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_第1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_第2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_第3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_第4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一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左偏旁

班级—■二三四课

应到人数58(一)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偏旁“木、禾、米、又、火、矢”的笔画位置0

2、掌握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书写要领。

3、提高欣赏、评价及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这儿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瑰宝,它历史悠久,历代

名家辈出请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2分别欣赏书圣王羲之的《乐毅论》,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颜真卿的《颜

勤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3.再欣赏我们班同学张文凯的书法作品。

4(提出学习目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左偏旁(一),希望同学们好好

表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等下,我们还要评出五名小书法家。

二、从扶到放,精讲巧练。

(一)学习偏旁。

(出示六个左偏旁)指名说说木字旁、禾字旁、有什么共同的规律?仕匕较窄,

比较长,笔划左伸右缩。)

(-)学写这六个偏旁的字

1、(出示例字)指导观察分析,并说出书写要领。

2(出示病字)分析归纳错因。

(归纳,板书:紧凑对称比例适当)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一遍,教师巡视。

5.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体评议。(结构紧凑、笔画位置准确、整个字

苍劲有力,或很清秀。)

6学生再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复:(中场做一下“手腕操”,让手休

息一下。)

7.教师小结。

(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学写带有“禾字旁”的“种"和“和"。(出示范字)

三、评选。“小小书法家”

1、合作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个小书法家。

2集体欣赏。

3,欣赏评议一一民主选出。

四、教师总结。

五、板书左偏旁(一)

紧凑对称比例适当

六、作业必做:写字本选做:练习写其它的左偏旁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二周

教学时间3月8日月日月日月日

班级一二三四第三课

钓鱼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

样的鱼?……)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

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师读)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居『“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二周

教学时间3月9日月日月日月日

班级一二三四第三课

钓鱼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题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

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回答)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

话。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妒鱼!我和父亲得

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鳏鱼,看着鱼鲤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妒鱼放回湖

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鳏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

些地方?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鳏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

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师朗读:“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

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妒鱼相似的诱

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

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四、拓展

在鲸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妒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

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

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二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39左偏旁

班级—■二三四课

应到人数58(二)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工、王、土、鱼、足、以及绞丝旁的写法。

2掌握这几个偏旁的写法。

区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6个左偏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板书左偏旁

1、上堂课我们学写了左偏旁中的“木、禾、米、又、火、矢”及相关的汉字。

下面请大家拿出本子,把这几个字再次练写一下。

2.随机抽取学生练字本出示。,学生点评,

教师小结(肯定写得好的与进步的地方,指出不足,提醒书写注意点)

区今天我们接着学习6个左偏旁的书写。课题后面添加(二)

二、教学六个偏旁

1、指名读几个偏旁书写分析。

2.师示范并讲解要领。

区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五遍。(齐诵写字姿势歌)

然后和例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三、学习带有这六个偏旁的字

1、师范写

2.学生练习放音乐《渔舟唱晚》练习写《望洞庭》

教师巡视辅导

A检查效果

四、小结。

看来大家都能基本掌握今天所学的偏旁部首的写法了,下面就请大家写一幅作

品,其中含有大家所学的几种偏旁,让我们来一次比赛怎么样?

1、学生写作品

提醒:要把练习内容搞清楚是什么意思,不要写完一个字再去看下一字怎么写,

要一气呵成。

2小组评选

3、集体评出最优秀者

4请同学谈谈欣赏后的感受。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字?能举例

子来说说吗?

五、教师总结

六、板书:左偏旁(二)

功堤瑕鲤维踢

七、作业:必做:写字本

选做:练习写其它的左偏旁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二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爷爷的

班级一二三四课

应到人数58芦笛》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写作目的。

2.感受第一段中描绘的美景,体会强强对爷爷小屋的向往。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体会笛声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出示课件: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

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想听吗?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的时发

出的美妙声音。因为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

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爷爷的芦笛》,走进故

事中寻找答案吧!

