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轨道交通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最新版轨道交通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最新版轨道交通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最新版轨道交通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最新版轨道交通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版轨道交通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1.3编制原则 2二、工程概况 22.1工程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 22.2支撑体系设计概况 32.3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72.3.1工程地质 72.3.2水文地质 92.4周边建筑物情况 92.5交通状况 102.6周边管线情况 11三、施工部署 133.1设计工程量及技术指标 133.2施工组织管理 133.3施工准备工作 143.3.1施工生产准备工作 143.3.2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143.4水平和垂直运输方案 143.5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143.5.1主要工序工期分析及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143.5.2劳动力组织安排 163.6材料供应和管理 173.7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73.7.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173.7.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依据 173.7.3施工道路 173.7.4施工用电 183.7.5施工用水 183.7.6基坑护栏设置 183.7.7现场照明 183.7.8洗车池及沉淀池 183.7.9基坑内、外排水 183.8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93.9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193.10劳动力保证措施 20四、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214.1工程特点 214.1.1工程规模较大 214.1.2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埋深较浅分布不均匀且局部水量较大 214.1.3周边环境较为复杂 214.2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22五、基坑开挖前施工准备 235.1钻孔灌注桩(格构柱)及旋喷止水桩施工 235.2冠梁施工 255.3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 255.4基坑内降水 255.5监测工作准备 255.6其它施工准备 255.7基坑开挖条件验收 26六、基坑开挖方案 266.1基坑开挖原则 266.2基坑开挖的流程 286.3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286.3.1端头井土方开挖方法 296.3.2标准段土方开挖方法 296.3.3附属结构1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基坑开挖 336.3.4附属结构3号出入口基坑开挖 346.3.5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356.3.6基坑土方回填施工 36七、桩间网喷施工方案 387.1施工工艺流程 387.2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387.2.1土方开挖 387.2.2桩身处理 397.2.3网片安装 397.2.4喷射混凝土 397.3网喷施工注意事项 40八、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 418.1支撑结构形式 418.1.1车站主体总体布置形式 418.1.2钢支撑及围檩构造 418.2支撑材料准备 448.3钢支撑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48.3.1钢支撑施工方法 448.3.2施工技术措施 448.4钢支撑安装方法 458.5钢支撑预加轴力方案 468.6确保钢支撑稳定的技术措施 468.7钢支撑施工要点 478.8钢支撑的拆除及技术要点 48九、主要风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489.1风险源识别 489.1.1工程建设主要技术安全风险分类及风险等级标准 489.1.2本基坑工程风险源识别 499.2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499.2.1深基坑失稳 499.2.2钢支撑吊装及拆除 509.2.3脚手架及高支模 519.2.4临时用电 519.2.5临边防护、高处作业、物体打击 529.2.6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沉降变形 539.2.7高边坡防护 539.3加强施工人员安全风险意识 54十、基坑开挖施工监测 5510.1基坑施工监测组织与流程 5510.1.1监测组织管理 5510.1.2施工监测流程 5510.2基坑施工监测项目、设备 5610.2.1基坑监测项目 5610.2.2基坑监测仪器设备 5710.3基坑监测频率 5710.4基坑开挖报警值 5810.5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和报告提交 5910.5.1原始监测资料的收集 5910.5.2原始监测资料的检验和处理 5910.5.3原始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6010.5.4监测资料的整编 6010.5.5监测成果分析 6010.5.6监测成果的提交 6010.5.7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协调配合 61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6111.1安全目标 6111.2安全保证体系 6211.