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14000字_第1页
《寿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14000字_第2页
《寿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14000字_第3页
《寿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14000字_第4页
《寿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14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寿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TOC\o"1-3"\h\u32459摘要 13477一、导论 521364(一)研究背景 53920(二)研究意义 58319(三)文献综述 65913二、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的理论 82953(一)保险的相关概念 8249431.寿险的涵义 8210702.寿险的基本种类 817265(二)人寿保险的相关理论 947271.生命周期理论 9135702.需求理论 931164三、我国寿险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1021746(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1031695(二)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情况 11326811.发展速度呈较快增长 11258492.地区差异显著 145089四、我国寿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55714(一)营销经营方式落后 157791(二)经营管理水平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1624823(三)产品品种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 1611574(四)服务水平低,客户理赔难 1724489(五)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违规经营大量存在 1719115五、中国人寿保险发展对策研究 1927328(一)宏观政策因素 19283191.协调区域寿险企业共同发展 19246632.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倾斜扶持政策 19220533.针对商业寿险建立健全税收扶持政策体系 192830(二)行业政策因素 209681.设计适合的人寿保险产品 2010032.加强人寿保险知识宣传 2129306(三)监督与管理因素 2141171.做好统筹管理 2163622.落实监管成效 2116762(四)企业自身角度因素 2219865.4.1保险公司要提高销售人员素质 2265645.4.2保险公司员工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221602六、结论 2410316参考文献 25一、导论(一)研究背景与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发展时间较为短暂。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自1929年保险业正式进入我国后,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政策导向促进了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行业形象、品牌认可度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尤其是寿险业,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持续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预期,在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和人口老龄化提速的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寿险业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将接踵而至。寿险业在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市场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但与欧美相比,我国寿险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也存在诸多问题:保险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有限、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处于中下游水平、粗放式发展仍占主导地位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都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急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我国寿险业,规范行业管理,让居民拥有完善的保险保障,让消费者在有法可依的同时享受全面升级的保险服务。本论文正是在上述发展背景下,试图研究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历程与成效、分析我国寿险业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寿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二)研究意义理论方面,本文从我国寿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问题的跟踪,研究其存在的本质和根源,总结和归纳出寿险业发展新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向,以新的视角对寿险业发展理论的运用提供依据。实践方面,本文研究分析寿险未来发展趋势及出现的问题,并对寿险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促进寿险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既有利于充分发掘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也可以促进寿险业在我国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都起到促进作用。(三)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寿险行业的研究较为细致和完善,涉及到寿险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寿险需求的理论分析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美国经济学家休伯纳在《人寿保险经济学》提倡的“生命价值观念”。寿险需求实证分析模型一般可追溯到雅瑞(Yaari)模型。