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码页码页/总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页【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B.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C.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D.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2.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A.Cl- B. C.Ca2+ D.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H2HCl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CCu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CO2CO将气体点燃A.A B.B C.C D.D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尿素[CO(NH2)2]和硝酸钾加碱混合研磨闻气味C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适量的二氧化锰,加热A.A B.B C.C D.D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C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D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A.A B.B C.C D.D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AKClMnO₂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O2H2O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CuFe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溶液BaCl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A.A B.B C.C D.D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I将猪肝中的铁转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硫氰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新鲜猪肝中是否含有铁离子B.新鲜猪肝中的铁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C.实验中获得的土黄色混合液属于溶液D.新鲜猪肝中含铁元素的证据是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变红9.某无色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H+、Mg2+、Cu2+、C1-、、,为确定其成分,小芳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经测定,溶液pH=1;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③取②的部分滤液加入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分析上述实验,下列收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 B.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1-C.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 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C1-10.将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物22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待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10g B.10.75g C.11.25g D.12g二、非选择题11.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是有毒、有咸味的白色晶体,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无色呈碱性。人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死亡。硝酸钠是常见的钠盐,其外形与亚硝酸钠相似,硝酸钠水溶液无色呈中性。实验室有一瓶亚硝酸钠溶液和一瓶硝酸钠溶液,请设计实验鉴别(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12.某工厂生产硼砂产生的固体废料中,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用该固体废料回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2)“酸浸”时,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为加快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3)滤液a中的阳离子是______。(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5)若流程中镁的总损耗为10%,则100t的固体废料可回收镁的质量是______。13.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废物再利用,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已知物质A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固体甲的成分有(用化学式表示)______。(3)完成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操作I、Ⅱ、Ⅲ均进行的操作名称为______,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任写一种)______。14.某学校在做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时,产生大量的含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废液,Cu2+对水体和土壤危害很大,查阅资料知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索铜离子转化路径时,有两种转化为氧化铜的方案。流程如下:(1)操作I的名称___________。(2)液体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②中滴加稀硫酸的目的___________。(3)请你表明对两个方案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15.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煅烧炉甘石(ZnCO3)和煤炭(C)炼锌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ZnCO3和C模拟古法炼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设计实验对2.0g粗锌产品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探究并测定粗锌中单质锌的含量。实验装置设计如下(忽略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装入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2)A装置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说明粗锌中一定含有_______。(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时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4)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粗锌含有的杂质有_______。(5)C装置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D处一共收集到200.0mL液体,则2.0g粗锌中含有单质锌的质量为_______g。(已知此温度下C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密度p≈0.1g/L)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能否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钡溶液,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观察到______,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他们继续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由此可知,溶液M中除了含有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提出问题】反应最终所得溶液N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不考虑酚酞)?【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BaCl2乙同学猜想:NaCl丙同学猜想:NaCl、Na2CO3【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______同学的猜想。甲同学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据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同学们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______,观察到______,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们都是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角度对反应后溶质成分做出猜想,并结合______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______性(填“酸”、“碱”、“中”)。(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你的猜想是______。【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小亮猜想不正确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12溶液______你的猜想成立18.