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练习考点03 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含详解)_第1页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练习考点03 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含详解)_第2页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练习考点03 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含详解)_第3页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练习考点03 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含详解)_第4页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练习考点03 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例1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 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主要原因是对题干中关键词“重在”的理解,该题属于最佳类选择题,需要考生对各个选项进行甄别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廷议分封制、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事、北宋讨论政事的谏院和明朝的大学士密疏言事等虽然能够避免官员权力膨胀,但分析命题者意图可知,题干中列举的这些行为都凸显中央决策集思广益的特点,重要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排除A项。【学霸解题】审材料:注重题干中分号和“重在”等关键性信息。析选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是服务皇权,并未有效限制皇权专制,B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制度不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与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C项错误。【秒杀技巧】“有效限制皇权”首先排除。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是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在复习过程中,要理清楚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频繁换相,并且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相权进一步削弱。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大权由皇帝总揽。5.元朝: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威胁着皇权。例2西汉时,丞相车干秋的女婿徐仁因断案过于宽纵,引发外戚霍光不满,霍光当即要处死徐仁。车千秋为救女婿,召集群臣讨论,结果所有人都依附霍光。最终徐仁被弃市,车千秋也险些被霍光处分。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朝廷内部治国理念存在差异 B.皇权强化削弱了丞相决策权C.宗法观念淡薄弱化官僚特权 D.儒家思想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错因分析】忽略了外戚权力的源自于皇权的强化,而直接选A。【学霸纠错】由材料信息“召集群臣讨论,结果所有人都依附霍光”“车千秋也险些被霍光处分”等可知,外威霍光在与丞相的权力斗争中占据上风,而外威的权力来自皇帝,外戚权大实则为皇权强化,皇权的强化使得丞相的权力被削弱,因而答案为B项;A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C项“宗法观念淡薄”不符合史实,且该说法也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老师点评】本题需要考生理清西汉时期中央权力的分配,外戚专权的根源来自于皇权的不断强化;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虽然也会影响政府内部权力之间的冲突,但从题干看并没有涉及到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故可以排除C和D项。【答案】B中央官制直接对应的是君主专制,考生需要进一步厘清君主专制的演变历程时期发展历程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宋朝(加强)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元朝(加强)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该制度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B.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精神C.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 D.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廷议制度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提高国家决策的合理性,A项正确;廷议作为封建专制政府的决策方式,只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并未体现民主精神,B项错误;廷议服务于皇权,并未真正形成对皇权的有效制约,C项错误;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与“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等不符,D项错误。2.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汉)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据材料可知A.丞相可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B.皇权是古代制度的主要部分C.儒家学说已成为的主流思想 D.秦汉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秦汉时期,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汉丞相周亚夫向汉景帝提出安置降将建议,故可知丞相可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皇权专制,排除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秦汉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的信息,排除D。3.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已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 B.监督宰相执政C.明确三省分工 D.完善中枢体制【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初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掌管诏令的草拟颁发和对诏令的审核封驳,目的是使两个机构相互监督和协调,从而减少决策失误。但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各自不能“舍已从人”,运行不久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唐太宗又增设政事堂,让中书、门下两省先于政事堂共同议定,然后再去实行。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进而使中枢体制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未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书、门下两省,未反映三省分工,故C项错误。4.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这一变化表明了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 B.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C.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D.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结合所学可知,所谓的使职差遣指的是临时派某官离开其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这实质上是对臣下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所以三省制从唐到宋的变化,表明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故A项错误;“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是为加强君主专制服务的,故B项错误;监察体系不断完善的实质也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且材料所说的官职也与监察体制无关,故D项错误。5.唐高祖任命的十二名宰相皆为士族出身,高祖所属关陇地区的宰相有十人。太宗即位后,关陇地区与山东地区的宰相数量大体相等,出身于小姓、寒素的宰相人数增加。这一变化表明A.科举制拓宽了人才来源 B.士族的影响逐渐式微C.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D.统治者注重政治平衡【答案】D【详解】据题意可知,与唐高祖时期相比,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在出身上,关陇地区的宰相数量减少,同时小姓、寒素的宰相人数增加,这说明不同地区和阶层之间的政治力量出现平衡,故D符合题意;宰相不是由科举制直接选出的,排除A;士族出身的宰相人数的减少不代表士族的影响式微,排除B;宰相出身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6.有学者认为,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在他看来当时A.政务文书利于辅政制度的有效运行B.尚书省是最高政务裁决系统的核心C.程序分权有效制约了皇帝的决定权D.中央官僚机构膨胀降低了行政效率【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省体制下,上下行的政务文书签署将整个体系联系起来,有助于三省制的有效运作,A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尚书省的地位,排除B;材料未涉及皇权,排除C;官僚机构膨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7.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 B.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 D.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了北宋初年,枢密院最高长官及下设官职基本上都由文官担任,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枢密院的官员基本全是文官,没有反映出他们的分工情况,故排除B;材料“秉皇帝旨意”说明北宋这些措施加强了君权,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枢密院与中书门下的关系情况,无法得知二者相互制衡,故排除D。8.公元964年春,宋太祖赵匡胤为宰相赵普置副,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兼任参知政事,不宣布诏令、百官朝会不领班、不掌印、不升政事堂。这表明宋初参知政事的设置A.改变了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 B.有利于中枢机构日常政务的处理C.形成“二府三司”行政体制 D.使宰相数量不断增多分散了相权【答案】B【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参知政事最初的设置是没有实权的,设立这一职位的目的是为了协助宰相赵普处理政务,因此该机构的设置有利于中枢机构日常政务的处理,B正确;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改变早在汉朝以后就不断开始被削弱,A排除;材料未涉及枢密院、盐铁司、户部司及度支司等机构,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9.明洪武十年设中央机构通政使司,掌收内外一切奏章、封驳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宣达下情,广朝廷之聪明,于政体关系最重也。”该机构的设立旨在A.填补废除丞相后的权力真空 B.奠定监察制度设立的民意基础C.加强皇帝对国家事务的掌控 D.建立制约内阁权力的重要机构【答案】C【详解】根据“掌握内外一切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广朝廷之聪明,于政体关系最重也”可知通政使司的设置有利于皇帝加强对官僚体系和国家的监督和掌控,故C项符合题意;通政使司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弥补丞相职能,而是加强皇帝对国家事务的掌控,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通政使司具有奠定民意基础的作用,排除B;通政司属于中央机构,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制约内阁权力的信息,排除D。10.从汉朝以至明朝,宰相多由皇帝私臣演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