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管理学教案(会计学本科)_第1页
临沂大学管理学教案(会计学本科)_第2页
临沂大学管理学教案(会计学本科)_第3页
临沂大学管理学教案(会计学本科)_第4页
临沂大学管理学教案(会计学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案任课教师许华授课班级2015级会计本科1-6班授课时间第一周教学时间安排3课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一讲管理及管理理论的演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管理的概念;2、理解管理的职能与性质;3、明确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难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性质。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第一讲管理与管理者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备注栏作业与课外训练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管理?其基本特征是什么?2.管理活动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简述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二重性是什么?课外阅读资料或自主学习体系安排

1.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版。

2.[美]彼得·德鲁克著,孙耀君等译:《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美]哈罗德·孔茨著:《管理学》<第九版>,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课后小结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组织目标得以高效率完成的过程,其本质是协调,其内容是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这需要管理者扮演人际关系、决策、信息等多种角色,并具有技术、人际、概念多种技能。因此,管理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案任课教师许华授课班级2015级会计本科1-6班授课时间第二周教学时间安排3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员了解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和管理的基本原理;提高实践中运用管理的方法和原理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管理的方法及其运用,管理原理的运用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第二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管理的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备注栏作业与课外训练什么是系统?简述系统原理的基本要点。什么是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什么?什么是责任原理?其基本要点是什么?简述法律方法的内容与特点。简述经济方法的内容与特点。简述行政方法的内容与特点。课外阅读资料或自主学习体系安排

1.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版。

2.[美]彼得·德鲁克著,孙耀君等译:《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美]哈罗德·孔茨著:《管理学》<第九版>,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课后小结管理应该遵循人本原则、系统原则、责任原则、效益原则的原则。管理原理必须通过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原理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实际化,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案任课教师许华授课班级2015级会计本科1-6班授课时间第三周教学时间安排3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三讲管理环境与组织文化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理解管理环境的内涵及管理及管理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管理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的构成;掌握环境管理的要求与方法;了解组织文化的特征、内容、类型和功能;理解塑造组织文化的途径。教学重点与难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组织文化。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讲授,问题讨论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第三讲管理环境与组织文化管理环境环境的概念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环境管理组织文化文化概念文化的特征与层次文化的类型与功能组织文化及其建设途径备注栏作业与课外训练什么是环境?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简述外部环境的分类。简述环境管理的任务。什么是文化?简述文化的功能。简述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课外阅读资料或自主学习体系安排

1.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版。

2.[美]彼得·德鲁克著,孙耀君等译:《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美]哈罗德·孔茨著:《管理学》<第九版>,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课后小结正确的管理决策源自对决策环境〔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微观环境的准确把握,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环境变化给企业经营带灰的机遇与挑战。《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案任课教师许华授课班级2015级会计本科1-6班授课时间第四周/第五周教学时间安排6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四讲决策与决策方法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掌握决策的概念。2掌握决策过程。3掌握决策方法及其运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决策理论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决策方法的掌握。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第四讲决策与决策方法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定义决策原则决策依据决策理论决策过程诊断问题明确组织目标拟定备选方案筛选方案决策方案的实施监督与评估决策方法定性决策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政策指导矩阵定量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备注栏作业与课外训练1.什么是决策?如何理解。2.试说明决策的过程。3.为什么说现代决策应当遵循满意准则而非最优准则。4.组织中大部分决策是追踪决策,何为追踪决策?与初始决策相比,其特点是什么?5.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有什么区别?6.掌握定量决策方法,包括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课外阅读资料或自主学习体系安排

