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_第1页
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_第2页
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_第3页
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_第4页
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

跨入数字时代以来,全球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字技术在极大地扩张纪录片传统影像表达方式的同时也不断挑战着纪实底线,这也为纪录片的本体、创作等问题带来了研究和探讨的空间。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国际纪录片学界密切关注新的媒介环境下纪录片理论的发展与变化,虽然重量级作品不多,但研究主题丰富,呈现一定的张力。一本体研究《记录纪录片:纪录电影与纪录片精读(扩展版)》可以算是2014~2015年为数不多的本体研究中分量较重的文献。《记录纪录片》早在1998年就出版了第一版,不同于当时纪录片理论界盛行的美学角度,该书从伦理、政治、电影技术等方面审视纪录片,犹如一缕清风般在纪录片传统研究中拂起了涟漪,开启了新兴的研究视角。扩展板的《记录纪录片》增加了5篇文章,共囊括31位电影与媒介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纪录片作品进行“精读”式的深入剖析,涵盖了从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发行的纪录电影《北方的那努克》(1922)到当代独立纪录片《灰熊人》(2005)、《波拉特》(2006)等,还新加入了一些风格运动、生产环境以及对一些重要国家的探讨。达伦·英格拉姆在其著作《投影至墙:了解纪录电影》中指出,自从卢米埃兄弟拍摄火车进站以来,以“真实”或“非虚构”为定义标准的纪录片也作为一种电影类型被确定。然而,近年来如何定义“真实”却出现了问题,在区别真正的真实与制作者建构的真实间存在困难。在书中作者假定:所有纪录电影无论“客观”程度大小都存在着制作者的建构,因而一些纪录片相对其他纪录片而言更为真实。以此为前提,作者继而对什么样的电影可以成为纪录片、纪录片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可以维持多大程度的实验性、纪录片是否能够像文学那样支撑后现代主义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国际纪录片理论界对动画纪录片的探讨一直热度不减。克里斯蒂娜·佛蒙提在《最真诚的纪录剧形态:重构动画纪录片》中指出,学界通常把动画纪录片归为非虚构电影是因其符合比尔·尼可拉斯关于纪录片众多的类型模式之一,但动画纪录片的学术立场并不能使观众完全接受和认可。由于伪纪录片的存在,纪录片之所以为“纪录片”是因其呈现出特殊的纪实美学特征,这也是惯例上接受其成为“纪录片”的裁定标志,但这在动画纪录片中却并没有体现。相反,动画纪录片不仅采用了虚构电影的语法与美学特征,而且在视觉上也缺乏与真实世界的直接联系,并使用了演员将有事实依据的故事进行戏剧化的重现。鉴于此,作者提出将动画纪录片置于“纪实-虚构”[1]领域下是否更为恰当的疑问;尤其是考虑到动画纪录片的动画叙事形式是明显的对事实的建构,作者将动画纪录片重新定义为纪录剧中一种最真诚的形态进行探讨。二史论研究近年来,不同国家的学者纷纷以地域或国家为研究范围,不断填补纪录片史论研究的空白。由迪恩·威廉姆斯与佐伊·德鲁伊克主编的《格里尔逊效应:追溯纪录片的国际运动》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论文集。该文献将英国纪录片之父格里尔逊的思想遗产放在全球纪录片的视角下进行审视,探索了其纪录片观念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为国际化的纪录片、电影文化和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詹姆斯·查普曼的新书《英国纪录片的新历史》重新审视了英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者提出,一般提起英国纪录片对世界纪录片的贡献,人们自然联想到格里尔逊和其在20世纪30年代领导的纪录片运动。