1965年,以色列经济学家Yaari在《经济研究评论》上发表了《寿命不确定性、人寿保险和消费者理论》一文,被看作是人寿保险需求理论研究的开始。加拿大经济学者Lewis另辟蹊径,从配偶和子女的角度考察了人们的人寿保险购买行为,认为人寿保险的购买与附加保费因子、人们风险厌恶度和所留遗产数量有关。MenahEmyaari发表的论文《UnceCTinLifetime,LifeInsurance,andtheThCPIyftheCnsumCPI》被看作是人寿保险需求理论分析的理论起点,该文认为人寿保险是降低家庭中主要收入来源者可能早死所致的不确性工具,强调购买首先是以获得主要收入来源者个人一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还指出对待人寿保险需求,应该在不确定条件下,结合消费者一生不同阶段的特点予以考虑。在影响寿险需求因素研究方面,国内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如赵桂芹(2006)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1997-2003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法律环境、人口状况以及社会保障状况等都是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除此之外,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还有保险公司的承保和理赔质量、责任范围、通货膨胀等。赵进文等(2010)建立时间序列的非线性STR模型和面板数据的门限效应模型,对我国保险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指出当期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且这种拉动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非线性特征,区域寿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明显高于区域非寿险消费。在退保对寿险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的理论研究上面,而对退保率的建模和实证研究的论著比较少。管培(2003)定性分析了影响退保行为的一些宏观因素,以及退保行为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容为民(2005)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分析了加息对于寿险退保率的影响,认为利息上升会导致寿险产品的退保率增加。刘超(2006)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从客户满意度、质量感知和保险公司形象等方面对寿险公司客户退保行为进行了研究。展凯(2007)通过计量检验证明失业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对退保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寿险行业各个方面研究的学者和内容较多,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在研究整个寿险行业改革与创新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特别是近几年来对寿险行业研究的资料并不多见。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新型问题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我国的寿险行业更需较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关注。因此论文以我国寿险行业发展问题为切入点,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旨在帮助寿险行业加快改革步伐,保证持续、健康发展。二、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的理论(一)保险的相关概念1.寿险的涵义人寿保险通常简称为寿险,它是以人的身体或寿命作为保险标的、当被保人生存或死亡时按照合同的约定给付保险金的人身保险。也就是说当被保的那个人如果死亡或生存到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或期限时,由保险公司给付相应的保险金的保险。2.寿险的基本种类(1)按照保险事故进行划分,可分为死亡寿险、生存寿险和两全寿险。①死亡寿险:是指寿险公司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作为其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按照保险期限的不同,又可将其具体划分为定期死亡寿险和终身死亡寿险。②生存寿险:是指寿险公司以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仍继续生存作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③两全寿险(生死合险)指的是将定期死亡寿险和生存寿险相结合的保险形式。(2)按照有无利益分配划分,可分为分红寿险与不分红寿险。①分红寿险:是指寿险公司将拿出每期盈利的一部分以红利形式分配给被保险人的保险。②不分红寿险:是指被保险人在支付保险费后,寿险公司没有拿出任何盈利进行分配的保险。(3)按照参保的人数不同可分为单独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和联合人寿保险。①单独人寿保险:是指在人寿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只有一个的保险。②团体人寿保险指的是投保人为一定社会团体,将团体全体成员作为被保险人,以他们指定的家属或其他人作为受益人的保险。③联合人寿保险指的是把存在利害关系的2人或2人以上作为一个整体,成为被保险人,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的死亡或达到约定年龄却还生存作为保险事故的人寿保险。可作为联合被保险人的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或合作人等等。(二)人寿保险的相关理论1.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的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从而实现消费与收入的平衡。每个家庭成员都先对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进行预期,然后再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所进行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提现了该家庭在对应的生命周期阶段实现了最为理想的分配,从而达到了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各个家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他们在整个生命期内所拥有的总收入和所拥有的总财产。