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大军调查报告_第1页
拾荒大军调查报告_第2页
拾荒大军调查报告_第3页
拾荒大军调查报告_第4页
拾荒大军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拾荒大军”调查报告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断言: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等国家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发展进程。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警惕:规划趋同、病态政绩观导致经营城市的畸变、政府巨额负债隐含的危机、农民进城、贫困……而其中派生的“都市边缘人”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必须对这一特殊的人群给予充分的重视,他们关系到首都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程度,也关系到他们自身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命运。其中,北京的“拾荒大军”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角落。他们既给社会增加了财富,也给社会带来隐患;既让废品得到了循环利用,也让城市变得混乱无序,使得城市平添了不少都市里的村庄……伴随着国有废品回收业的萎缩低迷,北京城里的“拾荒军”不断壮大起来,他们每天都与被都市人嗤之以鼻的“垃圾”打着交道,实践着自己的“淘金梦”。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王维平等人曾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是,1998年捡荒的约8.2万人:来自四川的4.6万人,来自河南的1.7万人,来自河北的有1万人,剩下人数比较少的有江苏的、安徽的、山东的等等。2000年他们又做了一个回顾调查,发现这个人群已经增加到10万人。从他们的专业分工看,有4万人蹬三轮车沿街收购废品,人均年收入1.5万元;有2.5万人在饭店收泔水或在商场收废品,人均年收入1.2万元;蹲守扒居民楼垃圾道和垃圾箱的有2.1万人,人均年收入约1万元;在城乡结合部从事废品交易的约有1万多人(收入不详)。此外,约有1500人在垃圾堆放场和转运站拾捡垃圾,人均年收入约8000元。到了今天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其中河南人已经占据榜首的位置了。据一位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北京市“拾破烂的游击大队”有10万之众,另外还有20万人在大大小小的私人企业里从事废品回收,这浩浩荡荡的30万“拾荒军”每年从北京捡走30亿元人民币。[1]一“拾荒大军”人员构成的特征课题组几个月来走近拾荒者人群,通过明察暗访和个别谈话等方式,试图摸清拾荒人群骤增的成因、生存状态和活动规律的特点。我们以随机的方式对150位拾荒者进行了调查与走访,发现拾荒人群有以下基本特征。1.人数构成以河南人居多150个拾荒者中河南籍88人,占58.7%;安徽人29人,占19.3%;黑龙江人10人,占6.7%;其他省市23人,占15.3%。为此课题组把调查重点放在河南籍拾荒者身上。在88名河南籍拾荒者中,来自驻马店50人、信阳35人、其他市县3人;且95%以上是农民。2.来京原因以农村地少人多相对贫困为主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小麦和棉花为主要农产品,工业相对滞后。人口又是全国第一大省,地少人多,大部分地区人均土地只有一亩二分左右。驻马店的李福强在介绍他的捡拾经历时说:“靠土里刨食,吃饱肚子问题解决了,可是老人有病,孩子上学怎么办?将来孩子结婚盖房子怎么办?”他还说:“大城市,钱没腰,捡不着,熊蛋包。”“北京好混多了,这几年平均每年也能拿家来七八千块钱,再有两三年就可以盖房了。”来自驻马店的庞中勤说:“我们农村地方穷,人还没文化(平均小学文化以下),技术活不会干,就捡垃圾省心,钱也不少,去年老母亲有病,我在老家呆了三个多月,年底一算我们两口子还剩一万一千块钱呢!在北京干最让人看不起的活也比老家强得多。”3.年龄以中青年居多调查中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人们的印象中,10年前从事捡拾垃圾的人多数为50岁以上老年男女,但在我们现在调查的150个对象中,不满18岁的2人,18至45岁的114人,45至60岁的30人,60岁以上的只有4人。