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路拓宽及隧道工程钢便桥施工方案doc(完整版)_第1页
河南道路拓宽及隧道工程钢便桥施工方案doc(完整版)_第2页
河南道路拓宽及隧道工程钢便桥施工方案doc(完整版)_第3页
河南道路拓宽及隧道工程钢便桥施工方案doc(完整版)_第4页
河南道路拓宽及隧道工程钢便桥施工方案doc(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道路拓宽及隧道工程钢便桥施工方案doc(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

目录河南道路拓宽及隧道工程钢便桥施工方案doc(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一. 编制依据 1二. 工程概况 1三. 施工工序 2四. 钢便桥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 2五. 钢便桥上部贝雷梁施工 6六. 桥梁的使用与维护 8七. 上部结构支撑计算 9八. 下部桩基础计算 13九. 事故应急措施 15一〇. 附桩基施工图 19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郑州市京广路拓宽改造及地下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3、中原路钢便桥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4、《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工程概况郑州市**路拓宽改造及地下隧道工程,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是与郑州市火车站西出口紧密相连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路。中原路-京广路口东西向现状为双向6车道,属于郑州城区居住、交通高密度区域,车流、人流纵横交织,交通压力大,稍有影响,就会造成交通瘫痪。京沙快速路的地下通道工程施工的难点,就在于必须在保证该路口既有的车流人流的通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我公司按照建设单位郑州城建集团的要求,坚持“城市建设,重在为民”的服务理念,进行科学规划,多次组织专家及交警部门进行论证和试验,最终确定“安装东西向八车道(南北宽40米),39米大跨度钢便桥”的保通方案。钢便桥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长30米,桩径1.2米,桩间距5.2米,东西两侧各8根,全桥共16根,由市政设计院进行施工图设计。桥梁上部采用贝雷钢桥,按两幅桥施工,先安装北侧4车道,再安装南侧4车道,根据设计荷载,边部采用三排单层加强型桁架,中部采用三排双层加强型桁架。该桥型已实现工厂化生产,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速、分解容易等特点,可根据选择的跨径,组合成多种形式的桥梁。相比较于传统的道路保通方案,在进度上,架设钢便桥后,地下隧道施工可全线开挖,形成流水施工,工程工期与原来相比可提前约1/3,保证工期。在质量和安全上,不仅避免了半幅施工时对施工质量、工艺影响。同时,由于隧道支护及周边防护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了侧边防护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施工工序钻孔灌注桩—接桩头—墩台钢盖梁—贝雷梁安装—桥台混凝土浇注—桥梁引坡—安全警示标牌、防撞设施。钢便桥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制作钢筋笼制作钢筋笼搅拌砼制备护壁泥浆放线定桩位钻机就位钻孔第一次清孔质量检查吊放钢筋笼孔搭接焊吊放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泥浆沉淀池泥浆处理施工准备(二)主要施工工艺1、设备选择根据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及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桩孔采用旋挖钻机钻进、导管混凝土灌注工艺。2、旋挖成孔(1)旋挖钻机就位后,便可下护筒。护筒起导正钻具、控制桩位、保护孔口、隔离地表水渗漏、防止地表土坍塌、保护水头高度等作用,因此,护筒内径一般应比设计桩径大20cm,护筒长度大于1.5m,高出地面50cm。护筒开挖、埋设采用人工,护筒坑外侧较护筒大20~30cm,周围采用自制木夯分层夯填,保证护筒的牢固,预防泥浆外溢,引起护筒下沉。护筒埋设后,依据附近测量成果表的数值,测量人员及时抄测护筒顶标高。计算出护筒上表面的绝对高程,并记录。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后方可开钻。(2)孔位对正,设备调整水平、垂直,材料、工具等准备齐全,安全设施符合要求,经验收合格后便可开钻成孔。(3)钻孔施工: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杆垂直度,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钻机施工过程中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保证孔壁稳定性。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4)改善钻斗护壁能力:旋挖钻机施工初期,提升料筒时,发现提升力显著增大,有孔壁颈缩现象。经过详细分析,由于筒式钻斗完全无护壁作用,在提升钻斗时,其下部产生较大负压力作用,致使产生“吸钻”现象,从而造成孔壁颈缩现象。因此,必须对筒式钻斗进行改进。在筒壁上加焊4块双曲面护壁钢板(或增设导流槽),两两对称布置,为防止升降时碰怀孔壁,钻头旋转时双曲面护壁钢板直径小于孔径2cm。由施工现场实践得知,改善后的钻斗在提升过程中液压系统压力显著减小,钻孔颈缩现象得到改善。(5)控制钻斗钻进、提升速度:a、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进尺度较大,造成埋钻事故。b、若钻机升降钻斗时速度过快,钻斗外壁和孔壁之间的泥浆冲刷孔壁,再加上钻斗下部产生较大负压作用,造成孔壁颈缩、坍塌现象。所以钻斗提升时应严格控制其速度,经现场实践得知,钻斗升降速度保持在0.75~0.80m(6)此外,钻进中还要注意以下事项:1)钻进中遇到松散的砂砾层时,事先向孔内投入适量的粘土球,以便有效固结井壁及取出砂砾石。2)遇到硬土层,如钻斗钻进阻力大,可先用小齿的齿状钻头钻小孔,然后再用钻斗扩孔。3)每次提钻后都要检查钻斗切削齿磨损情况,及时清理齿间泥土,更换已磨钝的套齿。(7)钻孔记录要求:1)钻孔时,实际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钻孔桩钻进记录的要求进行现场记录。不能随意编制,应该按照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待工程质量。2)在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及钻杆长度情况,控制每钻的深度,观察土质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情况。3、出碴旋挖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近距离出渣:钻孔出渣用挖掘机、铲车进行清理,在场内指定地方堆放,地点距离桩位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m。