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6211.4安全保证措施 6311.4.1制度保证措施 6311.4.2临时用电及防火保证措施 6411.4.3特种作业及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6511.4.4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6511.4.5钢支撑安拆安全保证措施 66十二、质量保证措施 6612.1质量目标 6612.2质量管理体系 6612.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6712.4制度保证措施 6812.4.1质检工程师监督制 6812.4.2质量奖惩制度 6812.4.3质量教育培训制 6812.4.4质量检查制 6812.4.5首件及样板制度 6812.4.6质量分析会制度 6912.5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6912.6隐蔽工程质量保证要点 70十三、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71十四、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7214.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7214.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7214.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314.4环境保护的目标 7314.5环境保护体系 7314.6环境保护措施 7414.6.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7414.6.2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7414.6.3施工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74十五、雨季施工措施 7515.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7515.2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7615.3电气设备保证措施 7615.4暴雨应急措施 77十六、施工应急预案 7816.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7816.1.1应急领导小组 7816.1.2应急抢险队的组成 7816.2应急材料准备 7916.3应急预案 7916.3.1降水应急预案 7916.3.2支撑失稳应急预案 8016.3.3基坑局部坍塌应急预案 8116.3.4桩间渗漏应急预案 8116.3.5基坑底部土体隆起应急预案 8216.3.6边坡失稳应急预案 8316.3.7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8316.3.8防台风暴雨应急预案 8416.3.9事件总结及善后处理 85附图一、**新城站主体基坑施工总体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 87附图二、**新城站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88附图三、**新城站地质纵剖面图…………………..89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说明深基坑工程具体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的特点。**新城站地质条件复杂,地面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较多,若处理不当,极易酿成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为保证深基坑开挖顺利进行,同时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和市政管线不受破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编制了本方案指导施工。本方案是在认真研究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并借鉴现有成熟施工经验、施工技术,综合考虑了**新城站周边环境的特点、地质条件、机具设备配套能力、交通疏导等方面因素编制而成。1.2编制依据1、**城际轨道一期工程TA03标施工合同;2、**城际轨道一期工程TA03标**新城站设计图纸、资料;3、**城际轨道一期工程TA03标**新城站岩土工程详细勘查报告;4、**城际轨道一期工程TA03标**新城站现场踏勘情况;5、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1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20、其他相关国家、部委和南京市现行有关施工、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南京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方面的规定。21、我单位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成熟的施工工艺;22、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1.3编制原则1、认真阅读理解和全面响应合同文件,严格遵守合同文件的所有条款;2、严格执行设计图纸所要求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文件;3、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4、编制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安全稳妥,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施工方法先进、成熟、有效,能够全面指导工程的施工;5、坚持试验先行,样板引路,选择更适用于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突出工程重点、难点,坚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创效率;6、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体系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7、严格执行南京市有关文明工地的标准,周密安排交通疏解和管线保护,做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二、工程概况2.1工程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新城站是**城际线的中间站,车站呈东西走向。车站位于原铁心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西侧,南京市**学校、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侧,**学校操场北侧。