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7-7亿以内数的认识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

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

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卜—卜的数到540

3)从910—|----h的数到1000

4)从200—|•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间:一千一千地

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

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

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L2亿以内数的写法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

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

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

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学具准备:

师:含有亿以内数相关信息的音像材.料,数位顺序表。

生: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播放新闻。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

千五百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儿就在哪一位

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

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

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

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

一位上写Oo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

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儿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2.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

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

五、课堂独立作业

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1-3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

的读写法。

2.通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键: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我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小片子。

片子内容:

判断题:(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X)

(2)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X);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J);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J)

8500003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X)。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68500000(X)

一百万七千写作:1007000(V)

四万零九十写作:4090(X)

(4)17860000米=(1786)万米(V)

17865000米心(1786)万米(X)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

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

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

避免错误。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下面请你们

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

读一个o;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7-4大数的改写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内容:P14-15的例5、例6

教学目标:•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

改写整万的数。•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

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略写”非整万的数。•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

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

的视野。

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用幻灯出示下面题目。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二百零四万五千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五千八

百万零七百三百六十四万八千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35000001020000086000000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后面的

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用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

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万”字。这样照样读作:

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80000300000

18000000

学生独自改写。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

强调。

2、教学例60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

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

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数都是非整万的数,很显然我们不能想例5那样将

它直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那怎么办呢?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

教师:有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呢?

如:12756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

改写成0。

板书:12756p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仁”,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个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想一想:这样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甘9000

②看万位右边的第1位上的数。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改写成0。

板书:1389000p1390000

③再把板书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⑺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1264008

1328543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

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加上“心”。

如:1264008p126万1328543p133万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步掌握新知;■

方面通过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练习使用“四舍五入”求

近似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7-5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数的产生、自然数和整数、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

顺序。

教学要求:

L使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是整数的一

部分。

2.使学生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的含义,掌握

数位的顺序和数级的概念,能根据数位或数级的顷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

各个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位数的卡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复习。

(1)提问:你能从右往左说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吗?谁能从右往左说一说每

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10000400045004530

453220602006

2.教学数的产生。

(1)自然数的产生。(2)说明数的产生。

3.教学自然数。

(1)说明自然数。

有了数字,就可以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提问: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追问:什么样的数叫做自然数?你能再说出几个自然数吗?

(2)教学自然数的特征。

提问: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儿?有最大的自然数?为

什么?

想一想:自然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追问:哪些数是整数?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

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

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

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

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

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

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儿就向前一位进1?

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十亿地数到一百亿。提问:10个十亿是多少

亿?谁能说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

①小结: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儿就要向前一位进1?想一想,每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

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

追问:怎样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在十进制计数法有哪些计数单位?

三、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讲解数位。

(1)提问:阿拉伯数字有哪几个?

说明: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例如386,是一个数,它要用三个

数字3、8、6o

追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几个数字?

板书1529。提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些数字?这个数从右往左有哪些数

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指出: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

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下面数里各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多少?2625313

说明:数字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数字3在个位上

表示3个一,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

小也不同。

2.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顺序。

除了已经知道的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外,多位数的数位也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的。请看整数的数位顺序。

提问:从右往左除了已经学习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外,依次还有哪些数

位?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2)认识数级。

说明: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级。

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

位?亿级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说一说,从右往左,哪些数位是个级?哪些数位是万级?哪些数位是

亿级?

追问: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3)请你按数级从右边起,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计数单位。

(4)做“练一练”。

3.认识多位数的组成。

(1)下面的数各是儿位数,按数级分各有哪儿个数级?你是怎样分的?

3248143248126324841263248

(2)先把下列各数按数级分一分,再说一说各有哪些数位,最高位是什么数

位。

4253643625382345673214561732150

(3)下面各数亿级、万级、个级上的数各是多少?

26300420632451230432512072462130

引导学生先分数级,再启发学生说出每一数级上各是多少。

(4)从左往右,先根据数位的顺序,指导学生说一说下面各数的组成;再根

据数级的顷序,告诉学生每一数级上各表示多少,并让学生说一说。3400

2603400623054000

四、小结和练习

7-6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投影下列题目。

57+26=82—49=12x27=351+13=

36+47=41—18=26x28=544+16=

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

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

算器的使用.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器的认识

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

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

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

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4.出示思考题

(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

5.汇报结果

(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

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

(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

和等号键)(板书)

练习12-4(说出过程)

(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

例如:9-3,

按键,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

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通过儿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计算器的应用

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

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利用

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

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

练习:

750+1473=2983—627=32x68=

1548+43=49x39=17805—3976=

小结:力口、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

2.出示例2:计算68+5x25(板书)

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练习:

783+56x2157+2724-1794+184x3

3.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

三、巩固反馈

1.用计算器计算.

