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1页
预防犯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2页
预防犯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3页
预防犯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4页
预防犯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公民5.2预防犯罪学习重点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2、犯罪的定义3、犯罪的基本特征4、刑罚的含义和分类5、如何预防犯罪新课导入新闻回顾:唐山打人案判了!视频中提到的“依法判处”依据的是什么法律?刑法为什么要依据刑法进行宣判?5.2预防犯罪一、了解罪与罚了解罪与罚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法作用: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了解罪与罚思考:下列案例中同样是殴打他人,定性为什么不相同?提示:试从危害程度、违反法律、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殴打他人,致人死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范某被判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20万元。

殴打他人,致轻微疼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学生罗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200元的行政处罚。犯罪(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犯罪是一种怎样的行为?违法与犯罪了解罪与罚犯罪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最本质的特征)01严重社会危害性(法律标志)02刑事违法性(必然法律后果)03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了解罪与罚关系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社会危害性不同违反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联系区别危害程度较轻刑法以外的法律承担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责任危害程度严重刑法接受刑罚处罚都是违法行为;都产生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回顾: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了解罪与罚P54探究与分享为什么要严厉处罚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提示: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损害了司法的权威,会破坏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这样的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会受到刑罚处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了解罪与罚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我国刑法体系示意图只能单独使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附加使用了解罪与罚思考:“刑法”与“刑罚”相同吗?刑法,刑法明确了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法律)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处罚方法)了解罪与罚2018年2月9日9时30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案件分析:杭州保姆纵火案判决书思考: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提示:主刑:死刑、有期徒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一、了解罪与罚重点笔记1.刑法的内容和作用(P52)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后果(P53-54)(1)定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3)后果:刑罚。3.刑罚的含义(P54)刑罚又称为形式一、了解罪与罚重点笔记3.刑罚的含义(P54)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4.刑罚的分类:主刑和附加刑请你判断01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02刑罚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03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04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05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混淆概念,以大代小偷换概念,刑法≠刑罚绝对化以大代小归属不清快问快答XXXXX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5.2预防犯罪二、加强自我防范加强自我防范有人说: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受刑罚处罚,你认同吗?不认同。犯罪与年龄无关,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是年龄小不受刑法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加强自我防范这则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陈某结交了损友,沾染了不良习气;同时,他法治观念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我约束不强,有了严重不良行为,没有及时改正,走上了犯罪道路。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8、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等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财物拦路抢劫被判刑犯罪是由不良行为发展而来的加强自我防范12岁女孩哭着来“自首”到底怎么回事?思考:小女孩“自首”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二、加强自我防范重点笔记1.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如何预防犯罪?P55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意识层面)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行为层面)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意识层面)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行为层面)请你就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治安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2)社会: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曝光力度,营造文明和谐社会环境。(3)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4)家庭:家长要以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行教育影响未成年子女。

(5)未成年人自身: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自觉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课堂小结预防犯罪了解罪与罚犯罪的含义及其特征刑法的作用和内容加强自我防范认清危害并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刑罚的含义及其分类1、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下列关于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③犯罪是一种触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④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练习与巩固2、对于刑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

②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③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④违法行为均受刑罚处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D

练习与巩固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表明()①犯罪都是从小毛病开始的②“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③小错可称为大错的根源④青少年应从小依法律己、防微杜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D

练习与巩固4.“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A.守法的人天天快乐,没有丝毫忧愁 B.违法的人不会有丝毫快乐,整天愁容满面C.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D.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C

练习与巩固5.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李某这一行为()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A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状况调查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明显的不良行为倾向(如图1)未成年人犯罪状况调查Ⅱ——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如图2)(1)写出图1反映的最突出问题。(2)综合图1、图2信息,请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练习与巩固(1)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的不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