车站大里程端西侧有小山,现状为社区公园,目前本工程临时用地范围已进行围挡封闭。车站小里程端东侧有地下人防工程,已着手拆迁。目前车站范围内所有管线均已改迁完毕。车站起止里程DK5+187.350~DK5+343.150,外包总长155.8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5+263.850。本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岛式站台车站(两端为局部3层结构)。车站标准段宽19.2m,顶板覆土3.0m,基坑深约16.7~17.8m。车站围护结构采用钻孔桩+内支撑型式,主体钻孔桩直径为1000mm,钻孔桩进入基坑底以下中风化岩不少于2.5m,强风化岩不少于3.5m。车站及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2、4号出入口预留)、2组风亭和1个消防疏散通道。车站1号、4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2号、3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1号风亭及1号出入口合建,为地下三层结构,基坑深16.556m,周边环境等同车站,采用φ1000@1200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设置旋喷止水;支撑系统采用临时立柱+内支撑形式(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其他采用钢管支撑)。3号出入口基坑深度约9.906m。出入口两侧为坡顶公园,两边无重大建筑物,出入口基坑采用φ800@1000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作为围护结构;支撑系统采用临时立柱+内支撑形式(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其他采用钢管支撑)。出入口均为宽度5m有盖出入口,风亭均为高风亭。本工程除局部采取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外,地下水采取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措施。车站大里程端头及3号出入口高边坡采用放坡+锚喷支护,围护结构与内衬墙设计为复合墙,中间夹柔性防水层。2.2支撑体系设计概况根据**新城站设计施工图的要求,车站主体共设置3道支撑体系,其中大里程盾构井段结构施工期间设置第三道钢支撑换撑。自上而下:第一道(不含15~17轴处)支撑采用水平间距约7m的混凝土支撑(横截面600×800mm),其余两道支撑及换撑均采用水平间距3.5m,φ609t=16mm的钢管支撑。第一道支撑在15~17轴处设置为钢支撑(详见2014年12月29日,第3号施工洽商单),水平间距及平面位置与第二道支撑相同;腰梁均采用双拼HW400×400型钢;车站两端盾构井段竖直方向各设置4根460mm×460mm×16mm(下设φ1000m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格构柱。冠梁顶标高为31.15m,标准段自上而下三道支撑中心轴线标高分别为30.75m、24.75m、19.75m;小里程端自上而下三道支撑中心轴线标高分别为30.75m、24.25m、18.75m;大里程端自上而下三道支撑及换撑中心轴线标高分别为30.75m、24.25m、19.25m、18.25m。1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基坑竖向设3道内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600×800mm钢筋混凝土撑,间距6m;第二、三道采用φ609,t=16钢管支撑,间距3.5m。3号出入口基坑竖向设2道内支撑(集水坑处3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600×600mm钢筋混凝土撑,间距6m,其余采用φ609,t=16钢管支撑,间距3.5m。**新城站主体及附属基坑内土方开挖量总计约8.23万立方米,其中车站主体基坑土方开挖量约5.58万立方米。车站主体整体分四层进行开挖。车站主体土方开挖深度见图2.2-1土方开挖标高及支撑布设位置剖面图。图2.2-1车站主体土方开挖标高及支撑布设位置剖面图图2.2-2第一道支撑平面布置图图2.2-3第二、三道支撑平面布置图图2.2-4车站主体支撑结构纵剖面图图2.2-5附属1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支撑结构纵剖面图图2.2-6附属3号出入口支撑结构纵剖面图表2.2-1**新城站主体支撑参数表序号名称材质规格数量(根)备注第一道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C30600×800mm27砼角撑8个第一道支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5第二道支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53钢角撑8个第三道支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53钢角撑8个第三道换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7钢角撑8个钢围檩双拼HW400型钢Q235B400×400×21×13776.24m两层布置表2.2-2附属1号风亭及1号出入口支撑参数表序号名称材质规格数量(根)备注第一道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C30600×800mm8砼角撑5个第二道支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12钢角撑5个第三道支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12钢角撑5个钢围檩双拼HW400型钢Q235B400×400×21×13194.2m两层布置表2.2-3附属3号出入口支撑参数表序号名称材质规格数量(根)备注第一道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C30600×600mm9砼角撑5个第二道支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15钢角撑3个第三道支撑钢管支撑Q235Bφ609t=16mm4\钢围檩双拼HW400型钢Q235B400×400×21×13125.4m两层布置2.3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2.3.1工程地质**新城站属岗地及岗间洼地,站位地处主要地层为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④-2b1+2粉质黏土、④-4e1+2含卵、砾石粉质黏土、J3l-1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2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3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车站底板位于J3l-2层、J3l-3层强~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及J3lw-2层、J3lw-3层强~中风化安山岩中。