这样,消费的多少就需考虑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人们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来制定生命周期储蓄计划,生命周期储蓄计划指的是人们在工作时就进行储蓄,等到退体以后的消费仍能维持原来的水平。根据生命周期储蓄计划,人们购买人寿保险应该安排在生命周期的早期,以便在未来能有稳定的现金流。2.需求理论保险需求理论研究可以分为早期的保险需求思想和现代保险需求理论。现代保险需求理论主要包括最优保险理论和人寿保险需求理论。早期的保险需求思想伴随着经济学家们对利润的思考而发展。亚当·斯密(1760)认为人们购买保险是为了保障损失。弗兰克·奈特(1953)认为人们购买保险是为了将可以估算概率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而索罗门·休伯纳(1915)用“人的生命价值”理念来解释人寿保险的经济机理,认为人们购买人寿保险可以保护生命价值。最优保险理论研究的是微观主体如何选择最优的保险保障水平,它可以视为微观视角的保险需求理论。弗农·史密斯(1911)等学者最早涉足该领域的研究,同时也是最优保险理论的开创者。最优保险理论发展的主流侧重于讨论多种风险下的最优保险保障水平。而人寿保险需求理论研究人寿保险购买与宏观经济变量与消费间的关系,它也被称为宏观视角的保险需求理论。该理论也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它利用演进来探寻人们为什么能够通过购买人寿保险和年金来减轻或消除未来收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后果,以达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三、我国寿险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为国家肩负起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回顾起我国近代保险业的发展以1949年为界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19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外商保险公司作为西方列强进行保险资本输出与经济侵略的工具进入我国。英国商人最早在我国成立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1805年他们还在广州设立了广州保险公司,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美、法、德、口等国纷纷凭借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给予的种种特权,在我国设立保险公司,控制着我国的保险市场。在面临外商保险公司对我国保险市场的抢占及西方保险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华商纷纷仿效,促进了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但随后伴随着口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刚有起色的民族保险业却遭受到了重创。第二阶段(1949年以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是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开始,是我国保险史上的重大的转折,标志着我国从此开始独立自主地经营保险业务;1958年,由于受错误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我国经济已经“一大二公”了,没有必要再用保险手段来解决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于是国家决定从1959年起开始停办国内保险业务,对于涉外险业务也仅仅是在五大口岸城市予以保留,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根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此时的保险市场由人保垄断;直到九十年代,随着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才呈现出由中外保险公司多家进行竞争、共图发展的多元化格局。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并且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21世纪以后,寿险市场的发展特别迅速。(二)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情况1979年,我国商业保险业恢复,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恢复经营人寿保险业务,根据1995年《保险法》,保险分类为两种类别:人身保险(包括寿险、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和财产保险(包括财产保险、意外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等)。并规定同一个保险人不能够兼营上述两类保险业务。因此,1999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现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离,独立经营人寿保险业务。1988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公司成立,当时名为深圳平安保险公司,并于1994年开始承保寿险业务,2002年,平安分拆人寿业务,平安寿险股份公司开始设立。1992年,首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公司获得批准成立,开始在我国经营寿险业务。1996年后,包括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寿险公司相继成立,主营人寿保险业务,中国寿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开始逐步形成。即便如此,我国寿险市场上寿险公司的数量仍远远小于寿险市场的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特别是我国本土的寿险公司在数量上非常有限。而我国现有寿险公司在布局上并不合理,往往新寿险公司的设立都倾向于东中部地区。为顺应中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险法》分别于2002年及2009年进行修订。进人21世纪以后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1.发展速度呈较快增长我国寿险业近年经历了快速增长。由瑞士再保险公司发表的Sigma报告可知,我国在2012年至2019年间,寿险保费收入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以约28.0%的速度快速增长,而整个亚洲(不包括中国和日本)同期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8%、欧洲和北美寿险市场同期的仅为8.5%和2.1%。