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式改革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探索_第1页
考核方式改革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探索_第2页
考核方式改革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探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核方式改革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探索考核方式改革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ki.kjdkx.2022.04.040

ExplorationontheTeachingof"AncientChinese"Course

undertheBackgroundofExaminationModeReform

LIYan

〔CollegeofLiberalArts,ChangchunUniversity,130022〕

AbstractThecourseof"AncientChinese"isabasiccours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paperdiscussestheoutlineof"ancientChinese"Curriculumingrades,finalexamscoreswere20%,theproportionof80%toadjusttheassessmentreformafter50%,theproportionof50%,increasedtheclassicalrecitationandcommonwordwriting,dictation,writingclassroomcoursewareexchangeexhibition,attendanceobservationpoint.Throughasemesterofteachingworkandtheendoftheassessment,reachedtheexpectedgoalofteaching.

Keywords:"AncientChinese";course;examinationmethod;reform;teaching

“古代《h语〞课程是高校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根底课程,此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语言类课程,通过学习,学生掌握、理解文言文及古白话,为阅读古文献打下坚实根底。现有“古代汉语〞课程采用的教材是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全四册〕,此教材将古代汉语知识分为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个局部,兼顾到了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相应知识点。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教学大纲进行知识讲授,将文选、常用词、通论进行课时分布。笔者所在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2022学年第1学期针对“古代汉语〞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将原有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80%,调整为平时成绩、期末笔试成绩均占总成绩的50%。所以在本轮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将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布局。

1课程内容设置紧密联系平时成绩考核

针对?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常用词、通论,在本轮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下的课程设计:

1.1课上精读与课下自学结合,掌握文选篇章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郑伯克段于鄢》?《之战》等篇章,要求学生背诵精读篇章,并将背诵篇章的成绩作为一个10%的考察点,计入平时成绩。

除去精读篇章,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掌握一系列文选,如?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庄辛说楚襄王》?触《说赵太后》?齐桓晋文之事》?许行》等篇章。

1.2学生课下书写与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常用词相结合

古代汉语的问题很大一个方面是词汇的问题。在本轮讲授过程中,针对常用词局部,我们做了相应的布置:〔1〕依据教材中常用词的分节设计,要求学生每次课后用繁体字书写5个常用词的词条解释,每个月为一个时间节点,由学委统一收齐集中检查,并将此项作为平时成绩的1个10%的考查点。〔2〕期末考试中有解释加点词意义的一题,也是针对常用词的词义进行的考查。

1.3不拘泥于教材,综合讲授通论内容

我们综合多本古代汉语教材,整合、提炼知识点,进行授课。讲授的通论内容,一局部作为平时考查的10%,如进行随堂小测验,要求学生默写“文、字、盥、从、夹、亦、本、末、朱、隹、元、车、行、豕、刃、朝、牧、及、寸、《《〞等字的古文字字形;一局部作为期末笔试内容。

1.4学生课下阅读相关文章,以寝室为单位完成课件

教师在讲授相应知识前,在学生群中布置学生需阅读的论文篇目,学生循序渐进理解论文的内容、论文的表述语言和结构。如针对“汉字的起源〞,在学生群中布置?史前陶器符号的发现与汉字起源的探索》?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试论》?汉字的起源和形成》?试论汉字起源的探索》等文章,学生阅读后,进行讨论,以寝室为小组完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10%的分数计入平时成绩。

2课程成绩展现

2.1“古代汉语〞课程平时成绩展现

在平时成绩设定时,我们将原有占总成绩20%的考核内容,调整为常用词考核、文选背诵、课堂古文字形默写、课件交流展示、出勤各占10%的五个方面。增加了常用词考核项后,学生通过用繁体字书写常用词内容,提高了学生认识、书写繁体字的能力。在课下增加此内容,既不占用课堂授课时间,又增加了学生书写繁体字的能力。

古代汉语的学习,古文背诵能力也不可无视,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检查也是查看反应效果的必要条件。但如果通过课堂时间检查,会更多地占用课堂时间而影响其他教学环节的完成,本轮教学中,采用学生课下背诵,学委与每个寝室的寝室长组成考查小组,定时检查,总分值为10分,最后核定分数。

在教师讲授完“汉字形体构造〞内容后,提醒学生下次课要默写一些汉字的古文字字形,要认真复习。通过此项考察,又可以指导教师下一步教学工作,示例“文、从、盥、牧〞等字形,学生书写效果较好,错误较少,“夹、亦〞书写较易混同,“车、《《、文、豕〞书写部分字形易出错。

通过布置相关期刊论文阅读,设置开放性问题讨论,完成课件等考核内容,学生能够充沛阅读期刊文献,掌握论文语言,并逐步领会论文综述、学年论文的写作。

本轮教学采用了“蓝墨云班课〞手机APP考察学生出勤情况,节省了课堂时间,并且事假、病假记录准确。

2.2“古代汉语〞课程期末笔试成绩展现

期末笔试考查的知识点波及: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形体分歧、常用词词义、?郑伯克段于鄢》?《之战》?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冯谖客孟尝君》?触《说赵太后》?许行》等。知识点覆盖到了“古代汉语〞课程的通论、常用词、文选。对于文选阅读的考察,学生能够比拟流畅地书写答题。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形体演变、常用词词义的解释等内容,难度适中。汉字的形《w分歧内容,设置的问题有难度。

期末试卷共分为八个大题。选择题10分,多数学生能够到达7分,错误主要在于对汉字形体分歧中的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辨识不清。填空题10分,多数学生能到达7分,错误点主要集中在对?尔雅》和?说文解字》定位的混同。名词解释15分,很多学生对“约定论〞没有正确作答。解释句中加点词含义15分,学生根本能得到8分,“访〞“图〞“族〞“辞〞“谢〞“措〞都是学生容易丢分的词。分析汉字形体构造10分,学生根本能得到5分,对于“笞〞“宫〞“迈〞“归〞字的六书归类,还有认识不清的情况。

3教学过程、考核效果反思

本学期实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末总成绩以百分计算,具体折算为50%平时成绩与50%期末笔试成绩之和。73名学生期末笔试成绩分布如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调整了平时成绩百分比后,学生期末总成绩普遍提高,这样既防止了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上下的弊端,又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良性效果显着。

通过对本轮教学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教学工作反思:〔1〕加大在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知识的记忆以及与相关案例的联系。〔2〕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更多留于课堂时间。〔3〕本学期“古代汉语〞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平时成绩波及到出勤、常用词、古文字字形测试、背诵等环节,效果较好。今后教学过程中,会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其他

在2022~2022学年第1学期古代汉语期末笔试时,我们也关注到了针对以往考试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再考查的情况。示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在2022~2022学年第1学期曾经考核过学生,但对于这句并没有难度的古文,学生期末试卷上答复得并不尽如人意。在本轮期末考试时,我们在翻译古文为现代汉语题型里,列出“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