基底岩层强度高、低压缩性,可以直接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车站地质剖面图如下图所示:车站顶板④-4e1+2粉质黏土(夹卵砾石车站顶板④-4e1+2粉质黏土(夹卵砾石)④-1b1+2粉质黏土①-1、①-2填土J3l-3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1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2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1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3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1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2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1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w-2强风化安山岩J3lw-3中风化安山岩J3lw-1全风化安山岩车站底板图2.3-1**新城站工程地质剖面图表2.3-1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一览表层号地层名称颜色状态特征描述透水性①-1杂填土杂色,以灰黄色、黄褐色为主稍密-中密以混凝土、砖块等建筑垃圾为主,局部混较多碎石子、黏性土等。弱透水①-2素填土灰黄色、褐黄色夹灰色松散-稍密以粉质黏土混砂、石子为主,表层多为水泥地坪,混碎石、石灰等。微透水④-2b1+2粉质黏土灰黄色、褐黄色夹灰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含铁锰质浸染及结核,局部为黏土,偶含钙质结核,粒径5-10mm,见蓝灰色条带,底部混少量砂颗粒。不透水④-4e1+2含卵、砾石、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含约30-40%卵、砾石,粒径15-60mm,石英质,亚圆形,其余黏性土充填。弱透水J3l-1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紫褐色夹黄灰色、灰白色原岩结构已完全破坏,风化剧烈,岩芯呈砂土状,局部夹强风化岩块,呈碎块状,遇水易软化,手捏易碎。弱透水J3l-2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紫褐色夹黄灰色、灰色残余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碳酸盐化、绿泥石化明显,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局部少量短柱状,浸水易软化。弱透水J3l-3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紫褐色、灰色残余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碳酸盐化明显,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状及柱状,局部碎裂状,呈碎块状,锤击不易碎,浸水易软化。中等透水J3lw-1全风化安山岩灰紫色、紫褐色原岩结构已完全破坏,风化剧烈,岩芯呈砂土状,夹强风化碎块,手捏易碎。弱透水J3lw-2强风化安山岩灰紫色、紫褐色夹深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局部少量短柱状,岩质较软,锤击声哑,易碎。弱透水J3lw-3中风化安山岩灰紫色、紫褐色夹深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状及柱状,局部呈块状,质硬,锤击声稍脆,不易击碎。中等透水2.3.2水文地质(1)地表水站位区现状及周边均为公共教育设施(操场)及建筑物,南侧距离秦淮新河约700m,周边除少数低洼地段有少量积水外,未见其它地表水体分布。(2)孔隙潜水近地表分布,含水层岩性主要为①层人工填土。含水层厚度0.60~7.10m、平均3.06m,其透水性和赋水性分布不均,水位埋深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形地貌控制,一般水量较小。(3)孔隙承压水场区承压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局部上覆土层与下伏岩层之间发育的④-4e1+2层粉质黏土夹卵、砾石,局部卵、砾石含量高,可达30-40%,该层上部为④-2b1+2层粉质黏土,为相对隔水层,与下伏基岩风化层中基岩裂隙水联系较为密切,该层厚度受地形地貌控制变化较大,大部分地段缺失,土质不均,透水性和赋水性受充填物影响分布不均,局部水量较大。(4)基岩裂隙水场区下伏基岩为J31层侏罗系龙王山组安山质凝灰岩及J31w层侏罗系龙王山组安山岩,裂隙发育,局部岩体呈碎裂状,其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处有地下水分布,透水性和赋水性受裂隙连通性及补给来源等因素控制,水量贫富不均。2.4周边建筑物情况**新城站北侧有**学校教学楼(桩基础混凝土框架结构4层),距离主体基坑30.25m;**幼儿园教学楼(桩基础混凝土框架结构3层),距离主体基坑43.25m;学校变电房(天然基础砖混结构1层)距离主体基坑14.26m。南侧有联通通信塔,距离主体基坑10.63m。东侧有地下人防结构,距离主体基坑8.59m。图2.4-1**学校教学楼图2.4-2**学校变电房图2.4-3**幼儿园教学楼图2.4-4联通信号塔2.5交通状况场区内便道:根据施工场区条件,现场无法形成环场便道,施工主便道设置在主体基坑南侧,标准宽度约8米。便道均采用20cm厚钢筋砼路面。通往城区道路:**新城站位于**路与江泉路交叉路口西南象限。江泉路现状道路为南北双向4车道,含非机动车道宽为16m。**路现状道路为东西双向4车道,含非机动车道宽为16m。两条道路车流量较大,交通较为繁忙。出土路线:出场区东门→江泉路→**路→宁丹公路→绕城高速→龙其线→指定弃土场(恒固)。全程约35km。2.6周边管线情况**新城站周边地下管线分布相对较少,受基坑开挖影响主要有:车站主体东侧呈南北走向有φ100PE燃气管(距主体基坑3.5m,埋深1.0m)、φ110塑料给水管(距主体基坑6.5m,埋深1.5m)、φ300PE波纹污水管(距主体基坑6.5m埋深2.0m);车站西侧有100×50光缆(地表敷设,距主体基坑10.5m);车站南侧联通信号塔下有400×200及φ50光缆(距主体基坑10.8m,埋深1.2m)。详见图2.6-1**新城站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分布平面图。