中青年占76%。4.“夫妻店”增多2002年以来,在北京拾荒的已婚妇女数量明显增加,据说近3年比以前至少增加一倍以上。一般夫妻店的效益都强于一人单干。在北京市社科院北边就有一户成点气候的“夫妻店”型废品收购站,已经买了一辆卡车,租了一个院子,儿子还开了个分店。他们收购的价格高,1公斤报纸付出1元3角,所以来者甚多,也有不少拾荒者到这里挣点差价。他们很本分,没有任何偷盗之类的想法,他们说:“那些偷东西的人都是些笨蛋,在农村也是没本事的。”当然这样已经成为“小款”的拾荒者还是少数。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来的刘中说:“我在北京捡废品已经6年多了,头两年自己在北京和几个老乡合租一间平房住。后来,老乡的媳妇来了,人家自己单租了一间,白天两口子都出去捡,下午媳妇早点回来做饭,吃得好还省钱,互相还有个照应,各方面也都方便。于是,我回家的时候也做媳妇思想工作,接着又做通了双方老人的工作。就这样,我们两口子也在北京东四环外租了间平房,两个人都干起了捡拾。其实,女的捡拾比男的有优越性,容易被同情。这不快5年了,每年暑假两个上学的孩子都到北京来玩玩。”刘中的妻子说:“别的地方咱不知道,反正我们老乡在北京捡拾废品的40岁以下的都是两口子来的,我们村七十多户人家,家家都是两口子出来的。”5.居住以老乡聚居为多调查中发现拾荒者们居住都比较集中,既有类似“浙江村”的感觉,又有形成“部落”的趋势。据知情人说,河南籍在北京的几万个拾荒者多数聚居在丰台区、朝阳区的四环外到五环之间城乡结合部的平房区,一是房价便宜;二是在管理上较市区松一些。不管来北京几年,哪怕挣到了让老家人看着眼红的金钱,他们仍然记得“咱是农村来的‘土老帽’”。从骨子里带来的自卑感总不时的提醒自己“别招惹城里人”(当然这是老实人,现在也有不少人抱着“就是要坑城里人,谁让他们这么富”的观念)。于是,在老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大家都聚集在一块居住,仍然“抱着一个团儿”。一是本来就是乡亲,人不亲土亲,互相有个照应,防止挨欺负;二是逢年过节老乡们在一起聚会方便;三是万一和别人发生磕磕碰碰人多总比人少强,“人多势众”是他们心理上的一个支撑。6.季节性捡拾少,职业性捡拾多调查中发现,在北京从事捡拾活动的外地人,有极个别是季节性的,或农闲时,或春暖花开气候转暖后来到北京。10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我们在东城区东单东堂子胡同距公安部信访办30米的一棵大树下见到了重庆万州的张玉莲,这位满面红光的60岁的老太太说,她已连续3年每年5月初带着一条旧毯子和一个烧饭的铝锅,到北京捡拾,10月末返回四川。因为5月到10月是北京最好的季节,风沙少、气温高,傍晚把白天捡的废品卖掉后,三块砖头支个锅,用碎木条、树枝烧开水,用从饭店捡来的剩菜底儿煮点挂面就行了,又有饭又有菜,比在老家吃的都好。吃完后,在地上舖两张纸壳就睡了。我们问她为什么睡在公安部信访办附近时,老人家放低了声音说:“一般情况在信访办门前,公安和城管都不管,因为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上访人在排号等着接待。”最后,张老太说:“这6个月就可以‘捡’3000多元回家。”当然,这样季节性拾荒的是少数,大多数人除去春节回家平时都在北京。7.拣拾和收购相结合我们调查了32个拾荒者,其中24个不仅拾荒,而且到居民区里收购。当然拣和拾的比重不一样,有的以拾为主,兼顾收购;有的则是以收购为主,但最终都是把废旧物品卖出去。8.越来越多的小区服务人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调查中发现,住在小区的保洁卫生员也大多加入了“拾荒大军”。这些卫生员全是外地人,而且很少有未婚的年轻人。他们拖家带口,每月收入500元到800元不等,除去生活开销,每月能够剩到350元到650元。他们发现在北京拾荒也能增加收入,弄好了可以使工资翻番,所以他们都用了“肥水不外流”的策略。他们和小区保安沟通,不允许外人染指。有的保安甚至以安全为由,不允许收购废品者进来,卖报纸等物品都要由他们经手。所以很多拾荒者抱怨,捡拾废品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近水楼台的卫生保洁员却很满足于自己的第二职业。9.北京的弱势群体也开始加入“拾荒大军”随着城市下岗职工和贫困人口的出现,北京人也有参加“拾荒大军”行列的。他们丢掉了“面子不好看”的思想负担,堂而皇之地参加拾荒。此外还有一些衣食基本上无忧的北京人也打起拾荒的念头,他们的目的和外地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在调查中遇到过一位姓李的丰台区退休老工人,他每月有1100元的退休金,今年64岁,看上去身体很结实。