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_第1页
对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_第2页
对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_第3页
对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_第4页
对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对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

“以读为本”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察觉,一些教师对“以读为本”存在误区:有的是一遍又一遍地自由读、同桌互读、小声读、大声读等,缺乏教师有效的点拨与引导;有的是以“以讀为本”为名,毫无意义地要求学生读出某种感觉,等等。看似喧嚷夸诞,实那么低效。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以读为本”。

一、在读中悟“情”

当前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大都文质兼美,适合学生阅读。然而,丰富、干脆的文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美好的意境,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走进文本,徜徉在语言文字所构建的美观世界中呢?

课堂回放:愈捶愈烈!痛楚和快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结!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师:这是一种强烈,一种奔放,奔放中拥抱着生命的痛楚。再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

生:体会到一种原始状态的狂野。

生:一种痛楚的释放。

师:谁容许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感觉?(指名读)

师:这个场面太令人回味了!老师也想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激情范读)

生:我仿佛看到一群无所顾忌的后生。

生:我感觉到打腰鼓貌似就是一种生命的释放。

生:我感到一种遥远、茫然的感觉。

教师引读:听,鼓点在快乐中飘动,在痛楚中升华,让我们美美地读。(师生齐读)

教师引读:听,那是千百年来最有力的呐喊,这是生命深处最尽情的呐喊,让我们用生命来尽情呐喊。(师生齐读)

教师引读:鼓点,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鼓点,敲击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让我们读出文字深处的那一份震撼吧!(师生共吟)

(在此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到文字所描述的意境,教师从以下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朗读:(1)自由读,充分感受;(2)师范读,引导想象;(3)三次配乐引读,进一步走进文本,升华情感。通过这三个梯度的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充分感受到文字之美,意境之美,达成以读悟“情”之成果。)

二、在读中悟“语”

即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要表达一种意思或者情感,要通过确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课堂回放:卫星比武开头了。银幕上首先登场的是身插双翅、形似大鹏的侦察卫星。它举起照相机,警觉地探寻军事目标,一会儿拍摄飞机、潜艇,一会儿拍摄隐秘在树林里的坦克、大炮。它特别得意地说:“我能望见士兵在营房里走动,人们在树荫下歇息;还能从汽车的轮迹、战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队转移的处境和指挥所所在的位置。

师:侦察卫星的作用是什么?

生:探寻军事目标。

师:它怎么探寻军事目标?

生:一会儿拍摄飞机、潜艇,一会儿拍摄隐秘在树林里的坦克、大炮。它特别得意地说:“我能望见士兵在营房里走动,人们在树荫下歇息;还能从汽车的轮迹、战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队转移的处境和指挥所所在的位置。

师:那么,谁能读出侦察卫星的得意?(指名读)

师:读得还不够得意,谁再来试一试?(生练习,指名读。)

师: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能读出侦察卫星的得意?(组间赛读)

(此环节足足用了近10分钟时间让学生读书,理解“得意”,感受、内化“得意”。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得意”,非重点,更非难点。在议论交流时,当我与老师交流为何抓住“得意”不放,而大做文章时,该教师说道:“阅读课要以读为本,我觉得得意处能抓住内容。”此话说明,该教师对“以读为本”存在误区,对为什么读,读中如何理解语言,感受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熟悉上的偏颇。)

课堂回放:还有一辆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从她身边吼叫而过,差点震落她的花瓣。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起来,不偏不倚地砸在她的身上,“啊!”蒲公英大叫一声,眼前一黑,痛得昏了过去。

师:飞起的饮料罐不偏不倚地“砸”在蒲公英身上,你们能给“砸”换上一个词吗?

生:打。

生:落下来。

生:碰。

师:能把“砸”换成打、落或者碰吗?

生:不能。

师:那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从这个小小的“砸”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碰没有砸的气力更强。

生:砸下来比落下来速度快。

生:假设用“碰”,没那么疼,蒲公英断定不会大叫一声,痛得昏过去。

生:我从“大叫一声,眼前一黑,昏了过去”体会到蒲公英更加的疼,砸她的东西既浩瀚,速度又快。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再次走进蒲公英的内心世界,感受她无助、孱弱的心灵!(学生练习,指名读。)

师:空饮料罐不偏不倚地砸在蒲公英的身上,砸弯了她柔弱的身体,砸伤的,仅仅是她的身体吗?砸伤的,还有——

生:砸坏了她美丽的容颜。

生:砸弯了她的身体,她不健康了,所以砸坏了她的健康。

生:砸坏了她喜悦的心。

……

(在此环节,教师没有简朴地直接报告学生“砸”字用得如何切实、高明,而是通过换词,对比异同,读课文,从而体会“砸”与“打、落、碰”的轻微区别;在充分感知用词的切实、精当的根基上,教师从“砸”字入手,以问题“还砸伤了什么”为带动,再次引导学生通过读,走进蒲公英的内心世界,体会蒲公英所受伤害之沉重,达成了读中悟“语”与读中悟“情”的和谐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