图2.6-1**新城站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分布平面图三、施工部署3.1设计工程量及技术指标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车站主体总长155.8m,车站标准段埋深约16.7米,两端头盾构井埋深约17.8m,设计土方约5.58万方;车站附属结构设计土方约2.65万方。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掌握“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支后挖”的原则。基坑土体开挖空间和速率须相互协调配合,土体开挖时需合理确定开挖临时坡度,其综合纵坡不能大于1:3,开挖台阶高度或厚度不宜大于3m,不可超挖或欠挖。开挖第一层土,每小段开挖长度控制在12m以内;在第二~三道支撑的土层开挖中,每小段开挖长度控制在6m以内,挖完小段土方、安装好该小段的支撑并施加预应力的总时间控制在16小时以内;每层土方开挖底面不得低于相应支撑中心以下500mm,最后人工清理土层及垫层浇筑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内。钢支撑随着基坑开挖情况及时进行。另成立专门的堵漏班组,对桩间的渗漏水及时进行处理。**新城站主体基坑开挖计划开工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完成时间为2015年8月17日,历时151天。**新城站附属基坑开挖计划开工时间为2015年11月24日,完成时间为2016年1月7日,历时45天。3.2施工组织管理项目经理部设工程部、物机部、安环部、财务部、工经部、办公室、试验室等7个职能部门。项目部根据基坑开挖的内容分别设置土方施工队、支撑施工队、网喷施工队、排水堵漏施工队,每个施工队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工程部各工序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工序的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信息;技术部门还要对施工计划、建筑物调查与保护等进行管理。工程部各工序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安排与实施情况检查、督促落实,对现场资源配置与调度进行管理,及时处理问题。3.3施工准备工作3.3.1施工生产准备工作(1)土方开挖至少10天前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对机械车辆进行维修、保养;(2)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检验和报验工作;(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4)落实临时弃土地点,落实土方指定弃放场所,保证弃土路线畅通;(5)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满足设计工况;(6)办理有关渣土外运证件;(7)做好环保工作,按要求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手续;(8)完成开挖前条件验收资料汇总;(9)支撑以及其他抢险物资均准备到位;(10)其他相关工作准备到位。3.3.2施工技术准备工作(1)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2)按设计要求做好测量控制和基准点的设置,并定位放样;(3)编制基坑开挖的详细施工计划,用于指导现场施工;(4)根据先行节点施工经验,落实指挥部指导意见,根据施工需要与设计积极沟通协调基坑内支撑设置。3.4水平和垂直运输方案(1)水平运输采用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和卸土;(2)垂直运输:用长臂挖机(ZX330)配合基坑内普通挖掘机出土;(3)基底土方根据需要可采用50T履带吊、10t龙门吊配合出土。3.5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3.5.1主要工序工期分析及施工机械设备配备采用1台PC330挖机、1台PC290挖机、1台PC250挖机、2台PC300破碎锤、2台长臂挖机(ZX330)开挖,并配置一台50t履带吊在基底开挖时架设钢支撑及配合出土,通过自卸车直接外运至指定弃土场。根据**新城站地质情况,中下部多为岩层,计划151天完成,考虑开挖有效时间130天。第一层7m以上土方分两小层开挖,坑外采用1台ZX330长臂挖掘机,坑内采用1台PC330挖掘机开挖。7m以下每个工作面分两层进行开挖,即第二层坑内采用1台PC290挖掘机配合坑外长臂挖掘机开挖,第三层坑内采用1台PC250挖掘机向下开挖向上翻土,局部底部中风化岩层增设1~2台PC300的破碎锤和凿岩机辅助的方式进行岩体凿除。坑底保留200~300mm厚土层用人工挖除修整,防止扰动。为满足工期要求,结合本站地质情况,计划基坑7m以上单日出土量500m³,基坑7m以下单日出土量400m³,则需配置出土机械设备数量如下:挖掘机生产率计算:Q=qnKmKb/Ks=0.7×90×1.25×0.8/1.25=50.4(m³/h)其中q-长臂挖掘机挖土斗容量0.7m³,n-工作循环次数90次/h,Km-装满系数1.25,Ks-土的松散系数1.25,Kb-时间利用系数0.8需用挖掘机台数:N=W/(Q×T)=500/(50.4×8)=1.24≈2(台)其中W-计划工期内单日挖掘机完成工作量(m³),Q-挖掘机生产率(m³/h),T-每日工作时间(小时)。运输车:汽车装土量限定为10m3,运距暂按35Km考虑,平均车速按照50Km/h计算,每天汽车运行时间按10(20:00-06:00)小时计算,则一个来回的时间为:(35+35)÷50=1.4小时。每天单车运输的次数:10÷1.4=7趟。单车日出土量为:7×10=70m3。7m以上土方计划日出土量为500m3,在保证设备有余量的前提下,理论需10m3自卸汽车10辆。7m以下土方计划日出土量约400m3,理论配备8辆10m3自卸汽车即可,但实际施工时根据开挖时空效应需要配备充足的自卸车。表3.5-1主要工序工期表任务名称工期开始时间完成时间主体基坑151d2015年3月20日2015年8月17日东端第一流水段33d2015年3月20日2015年4月21日标准段第二流水段37d2015年4月1日2015年5月7日标准段第三流水段32d2015年4月22日2015年5月23日标准段第四流水段49d2015年5月8日2015年6月25日标准段第五流水段53d2015年5月24日2015年7月15日标准段第六流水段40d2015年6月26日2015年8月4日西端第七流水段34d2015年7月15日2015年8月17日表3.5-2一个工作面土方开挖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额定功率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PC3300.7m3/斗台1基坑内配合出土用2长臂挖掘机ZX3300.7m3/斗台2挖深10m以上土方使用3挖掘机PC290/2500.7m3/斗台2基坑内配合出土用4炮头破碎机300型台1基坑内岩层破碎5履带吊QY-5050T台1吊装钢支撑和配合出土6空压机/风镐10Kw台5凿除混凝土7组合千斤顶YCW150-40010Kw套2100T、200T各一套8潜水泵AS30-20B1.5Kw台20基坑排水9发电机250kw台1备用10喷射机台2混凝土喷射3.5.2劳动力组织安排基坑开挖期间涉及的劳动力主要为:清洁人员(车辆冲洗、马路清扫),排水维护人员,施工监测人员,各种机械操作人员,汽车驾驶员,钢支撑施工及施加预应力的人员,凿混凝土人员等(围护桩面清理)。