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市场行业概述分析_第1页
传感器市场行业概述分析_第2页
传感器市场行业概述分析_第3页
传感器市场行业概述分析_第4页
传感器市场行业概述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市场行业概述分析传感器市场行业概述1、传感器种类多样,智能传感器将成为主流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用途广泛、品类繁多,按照应用功能可以分为惯性、压力、声学、磁力、温/湿度、气体、流量、图像、雷达等类别,几乎所有功能都在物联网产业中有所应用。而按照技术原理来分类,主要有结构型传感器、固体传感器、集成传感器及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与结构型传感器、固体传感器等传统的产品相比,智能传感器的精度、量程覆盖范围、信噪比、智能水平、远程可维护性、准确度、稳定性、可靠性和互换性都远高于一般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未来的市场应用上,智能传感器将成为主流。2、蓝牙信标行业将呈现高景气度发展态势当下,随着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将传感器与信标深度融合。通常会在蓝牙信标中添加用于跟踪参数(例如加速度、温度、光线、湿度和压力等)的传感器,使其整体成为跟踪和遥感结合使用的传感设备,从而在各个场景中实现导航定位、环境状态信息监测等功能。蓝牙信标技术即信标通过低功耗蓝牙(BLE)向周围进行连续性广播,进而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获取与资产的标记。它是物联网技术的分支之一,通常被应用于资产定位、室内导航、客户营销等场景。尤其是在服务行业,蓝牙信标为企业商家提供了低成本的定位与营销的优选方案。相较于其他定位技术,蓝牙信标具有易部署、成本低、精度高、范围广的优势,目前已成为相关领域成熟的解决方案之一。蓝牙信标技术起源于2013年,苹果基于新一代的低功耗蓝牙标准,推出了iBeacon技术,由于其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部署简单及快速连接的特点,迅速成为室内位置服务的主流技术之一,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但由于其是苹果特有的封装,因此只能在iOS平台使用。2015年,谷歌发布Eddystonebeacon,相较于苹果的iBeacon,其是一种开源的、可以多平台使用的低功耗蓝牙Beacon技术,是苹果iBeacon的一种扩展。不仅能用在安卓系统上,iOS通过链接库文件也可以使用,支持多框架协议,使得Beacon的应用更为广泛。近年来,蓝牙信标技术仍然在持续性升级创新,积极推进了其在多个场景下的应用。从市场发展来看,蓝牙信标产业最早兴起于欧美市场,主要是由于欧美国家面临着较高的人工成本、物联网产业普及范围广以及蓝牙信标技术降本增效特性突显而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其室内定位技术在展会、仓储物流、零售、工业以及办公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推动了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根据DataInsightsPartner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低功耗蓝牙信标市场规模达12.9亿美元,预计2028年全球蓝牙信标市场规模将达到293.8亿美元,2021-2028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47.8%。中国市场层面,在行业发展初期,由于国内市场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存在较多用户对软件付费的意愿不高,另外下游应用领域的开发也不充分,使得蓝牙信标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产业环境并不成熟,早期布局的国内企业也未有太大起色。而当前,伴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将会与欧美国家一样面临着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问题,对以蓝牙信标为代表的具备降本增效特性产品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同时,近年来得益于行业底层技术的积累,国内诸多企业综合实力上升,推出了各类性能良好的信标产品及解决方案,代表性的企业包括云里物里、深圳市微能信息科技和深圳市华创恒达科技等,以上品牌对下游用户的市场教育不断加深,品牌效应厚积薄发,促使用户对蓝牙信标的认可度也持续上升,加速了蓝牙信标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另外,自物联网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催化了以蓝牙信标为代表的新兴物联网产品的落地应用,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由此可知,我国蓝牙信标产业在未来具备相当可观的发展前景。3、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传感器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智能感知、识别和通讯等技术支撑,而感知的关键就是传感器及相关技术。近年来,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各类下游市场,成为物联网采集数据的关键组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具体来讲,例如在工业4.0时代,传感器被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参数,使设备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而在智能制造业的未来,对人机交互技术、机器视觉技术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必须依靠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在智能家居领域,传感器是实现用户和家居单品(灯光、电视、冰箱、音响等)互动的基础。随着全球物联网产业的深化推进,传感器在各大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全球传感器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传感器的市场规模达到123.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418.0亿美元,2020-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62%,增量上涨空间显著。蜂窝物联强劲增长,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加快创新提升从连接技术来看,得益于中国5G、光纤宽带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以蜂窝网络连接增长强劲,带动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迅速提高。中国蜂窝网络连接数增速最快,在中国政府和运营商的积极推广建设之下已实现物超人,2022年底实现18.45亿个,在公用事业、智能制造、车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广泛应用,预计将以21%的增速到2026年实现36.3亿个。低功耗连接商用进程不断加速,2021年连接数近6亿个,预计到2026年将达14.9亿个。