远距离出渣:用铲车及自卸汽车将场内集中堆放的弃渣采用封闭式外运至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堆放。4、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立即进行清孔,使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1)清孔利用细泥浆大泵量置换孔内的稠泥浆和沉渣。(2)清孔时钻头在孔底作慢速转动,以便搅起泥渣。(3)清孔完毕后,经检查合格后就开始下钢筋笼,钢筋笼安放就位后应再次检查孔底沉渣厚度,如符合设计要求则尽快下导管浇注混凝土。如不符合要求,则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在导管下完后进行,清孔时采用泥浆泵,将泥浆泵管口与导管上口连接,利用导管打压泥浆冲孔,必要时用吊机吊起导管将导管口落入孔底反复冲孔,使孔底沉渣泛起,以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随后立即灌注混凝土。5、吊放钢筋笼(1)钢筋笼在地面制作时,必须按图纸要求仔细计算下料,该道制作工序要提前进行或与成孔同步施工;(2)为了保证钢筋笼几何外形的准确,加劲箍要用预制的钢模制作,使加劲箍为准确的圆形,在加劲箍上用粉笔均匀标出纵筋位置,再根据标识点进行纵筋焊接。在纵筋上同样标出螺旋筋的位置,确保螺旋筋定位准确。(3)在施工时按照设计进行配筋,为保证钢筋笼吊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和刚度,要求钢筋笼必须在同一平台上整体制作或预拼装。本工程钻孔桩钢筋笼长度较长,钢筋笼分2~3节制作。主筋接头相互错开不小于35d,错开率为不大于50%,纵向受力钢筋与横向加强钢筋相交处全部采用点焊,箍筋与主筋交点需不小于50%交错点焊。接头按50%错开,且间距错开不小于35d,主筋焊条采用THJ506型,加劲箍与纵筋焊接牢固,特别是要预先定出起吊点,起吊点位置要加焊并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采用与桩身混凝土同等级的混凝土垫块,采用Φ10钢筋穿入混凝土圆形垫块两端与主筋点焊,4m设置一道。共计8道。环向均匀布置6处。(4)钢筋笼成型后,先由钢筋工组长自检,再经专业管理钢筋人员复检及监理单位验收后及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然后再作下道工序。(5)检查合格后的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前运入施工场地,钢筋笼运输采用自制炮车运输,沿围挡放置在不影响施工车辆走行且方便吊装的位置。钢筋笼利用吊车将钢筋笼吊起,人工辅助将钢筋笼放入已经钻好的孔桩内。为防止钢筋笼在就位安装过程中变形,钢筋笼就位安装:在钢筋笼主筋上均匀分布4个环行吊环(Φ10钢筋)与主筋焊接,等长的吊绳采用2台吊车进行吊装,主吊采用一台20t汽车吊,配合一台16t汽车吊,在放笼过程中不得碰撞桩护壁,钢筋笼要保持垂直对中,不得偏斜。6、水下混凝土灌注在钢筋笼安装就位后,检查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若满足则直接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若不满足则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后则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1)水下混凝土须有良好的和易性,本工程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掺加缓凝剂。混凝土所用砂石料: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粗集料优先选用卵碎石,级配良好,颗粒粒径采用5~31.5mm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R的水泥,要求厂家优先选用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品种,水泥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小时。粉煤灰:性能指标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要求。外加剂:质量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坍落度18~22cm;砂率40~50%;水灰比0.5~0.6;水泥用量:不少于350kg/m3,掺加粉煤灰时不少于300kg/m3;总碱含量不大于3kg/m3。(2)导管直径为300mm,采用无缝钢管制作,采用丝扣接头,底管长度不小于4m;导管使用前要进行水压严密性试验。以0.8Mpa对导管进行水压试验。隔水栓塞用篮球内胆。(3)开始灌注时,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以能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宜,一般为0.3~0.5m(4)灌注时,用不小于6m3(5)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最慢不小于3m/h,每桩灌注时间不得超过6h。(6)随着砼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2~6m;(7)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设专人用测绳和重3kg的测坠测量混凝土面并计算导管埋深,填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8)拆除导管后,立即安排专人对导管进行清洗,不得粘有混凝土。(9)灌注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采取严密的人员组织及辅助设施配备,一旦发生停电停水以及发生导管堵塞进水事故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见应急预案),并同时做好记录;(10)混凝土罐车进入到施工现场后,施工试验员即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并作好记录。坍落度超出设计要求时,作为不合格混凝土予以退场。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应取每罐的中间1/3进行试块制作。试块制作应随机抽样。每颗桩制作混凝土试块4组。由专人负责完成。准确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灌注量,不使桩顶超高或偏低过多。应控制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0.8m~1.0m;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现场必须保证有两辆混凝土罐车停靠在施工现场附近。(11)在钻孔桩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检验合格后开始进行下一步工序破桩头接桩。(12)桩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钢盖梁。钢便桥上部贝雷梁施工(一)场地要求由于本工程施工现场较好,场地较平整,钢桁架可直接桥位上拼装,一次安装成型。