劳动力安排计划详见表3.5-2。表3.5-3土方开挖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工种人数(人)备注土方开挖工班10配合开挖、人工开挖等支撑架设工班10钢支撑架设及施加预应力防水堵漏队8围护结构堵漏桩间网喷及凿除10桩间挂网喷砼、围护桩体凿毛监测队4基坑监测水电工3施工用水、用电挖掘机司机12汽车司机20履带吊司机2总计793.6材料供应和管理基坑开挖阶段主要的材料是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的钢筋、商品混凝土、钢管等。钢支撑在车站第二层土方开挖10天前运至现场储存,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做好搭配方案。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专门的钢支撑加工场、机械设备维修和停放场,配备足够的机修人员,加强对各种施工机械的管理、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完好率,以满足正常施工需要。现场内各种材料分类存放、堆放整齐,并按照各种材料的不同质地和性能,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以防材料因受潮、雨淋等发生变形和锈蚀,影响材料的性能和造成材料的浪费。表3.5-4车站主体基坑材料计划使用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数量备注1明挖土石方可挖性分级为I~IV级m³55800明挖2钢支撑安装,拆除Q235B钢,Ø609钢管,厚16t5663喷射混凝土C20喷射混凝土m³6653.7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难点,按照业主提供的施工场地、周边的交通、管线、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基坑开挖时的场地平面布置图见后附图一。3.7.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1)满足施工要求,场内道路畅通,运输方便,各种材料能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充分利用场地;(2)现场布置紧凑,减少施工用地,严格遵守业主和南京市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3)材料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减少二次搬运,钢支撑等材料设置在远离基坑的地方。3.7.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依据(1)工程所在地区的原始数据,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2)原有和拟建建筑工程的位置和尺寸;(3)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计划。3.7.3施工道路场内临时施工道路1)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有循环干道,满足运输、消防要求为原则;2)道路的布置要与现场的材料、构件、仓库等堆场相协调、配合;3)施工临时道路段采用双向Ф12@200钢筋、C20混凝土,20cm厚,并设置3‰排水坡,控制好标高,做到场内排水畅通,无积水现象。3.7.4施工用电施工用电由两台500KVA变压器引出,采用照明用电与动力用电分开安装的方式。在施工范围内布置电缆线路,接至各施工现场的主配电箱,最后用分电箱送电至各施工工作面。此外,自备1台250Kw发电机,通过电源切换箱备用于停电抢修及施工高峰等情况下的照明及适当动力用电,以保证施工高峰期的补充电力和临时停电时的备用电力,争取施工时间和施工的连续性。3.7.5施工用水施工现场用Ф100mm供水管引至施工现场作为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根据工程用水情况,场区设多处施工水源点,施工现场用水用橡胶管接出,管径Ф25mm,供开挖施工用水。水管线路及用水设施符合国家及南京市的有关规定。3.7.6基坑护栏设置施作冠梁时在沿基坑四周挡土墙及冠梁上分别设置两道高度不小于1.2m的围拦(土方开挖时可拆除,挖土完毕后恢复),并设置警示牌,防止地面物体坠落基坑。夜间在护拦沿线设置红色标志灯,确保施工安全。3.7.7现场照明在基坑四周设置多盏照明大灯,作为夜间施工的照明。同时,沿场内道路及各加工点、施工点设置多盏碘钨灯,保证夜间施工有足够的亮度。3.7.8洗车池及沉淀池在出入施工现场主便道上设置洗车台,并设置过水池及沉淀池,冲洗的水及场地水均通过排水沟进入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后排入临近市政雨水管网。3.7.9基坑内、外排水(1)基坑外排水本工程场地沿基坑施工便道外侧布置300×300mm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里外均用砂浆抹面,沟内设置1%流水坡度,雨水及基坑内的抽水均流入排水沟,在基坑周边设置挡土(兼挡水)墙,在潮汛来临之时能更好的起到排水作用。基坑外排水见图3.7-1。图3.7-1基坑外排水(2)基坑内排水本工程除局部采取旋喷桩止水外,地下水采取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措施,排水沟和集水井布置在基坑边净距0.4m以外,横纵向连通,间距10米设置,在基坑底每隔30~40m设一个集水井,排水沟集水汇入集水井,通过水泵排入基坑周边排水明沟,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排水沟底面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比沟底面低0.5m以上。随基坑开挖逐步加深,沟底和井底均保持这一深度差。3.8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加强土方开挖及出土施工管理工作,保证出土的道路畅通、开挖及出土设备等各项工作能够有效、正确、连贯、顺利地进行,同时做好开挖及出土设备的维护,使开挖施工以较高的效率进行;(2)根据开挖工作进展情况投入足够的挖土、运输机械设备,以确保施工安排中日产量的实现,土方开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多个作业面同时进行,增加每天出土量;(3)联系好相应的弃土场,用一备一,保证日出土量;(4)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合理组织土方外运;(5)做好文明施工,派专人冲洗车辆,避免尘土遗撒对道路的污染;(6)加强监控量测,并及时回馈结果,做好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消灭事故隐患,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基坑开挖能正常进行。