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格局,我们的境界。A.络绎不绝锦囊妙计开拓升华B.纷至沓来灵丹妙药拓展提升C.纷至沓来锦囊妙计开拓升华D.络绎不绝灵丹妙药拓展提升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之所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C.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D.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②认准的、看好的事情,毫不犹豫、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③否则,迟缓犹豫、畏手畏脚,走一步退三步,就会错失战机,贻误大事,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作为”。④所以,该“有所为”时,就要“敢为”“快为”。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B.壶口瀑布以“中国第一瀑”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C.听到那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D.一滴水,洁白的云,美丽的丽江古城,眼前的一切惟妙惟肖。5、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法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B.《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吴伯箫,山东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成果丰硕。C.美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D.顾拜旦,英国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6、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A.蕴藻偏然不修边幅纷至塌来 B.糜子追朔穿流不息接踵而至C.冗杂暄嚷名副其是震耳欲聋 D.锵然激变目眩神迷海枯石烂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霭(ǎi)褶皱(zhě)斡旋(wō)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狩猎(shòu)蛮横(mán)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龟裂(jūn)彷徨(páng)接踵而至(zhǒng)D.寒噤(jīn)堕落(duò)拾级(shè)络绎不绝(zé)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欺侮(wǔ)翌日(yì)挑拨离间(bó)震耳欲聋(lóng)B.蠕动(rú)闭塞(sāi)目眩神迷(xuàn)强词夺理(qiǎng)C.瞭望(liào)拙劣(zhuō)暴风骤雨(zòu)纷至沓来(tà)D.追溯(sù)龟裂(jūn)名副其实(fù)棱角分明(léng)9、(题文)诗词默写(1)唤醒对古典诗词的记忆。①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⑤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村,是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好拟一个热情的主人,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她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城东九公里,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她(相距/相间)黄山景区大门只有38公里,离黄山机场54公里、黄山火车站52公里,离遗产地宏村、迷宫式村落南屏、舒秀文故里屏山仅十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她群峰连mián,风光秀丽,至今仍然(留传/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扑完整的还有124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l)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璀璨(______)南眺(______)连mián(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__(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壶口瀑布梁衡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或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料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⑤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校,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请你从第②段和第④段中,分别找出两个词语,概括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特点。2.第③段画线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哪些内容?4.有人认为第⑤段是写“脚下石”的,与本文写壶口瀑布的内容无关,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5.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它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一个人的演讲张以进①十岁那年,班主任陈老师推荐我参加学校的一个演讲比赛。得知消息,我的心里忐忑不安。我是个农家孩子,虽然作文写得好,但演讲却是一窍不通;至于登上那高高的演讲台,那更是从未有过的经历。②放学回家,父亲看我心神不宁,问我出了什么事。我把老师想让我参加演讲比赛的事说了,带着哭腔恳请父亲:“爸,我不想去演讲。你去跟老师说说,让其他同学参加吧。”父亲先是劝我参加演讲,可我就是不愿去。看我耍赖的样子,父亲从口袋里摸出旱烟筒,装上几缕烟丝,点燃后抽了一口:“我到陈老师家去一趟,答应与不答应,你都要准备。”③父亲很晚才回家,走到我床前摇了摇头。一直醒着的我,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陈老师没有答应父亲的请求。看着父亲无可奈何的样子,我转身给了父亲一个脊背,心想:这么点事都求不到陈老师,实在不行,只好自己随便应付一下了。④父亲以为我睡着了,帮我掖了掖被子,走了。⑤因为这件事,我很生父亲的气。第二天放学的时候,父亲端给我一碗米饭,我也没理他。晚饭后,我顾自一个人做完作业。就在我收拾作业本的时候,一直蹲在旁边的父亲对我说:“拿着要演讲的那篇文章,你跟我来一下。”⑥我和父亲乘着夜色出了村。走着走着,父亲竟然把我带到了学校操场里。满天的星光下,校园里空无一人,除了蟋蟀的鸣叫声,四周静悄悄的。父亲带着我走上操场边的主席台,拿出一个崭新的手电筒,对我说:“你站在这里,讲一讲那篇文章。”⑦父亲的话里充满了鼓励,让我无法拒绝。我接过手电筒,父亲走到了台下,搬了块石头坐在操场里。⑧站在主席台上,我的脸涨得通红。银白的月光倾泻下来,我只能看到父亲黑魆魆的身影。借着手电筒的光线,我硬着头皮开始演讲,没讲几句,我就忘了后面的文字,开始结巴。我抬头看看父亲,他依然在台下静静地听着,像个忠实的听众。⑨停顿片刻后,我再次从头开始演讲。一遍,两遍,起初我感觉很不自然,有时候连话语也不连贯。说着说着,我心中的恐惧感渐渐消失了,演讲也变得逐渐通顺起来,到了精彩之处,父亲还为我鼓掌加油。那天晚上,在很多人温馨的睡梦中,朴实的父亲帮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⑩“每个人都会遇到第一次,人生要学会面对。”回来的路上,父亲这样告诫我。我记着父亲的教诲,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训练,我登上了学校演讲比赛的舞台,获得全校第二名。⑪第一次参加学校演讲比赛的获奖,给了我很大鼓舞。从那以后,每当人生中遇到艰难曲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人生要学会面对。也正是不断地去面对,让我在人生路上不停地去攀登新的高峰。⑫光阴荏苒。四十年后的一天,我去拜访陈老师,无意中说起那次演讲比赛的事,陈老师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你父亲来找过我,和我聊了一些你学习上的事,但他没有说过让你退出比赛。”⑬回家后,我问起父亲。父亲笑笑说:“每只雏燕都有学试飞的时候,没有第一次的试飞,燕子怎么能学会高飞呢。所以我根本没想让你退出比赛。我去找陈老师,只不过是去听听陈老师对你的评价。从陈老师那里回来,我心中更有底了。”⑭我恍然大悟。四十年后,我终于明白父亲的心意,是他鼓励我学会了第一次的面对,就像第一次试飞的燕子,他在背后默默鼓励我慢慢学会高飞,让我飞出了一个崭新的人生世界。(选自《上海故事》,2019年3月5日)1.按照时间顺序,从父亲的角度,补全父亲引导“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的过程。(1)父亲同意“我”的恳求去找老师换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回家路上,他告诫“我”人生要学会面对,让“我”最终登上了学校演讲比赛的舞台。2.分析第⑥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回答两点即可)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摘自沈复《浮生六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又留蚊于素帐中(________)(2)使之冲烟而飞鸣(________)2.若给选文拟个标题,下列恰当的一项是()A.明察秋毫 B.物外之趣 C.神游花草 D.怡然自得3.由选文可以看出,童年的沈复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14、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④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C.选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⑵微斯人,吾谁与归?四、作文(4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明月清风,荒滩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中、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B【解析】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第一空应填写“纷至沓来”。“锦囊妙计”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灵丹妙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一剂”的数量词,第二空应填写“灵丹妙药”。“开拓”意思是开创;“拓展”是开拓、扩展的意思。第三空应填写“拓展”。“升华”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思想境界的升华艺术的升华;“提升”意思是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第四空应填写“提升”。据此分析应选B。2、D【解析】