节日晚会上,小英同学表演魔术“滴水生火”,向包裹着过氧化钠(Na2O2)的脱脂棉上滴几滴水,脱脂棉着火燃烧,魔术表演成功。同学们很感兴趣,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协助完成以下问题。[查阅资料]Ⅰ.2Na2O2+2H2O═4NaOH+O2↑,反应放出热量。Ⅱ.BaCl2、CaCl2溶液显中性,Na2CO3溶液显碱性。(1)同学们通过认真分析,从燃烧条件角度得出了脱脂棉能燃烧的原因______。(2)将燃烧后的残留固体在烧杯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加足量水溶解,无气泡产生,同学们得出结论,残留固体中不含______;同时有同学认为残留固体中可能含有Na2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3)同学们将(2)所得混合液过滤,并设计实验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中溶质为Na2CO3ii将i所得混合液,静置,往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______(4)部分同学认为往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产生气泡,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19.化学小组同学在超市看到一款自热暖足贴,商品标签显示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氯化钠。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自制暖足贴”项目研究,部分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材料,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任务一:自制暖足贴,并将其发热情况与市售暖足贴比较。【进行实验】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足贴所用无纺布相同),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足贴。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自制与市售暖足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所示。(1)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2)小组同学猜想两种暖足贴发热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_______的特性有关。任务二:估测市售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方案设计】利用市售暖足贴中的全部粉末,设计如下方案。(1)设计步骤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2)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_________。【反思交流】小组同学发现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_______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20.小文研学旅行时,对“自热米饭”发热包的发热现象感到好奇。返校后,利用化学实验室中已有的生石灰、活性炭、铁粉、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若干种物质自制了一个发热包。发现使用自制发热包时,可迅速升温,还可保温较长时间。小静同学对小文同学自制发热包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小静取适量自制发热包中的固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她认为是固体样品中的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了热量。为了进一步确认发热包中物质的成分,小静把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①取适量滤渣B放入烧杯中观察到滤渣B慢慢出现红棕色固体,触摸烧杯外壁感到微热并持续了较长时间红棕色固体是______②取适量滤液A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热包中除含有生石灰外,一定还含有物质是______③取②中的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④取②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适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取适量滤渣B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气泡产生【反思与交流】(1)步骤②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共有______种。(2)步骤④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任写一个)(3)发热包中的物质使用前必须______保存,使用后注意合理回收。21.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加热条件下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并对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分析。【查阅资料】①Na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可与O2、H2O等物质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较复杂的氧化物。②Na2O为白色固体,溶于水并与H2O反应生成NaOH,还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实验过程】③打开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盐酸,让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后面装置。④待F中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钠熔化并开始燃烧,熄灭酒精灯,待钠燃烧完全且试管冷却后再关闭活塞,观察产物为白色固体。【反思评价】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一会CO2再点燃酒精灯而不是直接点燃酒精灯?______。②C和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都是______(填试剂名称);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提出问题】燃烧产物中白色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只有Na2O猜想二:只有Na2CO3猜想三:既有Na2O又有Na2CO3【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将固体样品溶于水,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盐酸,观察现象。______猜想一不正确Ⅱ再取样品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待沉淀完全后静置,再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猜想____正确【反思拓展】小组有同学提出将实验Ⅱ中的无色酚酞溶液改成MgCl2溶液也可验证相同的猜想,请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______。22.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①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年代由远及近的正确排列顺序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A.铜合金→铁合金→铝合金B.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C.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②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湿法冶金的技术,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都有用单质铁置换出铜盐中铜的记载,试写出用单质铁与CuC12溶液反应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③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其外观与黄金非常相似。将黄铜置于稀盐酸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现有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1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BaC12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BaC1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①当滴入BaC12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②当滴入BaC12溶液104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23.铜锌合金外观似金子,化学小组为检测其中锌的质量分数,按下列流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反应,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忽略盐酸的挥发):求:(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4.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点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2)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g。(3)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答案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B.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C.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D.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正确答案】D。2.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A.Cl- B. C.Ca2+ D.