3.9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1)项目部实行分工负责制,各职能部门进行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围绕总工期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并逐月检查落实,实施奖惩,以保证各项目标按期完成;(2)对单项工程进度按月、旬、周、日建立施工形象监控,用图表直接形象地反映实际进度,及时发现差距并采取措施纠正。根据每季度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将工期网络图予以调整,并特别注意关键线路的变化;(3)建立每周工程例会、每日现场碰头会制度,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及时协调人力、财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使工程保持正常有序地施工;(4)加强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地方政府的联系,同心协力为本工程建设工期献计献策;(5)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做到管理正确、管理得力、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建立以项目经理部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管理体系,决策重大施工问题,确定重大施工方案,分析施工进度,当实际进度落后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时,提出加快施工进度措施。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并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在开工前对每个分项工程、每道工序的工程结构、质量标准、施工操作要求有明确的了解、掌握,从而达到施工能有序进行,施工能一次成活,避免误工、返工等现象的发生而延误工期;(6)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措施,严明施工纪律,按施工计划要求施工。根据项目部工期总目标,按网络计划安排,制定各阶段的分目标,做到"月有计划、旬有安排、日有布置",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使所有人员明确应负的职责,应完成的任务,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7)成立工程部与现场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定严密、科学、经济、实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充分依靠科技,开展科技攻关活动,优化施工方案,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期提供技术保障;(8)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指挥,保证工序间紧密衔接,下道工序的准备时间在上道工序完成,减少工序准备时间,确保各工作面的干扰降到最低程度。3.10劳动力保证措施(1)节假日期间本工程正常施工,作业层不放假,施工正常进行;(2)职工的假期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在非施工高峰期进行,节假日期间职工一般不休探亲假,保证节假日期间的劳动力数量;(3)节假日实行领导干部值班制,主要领导干部不能离开工作岗位;(4)作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员工以工地为家,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多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给予集体的关怀和温暖,使他们能安心地工作。四、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基坑开挖层级复杂、围护结构型式多样、支护工程工序复杂,必须确保基坑稳定、安全。4.1工程特点4.1.1工程规模较大车站主体基坑长155.8m,标准段底板埋深约为16.7m,端头盾构接收井段底板埋深约17.8m,顶板覆土厚约3.0m,主体及附属土方开挖约8.23万立方米。因此,该站规模较大,设备、材料、劳动力等各种资源投入较大,施工组织策划至关重要。4.1.2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埋深较浅分布不均匀且局部水量较大车站地貌单元属岗地及岗间洼地,场区地势地形变化较大,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为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④-2b1粉质黏土、④-4e1粉质黏土夹卵、砾石、J3l-1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2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3中风化安山质凝灰岩、J3lw-1全风化安山岩、J3lw-2强风化安山岩、J3lw-3中风化安山岩。本站岩层埋深较浅,车站主体结构底板主要座落于J3l-2强风化角砾凝灰岩层、J3l-3中风化角砾凝灰岩层。基坑上部土层密实度、均匀性较差,开挖时易出现涌水、坍塌及掉块等现象。下部岩层裂隙发育,天然状态下强度虽较高,但基坑开挖后,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呈砂土状,浸水软化后强度急剧降低,影响坑壁稳定,降低基底岩层强度。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承压含水层分布于车站西南侧④-4e1层粉质黏土夹卵、砾石中。局部以卵、砾石为主的地段水量较大,施工时易出现涌水、坍塌现象。4.1.3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新城站位于**路与江泉路交叉路口西南象限。两条道路车流量较大,交通较为繁忙。车站基坑临近周边学校教学楼、地下人防结构、通信塔设施,车站东侧主要分布地下管线有燃气管、给水管、污水管,西侧有通信光缆等,车站大里程端头为高边坡支护。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施工期间将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4.2重难点分析及对策(1)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加强基坑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深基坑施工的全过程都必须在严密的监测下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制止在萌芽状态。