(二)架设1、边组三排单层正桥部分的拼装(1)抬第一格之内排桁架固定,底部先安装好加强弦杆。(2)抬上第二排桁架,在第一与第二排桁架之间按支撑架,待第一格横梁就位后拧紧支撑架螺栓。(3)装上第二格之第二排桁架。(4)抬上第一格之第三排桁架,各以一人扶稳。(5)第一格桁架中竖杆前装横梁。用夹具扣件,但不夹紧。(6)在第一格桁架后端竖杆前加入第二根横梁。(7)再在同一格桁架前端竖杆后安装第三根横梁,并在第二根横梁上装斜撑。(8)装第一格之抗风拉杆,并在第二与第三排桁架前端竖杆上按联板,然后旋紧所有横梁夹具。2、内桁架的安装第一格桥梁至此安装完毕,此时第二格之第二排桁架亦已装上。(1)装上第二格之内排桁架。(2)装上第三格之第二排桁架。(3)装上第二格之第三排桁架。(4)在第二格桁架之后竖杆前按上横梁,不夹紧。(5)在该横梁上装斜撑,同时安装抗风拉杆。(6)装中横梁。(7)装上部加强弦杆。(8)按上支撑架及联板。(9)拧紧横梁夹具及抗风拉杆。以同样程序继续拼装第三、第四格,直至全部完成为止。3、三排双层桥梁的拼装:完成4格三排单层的底层桁架后,即开始安装第一格上层桁架。为装拆方便起见,三排双层桥梁的上层桁架之销子,最好均有里往外插。因此,次一格之外排桁架必须在前一格之中排桁架之前装上,否则外排销子就无法安装。桁架就位后,在第一与第二排桁架之后竖杆上(如为第一格应同时在前竖杆上)及顶部按支撑架,另外应在第二与第三排桁架之前竖杆上装联板。因第一格前竖杆上的支撑架孔己被支撑架占用,故此处联板应移至上加强弦杆上安装。架设三排双层的上层桁架,必须利用托梁将底层横梁接长,使两边抬上的桁架有搁置的地方。上层桁架采用机械吊装。三、架设工具四、桥梁的座落桥梁座落用普通千斤顶在桥梁下弦,其位置最好在桁架弦杆与腹杆交点,千斤顶与弦杆之间放一块厚板,将压力平均传布到弦杆的两个槽钢上。切不可把千斤顶顶在一根槽钢上,更不应该让槽钢翼缘单独承受千斤顶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千斤顶应座在垫木上,将桥梁的压力分布在较宽大的地面上,千斤顶与垫木的高度,应根据桥梁的降距及千斤顶的形成而定,最后使桥梁能一次座落。桥梁的使用与维护1、在桥梁两端明显位置设限载、限速标识牌,防止超载、超速,设防撞设施,防止车辆撞击贝雷架。2、定期检查、桁架连接销的保险销,各种螺栓,横梁夹具及抗风拉杆有无松动、丢失。3、对严重集水和易锈蚀部位应设法排水和防锈、喷漆、涂油。4、由基坑监测单位,每天对主梁两岸支座地基进行观测,发现不均匀沉降,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5、由钢桥生产安装厂家派专人经常注意观察看护桥梁,并随时做好记录,定期测量桥梁跨中挠度。如变化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加以处理。每周定期对贝雷架挠度检测不少于1次,车辆频繁时增加检测次数,对出现挠度过大的情况时及时增加贝雷架榀数。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防止挖机碰撞贝雷架,并在贝雷架上安装警示标志。雷雨大风过后应安排专人对贝雷架连接件进行检测。时刻安排交通协管员值守,严格按照车辆限行规定进行管理。6.一旦出现不利情况,立即限制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行,并马上报告上级和安装单位,及时加固处理。7.钢便桥安装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通车,通车后,由桥梁生产安装单位派专人在全部使用期的安全技术服务。上部结构支撑计算计算参数该钢桥全长39m,为四车道,单车道桥面宽3.452m,桥梁两支座外侧各预留1.5米悬壁段用以抗负弯距,该桥计算跨净为36米。设计荷载:公路—I级;行车速度:20km/h;钢结构容重:78.5kN/m3;砼结构容重:25kN/m3。上部结构选型上部结构采用“321”标准桁片的组合选型,编组为中间组为三排双层加强型,边组两组为三排单层加强型。具体组合的排数和层数及构造按国家标准图集《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交通部公路战备办公室,1998)选用。上部结构内力计算1)计算模型(1)中原路口便桥:单跨简支梁(计算跨径L=36米);活载计算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公路—I级车道荷载取用。活载跨中最大弯矩计算模型(PK查规范得到)活载支点最大剪力计算模型(PK查规范得到)2)恒载内力计算(1)恒载内力计算跨中弯矩:支点剪力::(2)活载内力计算跨中最大弯矩:支点最大剪力::计算活载内力时,应计入冲击系数影响,汽车冲击系数如下:中原路便桥:1+u=1.07;3)内力组合钢结构按容许应力法计算,故截面最大内力组合为:跨中最大弯矩:支点最大剪力:4)桥梁内力验算代入钢便桥各参数后,内力验算结果见下表(其中钢桁架的容许内力查手册直接得到)。桥名跨中弯矩验算M组合(kN.m)M容许(kN.m)验算结果中原路便桥66249618.8满足桥名支点剪力验算Q组合(kN)Q容许(kN)验算结果中原路便桥7361397.8满足由上表验算结果标明:上部结构的选型是合适的,结构是安全可靠的。5)钢便桥挠度计算查手册,汽车荷载引起的挠度计算:其中:h0=3.0mKdef=0.1767L=36mKeq=27.8kNmE=2.1×105MPa计算得到;f=7.6cm。钢便桥梁挠度<L/300,满足要求。6)钢盖梁计算钢盖梁按多跨连续梁计算,支点截面负弯矩为控制内力。中原路钢便桥钢盖梁计算模型陇海路钢便桥钢盖梁计算模型工字钢盖梁组合截面A=3×82.42=247.26cm2,W=3×1430=4290cm3,工字钢自重q=0.0243×78.5=1.91kN/m。中原路钢盖梁验算:采用有限元软件加载计算,中支点最大弯矩:自重弯矩:活载弯矩:钢盖梁上缘最大应力:,满足要求。下部桩基础计算1.场地地质状况(1)地层结构特征依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D63-2007),结合本地区建设施工经验,综合提供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压缩模量见下表。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压缩模量综合表层号地层时代土名状态压缩摸量ES1-2(MPa)压缩性评价容许承载力[faO](kPa)极限摩阻τi(kPa)(2)Q3al粉土密实7.9中13030(3)Q3al粉土密实14.5中20055(4)Q3al粉土密实10.2中15040(5)Q3al粉砂夹粉土密实15.5低21055(6)Q3al粉土夹粉质黏土密实10.0中18050(7)Q2al粉质黏土可塑8.0中20055(8)Q2al粉土密实12.5中23060(9)Q2al粉质黏土夹粉土可塑10.5中25070(10)Q2al粉质黏土可塑10.7中27075(11)Q2al细砂密实24.5低30070(2)地下水本场地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1.8m~15.7m(高程89.0m左右),据调查近五年最高水位埋深约10.0m。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勘探75.0m深度内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潜水以开采排泄为主,蒸发排泄次之。2.桩基承载力验算(中原路口钢便桥)(1)桩顶荷载计算上部结构自重查《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交通部战备办公室,1998),单幅桥上部结构自重按52.4kN/m控制。钢盖梁工字钢自重:2.41kN/m活荷载按公路—I级荷载计算。a.上部结构恒载在桩顶反力:桥台单桩桩顶:0.5×52.4×36/4+19.7×2.41/4+0.5×30×25×3.14×0.62=671.6kNb.