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还是就业?谈考研前职业规划_第1页
考研还是就业?谈考研前职业规划_第2页
考研还是就业?谈考研前职业规划_第3页
考研还是就业?谈考研前职业规划_第4页
考研还是就业?谈考研前职业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还是就业?谈考研前职业规划

“不知不觉,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不久的将来我即将面临毕业,但我却不

知道今后的道路该怎样走。

这两年经济状况不好,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家长和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前两天我

去看了一场省里的双选会,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拿着简历求职的毕业生。'皇帝

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想到辛苦读书四年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

作,我真的有点害怕。

父母希望我继续深造,他们觉得读研能提高学历,光宗耀祖;可是我又担心三

年后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不乐观。我很矛盾,也很犹豫。

考研还是就业,我该如何选择呢?”

这是论坛中一位坛友的留言,颇能代表大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选择时的矛盾心

态。

大三,是目前许多大学生做出职业选择的重要转折时期。因为临近毕业,并且

耳闻目睹师兄师姐们在就业或者考研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大三学生往往

会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理想产生关注。一方面,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期待,

准备摩拳擦掌大展宏图;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由于涉世未深,也会为前进途中含

有的太多不确定因素而感到迷茫,甚至是恐慌。

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通常有四条路:就业、考研、出国和创业,而就业和考研几

乎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列入考虑范畴的两类出路。尽管就业和考研最终都是为了

在事业和职业发展中有所收获,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在特定的时间要对两条道

路进行取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个选择本身就可能对人生及发展起决

定作用。于是,很多人站在这个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不断地问自己:未来的路,

我该怎么走?是向左走,直接投身六百万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在社会实践中证明

自己的价值?还是向右走,在提升自身能力和拓宽发展平台等方面积蓄力量?

我们曾经用“为什么选择就业”或者“为什么选择考研”这样的问题问过一些

同学,不少同学的回答让人担忧。选择就业的同学,有的说,毕业生越来越多,

工作越来越难找,还是早点找个工作占着个坑算了;有的说,他对现在学的这个

专业不感兴趣,不想继续读了;还有的说,他目前学的专业就很难找工作,我可

不想再读三年后同样要面对失业。而选择考研的同学,有的说,父母希望我的学

历越高越好,周围的同学都考研,所以我也决定考;有的说,现在工作不好找,

干脆就考研吧,读个硕士可以提高学历,还可以回避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

还有的说,我学的是基础性理科专业,最好的出路就是出国或者到科研院所及高

校工作,可这些对学历的要求都很高,虽然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就像进

了死胡同,只能一头走到底了。

很显然,上述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在面临就业或者考研的选择时既无奈又有些

盲目。这可能与他们没能把握好自己的真正需求,对个人及社会形势估计不足有

关,因此容易在就业压力和家人期望面前迷失自我。在职场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

的例子:人们在职场发展中撞到了南墙,并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疑问,才回

过头来质疑最初的抉择,重新反思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及发展规划。那么,我们为

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在进行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之前就做好职业规划?只有尽早

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对自我职业方向做好准确的定位,我们才能充分认识自

身价值并使其不断增值,从而增强竞争力。

或许一些打算就业或者正在为找工作发愁的同学会很无奈:现在不是我想选择

工作,而是工作选择我,一毕业能顺利地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哪里还敢谈什么理

想和规划?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重要啊。又或许一些打算考研或者正在为考研而

努力的同学们会感到有些不耐烦:我现在想的就是考研,以及如何考上心仪的学

校和专业,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考虑职业规划的问题?还是把职业规划留到临毕业

的时候再说吧。其实这是我们很多人对职业规划的误解。人生好比一次旅行,人

的一生都在不停奔跑,可很少有人停下来真正认真想一想:我要去什么地方?为

了这个地方我需要做些什么?我现在千辛万苦想去的地方是我真正喜欢的吗?

那么,如何才能在“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前把握自我?曹老师建议大家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

曾经有一部以大学生活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年轻人连读7年

大学的故事。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愿毕业,故意不修满学分,在大学里非常滋

润地过起了“超级学长”的生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事情居然有现实真

人版!真人版“超级学长”名叫强尼?莱切纳,今年29岁。从1994年在威斯康

星-白水大学注册至今,莱切纳在这所学校的求学生涯已超过12个年头。在校期

间,莱切纳主修了3门专业,又修了戏剧、通信、教育、女性研究等课程,到目

前为止,他已修满242学分,远远超于学校规定毕业学分。

面对批评,莱切纳似乎并不在意,“这个世界上有几百万人不知道自己此生要

做什么,我是其中之一。我不想长大,只想追随自己的想法。”

莱切纳似乎是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类型的人,缺乏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行动。

