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学记全文《学记》全文及翻译(转)doc《学记》全文及翻译发虑宪,求良善,足以謏闻,缺乏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缺乏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
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假设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扶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假设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成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假设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导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
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导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导”,就是这个意思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
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承担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
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古时候的教导制度是:
在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测验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测验学生分析课文的才能和志趣;
第三年测验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稳定,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
第五年测验学生的学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爱戴;
第七年测验学生研讨学问的才干与识别挚友的才能;
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强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压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敬仰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领略这层道理吗!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大学开学的时候,官吏要穿着礼服,备办祭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学生往往一再诵习小雅,为的是使他们从开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学生上学,要按鼓声开启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备有教鞭,为的是维持整齐肃穆的秩序。教官不到夏祭以后不去测验学生的劳绩,为的是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冷静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示,但不叨唠灌输,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精心斟酌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序渐进地而不越级地学习。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导的根本纲领。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古书上说:“在教导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大学举行教导的手段是:在规定的时间举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由于,课外不习杂曲,课内就学不好琴瑟;
课外不习歌咏,课内就学不好诗;
课外不习洒扫、应对、进退等杂事,课内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假设不提倡课外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所以,擅长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努力进修,休息的时候尽兴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搞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师友也就不会违反师友的教化了。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尚书·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按部就班,实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意思!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现在的教师呢,只知道朗读课文,大量灌输,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采纳。他们不考虑学生的内心的要求,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进展。他们举行教学的手段既不合理,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实际。以致,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师长,只感到学习的困苦,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即使勉强结业,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导没有成效,理由就在这里!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
不凌节而施之谓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举行教导的原那么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
抓住时机,举行教导,这叫做实时;
循序地而不越级地举行教导,这叫做顺应自然;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观摩。这四点就是教导告成的因素。
发然后禁,那么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那么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那么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那么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假设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遏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校正了;
假设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假设不知顺应自然,胡乱施教,教导工作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不能获得成效。假设孤独地学,没有挚友,见解就会狭隘,见闻就会不广。假设交友不慎,就会违背师长的教化;
假设三朋四友,尽谈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结交不正值的挚友,就会违背老师的教化。沉湎在放浪游乐中,就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点就是教导失败的理由。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那么和;
强而弗抑那么易;
开而弗达那么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师只有懂得了教导告成的因素,同时又懂得了教导失败理由,然后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的教师是擅长通过诱导举行教导的,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
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
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
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安易;
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斟酌。师生融洽,学习安易,学生又能独立斟酌,就是擅长诱导的结果。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那么多,或失那么寡,或失那么易,或失那么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学生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不成以不知道。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狭隘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轻率勇为,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止。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由于学生的心性不同之故。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务必了解学生的心性,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教导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抑制学生的缺点。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
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合理,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跟着他学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成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诱导。只有擅长多方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一种可以从他学习统治权术的人。可见选择师资是不成不慎重从事的。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资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凡学之道,严师作对。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那么弗臣也;
当其为师,那么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在教导工作中,最难得的是敬爱教师。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形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当臣子在祭礼中扮演受祭者的时候,不以对待臣子在态度对待他;
当臣子承担教师的时候,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就是尊师之意。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双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擅长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对于教师又能表示感戴之忱。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好多而收效很少,反而会埋怨教师。擅长发问的人,[发问宛如]砍伐坚硬的木材;
先冷静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
久而久之,关节唾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那么小鸣,叩之以大者那么大鸣,待其冷静,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擅长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宛如对待撞钟一样;
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
冷静地撞,冷静地响。不善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举行教学工作的一些方法。
记问之学,缺乏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务必擅长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才行。当学生没有才能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假设讲了不懂,就不必讲下去了。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优秀的冶匠的儿子,确定先学会用皮子镶嵌成衣;
优秀的弓匠的儿子,确定先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箕;
小马初学驾车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人们懂得这三层道理,就懂得怎样做学问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
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
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鼓并不等于五声,但若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
古时候做学问的人,擅长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水并不等于五色,但若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
学习并不等于五官,但若不学习,五官就不能发挥作用;
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之间的关系就不亲近。
君子曰:大德不官;
大道不器;
大信不约;
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承担某一官职;
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概括事物;
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
最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租赁与智能停车系统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商业综合体包干制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型安置房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施安装工程一切险全面保障合同
- 2025版厂房装修及智能化安防系统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政府机关安全保卫及保密工作服务协议
- 2025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文艺部学期工作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安装承包合同
- 某地水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案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案
- 摩托车买卖协议书电子版(2篇)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专利知识产权全套流程图
- 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
- 上海2022年浦发银行人力资源部社会招聘(0111)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023年立项项目
- 酸雾抑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完整版)
-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 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