活荷载在桩顶反力为:桥台单桩桩顶:[4×304+0.5×10.5×36×4]/4=493kNC.桩顶荷载组合桥台桩顶荷载:F=1164.7kN(2)桩顶承载力计算下部桩基按摩擦桩设计,桩径1.2m,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计算:桩基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1)—(4)层土层)的摩阻不考虑,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计算得到:桥台基础单桩承载力为:1858.6+110.8=1969.4>1164.6kN,桩长满足要求。事故应急措施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为安全领导小组(发生安全事故后即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专业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项目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副组长:陈天山(tel:)工程抢险组:黄虹(tel:)胡燕飞(tel:)医疗救护组:张秀梅(tel:)保卫组:岳强(tel:)应急运输组:王永建(tel:)资金保障组:马若飞(tel:)后勤保障组:王宏智(tel:)应急专业小组职责、应急小组职责1、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及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2、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业务方面的支持和配合。3、组织协调各专业组开展应急工作。4、统一调配应急资金、物资分配、人员组织和安排。、办公室职责1、拟定应急工作方案,全面了解和掌握应急工作进展情况。2、督促检查各专业组的工作。3、负责接待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并按指挥部的要求介绍事故发生及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4、保持与指挥部各主管领导之间的通讯联系。、工程抢险组职责1、调集抢险队伍、机具设备、清理事故现场。2、对不安全的施工设施和工程结构实施临时的加固处理或其他避险措施。3、保持事故现场道路通畅,恢复水、电等正常供应。4、排查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继续发生。、医疗救护组1、负责就近联系医院,护送伤员就医及陪护。2、对死亡人员进行临时安置。3、协调医疗机构抢险伤员。、保卫组1、保护好事故现场,维持秩序,确保应急工作的正常进行。2、防止和处理突发事件,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防止人为破坏,盗窃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时排除隐患。3、协助公安部门的工作。、应急运输组1、保证抢险物资的运输。2、运送伤亡人员,负责现场其他人员的疏散和遣送。3、负责接送事故调查人员及伤亡人员家属。、资金保障组应急资金首先应从发生事故的项目划拨,不足部分由项目部筹集、垫付。1、保证救护、抢险及应急工作所需资金。2、保证伤亡人员安置所需资金。3、保证伤亡人员家属接送、食宿所需资金。4、负责接管社会各界赞助的钱物,并登记汇总后交办公室统一分配。5、负责与保险公司联系赔付事宜。、后勤保障组1、负责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司事故处理人员的生活安排。2、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生活安排及接待安置工作。3、负责办公室与主管领导及各专业组之间的文件传送。4、负责应急工作中所需物资的购置、保管,并按办公室的发放计划发放给有关人员和部门。应急准备本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应急小组应立即组织召开应急动员大会,应24小时有人值班。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做好监控,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各类抢险、救护物资应按应急工作的需要备齐备全。根据安全事故等级做好人员疏散避险工作,应确保疏散道路的畅通和安全。由熟练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人员组成事故损失调查统计小组,对安全事故的等级及经济损失作出初步估算,提供给事故调查组参考。应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救应变能力。应急行动安全事故发生后在现场监测人员、安全员或第一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及现场破坏情况等报指挥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指挥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公司工程安全部报告。应急反应各小组接到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的通知后应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迅速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实施下列各项应急行动:要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抢救受伤及被掩埋人员,查封项目安全技术资料。启动各类通讯设备,确保昼夜通讯通畅。发生事故的工区负责人必须停止其他一切活动无条件配合指挥部的工作,不得擅离职守,有关责任人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管理。加强对次生灾害源和重大隐患的检查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对事故现场周围的重要设施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抽调现场人员迅速组成抢险救护队伍,调集抢险救护装备和物资由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平息谣传或误传,保持生产和工作秩序,维护公司及现场的稳定。疏通道路,排除有害气体泄漏、火灾等险情,防止事故扩展。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和评估,制定安全区和危险区。抢修恢复生产和生活供应的基础设施。维护现场秩序,预防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确保恢复生产后能够安全施工。根据现场安全整改情况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发布恢复生产的指令。车辆撞击预案行车撞击钢便桥后,工地值班人员通知各应急小组,应急人员1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各专业组各司其责,指挥交通,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将损失控制到最小。