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_第1页
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_第2页
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_第3页
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_第4页
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第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兴奋性(excitability)

一切有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或机体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

反应有两种形式:兴奋

(excitation)

抑制

(inhibition)

可兴奋细胞(组织):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兴奋的共同特征是产生动作电位。第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刺激和反应

1.刺激:细胞和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①刺激的种类: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

②刺激的三要素:强度;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2.反应:细胞或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的一切变化。第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兴奋性(excitability)

一切有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或机体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

反应有两种形式:兴奋

(excitation)

抑制

(inhibition)

可兴奋细胞(组织):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兴奋的共同特征是产生动作电位。第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阈强度(阈值)(value)

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产生AP)的最小刺激强度。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兴奋性∝————————

阈刺激:具有阈强度的刺激。阈上刺激:刺激强度高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值1第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概述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变化”。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bioelectricity)。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第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

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第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证明RP的实验:(甲)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外无电位差。(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膜外,B电极插入膜内时,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外间有电位差。(丙)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内无电位差。第8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1、

钠泵活动造成膜内、外离子不均衡分布:

[Na+]o>[Na+]i,[K+]i>[K+]o[Cl-]i>[Cl-]o,[A-]i>[A-]o2、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安静状态下,膜主要对K+通透

①扩散(化学)驱动力:浓度差

②扩散平衡:电场力=浓度差,驱动力=0,即为K+平衡电位。第9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及膜对离子通透性第10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膜主要对K+通透,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外的正电场阻止K+向膜外扩散↓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第1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结论: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静息电位是

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第1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影响静息电位因素:

①细胞膜内、外的K+浓度差。②细胞膜对K+通透性:K+的通透性↑,则静息电位↑。③Na+-K+泵的活动水平。RestingPotential第1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二、动作电位和及其产生机制

AP实验现象:第1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细胞的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1.在RP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刺激时,其膜电位所发生的一次可扩布、迅速的、短暂的波动。

实质:是膜电位在RP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可扩布、快速的倒转和复原;是细胞兴奋的本质表现。第1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动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①膜内外存在[Na+]差:[Na+]i<[Na+]O≈1∶10;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即电压门控性Na+通道激活而开放。③阈电位—能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的数值(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第1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8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当细胞受到阈刺激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去极化→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Na+再生性循环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支)Na+平衡电位膜对K+通透性增大→K+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AP下降支)膜内Na+↑、膜外K+↑→激活Na+-K+泵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兴奋前水平2.AP的产生机制:第19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去极化上升支下降支3.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刺激局部电位阈电位去极化零电位反极化(超射)复极化后电位第20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结论:①AP的上升支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是K+外流形成的(上升支和下降支形成的尖峰状电位变化称为峰电位),后电位是Na+-K+泵活动引起的。②AP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AP的恢复是消耗能量的(Na+-K+泵的活动)。③AP的去极相之末是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第2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动作电位的意义: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具有“全或无”的现象②是非衰减式传导的电位③脉冲式第2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动作电位的传播1、传导原理(方式):局部电流无髓鞘N纤维第2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无髓鞘N纤维为近距离局部电流第2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跳跃式传导:提速、节能有髓鞘神经纤维AP传导:第2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有髓鞘N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第2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兴奋传导的特点

1、双向性2、绝缘性3、不衰减性

4、相对不易疲劳

5、不融合性第2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当于锋电位)

兴奋性=0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

正常>兴奋性>0

超常期(负后电位)

兴奋性>正常

低常期(正后电位)

兴奋性<正常第28页,共31页,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