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8_第1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8_第2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8_第3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8_第4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三十八

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75(时间:30分满分一、选择题.黄山模拟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A灼烧灭菌C.热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D.沸菌解析要配制好的培养基中的有微生物的细胞孢和孢子杀死实验室常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答案:.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O为一碳源的自养2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是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解析:CO作为碳,不能作为能源物质。2答案:.产生标准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和培养基分别()A同种少数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种少数细菌,固体培养基D.多菌,固体培养基解析在体培养基中生活的细无论是一个还是许多,肉眼都是不可见的。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数较少时是不可见的固培养基上有许多细菌并且集中在较小范围时,肉眼可见菌落是一个细菌或几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形于固体培养基上,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所以肉眼可见。同种细菌形成的菌落结构是相同的。如果有许多细菌形成的菌落就可能有比较准的形态为这许多细菌第一不可能是同一种细菌第二不可能在培养基的同一个点上。答案:.合肥质检)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12345。下列操作法正确的是()

A操作前不用做任何处理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C.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区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解析第次划线前灼烧是为了止微生物污染培养基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每划线时菌种的数目减少以得到单个细菌繁殖形成的菌落线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答案:D.下列为某同学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中的部分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A培养基中蛋白胨、牛肉膏溶化后,直接补充蒸馏水至mLB用mol/L调,pH~C.压至之,要彻底排出锅内的冷空气D.接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后立即伸入菌种试管内挑取少量菌种解析A项应该先加水后加热溶化否培养基会被烧焦B选用mol/L调试是确的,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本实验应把pH~;C选加压至kPa之前彻排出锅内的冷空气为使高压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温度使内充满水蒸气并水气分子运动达到尽可能快的速度透微生物菌体及芽孢等D选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是应该的不立即伸入菌种试管内样会烫死菌种。答案:.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C.氮细菌、霉菌、放线菌D.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解析:合分析可知选择培养基依次选择的是:固氮细菌、霉菌和放线菌。答案:.灭菌共同原理是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教学科研、日常生活中的杀灭细菌常用的方法()①加热、加②紫外光线照射③精消毒④福尔林液熏蒸A①②③④C.④

B②③D.②解析:这道题与物理化学均有联,加热、加压、紫外线照射与物理有关,酒精、福尔马林与化学有关。上述处理可以使蛋白质变性,都是杀灭了细菌的常用方法。答案:A.南京质检)、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ⅠⅡⅢ

粉状硫+++

KHPO24+++

4.g+++

蔗糖+-+

(NH)S42O4.g-++

HO2mL+++

MgSO4.25+++

2.g+++注:“+”表示培养基中加入了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A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C.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D.是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解析:培养基缺少素,培养基缺少有机物Ⅲ培养基营养全面N是微生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每一种微生物正生长都需要N但自己能够固氮的生物可以生活在无氮培养基上。甲能Ⅰ生长繁殖,而乙、丙都不能,说明甲是能够固氮的微生物;乙能中生长繁殖,甲、丙不能乙不需要培养基为它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物质乙一定为自养微生物,甲、丙一定都为异养型微生物。答案:D二、非选择题.广州检测)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回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3333833338检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下面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用该方得到的。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分别取mL已释倍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已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口病的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如需检测水样中是否有柯萨奇病毒,可以通过检测柯萨奇病毒特有的片来实现。但是水样中的病毒极少,这时可以通过技术扩增病毒片,然后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技术进行扩时,一定需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题干信息显示为通过涂布样于平板培养基上后用菌落计数细菌数为释涂布平板法。将0.1mL稀了倍水样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得到的菌落数为、5657,平均为56个则每升水中大肠杆菌数(56÷0.1)

×=×

8

个片段的扩增常用PCR技术,此技术不需解旋酶,但需要耐高温的聚酶。答案:(1)释涂布平板D(2)需要设置(照组)因为需判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3)5.6×10个通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管内有气泡生成的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耐高温的合酶.韶关模)I.自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进行数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

2266557有关问题。Ⅰ.步骤如下:A制备稀释倍数为、、、、10的列稀释液。B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选________(①稀释混合平板法稀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C.宜温度下培养。结果分析:(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应稀释倍数为10确可信的是()

的培养基中得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和26取平均值C.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和,取平均值26D.个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4和25,取平均值25(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

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么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3)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数量要比测得的数________,为。某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为什么,。Ⅱ.在农业生产研究,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下图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聚的菌种逐步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到这一目的作应注意:;;。解析稀释混合平板法相对于稀涂布平板法更易得到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为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可选此法接种;在计数时,取样越多,各样本平均数越接近实际值;在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值为23.4那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10

5

=×10

由在涂布时可能出现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的情况测定的密度少于实际的数量养基上出现杂菌不一定来自大肠杆菌品系,可能是培养基被污染或培养过程中出现污染。答案:步骤B稀释混平板(或①结果分析(1)D'(2)1.17

7

多当个

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基或来自培养过程

因为不能排除杂菌来自培养Ⅱ.①每次划线前要烧②冷却后从上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划③尾区不重叠11韶关调研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国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素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纤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①

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维粉gNaNO1Na1.2gKHPO3224、MgSO0.5g、0.5g、母膏0.5水解酪素0.5蒸水容到。4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_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挑产_______的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④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如何呢?请设计实验进行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工业化酶解时,为了使纤素酶能反复使用,可以采________技。(3)乙醇是酵母菌的发酵产物,发时酵母菌直接利用的物质________。发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创造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