技术人员与钢便桥厂家根据车辆撞击情况,若车辆撞击对桥梁损害较小,立即制定加固方案,对桥梁进行抢险加固,保证尽快恢复交通;若桥梁破坏严重,立即封闭交通,制定桥梁修复方案,聘请专家论证。防洪应急预案主要雨水进入基坑,对桥梁基础浸泡,降低桩基承载力,对桥梁产生危害。桥梁架设时,将桥面抬高80cm,桥两侧增加引坡与原有道路相连,抬高桥位防止桥梁两侧中原路雨水从桥面进入基坑。基坑四周冠梁上砌筑挡水墙,防止京广路方向雨水进入基坑。对基坑开挖时挖断的各种管线进行封堵,保证雨水不从地下管线进入基坑。预防预警信息分类明确气象、水文、防洪与排涝工程险情、洪涝灾情信息的具体报送内容、报送时限等,形成规范的信息报告制度。并把气候信息等及时传达到位。预警级别划分根据工程洪水、暴雨渍涝等灾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合理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I、II、Ⅲ、Ⅳ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确定向工程发布的警示标志和命令。预防预警行动预防预警准备:包括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料和通信准备,防汛检查及日常管理,以及与相关行业应急预案的协调等。洪水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洪水、防洪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主要救援应急方案根据本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雨水可沿京广路已施工的雨水、污水管线排入金水河,制定相应的汛期防洪救援应急方案。(1)、信息防洪预防预警小分队,将天气突然变化,险情突然发生,传到相关部门,并做好及时告知相关人员险情发生的具体情况,防止无关人员受到影响。并做好相关疏导工作。(2)、救援行动小分队,在接到险情报告,或伤害事故发生通知后,迅速行动,精心准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发生地点,积极展开救援工作。(3)、物质供应保障小分队,接到救援行动小分队的通知后,迅速提供需要的物质器具等供救援工作之用。不得耽误和拖延。物质供应保障小分队,应根据天气情况,提前预备常用物质,器具救援常用药品。汛期救援常用材料准备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雨衣雨裤套100雨施使用2雨鞋双100雨天使用3污水泵台8功率10KW4塑料布平方米500雨天使用5铁锹只100雨天使用6排水带米300雨天使用雨衣雨裤雨鞋用于雨天巡查,抗洪抢险,水泵水袋用于将积水排出。塑料布用于暴雨搭建抢险临时施工棚。铁锹用于抢险,阻水等。附桩基施工图顶管专项方案施工准备项目部根据过程控制程序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工作:项目经理负责组建项目部,明确项目部各职能人员职责。项目经理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承包工程有关文件,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劳力需求计划选择劳务队伍,并与其签订施工合同,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育。根据所需材料计划选择合格分承包供方签订供货合同,保证及时供应。根据所需施工机械设备,及时向机械化分公司提交机械设备使用计划,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按时进场,满足施工需要。项目部根据工程要求按有利于施工管理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位置搭建工地办公室、仓库、伙房、施工队伍宿舍。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时展开作业面,实施“三通一平”修建施工临时道路、供水、供电及排水线路,整修材料、设备、半成品堆放场地,准备消防、保卫、雨季施工设施等。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测量人员,对已知点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进行测量定位,并对测量主点进行控制,填写(复测记录)。施工部署污水工程施工流向测量放线——工作坑开挖——导轨及后背墙安装—安管—测量—顶进—工作坑设备拆除—内缝处理—闭气试验—检查井砌筑—工作坑回填施工安排本工程仅中原路口采用顶管施工。顶管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排水工程测量控制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复核图纸,掌握有关数据,做好内业资料的;同时根据工程进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做好测量工作。管道工程开工前应进行下列测量工作: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物位置,并标出与管线冲突的地上、地下构筑物;核对永久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核对接入原有管道或河道接头处的高程;施放挖槽边线、堆土堆料界线及临时用地范围;测量管线地面高程(机械挖槽)或加密高程桩。测定管道中线时,就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测设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并应在起点、终点及平面折点的沟槽外面适当位置设置方向桩。水准测量的闭合差不得大于12√K(mm).式中K—水平距离,以公里计。临时水准点应设在稳固及不易被碰撞的地点。其间距以不大于100米为宜。且每次使用前应当校测。污水管顶管施工方法顶管工作坑顶管工作坑的开挖断面,根据现场环境、管径、管长、顶管机具规格、下管及出土方法、挖深、土质、地下水位及支撑材料规格等条件合理确定。在现场条件许可时,上槽可以大开,下槽开直槽支撑。支撑用立板密撑或企口板桩或钢、木框支撑。工作坑工作面坑底尺寸按下式计算(单位均以米计)底宽=D+2.4~3.2底长=L1+L2+L3+L4+L5式中:D—管子外径L1—管子顶进后,尾端压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顶钢筋混凝土留0.3~0.5米,顶金属管留0.6~0.9米;机械挖土、挤压出土及管前使用其他工具管时,工具管长度如大于上述着轨长度的要求,L1取工具管长度;L2—管节长度L3—出土工作间长度(1.0~1.8米)L4—顶镐长度,现用油压顶镐,包括退镐装置L5—后背所占工作坑长度,包括横木、立铁,一般为0.85米顶管工作坑所需设备:导轨、后背、下管设备(电葫芦)、顶进设备(顶镐和高压油泵)、出土设备(人工挖土包括运土车、水平牵引及垂直牵引的卷扬机)、照明设备(管内使用电压不大于36伏的低压照明)、通风设备(人工挖土时,根据需要安装)、工作平台(由工字钢及方木组成,中间设下管及出土口,口上设活动平台)、工作棚。导轨安装,导轨安装在枕木或枕铁上,并固定牢固。枕木截面采用15×15厘米,枕铁可用型钢轨制成,并附有固定导轨的特制螺栓,枕木或枕铁必须直顺、平整。枕木或枕铁的安装高程严格控制,其高程低于管外底高程1~2cm,其纵坡与管道纵坡一致。工作坑无水且土质坚实,挖土槽埋设枕木或枕铁,枕木或枕铁长度采用2~5米,其埋设间距根据管重、顶力和土质选定,一般为40~80cm。