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自2012年以来分布如下:图3.12006-2013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柱状图(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从图3.1可以明显看出,从2006-2010年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数额持续增长。2011年由于监管机构为倒逼银保业务转型和寿险结构调整连续发文规范银保合作,即银保新政、银行揽储等因素,特别是不再允许保险代理人在银行进行驻点,使得寿险公司通过银保渠道进行销售的业绩明显不佳,这样以来银保业务收入在整个寿险行业收入中的分量严重下降,导致本年寿险行业保费收入下滑严重,全年寿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0.16%。2012年由于经济和投资风险口益增强,寿险业务略微增长。2013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人们对养老保险需求的增多及对大病保险的关注,使得本年寿险增长迅速,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在前7个月就已经实现6157.95亿元,同比增长7.78%2013年寿险总保费收入9425.14亿元,同比增长5.8%。除了寿险保费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寿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外,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寿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寿险密度反映的是该地国民参加寿险的程度,具体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寿险保险费。寿险深度反映的是该地寿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体是指某地寿险保费收入与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根据中国保监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自2006年以来寿险密度和深度如下图:图3.22006-2013年我国寿险密度柱状图(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图3.32006-2013年我国寿险深度柱状图(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根据以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寿险密度2006-2010年均稳步上升。2011年因监管机构为规范银保合作出台的新政策导致银保渠道销售业绩不佳,使得寿险保费收入下滑,寿险密度和寿险深度也下滑严重。2012年的寿险密度得到提升,但寿险深度却略有下降,寿险深度略降主要是受寿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具体表现在我国发达城市的GDP增长速度较快,但由于寿险公司较多,竞争非常激烈,又加之银保类的产品种类较多,直接导致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缓慢;又由于此时计算寿险保费收入的口径发生了变化,使得计算出来的保费收入相对减少。根据最新公布数字,初步计算出我国2019年寿险密度和深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寿险密度为1214.1元,和2009年相比提高了638.2元,同比增长50.8%;寿险深度为2.19%,和2009年相比下降了0.22个百分点。2.地区差异显著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其中表现为东部较为发达,西部、中部和东北部相对落后。如下表说明:2019年,原寿险保费收入最高的5个省份/直辖市为:江苏、广东、河南、山东、及北京,这5个省份/直辖市的原寿险保费收入合计已经超过人民币13853亿元,与同期全国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相比,约占其总额的40.9%。2019年,在寿险深度上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直辖市是:北京,上海,四川,河南及山西;在寿险密度上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直辖市是:北京,上海,江苏,天津及浙江,这五个省份/直辖市都集中在东部并且经济都较为发达。其中在寿险深度上北京市的为3.19%,在寿险密度上北京市的为2966元,两项都在全国居于首位。在寿险市场规模上,大部分西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它们的规模较小,在寿险密度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也较低,虽如此但它们的增长潜力却较大。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在寿险密度上根据保监会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初步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的寿险密度约为1513元,中部地区的寿险密度约为1604元,东北部地区的寿险密度约为1662元,均低于东部地区的2,685元以及全国平均水平1696元。四、我国寿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的寿险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营销经营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寿险产品品种不够丰富,服务水平低,规范寿险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等等,严重阻碍了我国寿险业的发展。以下以Z寿险公司为例,结合对Z寿险公司的实际调查结果进行说明,选取Z公司作为研究案例,主要是因为Z公司在寿险行业具有代表性。(一)营销经营方式落后目前,我国现行的寿险营销经营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主要采用营销人员拓展业务的代理营销模式和利用中介人(寿险代理人与经纪人)进行寿险产品营销的中介模式。这样的营销模式在降低寿险成本、稳定寿险公司的业务量、拓宽寿险市场、壮大寿险销售队伍、普及保险观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其所带来的问题也口益突出,弊端口益显现,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合法的明确寿险营销员的法律身份,在对营销队伍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上没有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寿险营销经营方式的粗放造成营销员素质下降和消费者权益没有保障等等。具体粗放型的寿险营销经营方式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度追求保费数量而忽略了保单质量,过度重视规模扩张而忽略了经营效益。我国几乎所有的寿险公司都以保费数量作为公司内部费用分配依据,都把精力放在了保费任务的完成上,很少顾及保单销售的质量。