固网及WiFi在家居、工厂等局域稳定环境将持续发挥主要连接能力,在总连接量中占比过半,预计到2026年增至51.1亿个。物联网产业还涉及芯片、终端、平台、安全等多领域,中国政府及企业都在加快布局相关产品创新研发,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并降低成本。以平台为例,IDC于2022年开展了物联网(水平)的厂商评估,相关产品发展走深向实,在服务更多元用户群体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数据分析、云边协同、安全防护等能力。同时,物联网正在加速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科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战略地位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纷纷把发展信息网络、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空出。而发展物联网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及整个国展经济的增长提供技术动力。另外,发展物联网对于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发展物联网不仅仅是提高具体产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有了物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智能化的应用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物联网的时代必然1969年世界上首个数据交换网络诞生,1981年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逐步取代了大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成为PC时代的主导者;2000年以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快速取代了个人计算机,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计算历史上的每一次能力提升,都引发了计算设备数量的激增。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普通物品将很容易获得与第一代智能手机相当的计算和连接能力,由智能设备数量激增带来的物联时代已经到来。物联网是一场技术重塑的革命,一方面由技术自上而下驱动,另一方面则由实际需求自下而上驱动。艾瑞认为,物联网将重塑个人/家庭生活领域、生产领域、公共领域的方方面面:在个人/家庭生活领域,物联网使智能家庭不再局限于某一设备的单品智能,而是使各类设备联动起来,提供主动、深度的智能体验;在生产领域,物联网带动生产和服务自动化进入下一阶段,进一步解放用于生产的劳动力;在公共/城市领域,以物联网为支撑的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园区社区、智能建筑等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物联网体系结构进一步拆解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数据分析层及应用层。物联网感知层产生、采集数据,经由5G通信技术依次运输到边缘侧、平台中心处,由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携手提供算力支撑,数据分析层主要采用大数据技术完成数据的预处理与分析,人工智能依赖云计算、大数据的数据和算力支持优化算法,最终反哺物联网的场景应用。物联网好似一片叶子的主叶脉,源源不断地导入数据养分,而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则像侧叶脉,接纳数据滋养地同时辅助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和物联网应用更好地落地。各技术要素之间共存共生,互相依赖,贯穿数据的流动应用路径。未来,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助推物联网应用落地到产业升级、场景智能化之中。物联网是一套复杂的技术组合,涉及智能传感与识别、组网传输、云计算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物体联网只是其表层语义,是对物联网的误解。社会本质是社会分工,灵长类逐步掌握进阶的分工协作方式,逐步从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社会。理论与实践证明,技术决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方式,同时进一步决定劳动者对物质资料的操作方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的分工协作基于性别、年龄、资源等,产生物物交换的经济行为,但通常没有剩余产品,分工局限在部落内部,交换局限在两个部落之间。随着技术进步,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分工范围变大,但交换局限在市集,使得经常剩余增加的同时,运输、服务等边际成本变得极为高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零散的资源可以被有效收集在网络中,基于服务的交换传输更快,边际成本更低,但依旧因信息不对称、数据闭环未打通等问题,存在较高的人力、智力等资源的浪费。而物联网技术创造的是一个高度无人化的世界,是更深化的社会分工形式:物联网使得更小的信息节点直接参与分工,生产、分销、消费等行为的触发将是自动化、数字化且智能化的,每个节点的数据都将自动编入系统,进行算法预测,从而使得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服务的边际成本更低。多样化行业智能应用需求促进万物互联消费者行业是最大的物联网连接组成,智能家居、可穿戴依然是重要增长点,连接数量到2026年将近59.8亿个。公共设施行业物联网连接数在2022年约14.4亿个,预计到2026年将达22亿个。未来五年,部署重点将从一二线城市有序拓展至三四线城市及县城农村的改造。各级政府将物联网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连接重点在安防监控,道路、桥梁、隧道、照明、V2X等,2021年连接数超1.3亿个,并以31.6%的高速增长至2026年近5.3亿个。制造业物联连接数到2026年将超3亿个。众多中小型企业正在加快规划部署物联网,将带来更多的制造业物联网连接量,主要以实现智能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以及生产设备监测等为重点内容。此外,受远程医疗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医疗健康行业将以27%的增速快速部署医疗物联,推广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设备。随着校园物联网及全民数字技能教育的加大投入,教育行业的教育设施、设备也将得到广泛应用,教育物联连接数将实现22%的增速。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在政策与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物联网市场蓬勃发展。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7%。随着政策支持及技术的提升,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2022年将达2.1万亿元。当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