【正确答案】D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H2HCl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CCu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CO2CO将气体点燃A.A B.B C.C D.D【正确答案】D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尿素[CO(NH2)2]和硝酸钾加碱混合研磨闻气味C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适量的二氧化锰,加热A.A B.B C.C D.D【正确答案】C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正确答案】B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C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D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A.A B.B C.C D.D【正确答案】D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AKClMnO₂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O2H2O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CuFe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溶液BaCl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A.A B.B C.C D.D【正确答案】C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I将猪肝中的铁转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硫氰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新鲜猪肝中是否含有铁离子B.新鲜猪肝中的铁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C.实验中获得的土黄色混合液属于溶液D.新鲜猪肝中含铁元素的证据是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变红【正确答案】D9.某无色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H+、Mg2+、Cu2+、C1-、、,为确定其成分,小芳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经测定,溶液pH=1;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③取②的部分滤液加入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分析上述实验,下列收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 B.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1-C.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 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C1-【正确答案】B10.将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物22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待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10g B.10.75g C.11.25g D.12g【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11.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是有毒、有咸味的白色晶体,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无色呈碱性。人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死亡。硝酸钠是常见的钠盐,其外形与亚硝酸钠相似,硝酸钠水溶液无色呈中性。实验室有一瓶亚硝酸钠溶液和一瓶硝酸钠溶液,请设计实验鉴别(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①.取两瓶中的其中一瓶试剂于试液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但所加试剂、现象、结论要保持一致)②.溶液变红色③.所取试剂为亚硝酸钠溶液,另一瓶为硝酸钠溶液12.某工厂生产硼砂产生的固体废料中,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用该固体废料回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2)“酸浸”时,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为加快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3)滤液a中的阳离子是______。(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5)若流程中镁的总损耗为10%,则100t的固体废料可回收镁的质量是______。【正确答案】(1)过滤(2)①.H2SO4②.将固体废料研碎(3)H+、Mg2+、Al3+、Fe3+(4)(5)16.2t13.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废物再利用,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已知物质A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固体甲的成分有(用化学式表示)______。(3)完成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操作I、Ⅱ、Ⅲ均进行的操作名称为______,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任写一种)______。【正确答案】(1)(2)Fe、Cu(3)2H2O(4)①.过滤②.玻璃棒或漏斗或烧杯14.某学校在做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时,产生大量的含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废液,Cu2+对水体和土壤危害很大,查阅资料知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索铜离子转化路径时,有两种转化为氧化铜的方案。流程如下:(1)操作I的名称___________。(2)液体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②中滴加稀硫酸的目的___________。(3)请你表明对两个方案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正确答案】(1)过滤(2)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写化学式也可)②.2NaOH+H2SO4=Na2SO4+2H2O(3)方案一较好,最终能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方案二得到的氧化铜中会混有氧化亚铁,不纯(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15.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煅烧炉甘石(ZnCO3)和煤炭(C)炼锌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ZnCO3和C模拟古法炼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设计实验对2.0g粗锌产品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探究并测定粗锌中单质锌的含量。实验装置设计如下(忽略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装入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2)A装置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说明粗锌中一定含有_______。(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时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4)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粗锌含有的杂质有_______。(5)C装置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D处一共收集到200.0mL液体,则2.0g粗锌中含有单质锌的质量为_______g。(已知此温度下C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密度p≈0.1g/L)【正确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C(3)①.②.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4)ZnCO3和C(5)①.氢气或H2②.0.65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能否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钡溶液,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观察到______,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他们继续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由此可知,溶液M中除了含有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提出问题】反应最终所得溶液N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不考虑酚酞)?【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BaCl2乙同学猜想:NaCl丙同学猜想:NaCl、Na2CO3【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______同学的猜想。甲同学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据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同学们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______,观察到______,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们都是从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角度对反应后溶质成分做出猜想,并结合______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正确答案】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②.BaCl2③.