他自称是“自由捡拾者”,他说:“我退休后就发现外地人在北京捡废品的越来越多,再一细问才知道一个妇女每月都捡千八百的。我的身体还可以就想试试,可是刚和家人一说就炸锅了,老伴、儿子、儿媳妇全反对。后来我就想了个辄:偷着干!每天吃过早饭骑自行车走人,到朝阳区、宣武区和东城区,怕家里人看见。可有一招,我只捡矿泉水瓶子,不捡其他的。我还到一些饭馆,发现吃饭的人都不要酒瓶和饮料瓶,我穿的干净,又是京腔京调儿,所以老板和顾客都给我面子。每年3月开始到10月末,天冷了就不干了。你们可别小瞧了,每天我都能卖个十几块钱,3年来,我的小金库也有个万八千块的,将来出国旅游去……”10.收入在减少由于进北京拾荒的人越来越多,废品资源毕竟有限,所以在这个行业也是僧多粥少,收益越摊越薄了。一名在北京拾荒已5年的安徽芜湖人张翠寿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们:“我初到北京时,月收入最多到过2000多元,但现在最多也就1000元左右,城里人也精明了,人家也知道卖,捡不到好东西了。”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因为拾荒者大多不愿意离开北京,一旦实在挣不到钱,生活难以为继时,有一部分人就有可能铤而走险。二拾荒人员的社会属性“拾荒大军”作为都市边缘人,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社会属性。1.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几乎全部是外来农民,尽管进入了城市,收入始终属于城市的最低水平。2.社会影响力很小这个人群的绝对数量虽大,但对社会的影响力却很小。他们常常被都市人歧视,很多北京市民多年来警示小孩儿的方法就是:“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去拣破烂儿。”而他们又有自视为“穷人”、“低人一等”的自卑感。3.文化水平低下他们文化知识较低,大多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干的都是又累又脏报酬又低的工作,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之中不少人还有这样那样的疾病,根本谈不上有社会保险等保障,有了病去不起医院,最多自己买药挺一挺。但他们能够顽强地支撑,他们只想用年轻的身体拼上几年十几年。他们也没有能力长期支持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因此代际向上流动的渠道也很狭窄。4.心态复杂矛盾他们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又距离北京较近的农业大省,如河南、安徽、河北、四川,贫瘠的家乡已经让他们穷怕了,所以相对比较知足,舍不得离开北京,但种种困难又让他们感到不可能永远呆在这里,有一种情绪复杂的漂泊感。5.一部分人具有反社会心理“拾荒大军”无疑是都市边缘人,他们一般抱着宿命论的心态,认为边缘地位源自个人的因素,不会有反社会的行为。但是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边缘地位主要不是自己造成的,那么他们就会把个人因素归他化,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在行为上表现出反社会倾向。所以,均衡、协调的发展对当前社会各阶层包括庞大的“拾荒大军”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问题。三“拾荒大军”的生存状态我们深入弱势群体调查时都采取这样一种原则:“了解他们首先要尊重他们。”我们深有感触!要想采访他们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拾荒者面对北京人有一种深重的自卑感,你问他一些事情他以为你在拿他们的艰辛当热闹听。他们在接受调查费时大多有些不好意思并且心存感激。这种有些羞涩的心态正表现出他们的尊严,是他们完全不同于乞丐的地方。后来我们想起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在车里装一些瓶子、罐头盒儿等废品,其价值不低于10元,当他们拣拾垃圾的时候送给他们,然后和他们聊一会儿,这样他们多少感到一些平等,距离就拉近了,他们都很感谢也能接受,甚至能讲出不少心里话。拾荒者每天面对的城市垃圾里面含有很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些是生物性的,比如细菌、病毒,都可能引发疾病;另外一些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高分子有机物,比如一些生活日用品和化学残留物;还有一些垃圾废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拾荒人群长期接触这些垃圾就可能得各种各样的疾病,进而传播给其他人群。