在格里尔逊的巨大光环下,早在默片时代存在于英国的非虚构电影的丰厚传统黯然失色。因此作者将英国电影电视史论研究的触角向格里尔逊的前后两个时期扩展,并进一步探讨了纪录片创作实践与变化的国家意识形态间的关系。卡米尔·迪普雷斯与朱迪斯·佩尔尼主编的《后1990纪录片:重构独立》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纪录片历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充斥着分裂与创意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的新纪录片时期,在反思真实性的同时探讨“独立”对于纪录片而言的终极意义。杰弗里·盖革的著作《美国纪录电影:国家投影》探讨了纪录片如何通过创造服务于社区建设、公众表达、社会革新的公共空间为美国公共领域做贡献,作者结合综述与个案研究,绘制了美国纪录片错综复杂的历史地图,梳理了早期电影、游记纪录片、先锋纪录片、社会纪录片、宣传纪录片、直接电影、后现代主义纪录片和新纪录片的发展沿革,重申了美国纪录片在世界电影史发展的重要地位。安东尼奥尼·特拉韦尔索与克里斯季·M.威尔逊主编的《拉丁美洲的政治纪录电影》探讨了拉美地区政治纪录电影在反映社会问题、呈现政治动荡、干预危机动荡方面的历史角色,并反思了关于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种族屠杀和创伤记忆等方面的问题。阿帕那·沙曼的《印度纪录电影:运转中的批判美学》介绍了多样化的印度的纪录片,通过检视印度纪录片史上出现的三类非常规纪录片人的全部作品——民族志电影制片人大卫·麦克道格,东北印度的运动图像艺术家群“DesireMachineCollective”,先锋纪录片创作者及电影哲人库马尔·沙哈尼,深度分析了其表达方式与美学特征,并探索了这些纪录作品如何构成印度纪录片中批判性及自反性的创作手段。其他学术论文还包括维尼修斯·纳瓦罗等主编的《拉丁美洲的新纪录片》,茱莉亚·巴塔利亚的《视频转型: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纪录电影》等。在纪录片史评价方面,2014年《视觉与声音》杂志进行了“史上最伟大纪录片”评选活动[2]。通过对340位评论家(或学者)和103位电影人(或制作人)进行调查,50部得票最高的纪录片被评选出来作为“史上最佳”,《持摄像机的人》当选榜首。布莱恩·温斯顿在《纪录片研究》杂志上撰文对此次调查活动发表评论,他认为虽然此次活动“结果容易且不可避免地被挑刺”(easy-inevitably-toquibbleattheresult)和“有缺陷”(flawed)[3],但他认为从结果可以看出:主观性不再是纪录片人的禁区——“维尔托夫式传统为主观性打开了大门,此后,诗意纪录片走向全盛”[4]。虽然这一点超越了公众关于纪录片的认知——“(纪录片)在科学性的‘客观’前提下强调真实,(公众的)这种普遍意识依然强烈存在”[5],然而评选活动“富有争议”地判定了这种认知已经过时,这无形中为先锋纪录片建造了创作的神殿——“《杀戮演绎》与《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入围[6]也说明主观扮演或动画纪录片的合法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7]——这种对维尔托夫以及之前那些被传统纪录片排除在外的纪录片人的认同带来一个信号,即纪录片的标准中客观性已经不是一个必要条件[7]。三创作研究创作研究与拍摄时间息息相关,因此,学界和业界进行创作研究的热情也十分高涨。除了之前经典的创作研究著作纷纷再版外,如《纪录片开拍指南(第二版)》、《执导纪录片(第六版修订版)》、《创造纪录片与多媒体(第三版)》、《纪录片采访艺术(电子书修订版)》;还有创作研究的新著作陆续出版,如《纪录片剪辑语法》、《科学与自然纪录片制作指南》、《纪录片导演初学课程》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音乐学教授霍莉·罗杰斯主编的《纪录电影中的乐与声》一书。该书是少有的以跨学科视角深入研究纪录片中音乐与声音运用的著作,共收录了14篇论文详细论述了纪录电影中音乐与影像间的深厚关联与其历史,探索了在纪录片中常被忽视的音乐的角色以及其在观众感知现实与虚构的过程中产生的后续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创作与传统方式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因而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新的纪录片媒介生态环境以及新时期的创作方式。