许多寿险公司过度追求规模上的扩张,到处设立网点,不断进行招聘,这使得各寿险公司的人员与机构迅速膨胀,在职场建设、人员培训及激励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经营成本持续上升,效率低下,负担口益沉重。二是重营销培训数量却忽略了培训的质量。由于寿险产品的无形性以及在进行营销上应具有的技巧性,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至为关键。根据调查Z寿险公司每天都会对营销人员进行1-2个小时的培训,可培训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如何让他们学会热情,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应对所面临客户给予的拒绝,如何掌握保险条款内容等等。而真正专业的知识的培训和营销技能方面的培训较为匮乏。作为进行培训的讲师绝大多数是那些业绩较好的营销员,他们并没接受过专门的讲师培训,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对学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最终培训效果不佳。(二)经营管理水平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对Z寿险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很不适应当代发展要求,具体归纳如下:在经营理念上,该公司的领导层非常注重保费计划指标的实现,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在处理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又往往重速度而轻效益,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控制水平不高,有时为了完成保费任务置风险于不顾承保一些赔付率较高质量较差的寿险业务。在经营战略上,只重视市场规模的扩大,核心竞争力不强。在经营战术上,大搞人海战术、多增设网点等,导致人员浮肿,机构膨胀,效率低下。在寿险队伍建设上,该公司许多领导职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有些领导为了各自一时的业绩和小集体的利益,往往短期行为突出,在公司的整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又将自身利益和职位放在首位,没以大局为重和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在对待员工的管理上,忽视了对员工的经营理念、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只注重销售技巧的培训和员工所完成的保费业绩,忽略了对经营效益的考核。(三)产品品种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目前我国寿险产品的数量已有近千种,虽如此,我国的寿险产品离令人满意的程度还相差甚远。产品单一且险种同质现象非常普遍,部分产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产品缺乏个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就Z寿险公司现有的产品来说,该公司寿险产品种类主要有保障型的,养老返还型的,教育金型的以及分红投资型的,这些品种里的险种大都着眼于大中城市及富裕阶层,而服务于小型城镇及乡村普通工薪阶层的较少;保障型产品大都保障程度较低,有些保大病的所保的大病也仅限于几种难以治愈的或一旦得上必死无疑的,而对于常见的大病却是拒保范围,如该公司的“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该公司养老返还型和教育金型的产品,给定的固定利率较低,难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如该公司的“松柏养老”、“松鹤养老”产品。该公司推出分红投资型的产品如“鸿盈两全分红保险”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但由于近两年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使得寿险投资于资本市场上的整体收益水平不高,虽是寿险的理财产品但给客户的理财收益还不及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客户所得到的年度红利寥寥无几,加之一些同业片面强调自身边际利润而有损消费者利益,导致产品在吸引客户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减弱。总之,现有的险种无伦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口益增长的寿险需求,许多消费者现在想要投保的险种,寿险公司却没有,寿险的开发力度小,推广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寿险销售业绩和寿险业的发展,寿险产品种类急待丰富和创新。(四)服务水平低,客户理赔难目前,我国主要是以代理人为核心的营销经营管理体制,寿险公司只提供一般常规性的服务,如提供服务咨询、订立寿险合同、收缴保费等。大部分的服务是由代理人去完成包括客户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而代理人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我国代理人的进入门槛较低,其中包括大量的失业人员及下岗职工,人员素质层次的复杂多样往往会出现提供的服务令客户不满的状况。作为部分公司的内部员工从保单受理、核保、理赔、保全等环节因素质不同也往往出现服务较差的现象。另外,我国寿险业的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特别是缺乏一些创新性的特色服务,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特殊性的需求。我国寿险业的服务手段也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低,虽然开通了网上咨询、网上投保、网上支付、网上理赔等服务,但普及率和知晓率并不高,目前实际应用的较少。尽管我国寿险业的后台支持、运营服务系统得到显著改进和提高,但由于地域广泛,发展层次不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等因素的制约,要使销售服务系统得到明显改进,服务效率显著提高还得需要很长时间。等等以上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制约着寿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五)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违规经营大量存在由于我国目前规范寿险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仅在2019年上半年,保监会和各保监局接收到的保险消费者投诉事项中,涉及寿险公司的就有10258个,其中,违法违规类投诉3365个,占寿险公司投诉总量的32.8%。在违法违规类投诉中涉及销售违规达2874个,其中销售误导有2656个,占寿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的91.26%,主要反映在私自承诺或保证收益、代客户签字、错误解释保单条款、不告知投资风险和保单贷款利息成本、隐瞒犹豫期权利等方面。