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高适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高适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高适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高适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天宝中,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词。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颂。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西。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节上前。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奔赴行在,及河池郡,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至成都,八月,制曰:“侍御史高适,立节贞峻,植躬高朗,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赡文雅之才。长策远图,可云大体;谠言义色,实谓忠臣。宜回纠逖之任,俾超讽谕之职。可谏议大夫,赐绯鱼袋。”适负气敢言,权幸惮之。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诏与江东节度来瑱率本部兵平江淮之乱,会于安州。师将渡而永王败,乃招季广琛于历阳。兵罢,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迁彭州。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百姓劳敝,适因出西山三城置戍。代宗即位,吐蕃陷陇右,渐逼京畿。适练兵于蜀,临吐蕃南境以牵制之,师出无功,而松、维等州寻为蕃兵所陷。代宗以黄门侍郎严武代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艰,以安危为己任,然言过其术,为大臣所轻。累为藩牧,政存宽简,吏民便之,有文集二十卷。而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节选自《旧唐书·高适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B.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C.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D.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先秦没有年号,秦及秦以后才有年号的出现。B.刺史,官职名。汉武帝时设置,“刺”,“检核问事”之意。C.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朝时五品以上的官员着绯袍,佩银鱼袋。D.京畿,旧指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适擅长写诗,又有过人的才识,因而受到赏识,做了刑部侍郎等官,是自唐以来在政治上发迹高升的唯一一位诗人。B.高适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招致李辅国等权贵的忌恨,故因谗言由谏议大夫一职降为太子少詹事职务。C.高适有政治远见,曾判断永王叛乱必定失败,肃宗下诏命高适和江东节度使来瑱率本部兵一起平定江淮的叛乱,结果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永王。D.高适喜欢谈霸王之道的大方略,把国家安危作为己任,又讲究节义,但是他的言谈超过了他的实际本领,所以为大臣所轻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西。译文:(2)适练兵于蜀,临吐蕃南境以牵制之,师出无功,而松、维等州寻为蕃兵所陷。译文:【答案】10.C11.A12.C13.(1)他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担任汴州封丘县尉,这个官职不是他乐于做的,于是(他)辞去职位,开始在河西地区游历。(2)高适就在蜀中练兵,军临吐蕃南境,来牵制其(进逼京郊的)兵力,但出师没有建立功勋,而松州、维州等地不久被吐蕃攻陷。【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中“初”为时间词,作句首状语,应单独断开,据此排除B、D两项。“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的意思是肃宗听说高适曾经劝阻诸王分镇事,于是召他来谋平叛事。句中“肃宗”作主语,“闻”作谓语,“论谏有素”为主谓短语,中间不应断开;且后句中的“召而谋”为谓语,“之”作“召而谋”宾语,应断开,据此排除A项。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先秦没有年号,秦及秦以后才有年号的出现”错。正确的是: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才有年号的出现。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C.“结果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永王”错误,原文,“上奇其对,诏与江东节度来瑱率本部兵平江淮之乱,会于安州。师将渡而永王败,乃招季广琛于历阳”,据此可知,大军即将东渡,而永王已兵败如山倒,所以永王不是高适和江东节度使来瑱率兵打败的。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题得分点:解褐:开始做官;去位,辞去职位;客游河西: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开始在河西地区客游。第(2)题得分点:练兵于蜀:介宾短语后置句,在蜀中练兵;寻:不久;为蕃兵所陷:被动句,被吐蕃攻陷。【参考译文】高适,是渤海蓨县人。……天宝年间,海内各地凡是拜谒要求上进的人都很注重文词。高适年纪已超过五十岁,才开始留心于诗歌,几年内,他的诗歌的体例风格渐渐发生变化,以气质取胜,自己也因此自豪。他每吟一篇,便被诗歌爱好者所传颂和赞美。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高适是一位奇才,举荐他于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甫擅权专政,不重视文雅之士,只按一般的举子对待他。他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做的是汴州封丘县尉,这个官不是他乐于做的,于是辞去职位,开始在河西地区游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到他,认为他有异才,便上表举荐他做左骁卫兵曹,在哥舒翰幕府中做掌书记,曾跟随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在皇帝面前把高适大大夸奖了一番。等到哥舒翰打了败仗,高适从骆谷向西逃走,奔赴皇上所在的地方,到了河池郡,拜见唐玄宗,趁机陈说潼关一战失败的情况。唐玄宗嘉奖他,不久便升为侍御史。车驾到了成都,八月,唐玄宗下诏说:“侍御史高适,忠贞立节,身正品高,胸怀经国济世的谋略,腹有雅丽高赡的文才。他善于谋长远之计,有合于国之大体;正直敢言,义形于色,实在是一位难得的忠臣。适合当回转纠远的职务,而使他任讽谕的官职。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赐绯鱼袋。”高适正气凛然,敢于直言,权贵佞臣,都很害怕。至德二年,永王李璘起兵向东进发,想占领扬州。起初,太上皇李隆基以诸王分镇各道。高适极力进谏,认为此议不可行。及至永王反叛,肃宗听说高适曾经劝阻诸王分镇事,于是召他来谋平叛事。高适便陈述江东的利与弊,并判断永王必败。肃宗感到他的对答不平常,下诏命高适和江东节度使来瑱率本部兵一起平定江淮的叛乱,在安州会师。大军即将东渡,而永王已兵败如山倒,于是招降叛将季广琛于历阳。平叛战争结束后,李辅国很忌恨高适的正直敢言,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降职授予太子少詹事职务。没多久,蜀中兵乱,高适出任蜀州刺史,转为彭州刺史。剑南地区自从玄宗回长安京都后,在梓州和益州二州各设置一节度使,百姓负担太重,劳顿疲惫,高适于是出西山三城设置戍卫。代宗即位后,吐蕃攻陷陇右,渐渐逼近京城长安郊外。高适就在蜀中练兵,军临吐蕃南境,来牵制其进逼京郊的兵力,但出师没有建立功勋,而松州、维州等地不久被吐蕃攻陷。代宗便用黄门侍郎严武取代高适的职务,让高适返回朝廷,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