由凯特·纳什与克雷格·海特主编的《纪录片新生态:新兴的平台、实践与话语》一书探讨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纪录片制作者、多媒体设计师、网络把关人和社交媒体整合营销师如何在数字平台上采用“纪录片项目”,开发新的纪录片实践,以及向受众提供参与式体验的新途径。露西亚·丽恰尔黛莉的《数字时代的美国纪录片制作》一书以多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导演肯·伯恩斯,以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获得者迈克尔·摩尔和埃罗尔·莫里斯三位导演的作品为研究案例,探讨新技术和新环境如何影响和改变了美国纪录片的创作。英语系研究中唯一一本致力于纪录片研究的学术期刊《纪录片研究》将2014年第3期作为专刊探讨新媒介环境下的纪录片,收录的论文包括《网上众筹纪录片与政治的真实与权威》、《制造意义:数字与网络媒体下的纪录片转型》、《实利主义与交互式纪录片》、《交互的策略、意义的质疑:交互式纪录片〈第71号灰熊〉的受众研究》、《数字摄像术中的自动化:从肯·伯恩斯效应到“意义生成”引擎》、《〈占领华尔街〉的浮现以及数字纪录片的实践:蒂姆·普尔,实时流媒体和公民新闻的实验》6篇文章,从多个角度对互联网、手机以及融媒环境下的纪录片自然属性与创作实践进行讨论。纪录片主创人员的访谈文献可以使读者知晓佳作诞生的各个环节以及幕后细节,从而获取宝贵的间接经验指导创作实践。在主创访谈方面,有两部重量级作品发表:一个是斯科特·麦克唐纳的《先锋纪录片:先锋电影与纪录片的交集》,该著作对如罗伯特·加纳、艾德·品克斯等一批先锋纪录片创作者等开展深度访谈。另一个是梅根·坎宁安的著作《纪录片的艺术:与15位顶尖导演、摄像师、剪辑师和制作人的访谈录》。四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时至今日,西方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已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纪录片作为一项思想性较高的文化品,也是西方文化研究的对象之一,关于西方对纪录片的文化研究不乏佳作。比琳达·斯梅尔在其著作《纪录片:政治、感情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传统的纪录片被普遍认为与教育、科学、历史和理性的领域相关,然而这种认知框架是不够的,她围绕主体性的问题,认为纪录片研究不应仅限于电影研究,而应扩展为结合性别研究、酷儿理论、文化理论、批判种族研究、政治理论和精神分析等在内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伊布·邦德尔格的《参与现实:纪录片与全球化》一书审视了在新环境下的全球化浪潮如何在纪录片中得以呈现。该书以全球化的理论为框架,钻研新的全球媒介文化,论述了新环境下纪录片在应对包括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社会、文化等全球性议题时的角色、功能与形式。罗伯特·贝克福德的著作《纪录片驱魔术:抵抗殖民地基督教的蛊惑》是一部别出心裁的跨学科的研究,将后殖民研究、种族研究、神学宗教研究与电影研究相结合,探讨了纪录片作为一种象征系统在反映神学观点中起到的作用。诺沃提尼·劳伦斯编著的《记录黑人经历:论非虚构电影中非裔美国人的历史、文化和身份》一书从种族政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美国纪录电影如何呈现非裔美国人的活动,研究内容涵盖了民权、体育运动、电子媒介和当代非裔美国人的斗争四大领域。作者认为既有的文献往往忽略了非裔美国人纪录电影,这部研究的出版也使得纪录片的研究话语更完整。保罗·马加诺利在其著作《记录乌托邦:实验纪录片的政治》一书中探讨了诸如黑特·史德耶尔,约阿希姆·科斯特等当代重要艺术家的实验纪录片作品,研究其艺术实践的政治意义。作者认为,当代艺术家对过往事物的兴趣是由于在乌托邦想象中发生了从未来走向纪念的转变。这部研究对近年来属于当代艺术领域的纪录片发生的转向首次做出批判性考察,也对资本主义晚期社会中乌托邦主义形成条件的争论有批评性的贡献。《纪录片研究》将2015年第1期作为“桀骜不驯的纪录艺术激进主义”的专刊,深入探讨夹杂了激进主义的纪录片的真实底线。