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50题)1、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是()。A.竹笛B.长笛C.梆笛D.曲笛【答案】B2、在上课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草原的背景音乐,并用语言描绘了草原上奔腾的骏马、欢叫的牛羊、洁白的毡房的场景。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该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A.音频导入B.设疑导人C.故事导入D.创境导入【答案】D3、“音乐课上,老师示范傣族孔雀舞中典型的‘三道弯’动作,并分析讲解其基本的舞蹈特征”,此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探究法C.体验法D.讨论法【答案】A4、导课设计拖沓冗长、不着边际,违背了导课的组织原则中的()A.新颖性B.针对性C.简洁性D.趣味性【答案】C5、术语Allegro的意思是()A.中板B.快板C.行板D.主板【答案】B6、《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歌曲体裁是()。A.歌舞曲B.进行曲C.叙事曲D.摇篮曲【答案】B7、提出“大音希声”这一音乐美学思想的是()。A.墨子B.荀子C.庄子D.老子【答案】D8、下列作品中,那部属于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A.《白毛女》B.《红灯记》C.《打严嵩》D.《群英会》【答案】B9、《大刀进行曲》的歌曲体裁是()。A.歌舞曲B.进行曲C.叙事曲D.摇篮曲【答案】B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音乐作品来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审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教学法叫()。A.体验法B.情境法C.讨论法D.演示法【答案】A11、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编钟属于()。A.秦晋音乐文化B.齐鲁音乐文化C.荆楚音乐文化D.燕赵音乐文化【答案】C12、“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三大原则出自什么教学法?()A.奥尔夫教学法B.达尔克罗兹教学法C.柯达伊教学法D.柯尔文教学法【答案】A13、在学唱戏曲唱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聆听范唱,再调整自己的演唱,力求准确表现戏曲唱段的特点跟韵味。这一活动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A.理解能力B.模仿能力C.合作能力D.欣赏能力【答案】B14、下列有关交响乐队的正确说法是()。A.弦乐组处于乐队的从属地位B.铜管乐组富于色彩变化,木管乐组具有明亮的音响C.铜管乐组具有明亮的音响,木管乐组富于色彩变化D.打击乐组处于乐队的核心地位【答案】C15、收集并分析每位学生音乐表演和作品集锦的评价方式是()A.测验评价B.档案评价C.表演评价D.观察评价【答案】B16、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是由()组建的。A.任光B.萧友梅C.黄自D.刘天华【答案】B17、下列歌曲乐句结构符合“起承转合”的是()。A.《八月桂花遍地开》B.《小草》C.《绣金匾》D.《兰花花》【答案】A18、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不包括()。A.集体、个人探究B.小组探究C.小组、集体结合探究D.教师、学生探究【答案】D19、20世纪90年代初,鲍元恺以24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组曲是()。A.《御风万里》B.《纳西一奇》C.《土楼回响》D.《炎黄风情》【答案】D20、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音乐家是()。A.沈心工B.李叔同C.萧友梅D.赵元任【答案】B21、“高山流水”的典故与我国古代哪位琴家有关?()A.师文B.秦青C.伯牙D.韩娥【答案】C22、在演奏《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时,下列哪项速度记号合适这首乐曲()A.ModeratoB.LentoC.PrestoD.Andante【答案】C23、下列关于和声模进的说法错误的是()。A.模进的最初原型称为模进动机B.是推动音乐展开与保持材料统一的重要手法C.模进过程中模进音程绝对不能改变D.模进次数一般以三四次为宜【答案】C24、不能装于同一药斗或上、下药斗的药组是A.升麻与葛根B.川乌与草乌C.附子与天花粉D.射干与北豆根E.橘核与小茴香【答案】C25、创作了《弄臣》《茶花女》等经典歌剧的作曲家是()A.罗西尼B.贝里尼C.威尔第D.亨德尔【答案】C26、“在欣赏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同一主题的不同乐器’”,其教学重点是()。A.音高B.速度C.音色D.力度【答案】C27、不属于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的是()。A.人文性B.审美性C.体验性D.实践性【答案】C28、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国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下列哪首是他的作品()A.《匈牙利舞曲》B.《拿波里舞曲》C.《1812序曲》D.《西班牙随想曲》【答案】D29、京韵大鼓因用北京方言演唱而得名,其唱腔来自()木板大鼓。A.北京B.河北C.山东D.山西【答案】B30、腼腆的小丽在本学期的音乐课中经常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且能够说出一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体裁。教师在本学期的考评中给小丽以下评语:“小丽同学越来越主动参与音乐课堂活动,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体裁,进步非常大。”这种评价方式是()。A.自评B.互评C.定量测评D.定性评价【答案】D31、康塔塔源于()。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答案】C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学生的学习中,应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B.终结性评价是指对期末课程结业的检测C.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自我评价方式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根据不同学段和年龄,广泛、灵活地运用D.自评、互评及他评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是实施综合性评价的重要方面【答案】A33、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是()。A.《大浪淘沙》B.《月夜》C.《病中吟》D.《空山鸟语》【答案】A34、马老师在“音乐与舞蹈”模块的社交舞教学中,播放探戈与华尔兹的舞蹈片段,让学生讨论二者的异同。他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比较法C.练习法D.音乐与戏剧表演【答案】B35、为电影《卧虎藏龙》配乐的是()A.久石让B.刘欢C.谭盾D.陈其钢【答案】C36、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瞿小松《MongDong》B.刘媛《土楼回响》C.朱践耳《纳西一奇》D.郭文景《御风万里》【答案】C37、勋伯格是20世纪初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这个乐派的特色?()A.主张12个半音地位相等B.排除调性色彩C.大量使用五声音阶D.批判印象乐派对自然中朦胧光影、缥缈事物的描写【答案】C38、在学习《爵士乐》内容时,教师让有钢琴基础的小明同学上台用爵士乐的形式表现一首自己熟悉的乐曲,并给出“很有创意,有自己的音乐想法,今后可以更多地尝试音乐创作”的积极评价,使小明信心大增,也更有兴趣学习不同艺术风格的音乐。这里教师的评价体现了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A.导向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可操作性原则【答案】A39、下列属于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是()A.《梁山伯与祝英台》B.《乱云飞》C.《御风万里》D.《云南音诗》【答案】B40、下列由谷建芬创作的歌曲是()A.《大海啊,故乡》B.《歌声与微笑》C.《难忘今宵》D.《小草》【答案】B41、湖北民歌《龙船调》是一首()歌曲。A.齐唱B.对唱C.重唱D.独唱【答案】B42、昆曲《牡丹亭》“春香闹学”唱段中,“春香”的角色是()。A.闺门旦B.花旦C.武旦D.老旦【答案】B43、立部伎一般用()人演奏。A.64~180B.190~200C.150~200D.100~150【答案】A44、欣赏海顿《“惊愕”交响曲》时,老师说:“在平静的音乐中,时不时会出现一声突响,这种突响一共出现了几次?”这一教学活动突出了哪一种音乐要素?()A.力度B.速度C.节奏D.音高【答案】A45、下列不属于指挥起拍收拍三要素的是()。A.速度B.力度C.情绪D.姿势【答案】D46、在聆听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后,张老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乐曲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D.