48+97146-89301+2741952-764

102x634608+3627x391596+38

2.用计算器计算

591-243+20752x34+62538154-35-27

32x59-10348004+92+768027-7570-84

3.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重

12吨的货车,多少次可以运完?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

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吗?

五、课后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

69000+135000=352400-168000=

300760-259065=920084+1540217=

2.用计算器计算.

203—2584+76=2405+(85-48)=

35x(729+27)=7641-56x82=

2412+(288+8)=470+21x19=

活动课、7亿有多大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内容: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课文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建立数感。•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

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重点: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一1亿有多大。

教具准备: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一你能想

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

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

育场上要跑一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

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

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儿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

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

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

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

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一—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⑶推算结果。

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老师: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你记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这里学生感受到1万米

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也就是说如果有1亿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它的高度将超过珠

穆朗玛峰。

以10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9厘米。照此推算:1万张的高度为9000米。

老师: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

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的道理,教师可以打个比方;如果

取1亿张还有误差,还有误差吗?

三、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推算,进一步感

受1亿有多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2-7直线、射线和角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

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教学过程:

、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

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

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

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现在看老师再来画

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

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

下去,是无限长的。

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请大家在

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3.认识

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

哪些特点?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

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

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5.做“练一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今天,我

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

是怎样组成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

题:

角是怎样组成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

这两条射线呢?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N”的写法,并举例写成

Z1,领学生读“角一二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一练”第2题。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

一边自己说出名称。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

名称。

三、课堂小结

2-2、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

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引入课题。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线段的长度,如

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那该多好

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

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

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

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

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

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

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

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

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拉出10、30、90、120、

180,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谁再来

找出90的刻度线?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180呢?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现在谁用线来拉一拉,表示出内圈0的

刻度线?45呢?80?)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

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

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

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请大家看课本。从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1

完。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儿步,哪儿步?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

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刻度线和角的

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

后做到“两重合二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为什么要看内圈?

四、课堂小结

2-3、量角的练习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

角的度数。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角的量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

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

提问: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

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

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

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

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

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

老师作示范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刻度线与一条边重

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指出: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

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

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

向的?

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

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

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老

师巡视指导)

(2)这儿个角是怎样量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

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提问:你能说一说刚才按怎样的方法量角的吗?摆量角器时,量角器的半圆

要怎样摆?读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

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2-4、角的分类和画法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

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儿步?

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

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儿类呢?

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

(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

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

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

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

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D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

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

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

(2)谁来指--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

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书:平角)

(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

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

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儿个直角的度数吗?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

出的边重合。

提问: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

角?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

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请同学

们仔细比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小黑板出示图:提问: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儿类?你是怎样分的?

(2)同学们分得很好。现在来看一下,ZKN5是什么角?N2、N6的大小

有什么特点?N3、N4有什么特点?那么,像N2、N6这样小于90'的角叫

做什么角呢?像N3、N4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

做什么角呢?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先量一量这里每个角的

度数,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

(3)提问:谁来说一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锐角钝角)

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

4.认识周角。

(1)如果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角?这个角从哪条

边到哪条边?

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重合时,这还是-一个角。

(用手势指示:。);提问:想一-想,从刚才开始到旋转成现在的角,这一边绕端

点旋转了多少?

指出:这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个角。这样的角,我

们把它叫做周角。

(2)现在我们用这里的两根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如果把每根小木条都看作一

条射线,看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如果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演示)这是不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为什么?

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演示)当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周,

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

(3)根据刚才用小木条角旋转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出来。(画图)

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

每个同学自己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然后

告诉老师。

出示周角定义。

(4)说明:周角是360。(板书:周角是360)

请大家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

等于儿个直角?

(5)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直角、钝角、平

角、周角,让学生说明每次是什么角,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

么。

三、教学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

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

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儿步?哪儿步?

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

线。

3.画角。

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

按步骤画出65的角)

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4.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3-1口算乘法

备课教师:董景梅陈海燕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

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

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

X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X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X3=和160X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

系中,总结出儿百儿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X30=

4、让学生在与“16X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

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3-2口算乘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

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