有次我们在崇文区一幢居民楼下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在翻垃圾箱,已经腐烂的物品和夏天的西瓜皮、厨余垃圾泛出一股恶浊的气味。我们迎了上去,递给他一书包可乐瓶和矿泉水瓶,他再三感谢,我们交谈了好一会儿。他说他是河南人,现在的家住在离亦庄开发区不远的村子里,那里的房租才100元一个月,所以只能住得离市区远些。他每天早上出发,登上小三轮,一路走一路捡,一直骑到二环路里,他说要翻多少垃圾箱已经记不得了,但至少要过百,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我们观察到一个垃圾箱也就能捡到一些零星的塑料口袋和烂纸,他告诉我们,这些塑料口袋一公斤才能卖4毛钱,所以必须跑上几十公里路才能挣上十几块。有时撞大运能捡到一些废金属和纸箱,那真要高兴半天。他说自己吃苦没有什么,自己的老婆也骑车去捡垃圾,两个人的目标是每月一共挣1000元。我们问为什么不收购废品,他说自己口拙,不善跟人打交道,还是卖力气更适合自己。如上所述,拾荒者和收购者不少都带家属,广渠门胡同一带的废品收购者多是全家齐上阵,男主人带着老婆孩子拾荒或收废品,他们很多都是既拾荒也收废品,一位拾荒者和收废品双重身份的男人说:“我们没有指望,我们的孩子也好不了,看看北京的孩子准时上学,我们的孩子跟我们乱跑,怎么可能上好学,以后能有什么前途,”所以他们有看不到前景的困惑和很强烈的宿命论。他们城市边缘化的特征不只是单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并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他们无奈地从事着城市中最脏、最累、最缺少尊严的工作。同是拾荒者,也分档次和等级,拾荒者中有人给自己这样分类:“刨不如捡,捡不如运,运不如换,换不如收。”“坐在家里等人送”的算最高档次,他们通过多年努力加上头脑灵活,已有相当实力,纷纷自办废品收购站,成为这个群体中的“破烂王”。而最低层次的是捡破烂的,走街串巷拣垃圾,一般月平均收入约在五六百元到千元左右。当然如果关系户多,能走进大单位不仅收购报纸、旧家具,还能打出招牌:“回收并出售旧家电;回收各种电料废钢材、铜、铝;各商场、宾馆单位库存积压、折旧各种产品”,这样的人一个月少不了两三千元的收入。四值得关注的现象及问题1.长期寄人篱下和在捡拾中的种种遭遇,导致人格扭曲(1)他们受了凌辱也得忍气吞声。在与拾荒者交谈中,四川广元的李某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夏天7月份的一个下午,我坐在‘两办’对面永定河边上的台阶上,等着捡水瓶子,一位男青年快喝完了,我跟了他几十米,他一扬脖喝完了最后一口水,转过身来问道:‘你跟着我们干什么?’我说:‘您的瓶子如果……’还没等我说完话,那男的冷笑了一下,恶狠狠地说:‘去!去!去!’说着一甩胳膊把瓶子扔进河里。然后还指着我说:‘你去河里捡吧……’经历几次这样的事情,我对那些不拿我们当人的家伙恨透了,如果真是没有活路,我第一个抢的就是他!”对他们制度边缘化也很明显,多年来我们在制度设置上把某些群体排斥在外。如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不享受城市居民的基本待遇。北京在2005年取消了农民工的一些不必要的证件,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虽然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在开始。(2)用假秤等手段欺骗城里人。可以说,拾荒者兼废品收购者们大多缺斤短两,能少给钱就少给钱。他们说:“少给城里人一点钱,城里人没有什么,我们活的太难。”调查中,我们凭借几天来与河南驻马店的张玉福聊天建立起来的熟悉关系,问他:“听说你们在收废品时用的是假秤?”张玉福看了我一眼诡秘地说:“谁说是假秤嘞?秤是真秤,多少有点假……”他说:“实际上我们这些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充当的是废品收购的‘二传手’,我们在你家门口的收购价略低于收购站的,因为你们也图省事,少跑道。卖给我们后,由我们再送到收购站,我们付出点辛苦从中挣这个差价。前几年根本没有用假秤的,都是这些老头老太太逼出来的。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大多数老年人卖废品都要我们出收购站的价格,那我们挣什么?吃什么?后来逼得没办法,想出这么个办法,只有在秤上找一找。回到老家找到做秤的做点文章。