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0个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下面是给大家收集的2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希翼大家可以喜爱 。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0个
1.一鼓作气
[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能够鼓起战士的锐气。比方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近义]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用法]含褒义。普通作谓语、定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初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成功,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预备反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事件,自有那些每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劳?”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预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动身。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争即将开头。只见齐军大擂战鼓,预备进兵。庄公也预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挡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能够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行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平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挡,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重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能够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所有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争,主要是靠士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士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士气有的衰落;到第三通鼓,士气更所有消逝了。敌军士气消逝,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高昂,所以战胜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跑。)
[补充说明]“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头心情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任务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假如事情老干不好,原有些士气和力气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
2.一字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行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辨形]“金”不能写作“斤”。
[近义]一字千钧、一字一珠、字字珠玑、青钱万选。
[反义]一文不值。
[用法]多用作褒义。指对(文章)稍加改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用来赞扬诗文精妙。普通作定语、宾语。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的一段时光,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初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曆史上出名的秦始皇,出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食客数千人,吕不韦想他的地位不次于别人,也养了三千食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方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各人出名有些见解和收获,都提出来写在《吕氏春秋》,备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当初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强一字或减一字者,就恩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郑谷)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教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订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
[语出]明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例句]李明是我的学生;又是我的~;我的好多(作文)都是经他手改的。
[成语故事]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家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常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爱好。他早就敬仰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深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向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尊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订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教师。
4.一饭千金(韩信)
[释义]比方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例句]唐沉亚之《旌故平卢军节士》:“当渴饥之望也,~,未足者不能十金。”
[成语故事]
协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处境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翼碰着好运气,便能够解决生活。但是,这毕竟不是牢靠的方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无数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怜悯韩信的遭受,便不断的援助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巨困苦中,获得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牵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未来必然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开心,表示并不希翼韩信未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先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酬谢她。
[补充说明]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遗忘,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极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协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本事时,应当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需透彻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久不会想人报答他的;其次,有钱人对穷人的援助,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非常困难的情形下,出于亲爱、怜悯的去协助别人,这样的协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的。
5.东山再起(谢安)
[释义]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方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语出]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很多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辨形]再;不能写作“在”。
[近义]重振旗鼓、卷土重来、死灰重燃、重作冯妇。
[反义]风流云散、一去不返、过眼烟云、急流能退。
[辨析]和“卷土重来”、“死灰复燃”;都有“失败后重新出来活动”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和“卷土重来”偏重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死灰复燃”偏重指恶势力、坏现象。②~多用于人;而且大多是原来有势力、有地位的人;“卷土重来”不限于此;它的适用对象宽得多;“死灰复燃”应用范围更广;既可指人;也可指事与物。
[成语故事]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手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动身。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卒、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靠近。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肯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渴望宰相谢安拿想法。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伴侣,常常在会稽东山巡游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初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肯做官。有人推荐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初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由于谢安长久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6.图穷匕见(荆轲)
[释义]比方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原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语出]《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正音]见;不能读作“jin”。
[辨形]图;不能写作“途”。
[近义]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反义]显而易见。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打算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善于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临近秦王,专门为他预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得到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东)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这两样东西分离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
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十分开心。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
秦舞阳在上台阶时,紧急得双手发抖,脸色变白。荆轲抓紧作了解释,并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渐渐绽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察。快展到终点时,骤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秦王连忙 拔剑防卫,却又一时拔不出来。于是两人围着柱子转。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这紧急的时刻,秦王的侍臣骤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示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顿时醒悟过来,快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结果未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7.纸上谈兵(赵括)
[释义]在纸上议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每天去纸上谈兵。”
[近义]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反义]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例句]人们非常厌烦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未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假如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遇失败。”果真,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方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胆怯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彻低转变了廉颇的作战计划,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8.负荆请罪(廉颇)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哀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好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正音]荆;不能读作“jīn”。
[辨形]负;不能写作“赴”;荆;不能写作“京”。
[近义]引咎自责。
[反义]兴师问罪。
[用法]多用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对方道歉赔礼。普通用作谓语、定语。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出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见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高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故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胆怯廉颇,廉颇为此很自得。可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由于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假如我跟他相互袭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免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非常激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惭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伟大量!”两个人最终结成誓同生死的伴侣。