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答案】C47、我国最早论述声乐的著作是()。A.《唱论》B.《词源》C.《碧鸡漫志》D.《闲情偶寄》【答案】A48、下列不属于琵琶曲《十面埋伏》中的音乐段落小标题的是()。A.“列营”B.“四面楚歌”C.“吹打”D.“诸将争功”【答案】B49、把构成音乐教学过程的相互关联的若干因素进行并列式组合称为()音乐教学过程设计。A.展开式B.环节式C.步骤式D.递进式【答案】B50、下列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体裁相同的是()A.《草原英雄小姐妹》B.《彝族舞曲》C.《喜洋洋》D.《万马奔腾》【答案】A大题(共10题)一、一节七年级音乐课,老师带着全班学生热情地表演《重整河山待后生》,当唱到“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时,有学生在接“哈”“吼”。原来是后面几个所谓的“差生”。他们看到老师停顿下来,不敢再闹了。老师接着说:“有的同学在这加上‘哈“吼’非常好,很有气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一起唱,并加上动作,所有学生的表演都很起劲,那几个“调皮鬼”也开心和骄傲极了。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自己的观点。【答案】本题属于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1)老师面对课堂上不守纪律的学生,并没有批评和责罚,而是充分发挥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调动起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所以在遇到课堂的突发事件时,首先应有敏捷的思维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其次,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稳定的情绪。(2)我们教学的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体验、模仿等方式,让学生有所收获。二、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教学内容】1.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2.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3.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教学目标】通过听、唱、动让学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并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关歌舞。【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1)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答案】该教学过程虽然完整,但在一些方面没有遵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1)导入环节,老师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这点遵循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吸引学生对这节音乐课的学习兴趣,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但在此之后,老师没有任何引导,没有让学生自己思考,就直接告诉了学生这首歌的音乐特点及音乐风格,这一做法忽视了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2)在新课教学环节,老师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乐文化的原因,这种做法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一理念,但教学方式不恰当,没有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之后赏析两首歌曲时,老师都是采用先让学生听、再给学生讲授音乐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仍然忽视了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3)此课例在导入环节播放《生命之杯》后,老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及音乐特点,从而引出拉丁美洲的音乐。在新课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互相交流之前搜集到的关于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乐文化的原因。在鉴赏歌曲时,可先播放歌曲,通过歌曲,学生体会其中情感,并通过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三、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觉!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答案】(1)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节课是鉴赏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入地教学,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这位老师刚开始也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在欣赏过程中,面对学生睡着了的现象,老师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们进行了批评,不符合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在面对学生因为欣赏音乐而睡着的现象,作为老师,应该问一下大家睡着的理由。面对学生说音乐听着太舒服了,教师要进行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声色俱厉地批评,势必不能缓解课堂局面。(2)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要设计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积极地探究与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的问题不仅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情绪情感、音乐形象的思考,还要对音乐的艺术特征、时代特征、美学思想等有所感悟和体验。音乐鉴赏课固然以聆听为主,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协同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音乐剧、舞台剧、小品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四、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B.旋律特点C.节奏特点D.节拍特点E.结构特点(2)通过讨论、分析乐谱,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答案】(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节拍特点、结构特点多次聆听,后来通过讨论分析,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等,足以说明进行曲与抒情歌曲所表现的不同的美感。(2)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在布置写作任务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创作形式,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在活动中还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3)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只是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积极实用的评价建议,进而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五、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B.旋律特点C.