在销售误导类投诉中,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寿险公司有:中国人寿(464个)、新华人寿(337个)、平安寿险(243个)。具体违法违规类投诉统计详见下表:表4.1违规类投诉统计投诉事项数量(个)占比销售违规287485.4%财务违规2738.11%违法违规其他2186.49%违法违规合计3365100.00%从数据统计来看,寿险公司违法违规类行为大量存在,特别是销售违规方面。由于绝大部分销售人员的收入与业务质量无关仅与业务数量挂钩,所以他们为争取更多的业务量,在给客户介绍业务时不惜做出片面夸大产品收益率、私下承诺给客户返利、隐瞒告知事项、代客户签字等等违法违规行为。另外寿险公司还存在通过虚假确认保费收入、虚假列支运营费用、以中介发票报销套取手续费、虚构赔案或虚增赔案金额套取资金、与其他单位合谋骗取赔款、不按规定提取准备金、违规承保、违规聘用委托无资格对象、挪用侵占保险资金、违规虚假招聘营销员、同行相互低毁、涉嫌其他刑事犯罪等等违法违规行为。另外,寿险市场法制建设不完善,现阶段,寿险公司在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以及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重效益、轻制度、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缺乏监督等缺陷和不足。而然,这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在我国相对落后的省都存在。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对内控机制不够重视,理解也不到位,使各层级之间传达出现明显差异。他们有章不循,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责任心,违章操作时有发生,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其约束力大打折扣。五、中国人寿保险发展对策研究(一)宏观政策因素1.协调区域寿险企业共同发展寿险企业在东部地区的发展己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是寿险企业在我国发展的桥头堡,在产品结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技术等都发展的较其他地区更为成熟,可以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寿险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中、西部寿险企业共同发展。优惠政策的出台,激励外资企业进入寿险行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的。这不仅丰富了市场主体,增加市场良性竞争的程度,同时也让中资寿险公司在保险业发达市场学习到先进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模式。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政策,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依靠当地特有资源来发展产业,集中区域内的资源优势使其能够有效的转化为经济增长,从而加强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和交流合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产品和经营实施策略。增加中、西部地区对寿险业的投资,提高其适应的服务体系。只有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经济基础,会转变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也就自然而然的使居民对保险的认识得到增强。2.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倾斜扶持政策监管部门可以对中西部保险市场采用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市场经营主体自主发展。同时,当地政府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寿险公司在本地落户。以符合保险公司准入的相关规定为前提,积极成立以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企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性的寿险公司。这种地方保险公司的建立不但可以促进地方财政增长同时还可以给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直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由于各区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特点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政府财政可以负担的能力内,将资金充实到社会保障上来。为维护社会保障制度持续、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平等继而促进社会的健康运行,政府应适量提升对较为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补贴和补助。3.针对商业寿险建立健全税收扶持政策体系要想真正做到打开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实现降低经营费用,市场保险自主化经营,进一步扩大我国保险行业的影响力,形成良性发展局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健全税收扶持政策体系。究其原因,政府作为管理直接参与者,能够起到直接干预保险市场的作用,特别是税收政策对经济管理的影响尤为重要。在保险行业实施完善的税收政策,能够进一步扩大保险种类及特定业务保险,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实行这一政策影响模式的运营。从我国各个行业税收比例来看,保险行业所占的税收比例较其它行业,诸如:运输、餐饮、娱乐文化、通讯等来说比较大。所以相对于上述行业来说保险行业经营运行费用的增加,导致企业利润减少,从而限制保险企业整体发展速度,使得保险行业进入弱势地位,最终影响到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国家降低保险业税收比例,健全完善保险业税收政策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使企业实现盈利持续增长就成为可能。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殊行业实行营业税全免,较小的保险行业实行低税收等政策,这方面美国政府就走到了我们的前面。(二)行业政策因素1.设计适合的人寿保险产品基于产品设计的视角进行观察,在对人寿保险进行开发和研究时,要根据当前不同对象的具体需要来进行,比如开发意外保险、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从而推动小额期交的商业人寿保险业务的发展。推出价格低廉的人寿保险业务,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群众对分红型商业人寿保险并不青睐,因此应该在保险产品中降低比例。