1.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版。

2.[美]彼得·德鲁克著,孙耀君等译:《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美]哈罗德·孔茨著:《管理学》<第九版>,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课后小结决策即从众多备选方案中择优的过程,决策有很多分类方法,根据自然状态发生概率的不同分为确定型、非确定型、风险型决策。第十一讲线性规划问题及其单纯形解法引言在生产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经常遇到这些问题,如生产计划问题,即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以便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材料利用问题,即如何下料使用材最少;配料问题,即在原料供应量的限制下如何获取最大利润;劳动力安排问题,即如何用最少的劳动力来满足工作的需要;运输问题,即如何制定调运方案,使总运费最小;投资问题,即从投资项目中选取方案,使投资回报最大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建立相应的线性规划模型。事实上,线性规划就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实现目标最优化。解线性规划问题目前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图解法和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1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1.1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只含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通过在平面上作图的方法求解,步骤如下:以变量x1为横坐标轴,x2为纵坐标轴,适当选取单位坐标长度建立平面坐标直角坐标系。由变量的非负性约束性可知,满足该约束条件的解均在第一象限内。图示约束条件,找出可行域〔所有约束条件共同构成的图形。画出目标函数等值线,并确定函数增大〔或减小的方向。可行域中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点即为最优解。然而,图解法虽然直观、简便,但当变量数多于三个以上时,其实用意义不大。1.2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它的理论根据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n维向量空间Rn中的多面凸集,其最优值如果存在必在该凸集的某顶点处达到。顶点所对应的可行解称为基本可行解。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找出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它进行鉴别,看是否是最优解;若不是,则按照一定法则转换到另一改进的基本可行解,再鉴别;若仍不是,则再转换,按此重复进行。因基本可行解的个数有限,故经有限次转换必能得出问题的最优解。如果问题无最优解也可用此法判别。单纯形法的一般解题步骤可归纳如下:①把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方程组表达成典范型方程组,找出基本可行解作为初始基本可行解。②若基本可行解不存在,即约束条件有矛盾,则问题无解。③若基本可行解存在,从初始基本可行解作为起点,根据最优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引入非基变量取代某一基变量,找出目标函数值更优的另一基本可行解。④按步骤3进行迭代,直到对应检验数满足最优性条件〔这时目标函数值不能再改善,即得到问题的最优解。⑤若迭代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无界,则终止迭代。1.3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化使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时,首先要化问题为标准形式所谓标准形式是指下列形式:当实际模型非标准形式时,可以通过以下变换化为标准形式:①当目标函数为时,可令Z′=-Z,而将其写成为求得最终解时,再求逆变换Z=-Z′即可。②当s·t·中存在形式的约束条件时,可引进变量便写原条件成为其中的xn+1称为松驰变量,其作用是化不等式约束为等式约束。同理,若该约束不是用"≤"号连接,而是用"≥"连接,则可引进松驰变量使原条件写成2单纯形法2.1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单纯形法迭代原理:确定初始可行解当线性规划问题的所有约束条件均为≤号时,松弛变量对应的系数矩阵即为单位矩阵,以松弛变量为基变量可确定基可行解。对约束条件含≥号或=号时,可构造人工基,人为产生一个m×m单位矩阵用大M法或两阶段法获得初始基可行解。最优性检验与解的判别〔目标函数极大型当所有变量对应的检验数均非正时,现有的基可行解即为最优解。若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时,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当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均严格小于零时,线性规划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若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大于零,而该非基变量对应的系数均非正,则该线性规划问题具有无界解〔无最优解。当存在某些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大于零,需要找一个新的基可行解,基要进行基变换。2.1确定初始可行解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等价于确定初始的可行基,一旦初始的可行基确定了,那么对应的初始基本可行解也就唯一确定,为了讨论方便,不妨假设在标准型线性规划中,系数矩阵A中前m个系数列向量恰好构成一个可行基,即A=〔BN,其中B=〔P1,P2,…Pm为基变量x1,x2,…xm的系数列向量构成的可行基,N=<Pm+1,Pm+2,…Pn>为非基变量xm+1,xm+2,…xn的系数列向量构成的矩阵。