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宜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宜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宜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宜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B.过氧化氢溶液能分解出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C.氦、氖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D.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2.在氧气中燃烧,有白色固体产生的是()A.木炭 B.镁 C.铁 D.硫3.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增加能导致酸雨B.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C.用点燃的木条能区分空气、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D.电解水时电源负极产生的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5.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量最多的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只含有铁元素和碳元素B.生铁属于混合物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D.铁表面涂漆可以防锈6.在氯化铜和氯化铝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铜和锌 B.铝和铜 C.铜 D.锌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l2O3 B.Al(NO3)3 C.Al2(NO3)3 D.SiO28.反应中,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类B.原子的种类C.元素的化合价D.物质的种类9.某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对比,证明可燃物在有水的条件下不能燃烧B.②③对比,证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更高C.缺少“水中红磷不燃烧”的对比实验D.实验过程中试管塞可能会被冲开10.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1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闻气体气味 D.稀释浓硫酸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区分酒精和水:观察颜色B.比较铝、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铝丝和锌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C.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13.现在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2g另一种金属是()A.锌 B.镁 C.铜 D.银14.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①③④ B.①④ C.② D.③④1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_____。(2)实验B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证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3)实验C中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将10g锌粒加入到盛有100g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锌粒有剩余,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2)同时生成氯化锌的质量是_____。18.(8分)将agKClO3和bgMnO2混合加热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cg,则产生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反应后MnO2的质量为_____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A观察颜色B加稀盐酸C在空气中灼烧(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前/g实验后/gC198.0205.2D221.0225.4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能分解出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错误;C、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属为2,错误;D、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故选D。2、B【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镁带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B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有黑色固体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3、C【详解】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通常指的是元素。故选C。4、C【详解】A、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的增加能导致酸雨,但是一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不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二氧化碳,不是氧气,不符合题意;C、点燃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变化,氧气具有助燃性,点燃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的木条能将其引燃,产生淡蓝色火焰,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点燃的木条熄灭,可以区分,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正极产生的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A、钢是铁的合金,主要含有铁、碳元素,不同性能的钢中还含有锰铬镍等元素,故符合题意;B、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铁和水和氧气同时接触而生锈,故不符合题意;D、铁表面涂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蒸气,可以防锈,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解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铝弱,在氯化铜和氯化铝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不与氯化铝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锌.故选A.7、B【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是硝酸铝,化学式为Al(NO3)3,故选B。【点睛】化学式书写原则: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8、B【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为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为氯化氢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C、氢元素和氯元素都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D、物质的种类由氢气和氯气变为氯化氢,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A、①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缺少氧气,若向水中白磷处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仍能燃烧,①②对比,不能证明可燃物在有水的条件下不能燃烧,故A错误;B、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在80℃时能燃烧,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在80℃时不能燃烧,②③对比,证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更低,故B错误;C、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在80℃时不能燃烧,可能确定水中红磷一定不燃烧,不需要再做“水中红磷不燃烧”的对比实验,故C错误;D、实验过程中②中白磷燃烧,试管内的气压增大,试管塞可能会被冲开,故D正确。故选D。10、C【详解】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这样才能将氧气耗尽,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且进入水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故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不符合题意;C、火焰熄灭后,应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符合题意;D、红磷在氧气耗尽后,便不能燃烧,说明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只进入集气瓶约1/5的体积就不再进入了,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详解】A、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以免污染试剂,使用完以后也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腐蚀橡胶帽,错误;B、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正确;C、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错误;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故选B。12、C【详解】A、酒精和水都是无色液体,观察颜色无法区分,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将铝丝和锌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铝和锌都不如镁活泼,不能比较铝、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铜,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会引入新杂质氧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3、B【解析】铜和银与稀盐酸不能反应产生氢气,稀盐酸和铁、锌、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5.6g铁、锌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都小于0.22g,5.6g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22g,因此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2g另一种金属是镁。故选B。14、A【解析】①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两种不同的单质,所以由石墨制成金刚石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②利用高分子材料分离膜将海水淡化,只是将物质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③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④咀嚼米饭有甜味是因为淀粉消化产生麦芽糖,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A。15、C【详解】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正确;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正确;C、氢氧化钠是强碱,会破坏土壤,故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故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烧杯中下面的一支蜡烛先熄灭,上面的一支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将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完【解析】(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下面的一支蜡烛先熄灭,上面的一支蜡烛后熄灭,该现象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B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和氧气接触,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由此证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3)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必须用过量或足量的可燃物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实验C中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将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0.2g;(2)13.6g【详解】(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100g-109.8g=0.2g;(2)设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为x,x=13.6g。【点睛】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18、a+b-c;b【详解】该反应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之和与生成物质量之和相等。氯酸钾的质量为ag,氯化钾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二氧化锰的质量=(c-b)g,因此按照质量守恒定律ag=(c-b)g+m氧气,则m氧气=[a-(c-b)]g=(a+b-c)g。因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催化剂定义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因此反应后MnO2的质量=反应前MnO2的质量=b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AlFeCuFe+CuSO4=FeSO4+CuA减小2Cu+O2+2H2SO4=2CuSO4+2H2OSO2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20.4g46.4%偏小偏大【详解】(一)(1)金属材料,人类使用的越晚,金属活动性越强,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Cu;(2)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A、黄铜和黄金都是金黄色的,颜色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B、黄铜是铜锌合金,加入稀盐酸,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C、在空气中灼烧,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黄铜变为黑色,黄金与氧气不反应,故可以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