你不知道,这种秤的价钱比正常秤贵一倍多呢!咳,就是用假秤挣点跑腿钱!”互不信任是这个行业与城市居民间的基本格局。2.没有法制观念,或在犯罪的边缘游弋,或已跌进犯罪深渊(1)顺手牵羊,“不偷不富”。拾荒者之中也是鱼龙混杂。应该说大部分农民初来到北京捡拾是守法的,具有农村人的淳朴。但随着到了大都市后产生的心理落差和遭受的歧视,他们中的不少人也越来越不讲规则了。一些人在捡拾活动中总想少付辛苦多得回报,“手脚不干净”的人也与日俱增。相当多的人是捡破烂与偷盗一肩挑,收购与销赃一条龙。他们偷进了建筑工地,偷掉了无数井盖,偷掉了大量的电缆,偷走了一切可以卖钱的公共物品,他们不畏路途多遥远,每天早早地就把小铁车停在建筑工地的围帐外,看准机会和更夫、工人秘密约定,然后在夜深人静时从围帐的缝隙中“下边递货上边点钱”,干着收脏卖脏的违法活动。还有的人白天踩点,夜深人静时流窜于居民区,趁人不备摘取晾在外面的衣裤等。他们认为“小偷小摸不算啥”,所以,越干越胆大,直到偷进千家万户,被公安机关处理为止。一些拾荒者靠小偷小摸起家,即便富了也习性难改。北京昌平地区被称为“破烂王”的乔保峰是河南固始县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984年开始在北京一个建筑工地靠捡破烂、从事废品收购起家,1999年他在昌平承包了一个个体钢铁冶炼厂,拿井箅子、下水管回炉生产“地条钢”。乔保峰请来老乡做电工,在电表压盘上放钢珠让电表转速变慢,使电表不能正常记录,累计窃电118万元。案发时他已经拥有三菱跑车、公爵王轿车等多部名车,资产上千万元。2003年北京一中院判处乔保峰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2)受利益驱动,为造假者服务。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追逐低成本,用没有利用价值、应该焚烧或填埋处理的废品作为原料制成假冒伪劣产品,最为严重的是诸如地沟油、垃圾猪、黑心棉等,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这时拾荒者也成了廉价的利用对象。我们接触到一位比较神秘的赵姓拾荒者,在交谈中手机接连响了几次,从面部表情和语言对话中我们发现他是在与对方争论价格。事后他说:“这个人是湖北搞假酒的,几年来一直让我给他收购高档酒瓶,如茅台、五粮液等等。去年一个全套包装的茅台和五粮液瓶子就卖40到50元,高档剑南春瓶子卖25元。刚才来电话说最近打假形势紧,价钱要砍一半!那谁还卖给他?反正没瓶子他装不了酒,挣不着钱!”(3)“占山为王”,弱肉强食。在拾荒人中,有的因为抢夺地盘发生聚众械斗,逐渐出现了“黑社会”的雏形。6月下旬我们在采访广渠门拾荒者时得知,距离广渠门不远的双井花园小区就有欺压拾荒者的,每天他们开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来,从车上下来四名中年男子,一些男子胳膊上还刺着“四海交朋友”和龙凤样的图案。他们指着装废品的130货车说:“这里不能停车,也不能收破烂!”他们天天来这里“巡查”,让收破烂的根据地段和摊位大小收取1000元、1500元、2000元不等的管理费,他们每月都收入几万元。一位收购破烂的人被领头儿的打得左眼淤血,还被砖头拍脑袋,并被抢走了8000元现金,其他拾荒者只能忍气吞声。后来这个团伙被公安机关一举捣毁。据安徽的捡拾者孙某介绍,天安门金水桥前的十几个垃圾桶曾经被两个黑龙江人所“占领”,凡是行人扔的可捡之物均属于他们所有。一次,一个不懂“规矩”的人从垃圾桶里拿了两个水瓶子,刚走不远,就被追上,不但被抢走了瓶子,还被打得鼻青脸肿。(4)恶性案件增多。根据公安部门的介绍,拾荒者因利益群殴甚至危及生命的案件在增多。2004年,亦庄附近的一位拾荒者以捡破烂为掩护,强奸并杀害两名妇女,后被判处死刑。2005年1月,一个在京收废品的外地人来到清河派出所报警,两个来自内蒙古赤峰的犯罪嫌疑人谎称高价收购铜,把安眠药放进拾荒者的茶杯中,抢走1000多元。他们用这种手段抢劫拾荒者6起,杀死两人,共抢得人民币7000余元。2005年3月25日凌晨,西单君太百货西门发生冲突并引发殴斗事件。由于展览公司员工更换货架,准备重新装修时,10余名附近的拾荒者偷拿东西,从而引发冲突和打架事件。事发后多人被送往医院,展览公司员工黄善祁一度病情危险。2005年10月9日晚上11时许,朝阳区垡头一废品收购站被劫,三个拾荒者拿一些废品做幌子敲开了小老板于庆国家的门实施抢劫,致使于庆国刀伤死亡,妻子叶中云身中5刀。3.素质较差,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从生活状态看,拾荒者居住地卫生条件的恶劣、疾病的传播、小孩的失学、家庭的超生都是令人担心的问题。(1)“超生游击队”到处可见。在北京,对于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控制相当规范,也卓有成效。