区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在不懂

的地方做记号。

2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

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三、检查初读,了解学生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正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及揣摩到的写作目的,并读出体现写作目的的

语句。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这悠扬的笛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边在文中。画

出有关的句子O

2.交流并归纳笛声的特点:悠扬、清脆、神奇

区以芦笛为线索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五、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过度:悠扬的芦笛声是在哪一段提到的?

2.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一次芦笛声是强强亲耳听到的吗?

(不是,是想象的)你从哪知道的?(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

玩的地方;)

好玩在哪里?谁来读一读。

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

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光闪闪烁烁。

①指导朗读:碧海蓝天,海鸥翱翔,星星闪烁,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致啊!

你能体会后,再来读一下吗?(板书:美丽)

②出示图片欣赏,自己练习,齐读。

③引读:更有趣的是??……

过渡:在美丽的大海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里,和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

起做芦笛、吹芦笛,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羡慕、渴望、盼望着去看一

看、玩一玩)强强对爷爷的小闸屋充满了(向往)。(板书:向往)(如果你是强

强,你会怎么想?)

④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自己的体会吗?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指名读)

六、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抄背第一段。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二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爷爷的

班级一二三四课

应到人数58芦笛》

实到人数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

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体会爷爷良苦用心的爱。

3.了解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爷爷良苦用心的爱。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并指名背诵第一段。

2.揭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第二次,第三次芦笛声给小主人公

强强带来了怎样的不同的感受呢?

二、研读课文,深入思考:

第二次芦笛声

1.过渡:让我们先来学习文中提到的第二次芦笛声。转眼就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

强强终于来到了吩望已久的爷爷的小闸屋,看一,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

3.集体交流。

(1)、出示“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拂过强强的脸颊。”

①指名朗读。此时的大海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通过想象感受一下情景。(板书:柔和

温润)

②你感受到了吗?(指名)海水是海面是海风呢?

此时此刻,你好想说什么?(好美呀,好舒服呀……)

(与、我想强强一定和大家发出了一样的感叹。该做更有趣的事了。齐读4T小节。

听到了清脆的芦笛声。真的跟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强强心里一一别提多高兴

了!(板书:高兴)

白天,小闸屋周围美丽的景色以及“清脆”的芦笛声给强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

(快乐)

第三次芦笛声

师述: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觉短暂,刚才还和爷爷一起吹芦笛、看海鸟,转眼夜

晚已经来临了,爷爷说:“……”强强是怎么说的?(“放心吧,爷爷,我不怕。”)

1、你能想象一下强强说这话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吗?

真棒!你说此时的强强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十分地一一(勇敢,英勇,胆大……)

2.我们可不能光听他说的,要眼见为实,瞧瞧晚上发生什么了?

(1)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①指名朗读。此时的大海变得怎样了?你见过狂怒的大海吗?板书:狂怒)

②强强是躲在被窝里听大海的声音,我们也来闭上眼睛体会一下,听听狂怒的大海。

(放音频)……你觉得夜晚的大海……(大海变得可怕了……)

③指名读文:谁再来读这一段,把刚才体会到的读出来。(体会大海的凶猛、可怕。)

④读的真不错,我们向他学习,一起来读一读。

⑤还有哪些话也写出了大海的凶猛与可怕呢?

交流:★"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

★小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

湿漉漉的。”

3.若你一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样?(板书:恐惧)(强强与你一样,此时

的他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惊恐万丈,忐忑不安)?找出有关语句交流。

①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

②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

③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他哆嗦着下

了床……

④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

过渡:(指名读这四句话)通过这些表现,我们感到强强当时……(害怕急了、恐惧、)

除了夜晚狂怒的大海让强强感到了巨大的恐惧以外,还有其它原因吗?(独自一人

在家、年龄很小、担心爷爷)

放动画。加深体会,指导感情朗读。齐读7—10

4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紧张、害怕、孤独陪伴着他。不知过了多久,在

朦胧中,他仿佛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那是什么声音?

对,是爷爷的芦笛!“啊,爷爷的芦笛!”