工作坑底有水或土质松软,必须打混凝土基础,将枕木打于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宽度比管外径大40cm,厚度20~30cm,枕木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包以油毡或纸袋,以便于顶管完成后拆除。采用木导轨时,不用枕木,直接将锚固导轨的螺栓预埋于混凝土中。两根导轨的内距按下式计算(单位均以毫米计)式中:A—两导轨内距D—管外径h—导轨高,木导轨为抹角后的内边高度e—管外底距枕木或枕铁面的距离导轨的材料必须直顺,安装严格控制高程、内距及中心线。安装时用所顶管子的实际外径制作的弧形板进行检查。导轨高程及内距允许偏差为±2mm,两轨中分线允许偏差为3mm。以工作坑壁原土作后背时,其安装要求如下:靠墙横排方木的面积按承压不超过1.5Kg/cm2计算。方木卧到工作坑底以下一定深度,使顶镐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方木后背高度的1/3。后背土壁要铲平整,并使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方木用15×15cm横排,方木前放置立铁,立铁横向叠放15×40cm横铁。土质松软时,加置钢板,或用型钢代替方木,板后以砂砾灌实。顶进第一管子下到导轨上,测量管子的中线及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合格后,进行顶进。第一节管顶进方向的准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的关键,对顶管方位要勤测量,勤检查,并细致操作,防止出现偏差。顶镐的安装高程要使顶镐的着力中心位于管子总高的1/4左右处;顶镐的平面位置使用一台顶镐时,顶镐中心与管道中心一致;使用多台顶镐时,各顶镐的油管要并连在一起。顶铁安装时无歪斜扭曲现象,安装必须直顺;每次退镐加放顶铁时,换用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始终保持连接的顶铁数目为最少;用20×30cm截面的顶铁,其连接长度单行使用时最大不超过1.5米,双行使用时最大不超过2.5米,超过时采取安全措施,或设计截面较大的顶铁;在顶进过程中,顶铁上方及侧面不得站人,并随时注意观察顶铁有无扭曲迹象,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崩离。顶管测量的方法和要求测量次数,在顶第一节管子时,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每顶进20~30cm,对中心线及高程测量一次;在正常顶进中,每顶进50~100cm测量一次。中心线测量,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中心桩挂设中心线,利用特制的中心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和特制的高程尺进行,除测头一节管前端管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的走向(即坡度);工作坑内设置稳固的水准点2个,以便测量高程时互相闭合;一个顶管段顶完后,要重新测量一次管道的中心线和高程,每个接口测一点,有错口时测量两点。顶钢筋混凝土管时,两管接口处加衬垫,可垫1缕麻辫或3~4层油毡,企口管垫于外榫处,平口管偏于管缝外侧放置,使顶紧后管里有1~2cm的深度,以便顶进完成后进行填缝。顶进时要昼夜不停,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防止中途停置,造成摩擦力增大,顶进困难。但在遇到下列情况时要立即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完善后再继续顶进。顶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到障碍;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顶铁发现扭曲迹象;管位偏差过大,而且校正无效;顶力较预计增大,超过管口许可承受的顶力;顶进每班要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内容包括顶进长度、顶力数值、管位偏差及其校正情况、机械情况、土质水位变化以及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交接班时将施工记录向下一班交接清楚。管前挖土是保证顶管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挖土要遵守下列规定;管前挖土长度:在土质良好地段,一般管端挖30~50cm。管子周围有不允许土壤下沉的地段(如上面有重要构筑物或其他管道),管子周围不得超挖;在一般顶管地段,上在允许超挖1.5cm,但下面135o范围内不得超挖。测量发现管位偏差达1cm时,要进较正,对高程偏差的校正,根据管道的设计坡度和头一节管的走向,来确定校正方法。当根据头一节管子的走向预计可能自行恢复到设计位置时,不得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结果。人工挖土顶进的校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挖土校正法:偏差为1~2cm时,采用此法。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适当超挖,而在相对的一侧不超挖或留坎,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顶木校正法:偏差大于2cm时,采用挖土法校正无效时,用10cm的圆木或方木一根,一端顶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内管壁上,另一端安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牢固后,开动顶镐,利用顶进时顶木支撑管子所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顶镐校正法:方法基本上同顶木校正法,即用小顶镐接一短顶木,利用小顶镐的顶力使管位得到校正。顶管质量标准:高程允许偏差+10mm~-20mm中心线允许偏差30mm管子错口不得超过10mm对顶接头的管子错口不得超过30mm武汉市花山大道新建工程光谷五路至武九铁路段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方案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校核:姚冰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TOC\o"1-2"\h\z\u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概况 13.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13.3隧道施工方法 14.监测内容 24.1一般规定 24.2监控量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35.监控量测方法 76.量测数据处理与运用 97.组织管理 128.保证措施 121.编制依据武汉市花山大道新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2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2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TF80/1-2004)2.