但是“超生游击队”在拾荒者中比比皆是,在他们之中只有独生子女反倒成了个别现象。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许多小孩子就是在北京出生的。(2)环境脏乱。由于拾荒者接触的都是脏乱的物品,他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意识治理自己的环境。我们到了多处拾荒人员聚集的地方,感到不仅视觉差、气味差,卫生条件也差。加上垃圾站、排水管道、公共厕所等设施少,使北京产生了多个都市里贫瘠的脏乱差角落。这不仅给首都形象造成很大影响,也是疾病传播的极大隐患。(3)上访人群滞留北京是拾荒队伍增大的不可忽视因素。不少拾荒者兼任上访者,他们用拾荒养上访,在北京与家乡的官员做顽强的抗争。许多上访者“家乡——北京”一连几个往返下来,问题仍未解决,抛开时间不论,经济消耗对于多数上访者来说也是一场灾难。所以只好改变方式:利用上访后在北京等结果的时间以捡拾废品来维持生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长期滞留北京坚持“上访持久战”。据知情人介绍,每逢周六的下午4点左右,约有两千人放弃捡拾,而早早地在上访附近的公园里,等待某基督教组织发放每人两支挂面和一个茶鸡蛋。(4)拾荒者假冒上访人免费回家。一天,在与两个拾荒者聊天时,当问他们回老家驻马店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要多少钱路费?他俩互相笑了笑,其中一个人说:“和你实话实说吧,前几年回家不论坐汽车、坐火车都花钱,这两年,都是免票。我们想回家,就提前写一份上访材料,瞎编一个内容,带着身份证,到中纪委大门前排队,有两辆大客车在那往马家楼送。一车装90个人,上午送一趟,下午送一趟。到马家楼后,一个人发两个馒头一块榨菜,吃完后,按老家住地‘分流’划归各省,然后各省市驻京的有关部门就用车把我们拉回老家了,你看,这不是‘免票’吗?”五治理“拾荒大军”的对策建议1.充分认识“拾荒大军”的贡献拾荒者本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的弱者,通过拾荒,他们解决了自己的温饱,这一点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调查中我们结识了原四川巴中教师杜茂洲,他1990年进京在朝阳区焦庄垃圾场拾荒,1994年承包垃圾场,1995年拥有了自己的塑料加工厂,1999年支持弟弟杜茂献成立“北京茂献垃圾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杜茂洲拥有百万家产,有帕萨特轿车和专职司机,统领着崇文、通州、平谷、昌平、密云以及河北石家庄的垃圾地盘。杜氏兄弟直接间接带出巴中、仪陇两县4000多父老乡亲,让他们在城里有钱可挣。“拾荒大军”与节约型社会同样密切相关。北京有六个大型垃圾交易市场,每天有1万多名河北人在此进行交易,他们分选、收购、交易、运输、再加工各种废旧物品,并且建立了再生品市场。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目前每年回收的废品大约能产生11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这更离不开“拾荒大军”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肯定“拾荒大军”对北京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要对他们的工作心存感激,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2.政府市场结合,管建并举“拾荒大军”也需要加强管理。目前北京没有一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废品处理厂,回收网络体系也不健全、有关垃圾产业的法规不健全,“拾荒大军”经常处在街道、乡镇“两不管”地带。通州区治理“拾荒大军”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通州和其他地方一样,虽然处理废品离不开他们,但对污染环境、难于管理也感到头疼。区委和区政府召集有关部门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采取了疏堵结合,管建并举的政策,取缔了322家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回收站,在焦王庄、西杨庄、郝家府成立了三个大型回收市场,进行有规则的经营:公安、工商、税务、保安进驻,打架斗殴的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