所以约束方程就可以表示为用可行基B的逆阵B-1左乘等式两端,再通过移项可推得:若令所有非基变量,则基变量由此可得初始的基本可行解2.2最优性检验假如已求得一个基本可行解,将这一基本可行解代入目标函数,可求得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其中分别表示基变量和非基变量所对应的价值系数子向量。要判定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值,只需将代入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表示,即:其中称为非基变量XN的检验向量,它的各个分量称为检验数。若σN的每一个检验数均小于等于0,即σN≤0,那么现在的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2.3解的判别定理1:最优解判别定理对于线性规划问题,若某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则这个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定理2:无穷多最优解判别定理若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其中存在一个检验数σm+k=0,则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定理3:无最优解判别定理若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有一个检验数,但是,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2.4基本可行解的改进如果现行的基本可行解X不是最优解,即在检验向量中存在正的检验数,则需在原基本可行解X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并使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具体做法是:〔1先从检验数为正的非基变量中确定一个换入变量,使它从非基变量变成基变量〔将它的值从零增至正值。〔2再从原来的基变量中确定一个换出变量,使它从基变量变成非基变量〔将它的值从正值减至零。由此可得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由可知,这样的变换一定能使目标函数值有所增加。换入变量的确定-最大增加原则把基检验数大于0的非基变量定为入基变量。若有两个以上的σj>0,则选其中的σj最大者的非基变量为入基变量。从最优解判别定理知道,当某个σj>0时,非基变量xj变为基变量不取零值可以使目标函数值增大,故我们要选基检验数大于0的非基变量换到基变量中去〔称之为入基变量。若有两个以上的σj>0,则为了使目标函数增加得更大些,一般选其中的σj最大者的非基变量为入基变量。换出变量的确定-最小比值原则把已确定的入基变量在各约束方程中的正的系数除以其所在约束方程中的常数项的值,把其中最小比值所在的约束方程中的原基变量确定为出基变量。即若则应令xl出基。其中bi是目前解的基变量取值,aik是进基变量xk所在列的各个系数分量,要求仅对正分量做比,〔这由前述作法可知,若aik≤0,则对应的xi不会因xk的增加减值而成为出基变量。2.5表格单纯形法在单纯形法的求解过程中,有下列重要指标:〔1每一个基本可行解的检验向量,根据检验向量可以确定所求得的基本可行解是否为最优解。如果不是最优又可以通过检验向量确定合适的换入变量。〔2每一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通过目标函数值可以观察单纯形法的每次迭代是否能使目标函数值有效地增加,直至求得最优目标函数为止。在单纯形法求解过程中,每一个基本可行解X都以某个经过初等行变换的约束方程组中的单位矩阵Ι为可行基。当B=I时,B-1=I,易知:,可将这些重要结论的计算设计成如下一个简单的表格,即单纯形表来完成:CCBCNθCBXBbX1X2…XmXm+1Xm+2…XnC1C2﹕CmX1X2﹕Xmb1b2﹕bmINθ1θ2﹕θmZCBb0C-CBN2.6大M法大M法首先将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如果约束方程组中包含有一个单位矩阵I,那么已经得到了一个初始可行基。否则在约束方程组的左边加上若干个非负的人工变量,使人工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与其它变量的系数列向量共同构成一个单位矩阵。以单位矩阵为初始基,即可求得一个初始的基本可行解。为了求得原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必须尽快通过迭代过程把人工变量从基变量中替换出来成为非基变量。为此可以在目标函数中赋予人工变量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系数-M。这样只要基变量中还存在人工变量,目标函数就不可能实现极大化。以后的计算与单纯形表解法相同,M只需认定是一个很大的正数即可。假如在单纯形最优表的基变量中还包含人工变量,则说明原问题无可行解。否则最优解中剔除人工变量的剩余部分即为原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2.7两阶段法用大M法求解含人工变量的LP时,用手工计算不会碰到麻烦,但用电子计算机求解时,对M就只能在计算机内输入一个机器最大字长的数字,这就可能造成一种计算上的误差,为克服这个困难,对添加人工变量后的LP分两个阶段来计算,称为两阶段法。第一阶段:不考虑原问题是否存在基可行解,给原LP加入人工变量,并构造仅含人工变量的目标函数Minw,然后用单纯形法求解,若得w=0,说明原LP存在基可行解,可进行第二阶段计算,否则,停止计算。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计算得到的最终单纯形表除去人工变量,将目标函数行的系数换成原LP的目标函数,作为第二阶段计算的初始表。然后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计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案任课教师许华授课班级2015级会计本1-6班授课时间第十六周教学时间安排3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十二讲运输问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运输问题建模方法,掌握最小元素法,了解西北角法,伏格尔法等初始方案求解方法,掌握闭合回路法,掌握最优方案的检验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表上作业法的原理、求解步骤,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运输问题最小元素法西北角法伏格尔法闭合回路法综合练习备注作业与课外训练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Ⅰ、Ⅱ两种产品,这些产品分别需要在A、B、C、D四种不同的设备上加工。