除此之外,要对不同市场、不同产品的人寿保险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收入、不同地区的群众的需求,从而推出不同的产品。我国农村分布很广,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推出人寿产品时,要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进行综合考虑。所以在推出人寿保险业务时,要进行具体的市场调查,根据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群众,推出不同的保险产品,从而满足各个层次的客户的需求。寿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推出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通过产品的衍生和研发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我国寿险业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产品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单一风险保障产品发展到储蓄理财产品,然而单一的寿险产品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前,我国寿险企业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断针对单一产品的投入研发与创新,比如:部分寿险公司在产品上加大了重大疾病保障责任范围,推出三年、五年交理财产品以吸引消费者。他们具体运作方式为:一季度主推新的理财产品,二季度增员和蓄客,三季度销售风险保障和健康险种,四季度增员、蓄客为开门红做准备。每年巨大的投入换取了市场份额,却忽略了成本所在。因此,有必要在原有产品创新基础上改变思路,研发一款“风险保障+储蓄理财”相结合的主流产品。2.加强人寿保险知识宣传要想让群众对商业人寿保险进行认知,就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保险宣传工作,要先对那些有购买意愿的群众进行宣传,对那些私营企业主、经济收入比较高的群体进行宣传,让这部分群众率先购买人寿保险险种,从而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到人寿商业保险中。对偏远山区、网络不发达、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利用简单的投影设备对人寿保险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刷写标语、展出宣传版面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必要时,还可以派出专门的保险人员到农户家中面对面进行宣传,从而提高群众对人寿保险的认识。在宣传内容上,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就保险条例和保险的厉害关系等对群众进行宣传。(三)监督与管理因素1.做好统筹管理为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保护广大客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失,世界各国针对该市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并对寿险公司及代理人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监管,避免违规经营风险的发生。由于当前我国保险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机构数量少,进驻地和监管人力也明显不足。他们要时时刻刻面对全省11万多寿险代理人和上千余家营销机构,然而这个数字仍在膨胀,这样使他们的监管效果变得微乎其微。因此,监管部门应尽早做好统筹规划,让监管网络渗透到全省范围内,在监管层面匹配适当的人力物力,以提高监管实效,引领行业合规经营,促行业良性发展。2.落实监管成效针对寿险行业的违规操作,监管部门要准确的处理好监管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既不缺位、错位、也不越位。不断完善保险法律法规,提高立法、执法水平。尽快完善监管规章制度,实现标准化监管。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整合监管资源,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和监管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升科学监管、依法监管和有效监管水平,着力规范寿险市场秩序,着力防范化解保险风险,着力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明确相关负责人的管控责任和相应的责任追究标准,对于一经查实的违规行为,实行连带责任制,即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上级相关高管人员的责任。找准管控方向,建立诚信体系,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对寿险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寿险文化环境、培育良好的寿险土壤。(四)企业自身角度因素5.4.1保险公司要提高销售人员素质要强化保险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多渠道提升保险业务员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强化对保险业务员的职业培训,让保险业务员对保险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准确掌握。二是对保险业务员要进行严格管理,杜绝保险业务员对保险收益的无限夸大,让保险业务员对客户进行保险条款的讲解时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三是保险业务员对客户开展保险条款讲解时,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群众进行讲解和释疑,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保险纠纷出现。寿险业的发展离不开代理人制度的推行,在我国市场同样如此,为顺应寿险行业的发展,就必须对代理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寿险公司在选人用人方面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制定一系列配套的培训体系,打造一支一流的销售精英团队。不断的提高寿险代理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减少销售误导,改善代理人整体形象。作为寿险行业的营销的明信片,改变思路,走精品发展道路以势在必行。5.4.2保险公司员工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寿险企业通过委托,要求代理人代为销售保险产品,并支付佣金的行为。然而,大部分代理人却始终认为“我是为保险公司打工,是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