主要监测项目包括:桩体位移、土体位移、支撑应力及轴力、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沉降及变形等多项监测,确保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2)地下水处理本站对地下水处理采用围护桩间旋喷止水,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措施。排水沟和集水井布置在基坑边净距0.4m以外,横纵向连通,间距10米设置,在基坑底每隔30~40m设一个集水井,排水沟集水汇入集水井,通过水泵排入基坑顶周边排水明沟。现场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材料,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监视,发现桩体渗漏、涌水等现象时,及时采取注浆、堵漏等措施,防止渗漏点扩大。(3)高边坡防护车站大里程端头为高边坡,边坡高约8.5m,坡底距基坑约5m,因此大里程边坡防护的施工质量对基坑安全至关重要。边坡全部锚喷支护,增强边坡稳定性。在坡顶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并在坡顶设置防护栏,防止物品滑落和人员掉入基坑。加强边坡监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同时安排专人每天定时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制止在萌芽状态。西端头基坑开挖尽量安排在旱季施工,并随时排干基坑内明水,防止地表水渗入土中软化土体。(4)基坑开挖进度本车站基坑岩层埋深浅,硬质岩层开挖效率低,确保基坑开挖的施工进度是本工程的重点。根据地质具体情况,基坑开挖期间将合理组织安排施工机械,现场配备挖掘机炮头,配合开挖工作面展开施工。(5)基坑开挖及支撑架设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先撑后挖、随挖随撑、快速封底”的原则,处理好开挖和支撑的关系,严格按照“时空效应原理”组织施工。土方开挖及支撑架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严禁超挖。支撑架设采用履带吊与龙门吊配合进行,支撑架设后在支撑两端设拉筋减小端头重力。同时在中部适当设置设格构柱减小因长细比过大引起挠度增大的隐患。(6)基坑周边堆载要求为确保安全,周边四周设防护网,基坑周边要求考虑20KPa的地面超载考虑。基坑周边一倍基坑深度范围内施工车辆、施工机具、堆载等荷载不能超过上述数值。(7)及时施做垫层和底板混凝土基坑开挖至基底后及时施做混凝土垫层进行封底,不允许长时间暴露,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构底板施做完毕,及时做好降水和排水措施,只有当结构底板混凝土有了一定强度后,基坑安全才是真正有了保障。五、基坑开挖前施工准备5.1钻孔灌注桩(格构柱)及旋喷止水桩施工**新城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1000mm的钻孔灌注桩,车站东西扩大段桩间距为1200mm,其余桩间距均为1400mm,桩长18.53~22.83m;附属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间距为1000mm,桩长9.108~19.056m。主体及附属均采用旋挖钻成孔,导管法浇筑水下C35混凝土进行灌注。**新城站局部桩间止水采用Φ8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旋喷桩加固深度7.85~16.15m,水灰比1:1。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图5.1-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图5.1-2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2冠梁施工冠梁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开挖钻孔桩部位土体至冠梁底标高→破除钻孔桩钢筋砼→凿除钻孔桩头至设计位置→绑扎冠梁钢筋→支模→浇注冠梁砼→养护。冠梁开挖采用机械施工,人工配合整修,外侧利用龙门吊基础做外模,内模采用木胶板,Ф48mm钢管双向配合对拉进行加固。汽车泵泵送C30商混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冠梁混凝土浇注后,进行洒水保湿养护。5.3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新城站第一道支撑和角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基本同冠梁施工,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整修,底模采用槽底地面并经处理硬化后设置隔离层,侧模采用木胶板,加固采用钢管加设对撑、斜撑。混凝土泵送入模,机械捣固。5.4基坑内降水**新城站采取局部旋喷桩止水,地下水采取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措施,排水沟和集水井布置在基坑边净距0.4m以外,横纵向连通,间距10米设置,在基坑底每隔30~40m设一个集水井,排水沟集水汇入集水井,通过水泵排入基坑周边排水明沟,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排水沟底面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比沟底面低0.5m以上。随基坑开挖逐步加深,沟底和井底均保持这一深度差。为了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降水的连续运行,现场采用双电源,备用一台250KW发电机,以免出现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基坑降水正常进行。坑内基岩裂隙水处理采取坑壁设置泄水孔、局部注浆封堵,引堵结合、以引为主的方式进行,5.5监测工作准备按照设计图和专家评审后监测方案作好各种监测项目控制点埋设并及时初始值采集工作。5.6其它施工准备在深基坑开挖前,必须布置好基坑施工的测量网点,现场放出各轴线位置及地面标高,以便控制挖土高度。根据工作量及工期要求,配备好开挖基坑挖掘机及运土工程车辆、履带吊等施工设备及机具,必须准备好钢支撑施工需要的加工设备和机具。基坑开挖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本项目所执行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了解设计图纸对基坑的要求,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要保护对象的性质、位置和允许变形的报警值等各项内容。5.7基坑开挖条件验收(1)施工现场已完成设计、勘察交底。(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