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3.情感与态度方面: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准确,感受计算器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智慧。

【教学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计算器一台。2.学生准备:每生一台计算器。【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设置障碍——引出计算器

1、读题说出得数:

180+100=

860-20=

300×3=560÷8=

24×76=2、最后一题能直接口算吗?用什么办法能很快的知道得数?(生引出计算器)3、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人们使用计算器?4、揭示课题:师谈话引入本节课题并板书。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目是制造让生难以计算的障碍,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内在需求,学生自身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需动力,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第二环节:尝试操作、自主探索——正确使用计算器计算

(一)、认识计算器1、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计算器,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器表面的符号、名称、功能学习后,请同学汇报,看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2、小组展开学习:(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3、汇报成果:老师发现同学学习得都很认真,讨论也很激烈,那现在老师就同学来汇报你的收获了。其它小组可作补充。教师依次出示各种功能键的名称。师生集体交流:主要功能键(开机键、关机键(清除键)、数字键、符号键、等号键、存储键……)(二)、利用计算器计算1、出示:24×76=

40000-19036=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2、学生尝试后交流结果。3、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下怎么使用你的计算器计算这些题目?4、师生交流在输入时万一输错了怎么能改正?那些键可以帮助你呢?学生汇报并输入验证。5、练习:算一算7825-2138=8312÷8=226×39=5681+7623=6、试一试:下面两组题,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比较合适?第一组:17+83=

125×8=

1000÷5=第二组:7865+3497=

835×23=

1305÷45=生汇报结果并交流体会:要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三)利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1、出示:380+192-43=816÷68×27=我们用笔算怎样算?你能用计算器计算吗,试一试。到前面演示给大家看。2、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吗?先让生算一算。再汇报计算方法,根据生的回答,教师课件展示普通计算器和科学计算器计算过程。师小结:有的普通计算器没有先乘除后加减的自动识别功能,我们在用计算器运算时,要和笔算一样,先算的要先在计算器上输入。第三环节:走进生活、解决问题——计算器实际运用。出示研究材料数据统计:1、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1)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2)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3)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2.下面是三个小区8月份的用电情况A小区B小区C小区每户用电268197309户数168322426电费总额(元)第四环节:追根溯源、拓宽视野——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我让学生观看课件资料介绍。启发学生:在计算器还没发明之前,我们的先辈们都用过哪些计算工具呢?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的介绍计算器发展史,形象生动,既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起学生对计算器甚至是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探索兴趣。

板书设计:认识计算器ACON开机: ACON依次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OFF关机:OFF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掌握了一定的猜想、推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的问题。课前调研,计算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一些功能键的作用还是简单的一步计算,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一些初步的接触。所以本课的教学要尽量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通过学习,让学生亲自感知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可以融入到社会当中去,使知识不再悬浮于社会之外。另外对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想象也极有帮助。所以,计算器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使用计算器,学生主观上非常高兴,对于学习这一知识很有热情。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充实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网络、图书、父母等主动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然后在课内交流,做到信息共享,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认识功能键,用计算器机计算一步式题时,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挥自己潜能的平台,尝试着使用计算、试着总结。整个探究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学习、交流、探索、寻找知识的突破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效果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目标指向评测练习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设置障碍——引出计算器让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引发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必要性。读题说出得数:180+100=

860-20=300×3=560÷8=

24×76=98%的同学能顺利的口算出结果,但有2%的学生口算能力弱一些,得数说出的较慢。最后一题没人能很快的得出结果。第二环节:尝试操作、自主探索——正确使用计算器计算利用已有的经验,尝试自己用计算器计算24×76=

40000-19036=多数同学能很快算出结果,小部分学生通过摸索一会儿也能算出结果。学生都能积极交流自己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能表述清楚和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7825-2138=8312÷8=226×39=5681+7623=95%的同学能快速的输入并算出结果,5%的同学需要加强指导。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练习试一试:下面两组题,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比较合适?第一组:17+83=

125×8=1000÷5=第二组:7865+3497=835×23=1305÷45=1.90%左右的同学更具题目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2.10%左右的同学一味的使用计算器计算,导致算的比较慢。利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380+192-43=816÷68×27=98%的同学能自己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的同学出错是因为输入有误引起的。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吗?因为计算器的不同,所以学生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在师生交流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后,学生都能合理的选择方法计算。数学与生活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节约用水方面的练习。给小区算电费95%的同学能自己快速准确的进行计算。5%的同学因不能列对算式而算错。在做题的同时学生也受到了思想教育。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认识计算器》是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一些基本功能,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学习计算器的内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有所接触,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系统的认识计算器,教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为大数目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二、不同教材版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处理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多的几种教材版本对将“计算器”这一内容都有所涉及,苏教版也是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是:1.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2.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3.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人教版教材将本内容同样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掌握计算器使用的一些初步知识,满足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需要。2、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能正确、迅速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3、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版教材在第二学段安排使用计算器的教学,本单元是第一次。在这个单元里,先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开机、关机,了解一些常用键的功能;接着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你知道吗”栏目里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知道算筹和算盘是我国古代、近代创造和使用的计算工具,在世界上曾经有过重大的影响。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的计算工具,充分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从这一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可以看到,认识计算器并进行计算是基础知识,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以及其他教学内容,能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四、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只认识计算器并学会用计算机进行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2.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评测练习班级:姓名:自我评价:一、算一算7825-2138=8312÷8=226×39=5681+7623=二.试一试:下面两组题,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比较合适?第一组:17+83=

125×8=

1000÷5=第二组:7865+3497=

835×23=

1305÷45=三、你能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的结果吗?(说一说运算顺序和方法)380+192-43=816÷68×27=四、数学与生活:1、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1)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2)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3)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2、下面是三个小区8月份的用电情况A小区B小区C小区每户用电268197309户数168322426电费总额(元)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是让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可以使用计算器。主要目的,一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二是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教学旨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下面我就这节课教学后的体会谈几点想法:1、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键。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后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适当补充。2、由易到难、尝试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学会计算方法。直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学生兴致浓厚,在自主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会本领。首先计算的一步计算,过渡到含有同级的两步混合运算,最后是含有不同级的两步混合运算。3、有效练习设计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渗透。《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的计算题目:通过一张“滴水的水龙头”图片,再加上一段形象具体的文字计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还让学生对节约水资源的认识起到直观形象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既要设计精致练习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德育的渗透力,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4、追根溯源,了解发展史,养成正确使用计算器的习惯。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史,就是让学生知道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渗透爱国、爱科学的教育梦。总之,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不止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且还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教学。不足之处:1、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与估算结合的意识。在教学时,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一不小心就会按错键,输入错误数据,导致结果有误;或者按健顺序搞错,也发生错误。因此,在计算前应该培养学生先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然后再计算,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正确率。这一点,我在上课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后要特别注意。2、课前准备应做得充分。由于计算器非常普遍,学校不允许统一购买,学生带来的计算器各式各样,有的是普通计算器,有的是科学计算器,计算器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最关健的是计算顺序不一致,这就带来课上计算时的不统一,给上课带来很多的不便。我不得不在课堂上分层教学,分两大类去教这一课。先讲能识别计算顺序的,再讲不能识别的,但同时还注意,让全班学生都认真听,你带的第一种就操作第一种,口头表达第二种,带的第二种我就反之,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这还有待以后更好地解决。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课标分析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