编制原则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稳定。确保地面结构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及地面交通畅通。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修改施工设计。优化设计与施工,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依据。3.工程概况3.1工程概况花山大道东湖高新段自光谷五路至武九铁路(K-1+720~K3+920),长约4200米,全线包含宝盖山隧道(582米);长山隧道(东线长406米、西线长463米)。宝盖山隧道K1+237-K1+304段处于浅埋层段,地表分布较薄的粉质粘土夹碎石层,其下为中-微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层;长山隧道左线隧道洞身K3+100-K3+125段及右线K3+165-K3+195段均位于溶洞中,围岩级别为VI级,溶洞充填不均,结构稳定性差,整体性差,围岩极易坍塌变形;隧道的其余地段地基稳定,地势较平坦,排水条件良好,地质较简单。3.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正线数目:双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内行车道为单向三车道,净高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隧道衬砌结构型式:采用基于新奥法理论的复合式衬砌;隧道安全等级一级;3.3隧道施工方法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地表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开挖成形质量,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减少超挖回填。浅埋、偏压及洞口段,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进行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隧道环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开挖;Ⅴ级及VI围岩采用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以确保施工安全。4.监测内容4.1一般规定1)验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应纳入施工工序,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以下信息:(1)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和安全信息。(2)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完善设计方案及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提供依据。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施工中应按监测计划实施,工程竣工后将监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施工现场应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量测的有效实施,监测资料完整清晰。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编制实施性监控量测计划、测点布设及取得初始监测值、现场监测、提交监测结果、报送周(月)报和编写总结报告。根据监测精度要求,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人为错误。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监测分析。监控量测组负责测点的埋设、日常测量、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及送检等工作,并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4.2监控量测项目和技术要求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见表4-1和表4-2)。必测项目在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他要求进行选择。表4-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测、数码相机、罗盘仪2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3净空变化收敛仪、全站仪4地表沉降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表4-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1围岩压力压力盒2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3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4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压力盒6锚杆轴力钢筋计7隧底隆起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8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9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10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有条件时应进行数码成像技术。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的观察和记录。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每个分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在表4-1、表4-2中所列项目选择必测项目。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断面。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4-3要求布置。表4-3.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H0﹥2.5B2050B﹤H0≤2B1020H0≤B510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范围应不小于H0+B,地表有控制型建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测点布置见下图。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测断面及测点按表4-4要求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表4-4.