节奏特点【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要求教学设计首先要完整;随后教学过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再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能力;最后教学的内容要注意适度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六、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九年级音乐课《月之故乡》这一课例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月之故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歌曲《月之故乡》,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深切的思乡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辨、感等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知道这是一首多段体的歌曲,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中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教学重点】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教学难点】旋律中5、6节与13、14小节的区别。【教学用具】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钢琴。【教学过程】1.常规发声,声音铺垫(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答案】本教学课例逻辑严谨,教学过程充实,是一个很好的课例。教学目标清晰,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整个课堂教学。老师用自己的演唱来进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教授环节能够发挥学生的独立性,采用对比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体会作品。在总结提高环节,播放与本课例相关联的视频,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唯一不足的是缺少“小结与作业”这一环节。七、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点评。【课题名称】《丰收时节》【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丰收时节》及综合创编【主要目标】1.学习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感受“赛乃姆”节奏。2.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围绕“丰收时节”主题,尝试创作和表演,体会舞台表现的综合性特征。(其他目标略)【学时】1【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作品赏析——天山脚下的《丰收时节》【答案】该课例是一个相对丰富的案例,但也有部分内容需要更加合理的设计。优点:(1)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模仿维吾尔族舞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2)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都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刻带领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舞蹈动作表现;同时,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编活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3)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我国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进行细致地示范与讲解,同时在舞蹈练习过程中,请学生模仿“摘葡萄”的动作,学习舞蹈的同时,传达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缺点:(1)欣赏环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带领学生欣赏乐曲,又要带领学生进行创编活动,但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舞蹈动作教授为主,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在一起,虽然体现了“学科综合”,但在“突出音乐特点”上有所缺失,没有带领学生更好地聆听与欣赏乐曲,这种做法违背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2)创编环节:该老师在音乐课堂中,虽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参与课堂表现,但是在课堂当中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来练习舞蹈动作,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八、案例:音乐课上,李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在聆听和分析全曲后李老师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小春回答:“我觉得是欢乐的。”老师说:“要是这么简单,还要你来回答吗?”小春赶紧改口说:“轻快的。”老师说:“刚才已经分析了,这首作品表现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团结胜利主题,所以它的情绪应该是庄严和辉煌的,请所有同学牢记下来!”全班同学点头表示赞同。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本案例中的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处理不恰当。案例中,学生对于作品欣赏后的回答是个性而主观的,教师因不符合常规答案而直接否定学生并言语犀利,对学生造成了消极的评价和影响,新课标理念指出,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因此不符合理念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就是对于音乐的二次创造,音乐是非语义性的,也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因此该教师的行为也不符合“鼓励音乐创造”;后续教师直接宣布答案,并没有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的分析中思考,也不符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我认为,对于学生有不同的听后感受,首先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实在偏离作品中心主题的情况,可以再次聆听或借用明显的音乐要素来进行问题引导,配合作品或作者背景的趣味介绍,突出审美和人文的重要性;此外每个学生的见解总会不同,小组讨论给出建议也是不错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良好习惯,肯定的评价对于学生的音乐兴趣的保持也是有利的。九、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爱尔兰民间舞蹈——踢踏舞【教学目标】1.通过对爱尔兰民族经典音乐剧《大河之舞》选段的欣赏与分析,培养对踢踏舞学习的兴趣。2.学习踢踏舞基本动作,能够掌握踢踏舞的舞步特点。3.培养节奏的表现力和舞蹈的创编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和创编踢踏舞。【教具】多媒体、幻灯片、自制剪辑的音乐【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与舞蹈的课堂,现在就让我们跳起热身韵律舞蹈。(播放剪辑的《肯肯圆舞曲》,队伍集合成上课的形式)【答案】从整体上说.该课对舞蹈艺术基本特征的把握,对音乐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本与管理会计(英文)》课件-3.1Cost flows in manufacturing business
- 音乐课介绍课件
- 高效节能电机项目招投标方案(模板)
- 2025年果酒及配制酒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钢结构用H型钢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非晶硅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问诊服务质量优化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漏洞扫描技术在物联网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 时尚零售行业快时尚模式下的品牌合作与联合营销报告
- 智慧城市的公共交通数据分析报告
- 文学概论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中国数据标注产业深度分析报告
- 学校粉刷门窗协议书
- 2025-2031年中国材料预浸料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法人更换免责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研究报告
- 小球弹簧(蹦极、蹦床)模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模型及解题技巧(解析版)
- 氢能分解与转化技术创新-全面剖析
- 2025-2030天文望远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逻辑推理能力测评题库(附答案)
- 车辆伤害培训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