辅导。

反馈时,展示学生算式。最后引导学生明白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验算方法和

整数四则混合是一样的。

二、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四第4、5题。

1、做第4题,先让学生找一找规律,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规律的,然后再

规律填数。

2、第5题,先弄清题意,理解“单价”的含义,再解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四”第6〜11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的练习,使我们

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希望同学们能把握

每一次的练习机会,做学习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课题激情奥运总课时37

1、通过分析“奥运”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的数学

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奥运会知识,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从而愿学、乐学、

教学目标会学、善学。

3、通过解决体育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和体育之间的联系,体验奥

运文化内涵,发现特有的数学价值,渗透爱国教育,教育学生从小积

极强身健体。

重点:

运用知识解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难点:

灵活解决问题和位置的猜测。

教学方法课件

第28届奥运会有关的数据,110米跨栏决赛的实况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等。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教师激情引入:中国奥运健儿在世界赛场奋斗拼搏的画面。

“同学们,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五星红

旗在奥运的赛场上徐徐升起,当瞭亮的国歌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名

中国人你们激动吗……”

引导学生围绕“奥运”充分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

2、出示课本2004年雅典奥运奖牌榜

奥运奖牌榜

排名国家/地区金牌银牌铜排总数

001美国353929103

002中国32171463

003俄罗斯27273892

让学生思考,从这个奖牌榜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再出示新中国在1984年第一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成绩:(略)

引导学生再观察讨论,进行对比,并让学生说出感受。

接着引出本课的课题:激情奥运(板书)

(-)演示导练,综合应用

(教师引入和放录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决赛的录像。)

1.综合应用,提升基础

(1)出示书本的表格,计算: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秒?

这一练习是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应该不难算出。所以放手让学

生自己去解答。然后小组互评,得出:

刘翔比特拉梅尔快:13.18-12.91=0.27(^)

刘翔比加西亚快:13.20—12.91=0.29(秒)

特拉梅尔比加西亚快:13.20—13.18=0.02(秒)

小结:“同学们!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

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2)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提问学生,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奥运110米栏的纪录是12.95秒,你们知道,刘翔破了奥运纪录吗?”

"刘翔的时间比奥运纪录缩短了多少秒呢?”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会很容易口算出:12.95—12.91=0.04(秒)

(3)看谁判断最准确。

出示书本第二个问题:(出示课件)

“下面的两幅图,哪幅是男子110米栏决赛的冲刺画面?你们有什么方

法能准确判断,为什么?”

这时,引导学生把第1小题表格中的数据与两幅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

推理和判断:

“同学们,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知:第一名刘翔比第二名特拉梅尔快了

0.27秒,而第二名比第三名只快了0.02秒,那么相差时间的多少与实际

相差的距离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会展开争论,达成共识:原来相差的

时间越少,相差的距离就越短;相差的时间越多,相差的距离就越长。)

依照以上的引导,学生会推导出第二幅画才是正确的冲刺画面,最后我

播放刘翔在奥运会决赛的冲刺画面进行验证,并且表扬判断准确的同学,

以及进行小组评价。(小组评价)

2.加深情感,巩固提高

(1)唐功红是本届奥运会的75千克以上级举重冠军。在决赛中,亚军

韩国选手张美兰抓举成绩是130千克,挺举成绩是172.5千克,张美兰

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比唐功红少2.5千克。唐功红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

是多少千克?

(130+172.5+2.5)=305(千克)

(2)奥运会男子跳水3米板比赛,中国选手彭勃凭借出色的发挥摘得金

牌,总成绩是787.38分。比获得铜牌的俄罗斯老将萨乌丁高了34.11分,

而萨乌丁比获得银牌的加拿大选手德斯帕蒂少了2.7分,而德斯帕蒂的总

成绩是多少分?

787.38-34.11+2.7=755.97(分);

(3)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比赛中,刘翔由预赛到决赛四次的比赛成

绩分别如下:

比赛日期赛程成绩(秒)

8月24日预赛13.27

8月26日复赛13.26

8月27日半决赛13.18

8月28日决赛12.91

问:刘翔四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27+13.26+13.18+12.91)+4=13.16(秒)

3.活学活用,提升能力

播放刘翔取得世界冠军时,记者访问他的片断。教师结合片断中刘翔感

慨的话,再激情引导,更加激发学生对刘翔的敬爱,对学习的热情。

(1)练习第78页的第四题的图:“已知第1栏至第10栏,每两栏之间

的距离是相等的。求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图略)

这道题有两个意图:第一是考查学生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第二是让

学生明白十个栏架之间共有几个间隔。

正确的解答是这样的:(110-13.72-14.02)4-9=9.14(米)(板书)

(2)巩固练习

A女子100米跨栏,从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是13米,第一栏到第十栏,

每两栏之间的距离相等,第十栏到终点的距离是10.5米,求每两栏之间

的距离是多少米?(图略)

(100-13-10.5)4-9=8.5(米)

B男子400米跨栏,从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是45米,第一栏到最后一栏,

每两栏之间的距离都是35米,最后一栏到终点的距离是40米,求400

米跨栏一共设置了多少个栏架?