必测项目监测断面间距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Ⅴ-Ⅵ5-10Ⅳ10-30Ⅲ30-50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参照表4-5布置。表4-5.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地段开挖方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全断面法一条水平侧线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侧线分部开挖法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上部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两条斜侧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侧线选测项目应根据设计和施工的特殊要求确定,监测断面应视需要而定,优先在施工初始阶段布置。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必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测点的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4-6和表4-7确定。表4-6.按距开挖面距离的监测频率监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监测频率(0-1)B2次/d(1-2)B一次/d(2-5)B一次/2-3d﹥5B一次/7d注:1、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3、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表4-7.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位移速度监测频率≥52次/d1-5一次/d0.5-1一次/2-3d﹤0.5一次/7d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应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的控制基准。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根据支护结构、边坡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确定。位移控制基准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可参考表4-8要求确定。表4-8.位移控制基准类别距开挖面1B(U1B)据开挖面2B(U2B)据开挖面较远允许值65%U090%U0100%U0注: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U0—极限相对位移值。位移管理等级按三级管理,相应的位移管理等级见表4-9。表4-9.位移管理等级管理等级距开挖面1B距开挖面2BⅢU<U1B/3U<U2B/3ⅡU1B/3≤U≤2U1B/3U2B/3≤U≤2U2B/3ⅠU>2U1B/3U>2U2B/3注:U—实测位移值。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按表4-10控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表4-10.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序号保护对象类别安全允许振速(cm/s)<10Hz10-50Hz50-100Hz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3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0-4.04一般古建筑物和古迹5水工隧道7-156交通隧道10-207矿山巷道15-308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0.59新浇大体积混凝土:龄期:初凝-3d龄期:初凝3-7d龄期:7-28d7.0-12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照下列数据:洞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60Hz;浅孔爆破40-100Hz。3、有特殊要求的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⑴、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第几条件等因素。⑵、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⑶、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⑷、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测试仪器的精度应满足表4-11及表4-12的要求,测试仪器的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表4-1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测试精度序号监测项目测试精度1拱顶下沉0.5-1mm2净空收敛0.5-1mm3地表沉降0.5-1mm表4-1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测试精度序号监测项目测试精度1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0.5%F.S.2喷混凝土应变±0.1%F.S.3钢架应力拉伸≤0.5%F.S.,压缩≤1.0%F.S.4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0.5%F.S.5二次衬砌内应力±0.1%F.S.6围岩内部位移0.1mm7隧底隆起0.5-1mm8爆破振动速度1mm/s注:F.S.——仪器满量程。5.监控量测方法1)现场监测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计划。2)现场测点读数应读三次,取其平均值,并详细记录。3)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其内容如下:(1)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观察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并写勘察资料进行对比,记录喷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动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塌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4)隧道净空收敛量测可采用收敛仪或全站仪进行。采用收敛仪量测时,测点采用焊接或钻孔预埋。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观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5)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