丙④.⑤.碳酸钠溶液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⑦.实验现象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______性(填“酸”、“碱”、“中”)。(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你的猜想是______。【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小亮猜想不正确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12溶液______你的猜想成立【正确答案】①.②.Cu2+或铜离子③.中④.小明⑤.NaCl、Na2SO4⑥.Na2CO3或Na2SO4或含可溶性杂质或或的可溶性物质⑦.有白色沉淀生成18.节日晚会上,小英同学表演魔术“滴水生火”,向包裹着过氧化钠(Na2O2)的脱脂棉上滴几滴水,脱脂棉着火燃烧,魔术表演成功。同学们很感兴趣,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协助完成以下问题。[查阅资料]Ⅰ.2Na2O2+2H2O═4NaOH+O2↑,反应放出热量。Ⅱ.BaCl2、CaCl2溶液显中性,Na2CO3溶液显碱性。(1)同学们通过认真分析,从燃烧条件角度得出了脱脂棉能燃烧的原因______。(2)将燃烧后的残留固体在烧杯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加足量水溶解,无气泡产生,同学们得出结论,残留固体中不含______;同时有同学认为残留固体中可能含有Na2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3)同学们将(2)所得混合液过滤,并设计实验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中溶质为Na2CO3ii将i所得混合液,静置,往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______(4)部分同学认为往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产生气泡,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正确答案】(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2)①.过氧化钠或②.(3)①.氯化钡或氯化钙或或②.溶液不变红(4)不正确,无论滤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加入盐酸后都会产生气泡,因此加入过量盐酸不能确定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碳酸钠19.化学小组同学在超市看到一款自热暖足贴,商品标签显示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氯化钠。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自制暖足贴”项目研究,部分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材料,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任务一:自制暖足贴,并将其发热情况与市售暖足贴比较。【进行实验】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足贴所用无纺布相同),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足贴。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自制与市售暖足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所示。(1)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2)小组同学猜想两种暖足贴发热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_______的特性有关。任务二:估测市售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方案设计】利用市售暖足贴中的全部粉末,设计如下方案。(1)设计步骤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2)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_________。【反思交流】小组同学发现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_______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正确答案】①.温度过高
②.持续时间短③.保温材料④.分离出粉末中氯化钠⑤.铜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⑥.固体B、碳酸钙、蛭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⑦.氧气20.小文研学旅行时,对“自热米饭”发热包的发热现象感到好奇。返校后,利用化学实验室中已有的生石灰、活性炭、铁粉、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若干种物质自制了一个发热包。发现使用自制发热包时,可迅速升温,还可保温较长时间。小静同学对小文同学自制发热包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小静取适量自制发热包中的固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她认为是固体样品中的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了热量。为了进一步确认发热包中物质的成分,小静把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①取适量滤渣B放入烧杯中观察到滤渣B慢慢出现红棕色固体,触摸烧杯外壁感到微热并持续了较长时间红棕色固体是______②取适量滤液A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热包中除含有生石灰外,一定还含有物质是______③取②中的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④取②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适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取适量滤渣B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气泡产生【反思与交流】(1)步骤②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共有______种。(2)步骤④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任写一个)(3)发热包中的物质使用前必须______保存,使用后注意合理回收。【正确答案】①.氧化铁或Fe2O3②.铁、碳酸钠和活性炭③.四或4④.或
⑤.密封21.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加热条件下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并对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分析。【查阅资料】①Na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可与O2、H2O等物质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较复杂的氧化物。②Na2O为白色固体,溶于水并与H2O反应生成NaOH,还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实验过程】③打开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盐酸,让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后面装置。④待F中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钠熔化并开始燃烧,熄灭酒精灯,待钠燃烧完全且试管冷却后再关闭活塞,观察产物为白色固体。【反思评价】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一会CO2再点燃酒精灯而不是直接点燃酒精灯?______。②C和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都是______(填试剂名称);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提出问题】燃烧产物中白色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只有Na2O猜想二:只有Na2CO3猜想三:既有Na2O又有Na2CO3【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将固体样品溶于水,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抵押房产抵押权变更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美容店加盟管理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与转让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产业联盟商家技术交流合作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脑化车轮定位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探索
- 电影节活动策划中的志愿者团队管理
- 音乐节合同范本
- 科技美学助力医疗设备设计的人性化升级
- 科技发展中的诚信文化传播策略
- 运灰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2024年生态环境局公务员考试600题内部选题库(A卷)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围出院期管理与随访指南(2024年版)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的范文
- 《物权法》本科题集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件 学习情境6:电机控制系统检修
- 厨房菜品出品标准培训
- 202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单片机的超市自动存储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8700字】
- 保证金退还协议书
- 2024年银行考试-商业银行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