按工艺规定:产品Ⅰ和Ⅱ在个设备上所需要的加工时数于下表中。已知各设备在计划期内的有效台时数分别是12、8、16和12。该工厂每生产一件产品Ⅰ可得利润2圆,每生产一件产品Ⅱ可得利润3圆,问:应如何安排生产,可获得最大利润。设备产品ABCDⅠ2142Ⅱ3214课外阅读资料或自主学习体系安排胡运权,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六章,运输问题课后小结运输问题是特殊的线性规划模型,同学们对最小元素法与闭合回路法的熟练程度不够,有待加强,个别同学也要加强运输问题建模的方法加强训练。第十二讲运输问题主要内容:1、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2、表上作业法;3、运输问题的进一步讨论。重点与难点:表上作业法的原理、求解步骤,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要求:理解运输问题的基本概念及表上作业法的原理,掌握表上作业法确定初始可行解、最优解的判别与改进的方法。§1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一、运输问题引例,设有m个生产地,可供应〔产量分别为;有n个销地其需要量分别为。已知从到运输单位物资的运价〔单价为,试问如何调运物资才能使总费用最小?设用表示从到的运量,可将这些数据汇总于下表:产销平衡表销地产地产量销量单价运价表销地产地注:有时将两表合二为一。〔1若各产地的总产量等于各销地的总销量,即,则称之为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或平衡运输问题;〔2若所有产地的总产量不等于所有销地的总销量,即,则称之为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或不平衡的运输问题;〔3若在运输途中,还存在中间转运点〔转运点即是产地,又是销地,则称之为有转运的运输问题〔或扩大的运输问题。二、平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在产销平衡的条件下,要求得总运费最小,可建立以下数学模型:该运输问题也属于线性规划问题,包括:〔1个决策变量;〔2m+n个约束条件;由于有,所以模型只有m+n–1个独立约束条件,基变量中含有m+n–1个变量;〔3系数矩阵的秩〔4系数矩阵为阶矩阵,该系数矩阵中对应于变量的系数向量,其分量中除第i个和第m+j个为1以外,其余的都为零。§2表上作业法求解步骤:〔1找出初始可行解,即在产销平衡表上给出个数字格;〔2求各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即在表上计算空格的检验数。判别是否达到最优解,如已是最优解,则停止计算;〔3确定换入变量和换出变量,找出新的基可行解,在表上用闭回路法调整;〔4重复〔2、〔3直至得到最优解为止。例1某公司有三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每日的产量分别为7T、4T、9T。该公司把这些产品运往四个销点,各销点的日销量为--3T、--6T、--5T、--6T。已知从各工厂到各销售点的单位产品的运价见下表。问该公司应如何调运产品,在满足各销点需要量的前提下,使总运费最少?单位运价表单位:元/T销地加工厂311310192874105确定初始基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一最小元素法思路:就近供应,即从单位运价表中最小的运价开始确定供销关系,然后次小,直到给出初始基可行解为止。以例1为例进行讨论:第一步:从单位运价表中找出最小运价为1,表示先将的产品供应给。因,除满足全部需要外,还多余1T产品。在与的交叉格处填上3,并将列的运价划去。第二步:在未划去的元素中再找出最小运价2,确定多余的1吨供应,并将行的运价划去。第三步:在未划去的元素中划出最小运价3,直到单位运价表上的所有元素都划去为止,最后在产销平衡表上得到一个调运方案,空格为非基变量。单位运价表单位:T销地加工厂311310192874105产销平衡表单位:T销地加工厂产量437314639销量3656注意:〔1在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方案时,在产销平衡表上每填一个数,在单位运价表上划去一行或一列〔当产大于销时;划去元素所在列;当产小于销时,划去元素所在行。运价表中有行和列,需要划+条线,填最后一个数划去一行和一列,这样共填上个数。〔2当在产销平衡表上填上某个数时,行和列都平衡,需在单位运价表上划去一行和一列〔这就出现了退化问题,为保持个基变量,需在行或列的任一空格处填上零,表示该基变量取值为零。〔二伏格尔法思路:一产地的产品,假如不能按最小运费就近供应,就考虑次小运费,这样就要有一差额。差额越大,说明不能按最小运费调运时,运费增加越多,因而对差额最大处,就采用最小运费调运。第一步:计算各行和各列的最小运费和次小运费的差额销地加工厂行差额311310019281741051列差额2513第二步:从行或列差额中选出最大者,选择它所在行或列中的最小元素,在上表中,列是最大差额所在列,列中最小元素为4,可确定的产品先供应的需要,同时将运价表中的列数字划去。单位运价表销地产地311310192874105产销平衡表销地产地产量7469销量3656第三步:对表中未划去的元素再分别计算出各行、各列的最小运费和次最小运费的差额,重复第一、二步,直到给出初始解为止。最后结果见下表。产销平衡表销地产地产量527314639销量3656注意:〔1伏格尔法与最小元素法除确定供求关系的原则不同外,其余相同;〔2伏格尔法给出的初始解更接近最优解。二、最优解的判别判别方法:计算空格检验数,当时,为最优解。下面介绍两种求空格检验数的方法:〔一闭回路法在给出调运方案的表上,从每一空格出发找一条闭回路。它是以某一空格为起点。用水平或垂直线向前划,每碰到一数字格转90度后,继续前进,直到回到开始空格为止。对用最小元素法确定的方案:销地加工厂产量4373114639销量3656不是最优解,需要调整。〔二位势法〔对偶变量法设是对应运输问题的对偶变量,其中--行位势,--列位势。检验数所有基变量的检验数即由此求出,再计算。第一步:在按最小元素法给出的初始解的数字处填入单位运价销地产地310012–145–529310第二步:在表上增加一行一列,填入。对基变量有第三步:计算空格的可直接在表上进行销地产地3113100121928–11–174105–5101229310三、调整闭回路法当<0时,表明未得到最优解,选取<0中最小的所对应的变量为进基变量,以此格为出发点,作一闭回路,确定调整量〔其原理与单纯形法中按规则确定换出变量相同,然后,按闭回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