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24古代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24古代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24古代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24古代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24古代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2017·河北唐山摸底]商鞅变法两次公布《分异令》,重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其旨在()A.鼓舞发展小农经济B.剥夺旧贵族的特权C.培养新兴地主阶级D.增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分析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之一,是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依据“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商鞅主张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表现新旧贵族之间的权利之争,故B、C两项错误;商鞅变法中增强对地方控制的举措是推行郡县制,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2.[2017·兰州诊疗]中国历史上常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的现象,其本源在于()A.封建土地私有制B.中央集权制度C.重农抑商政策D.政治统治腐败答案A分析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同意买卖,跟着时间的推移,土地渐渐集中到少量人手中,所以土地私有是土地吞并的本源,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关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它与土地吞并没关,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促使农业发展的举措,与土地吞并没关,C项错误;土地吞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政治统治腐败会加重土地吞并,但它不是根来源因,D项错误。3.《唐会要》记录:“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罚全部不准,并令毁拆,,若有犯者,科违敕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徒一年。”由此能够推测,唐代()A.法律内容十分严格B.用强迫手段保护坊市制度C.抑商制度已经废弛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风俗答案B分析题干资料表示唐代运用法律等强迫手段,对“坊”“市”增强管理,B项正确;资料表现了抑商政策,但不可以说明其法律严格,清除A、C两项;资料内容不波及社会风俗的变化,清除D项。4.[2017·闽粤大联考]“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功效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遇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构造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看法来解说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以下结论中能够建立的是()A.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定选择1B.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理智选择C.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功效的最大化D.重农抑商政策贯串于整其中国古代答案A分析资料看法重申帝王们拟订的政策都是出于现实考虑,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故A项正确。历史上重农抑商政策在不一样时期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所以B、C两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从战国时期开始实行,D项说法有误。5.[2017·山西要点中学联考]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国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同意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标记着()A.重农抑商政策面对侧重要的转型B.海上丝绸之路较从前有重要发展C.民间国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国外贸易代替答案C分析民间国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与资料“明朝政府对国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同意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符合,故C项正确。6.[2017·湖南永州模拟]“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代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老百姓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类情况的主要原由是()A.朝贡贸易的缺点B.外贸无利可图C.倭寇日趋猖狂D.“海禁”政策的恶果答案D分析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长,渐渐发展,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据有重要地位,不是倭寇成患的“主要原由”,故A项错误;“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与“无利可图”不符,故B项错误;倭寇成患是“这类情况”的表现,而非“原由”,故C项错误;因为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与“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老百姓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有因果关系,故D项正确。7.[2017·兰州模拟]鸦片战争从前,明清政府长久推行闭关政策,其根来源因是()A.西方列强觊觎中国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君主专制进一步稳固D.自满自傲的帝国意识答案B分析西方列强觊觎中国是明清政府长久推行闭关政策的外面原由,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明清政府长久推行闭关政策的根来源因,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进一步巩固是明清政府长久推行闭关政策的政治要素,故C项错误;自满自傲的帝国意识是明清政府长久推行闭关政策的思想要素,故D项错误。8.[2017·湖南岳阳调研]某资料显示:清先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2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含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关于该资料的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清代因闭关锁国故不行能出现资猜中的现象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代替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当多半从广州出口答案D分析闭关锁国政策最主假如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关于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在小范围地域进行,故A项错误;民间手工业代替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是在明中后期,同时主导地位的更改资料没有表现,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时间清先期不符,故C项错误;“海禁”政策保存了拥有官方背景的广州十三行作为清代对外贸易的窗口,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2017·江西名校调研]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秦代统治者推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业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以后,国家为了增强对商人的看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差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代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移到边远地域。,,之所以采纳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完全摧毁六国的经济权利,使抗争者失掉经济基础。同时将很多私营工商业主迁移到秦代统治地域咸阳、巴蜀一带,同意他们持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增强秦代统治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经济权利其实不矛盾。此外,商人被克制还表此刻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权利。因为秦代短祚,富豪们不过遇到临时的压制,很快跟着秦王朝的消亡快速中兴。资料二汉武帝时,经过行政干涉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豪大贾的权利,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推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推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清除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富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全部富豪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等,接踵“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达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得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固然国家出台了很多与民争利的举措,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朴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以上资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依据资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依据资料一、二,指出秦、汉实行抑商政策的结果。答案(1)手段:秦代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经过增强看管、严刑重罚、人口迁移、征发徭役等举措克制商业;汉朝则经过行政干涉和经济剥夺,主要表现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任用商人为官等。目的:秦代时为保证农业的发展,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代的经济实力,保护秦代的统治;汉朝则是为打击商人权利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等。(2)结果:富豪们在秦代遇到临时的压制后,跟着秦代的消亡快速中兴;汉朝政府虽垄断3经营,但社会上经商者亦不在少量。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资料一“增强对商人的看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域”“商人被克制还表此刻徭役征发上”进行归纳即可;资料二中汉朝的手段包括“经过行政干涉和经济剥夺来削弱”,主要表此刻“推行盐铁酒专卖”“改币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等。第二小问,资料一表述是“完全摧毁六国的经济权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