指导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强强的兴奋,高兴)

5>此时的强强变得怎样了?是什么使他勇敢起来了?(芦笛声、爷爷、爷爷的语言)

(板书:勇敢)

①、出示第十三自然段:“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此时此刻这

芦笛声给强强带来了什么?风涛中这悠扬的笛声,那是爷爷在对强强说……

②、在这狂风怒潮的黑夜里,爷爷在干什么呢?

③、此时此刻,他又想起来什么呢?出示: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④、这是爷爷在告诉他什么呢?你怎么来理解的,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或者

也可以借用以前学过的名言句子来说。

⑤、引导朗读体会。

6总结: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不同的笛声,先写了强强想象中的大海和笛声;然后写

了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海和笛声给强强的感受;最后写了漫漫黑夜里,风涛里的笛声。

这些笛声对强强和我们来说,带来了什么?给予什么?懂得了什么?把你读懂了的,感

悟到的写下来。

爷爷的笛声-----------------------------------------------------

1、交流。

三、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1、小结。

2是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

功。这首歌的名字叫《真心英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相信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篇课文

后,一定会对这首歌有更深的领悟。(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四、自主作业,课外延伸。

1、搜集与课文中心有关的名言警句。

2摘抄你喜欢的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读一读,背被一背。

板书:

&爷爷的芦笛

大海心情

悠扬美丽向往

清脆柔和温润快乐

奇特狂怒恐惧,勇敢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二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班级—■二三四《语文百花园

一》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分类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别喜爱积累词语,可是由于方法不正

确,积累起来十分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

—、出不词语

瞧看瞅扫视盯着

讲说商量告诉劝告

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源源不断

1、寻找规律: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次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认识AABC的词语

(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

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栩栩如生翩翩起舞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3)口头说词,必须用上AABC式。

四、将句子补充完整

(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2)你注意到了画线的部分了吗?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五、读读背背

(1)出示文中《四时田园杂兴》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全班齐背诵。

六、作业:

学习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二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班级—■二三四《语文百花园

一》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题

第2、3课时

教学要求

1台8够A坐和更潮五

2.运用已有而褊读支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区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分类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口头说AABC的词语。

(2)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二、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

1、指名分段朗读诗歌《葡萄叶的梦》,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葡萄叶的梦”进行讲解都可以)

3.那么,葡萄也得梦是什么呢?

4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由来。

5.知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出对葡萄叶喜爱的情感。

6全班一起朗读这首儿童诗歌。

三、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

1、教师读题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会出示基本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

中最精彩的内容。

(3看那个组的代表说得好,大家评一评。

(@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

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四、写一写:寒假里的见闻或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

五、学生作文,老师巡视指导

六、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三周

教学时间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古诗三首

一二三课

班级四《江畔独步

应到人数58寻花》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I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

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三周

教学时间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第五课

一二三课

班级四古诗三首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题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

表达白勺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

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在处冰人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

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工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

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三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左偏旁

班级一二三四课

应到人数58(三)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偏旁言字旁、示字旁、两点水、立字旁、衣字旁、三点水的写法。

2掌握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书写要领。

区提高欣赏、评价及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这儿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欣赏上节课书写好的作品

二、从扶到放,精讲巧练。

(-)学习偏旁。

(出示六个左偏旁)指名说说这些偏旁的写法。师范写生练习书写小组

欣赏

(二)学写这六个偏旁的字

1、(出示例字)指导观察分析,并说出书写要领。

2(出示病字)分析归纳错因。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一遍,教师巡视。

又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体评议。

6学生再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又教师小结。练习书写第9页的片段谈收获

三、评选。“小小书法家”

1、合作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个小书法家。

2.集体欣赏。

次欣赏评议一一民主选出。

四、教师总结。

五、板书

左偏旁(三)

谐神被袖净浓

六、作业必做:写字本选做:练习写其它的左偏旁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三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班级一二三四第六课

桂林山水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重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

-)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

样分别描写的。

(“静”“清”“绿”。)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

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

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

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

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2.识记生字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三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班级一二三四第六课

桂林山水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题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重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

什么关系?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

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

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

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三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班级一二三四

7、走进丽江

应到人数58

实到人数题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么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区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Z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小学活页教案

马回营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科任课教师程社武第三周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一二三课

班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