9.卧薪尝胆(勾践)
[释义]薪:柴草。睡在柴草上;常常尝一尝苦胆。比方刻苦激励自身;坚决复仇雪耻的意志。
[语出]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正音]尝;不能读作“cnɡ”。
[辨形]薪;不能写作“新”。
[近义]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辨析]和“发愤图强”都有决心奋斗;谋求繁荣的意思。但~含有刻苦自励的意思;它形象而高雅;而“发愤图强”只是深奥的陈说。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常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状况十分危险。此时,勾践服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预备了一些金银财富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利用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管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尊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手去尝夫差大便的滋味,以便来推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复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最终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战胜了吴国,吴王惭愧自杀。
10.揭竿而起(陈胜、吴广)
[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抵抗。泛指人民起义。
[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正音]竿;不能读作“ɡn”。
[辨形]竿;不能写作“杆”。
[近义]逼上梁山。
[反义]忍辱偷生。
[例句]一旦到了他们活着比死亡还可怕的时候,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境。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选择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本来并不熟悉,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伴侣。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舍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搁。由于根据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搁了,陈胜同吴广商议 ,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看法,并约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护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白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愿意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复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据了。大泽乡的农夫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抵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11.三顾茅庐(刘备)
[释义]指衷心诚意地邀请、(访问)有专长的贤人。
[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辨形]庐;不能写作“芦”。
[近义]礼贤下士。
[反义]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成语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干,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其次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肯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述自己对诸葛亮的钦佩和请他出来协助自己拯救国家危急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预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大概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见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谴责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向来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恳切地请他协助,就出来全力协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手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12.孺子可教(张良)
[释义]指衰老人可培养。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成语故事]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由于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漫步 ,在桥上碰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
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张良很不开心,但转念想到鞋都捡起来,又何必计较,便尊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谢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测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真,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赶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愤怒地说;“跟老人约会,应当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子夜就摸黑来到桥上迎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连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开心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能够做帝王的教师。”
张良对老人表示谢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13.四周楚歌(项羽)
[释义]四周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方四周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况。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周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正音]楚;不能读作“cǔ”。
[辨形]楚;不能写作“触”。
[近义]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反义]安稳无恙,旗开得胜。
[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本来商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害。后来刘邦服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当趁项羽健美的时候毁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最终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闻声四周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十分吃惊地说:“刘邦已经获得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歌唱)。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十分伤心,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14.老当益壮(马援)
[释义]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正音]当;不能读作“dnɡ”。
[辨形]壮;不能写作“状”。
[反义]未老先衰。
[成语故事]
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决定到边境去进展畜牧业。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躲起来。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但是,他对富饶生活并不满足。他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伴侣。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故意思了。”他常对伴侣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决;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后来,马援成了东汉出名的将领,为光武帝立下了无数战功。
15.投笔从戎(班超)
[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语出]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境从军打仗;建立功业。见《后汉书班超传》。
[正音]戎;不能读作“ji”。
[辨形]戎;不能写作“戊”。
[近义]弃文就武。
[反义]解甲归田。
[成语故事]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出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将来也弥漫了抱负。有一天,他正在誊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骤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能够在这种抄誊写写的小事中铺张生命呢!”
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访西域,替西汉立下很多功劳。因此,班超打算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斗中,获得成功。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应付匈奴。朝廷实行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凭着才智和胆识,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传了汉朝的国威。
16.暴殄天物(商纣王)
[释义]暴:残害;殄:灭亡;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亡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护物品;任意毁坏糟蹋。
[语出]《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正音]殄;不能读作“zhēn”。
[辨形]殄;不能写作“珍”。
[近义]挥霍无度,挥金如土。
[反义]克勤克俭,精打细算,节衣缩食。
17.暗渡陈仓(刘邦)
[释义]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举行骤然攻击;亦比方军事或(另外)方面的隐秘活动。②也比方男女私通。
[语出]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
[正音]仓;不能读作“chānɡ”。
[辨形]渡;不能写作“度”。
[反义]明目张胆,明火执杖。
[用法]多比方暗中举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
[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将领是吴起。吴起非常爱抚士兵,与士兵同吃同住,行军路上一样步行、一样帮体弱的士兵扛武器。因此,他很受官兵们的爱戴。吴起见齐军来势凶狠,索性命令部队扎营,坚守不战。
齐军大将田和见鲁军闭营不出,派将领张邱以和谈的名义,前去鲁营探听虚实。吴起明了张邱的意图,于是让精锐的部队隐蔽,再让军中老、弱、病、残的士兵有意呈现在张邱面前。吴起又装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哀求与齐军讲和休战。张邱回去,把所看到的情形告知给田和,田和听说鲁军勇气不振,就慢慢地放松了警戒。
吴起断定齐军有轻敌、战备松懈的意图,深夜时分,亲率一队精悍的军士突袭齐营,混乱中点燃大火,齐军营地顿时一片惨状,鲁军趁机掩杀过去,齐军死伤惨重。齐军将领田和、张邱等只能仓忙逃走。正是吴起巧妙地隐匿了自己的真象和作战的真切意图,而给敌方造成一种错误的军事推断,使敌军麻痹大意、轻敌松懈,从而使得弱势的鲁军终于大胜强悍的齐军。吴起的“掩兵计”与韩信的“明修”、“暗渡”有异曲同工之奇异。
18.嗟来之食(黔敖)
[释义]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语出]《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正音]嗟;不能读作“ju”。
[辨形]嗟;不能写作“蹉”或“磋”。
[近义]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峻的饥荒,一大批穷人因为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摆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狂妄地叫卖 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视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由于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道歉赔礼,但那饿汉终于还是不愿吃而饿死于路旁。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释义]冠:帽子。生气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生气到极点。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近义]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城市照明项目LED路灯购销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分包协议书
- 2024年云计算服务互操作性测试合同
- 2024广告发布委托合同模板样本
- 2024年工程质量检测合同标准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日常房屋租住过程中的管理与维护
- 2024年度旅游开发项目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与发布协议
- 儿子结婚上父亲致辞
- 习惯为主题的演讲稿3篇
- 2024年秋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4.3去括号和添括号 教学课件
- 【论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应用8600字(论文)】
- 北师大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考试试题
- 公司资金调拨及内部往来管理流程手册模板
- 尊干爱兵课件2017
- 流程图练习题(三种结构)
- 消防监控服务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模架租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修回稿修改说明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培训考核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