(400-45-40)4-35+1=10(个)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开展小组学习,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自由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男子双杠决赛前三名成绩

国籍日本乌克兰中国

运动员富田洋之贡查罗夫李小鹏

成绩9.775分9.787分9.762分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在小组中解答。

(四)憧憬未来,迈向2016

教师激情引入:“千年文明史,百世奥运情。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屏幕上

闪烁的倒计时,听到这催人奋进的奥林匹克进行曲,你们有没有想到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呢?”

出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动画和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统计图(出示课

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竞猜。猜一猜,我国在2016年的奥运会可能

会取得第几名?可能会取得多少枚金牌,哪些项目可能会取得金

牌?……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竞猜的结果与今天所学内容,

让学生在课后写一篇数学日记,把这篇日记保存到2016年,见证北京奥

运会。

板书设刊

激情奥运

射击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男子110米栏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反感

课题六游戏公平谁先走第1课时掷骰子总课时38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可能性。

2、培养动手能力和开展实验的意识。

重点:分析、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重、难点

难点:通过实验、交流、分析、判断、推理等,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导入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如踢毯子、下棋、老鹰捉小

鸡等。遇到谁先谁后时,你们是怎样决定的?用什么方式来决定比较公平、

合理?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石头剪刀布的方法”“抓阉的方法”“掷硬币的方法”

课件呈现情境图

教师:小明和小华准备下棋比赛,但是他俩拿不准谁先走,你你能提他

俩出个主意吗?

学生可能会说出“石头剪刀布”“抓阉”……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可是,这时来了笑笑,笑笑提议用“掷骰

子”,并定下规则。

课件呈现情景和规则。

内容:大于3点,小明先走;小于3点,小华先走。

3、提出问题

教师:你觉得笑笑的方法好吗?为什么?

二、游戏活动,解决问题

1、实验验证是否公平

(1)每小组一个骰子。(2)掷骰子时要随意;(3)掷出骰子后,

以面朝上的数字为准;(4)作好记录。

2、记录表

123456...

数字1朝上

数字2朝上

数字3朝上

数字4朝上

数字5朝上

数字6朝上

3、小组实验活动

(1)要求每小组掷出骰子的次数不少于15次;(2)第几次掷骰子得出的

数字,就在相应的位置打;(3)同学之间可以轮流掷骰子,轮流记

录。

4、汇报结果。

⑴小组代表汇报数据。

⑵教师设计总表,会这个小组数据。

朝上数字123456

出现次数

⑶分析数据。

明白:

①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基本相同的。

②大于3点的有3种可能,小于3的只有两种可能。

③大于3的可能性明显大。

从而使学生明白笑笑的规则不公平。

5修改规则。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以自己定的新规则进行实验,检验是否公平。

板书设计:

游戏公平

游戏规则可能性相等才公平

教学反思

课题第2课时转转盘掷瓶盖总课时39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设计对对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目林2、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设计出对对方都公平的游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准备课件,转盘。

教学流程课后回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

师:猜一猜,笑笑和淘气在通过电视节目学习什么吗?学生:转转盘

游戏。教师:你知道这种游戏的规则吗?可能会根据转盘游戏介绍。

教师出示教具:/一'、

一/唱歌\]

跳舞

说明:转盘中心指针指向那个区域,就按照这个区域的文字要求出节目。

2、试一试。

让学生选择节目,证明区域小可能性也小。

3、学生设计转盘,并说明游戏规则。

(部唱)(、)

3、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体会。

说一说除了转盘外,还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游戏,使参加的双方都公平、合理。

1、规定游戏规则:

⑴抛掷瓶盖时,要随意,不人为动作影响;

⑵着地时,盖面朝上,甲方胜;盖面朝下,乙方胜;

⑶同桌做游戏20次。

2、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出示表格帮助学生记录。(用“正”字记录次数)

盖面朝上盖面朝下

次数

1、小组汇报结果。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81页练习。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二)总课时40

1、能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整理,发展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整理、

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2、通过整理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3、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尝试解决;发展学生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教学方法练习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沌程课后回忆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小数除法。

2、教师:你还记得在小数除法这一单元中,能学到哪些知识,能不能

整理一下告诉你的同伴?

二、整理知识。

1、翻阅课本,回顾这一单元学习了那些知识。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采用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等形式进行整理。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反馈。展示作品:

课题知识点

小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数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小数除以小数

除人民币兑换积、商的近似值

法谁爬得快循环小数

电视广告四则运算

-或•.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

小小数除以小数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数《积、商的近似值人民币兑换

除循环小数谁爬得快

法,四则运算电视广告

三、基础练习。

要求学生针对知识点,举例解答。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2.84-5544-12

要求:独立计算,交流算法,说体会。

2、小数除以小数。

15.6+55.044-0.8

要求:独立计算,交流算法,说体会。

3、积、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四则运算。

(1)呈现3.364-(1.2X3,5)7.2+[(6.1-4.6)X0,8]

(2)让学生说计算顺序。

(3)独立计算,交流及过程。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83页的“练一练”。

教学反感

课题第2课时观察物体、游戏公平总课时41

1、让学生能整理所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游戏公平,发展自我反思、

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2、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3、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观察物体、游戏公平,发展自我反思、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方块、骰子等。

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