他可以过着拮据的生活,可以追随自己的想法而不随波逐流——其实就是永远待

着校园里,放弃就业。表面上他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是随遇而安,但实

质上他对自己缺乏目标、对社会缺乏责任感。虽说莱切纳是一个特例,他的经历

也很特殊,但却代表了这样一类群体的存在。这类群体将对人生的规划和目标看

作为束缚,轻视社会责任,缺乏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最终浪费的是

自己的时光和生命。

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的区别往往就在于成功人士始终有强烈的规划意识,自

觉自主地进行职业规划。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

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

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

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

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仅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而且

对于考研一族,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我们参加工作或者决定考研前,缺

乏职业规划的意识,并且从来没有对自己未来进行过长远规划,从来没有针对自

己的理想和规划来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和岗位,那么很可能等我们到了30岁,

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对自己的准确定位,至IJ那时候,我们将会面临在

现有岗位继续下去出路不大,重新转行又要花费很大力气和付出巨大机会成本的

尴尬境地。

(-)进行准确的自我认知

小常是某大学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硕士生。七年前,源于父亲职业的影响,

小常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电气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

录取。大学期间,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不断了解,小常渐渐感觉到自己对工科专业

知识和技能似乎缺乏兴趣,却能够在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中体会到乐

趣。因为自己具有外向、喜好社交的性格特点,又在组织、协调和统筹方面有着

明显的优势,小常本科毕业时很想从事管理性质的工作,但专业的限制使他最终

还是与某市供电局签约,成为一名技术人员。

一年后,出于对工作的不适应和不喜欢,小常决定通过考研来改变这一切。但

究竟报考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小常很是犹豫:如果报考母校本专业的研究生,显

然考取的把握最大,但自己明明是不怎么喜欢这个专业的,继续读下去肯定很难

受;但如果报考管理类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尽管符合自己的性格需求,而且专业

兴趣也很大,但是考研成功的几率可能很小。犹豫再三,小常接受了父母和朋友

的意见,还是选择报考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转眼两年过去,小常即将再次面临

毕业和就业。想到本科毕业后的心路历程,小常很矛盾,他担心硕士毕业后就业

面越来越窄,最后又只能重复本科就业时的选择一一从事技术性的工作。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高考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往往被喻为中国

学生人生中意义最重大的两次考试。如上述案例中的小常同学,高考时,对自己

的职业目标是不明确的,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对社会的了解也

很有限,因此这个阶段很难形成明确清晰的职业规划,高考志愿的选择也往往由

家长代劳。但是,经过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甚至还有几年的工作实践经历,在

对自己以及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很多学生往往能够自主地对考研的专业

和学校进行选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小常的苦恼就在于选择考

研的专业时过多参考了家人和朋友的意见,而忽略了聆听自己的心声,明明了解

自我对专业的态度、需求以及个人的性格特点,却不能坚持内心的需要。尽管他

学的专业比较热门,但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无法释放出自己所

有的潜力,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事无成。假若小常在面临抉择时,能坚持自己的信

念,或许会是另一种结局。因为,只有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性格特征,不同倾向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模式,

其潜在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大不相同。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我们要分析考研和就业

两大发展方向是否与自我认知相匹配。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职业规划最重要的理

念之一就是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要做到“人职匹配”。如果我们所选择的职业正

好需要使用自己所偏好的性格和行为倾向,那我们就更容易得心应手、轻松愉快、

富有成就;反之则会不适应、困难重重,给个人的发展和组织造成影响。在现今

的职场中,因“性格与职业”的选择发生错位而导致职业失败,已逐渐成为职场

人士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但从人的职业发展来看,性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度,却很可能决定了事业的

成功与否。例如像小常这样外向、喜好社交的性格,可能更擅长从事那些与人打

交道的工作,倾向于在组织或团队中充当沟通和协调的角色;而内向、喜欢研究

的性格,可能更擅长对科学或文化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工作,倾向于用理性和

分析来处理问题。怎样才能让你的“个性”成为职业发展的导航者,关键在于能

否正确评估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以及了解“性格与职业定位”之间的关联性,

并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职业定位。

Google(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说,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

情和能力,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考研前,我们应该问问

自己的内心:我选择什么专业?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对这个专业的学习和

工作是不是充满兴趣?我是否能够胜任这个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我要以此专业

作为终身职业发展的方向吗?就业前,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选择什么职业?我

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我对这个职业是不是充满了激情?我是否能够胜任这类

工作并不断地为之而努力?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请你要慎重了。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人们

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对象所产生的积极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