艺术激进主义是一个复合词,由艺术(Art)和激进主义结合而来,通常指用艺术形式表达政治诉求的行为,有关社会、环境和技术问题的也较为常见。该专刊收录的文章包括:《桀骜不驯的艺术激进主义和〈杀戮演绎〉的参与式纪录生态环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JafarPanahi纪录片〈这不是一部电影〉中的政治与抗议》,《不后悔的反叛:数码时代的纪录片艺术激进主义》,《意外的艺术激进主义:〈库马尔〉的虚构化功能》,《纪录片的尴尬转型:谄媚的喜剧和媒介观赏》等,这些文章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为艺术的纪录片如何与政治发生联系。跨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际上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保题材纪录片也随之大量出现,关于环保题材纪录片的文化研究也逐渐系统化。2014年5月,首部系统研究环保题材纪录片的专著《绿色纪录片:21世纪下的环保纪录片》出版,作者海伦·修斯细致考察了《天然气之地》《难以忽视的真相》《人造风景》《海豚湾》等影响较大的环保题材纪录片,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并探讨了环保题材纪录片对环境问题的呈现与批判。此外,还有一批学术论文聚焦环保纪录片研究。文森特·坎贝尔在其论文《纪实娱乐电视中环境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建构》[8]中运用定性框架分析理论分析了一系列纪实娱乐电视节目;作者认为相比新闻、纪录片和虚构电影,纪实娱乐节目对环境问题的建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但它们对环境危机的回应都有明显的宿命感,这种有问题的呈现将自然灾害建构为娱乐视野下的偷窥奇观。玖寇·艾尔特南的《声称希望与灾难:三部气候变化纪录片的修辞表达》以三部反映气候变化的纪录片为例,运用古典修辞学研究其修辞形式与手法;作者认为,修辞与叙事等其他表达方法在纪录片中相互交织,更好地支撑纪录片的观点呈现。五对中国纪录片的研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国际上各领域的学者对中国的研究热情也日益高涨,这份热情也延展到了纪录片研究领域。国际纪录片学术界对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学者走向国际舞台,在中国纪录片研究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长期以来,西方认为香港并没有重要的关于纪录电影创作的传统,而伊恩·艾特肯与迈克尔·英厄姆主编的《香港纪录电影》却对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2009年5月与2012年1月,该书编者之一的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艾特肯分别组织了两次关于香港纪录电影的学术讨论会,从历史沿革、区域环境、理论视角、公共服务以及格里尔逊传统的影响等多个角度探讨了香港纪录电影,温斯顿曾为讨论会做主题演讲。2014年,《香港纪录电影》一书出版,集结了多年来学界关于香港纪录电影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梳理一系列香港租界地纪录电影和传统的英国官方纪录电影的创作,呈现了西方学界尚未发现和重视的、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出现的香港电影创作传统,填补了纪录片史论和区域研究的空白。曹青著的《西方凝视下的中国:英国电视纪录片中的中国1980~2000》则以华人的独特视角在纪录片研究的国际舞台上发声。作者利用弗拉基米尔·普洛普的叙事理论考察了1980~2000年英国电视纪录片中描绘的中国形象,重点探析电视叙事策略如何呈现了中国形象,以及中英两国在展现中国形象时的差异,还特别指出西方现代性支配着中国形象的主流话语权。中国台湾学者邱贵芬与美籍教授张英进合著的《新华语纪录片:伦理,主题与空间》一书分析了华语纪录片在处理敏感社会问题时面临的伦理困境和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