它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不仅对人们正在从事的事情、活动、项目或工作起到直接

的推动作用,还为将来可能开展的事情、活动、项目或工作做好积极的准备。如

果我们选择汉语言文字学这个专业作为考研的专业目标,不仅仅是因为容易考取

或者容易就业等外在的吸引力,更是因为自己内心对这个专业的喜好和兴趣,那

么我们就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和研究热情,也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效果;如

果我们选择在生物制药企业担任研发人员,不仅仅是因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

待遇,更是因为喜好研发工作的挑战性和创新性,那么我们才能忍耐一次次失败

再失败的寂寞和枯燥。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对某个职业和专业领域感兴趣,并

具备足够的能力来胜任时,我们才能学会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成功。

(三)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充分了解

读研之前,张玲玲有一份旁人看来很羡慕的工作一一事业编制的市政府文化

局工作人员。因为一直无法落实公务员编制,33岁的她总是对身份和待遇被区

别对待而感到忿忿不平,于是一气之下决定辞职考研。由于本科毕业后英语落下

很多,为了确保考研的顺利和成功,她选择了报考人数较少的中共党史专业,并

如愿地被录取为公费生。此前她从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口中了解到,这个专业最理

想的工作是进高校、市委党校或社科类研究所,此外一些政府政策研究机构以及

历史纪念馆之类的单位也有一定的需求,

但随着这两年专业人才的逐步饱和以及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张玲玲找到一

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似乎难度越来越大。可是,如果不找专业对口的岗位,除了求

职竞争时没有专业优势,自己也觉得浪费了读研这三年的光阴和专业研究方面的

努力。想想毕业时自己在性别和年龄上都不占优势,张玲玲真的后悔不该意气用

事。

从考研的角度看,社会需求情况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且往往对考生的职业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些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的专业,往往会使考生趋之若鹫,成为所谓的热门专业;那些社会需求量小、就

业前景不够好的专业,会引起考生对“毕业意味着失业”的担忧,所以门可罗雀,

成为所谓的冷门专业。张玲玲所就读的专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中

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专业,但是近年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扩招,以及传统

岗位的饱和甚至减少,就业面趋窄,就业难度增加。加之张玲玲在报考时没有充

分考虑到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其对就业难度的心理承受力自然也就相对

较差了。

但另一方面,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之间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俗话说“风水

轮流转”,一些研究生专业虽然目前的社会认可度较高,但随着该专业毕业生数

量的逐年增加I,社会需求就会呈现递减趋势,因此很可能出现三年前报考时门庭

若市,三年后毕业时无人问津的巨大反差。所以,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

业时,也要对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做适当的了解和评估,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

价与目前的社会需求是否平衡,评估未来的专业需求状况。从近几年的报名情况

来看,考生多集中于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律、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

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待遇高且职位需求量大,但近年随着

世界经济环境的恶化,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较前几年出现明显“缩水”。反而一些

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专业或者新兴专业,如信用管理、资产评估、物流管理、房

地产评估等专业,却悄悄地“火”了起来,社会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

从就业的角度看,社会需求不仅仅包括社会和经济体系对各个专业的需求情

况,还涵盖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不同

的职业或岗位有不同的专业素养要求,同样是招聘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高校外语

教师和外企老总助理这两个岗位对专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显然都是不一样

的。另一方面,不同的职业或岗位对毕业生职业修养的要求也迥异,同样是生物

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从事技术工作往往要求具备认真、严谨、创新的特质,

强调团队精神,但如果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则可能更注重其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

力。我们只有在认识自我、找准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关注人才市场的走势和了解

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市场的匹配,才能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方案。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因此某类职业的发展前景不仅仅与社会政治、经济

和文化发展间接相关,还和这类职业与社会需求的供需情况直接相关。例如,随

着企业不断发展,企业所有者需要将产品的销售及服务进行专业分类和划分,因

此有了一级代理商和二级代理商之类的区别。同时,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还促

生了许多新兴行业,我们只有保持关注社会需求的高度敏感性,才能及时把握机

会。像会展策划师这一新兴职业,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

迅速扩展而应运而生的,它的工作范畴涵盖了会展项目的市场调研,进行项目立

项、招商、招展、预算与运营管理等方案的策划,项目销售以及现场运营管理等,

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像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乃至衍生出的做布

景的美术设计,做文案的中文、新闻,做广告、搞招商的广告学等专业的人士,

都有可能凭着悟性和整合能力分一杯羹。

(四)保持坚持不懈的恒心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对兄弟的家住在八十层楼,一次他们外出回来,一

人背着一大包行李回家,却发现大楼停电了。兄弟俩决定一起爬楼梯上去。可是

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已经气喘吁吁了,再爬了十层楼,他们觉得包实在太重

了,于是决定先把行李放在三十楼,第二天再下来拿。可是当他们努力了很久,

终于走到家门口时,却发现原来家门的钥匙留在行李包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