A.句式杂糅,删除“的缘故”。B.句式杂糅,删除“为了”。C.缺主语,删除“关于”。故选D。3、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仔细阅读这段话,句①是“因”,句④是“果”,然后句②从正面具体论述怎样“敢为”“快为”,句③从反面进行论述。据此分析排序为①④②③,选C。4、D【解析】

惟妙惟肖: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运用对象错误。故选D。5、B【解析】

A.“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法制”错误,应改为“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B.正确;C.作家乔斯坦·贾德,挪威人;D.顾拜旦,法国人。故选B。6、D【解析】

A.偏然——翩然,纷至塌来——纷至沓来。B.追朔——追溯,穿流不息——川流不息。C.暄嚷——喧嚷,名副其是——名副其实。7、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有误,应为斡旋(wò);B项有误,应为冗杂(rǒng);D项有误,应为寒噤(jìn),络绎不绝(yì)。故选C。8、D【解析】

A.拨—bō;B.塞—sè;C.骤—zhòu;故选D。9、①曲径通幽处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③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⑤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庇、阙、窈窕、逑”等字词容易写错。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10、(1)cuǐtiào绵(2)古扑古朴(3)相距保留(4)比喻拟人【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作答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题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2)考查字形的识记。对汉字的识记,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古扑-古朴。(3)考查词义的辨析。①相距:相互间距离。相间:相互隔开。根据语境,应该选择“相距”。②留传:从前的事物留下来传给后世。保留:保存不变。根据语境应该选择“保留”。据此作答。(4)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赋予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来写。据此,划线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雨季:危险、震耳欲聋;枯水季:凝重、猛烈。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形状、态势、力量,表现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3.小小的壶口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联想到中华民族的特点。4.不能删,第⑤段作者以“脚下石”被“寸寸剁去”,侧面表现黄河水的以力相较,奋力抗争。5.示例: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要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解析】1.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答题区域,找到相关语句提取关键词语即可。如可概括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特点的词语可分别提取第2段“危险、震耳欲聋”和第4段“凝重、猛烈”作为答案。2.欣赏文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表现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气概。3.考查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的内容。可分析第4段“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第6段“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等句,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4.这种题一般都要答不能删。要读懂文段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的情节或文章的中心体会不能删除的原因;或分析其写作手法,探究对描写黄河水的意义。如作者写“脚下石”被“寸寸剁去”,是从侧面描写黄河水的性格特点,即不服输的以力相较,不服从命运的奋力抗争。是黄河水的形象更加丰满突出。5.考查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要根据壶口瀑布的特点写启示,写人生的启迪。通过描写壶口瀑布,赞美了黄河壶口瀑布大气磅礴,一泻千里,波涛汹涌;展示了雄壮、浑厚、博大的力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了中华儿女的身躯,也同时孕育了高贵的灵魂。中华民族5千年来奋勇向前,自强不息。因此,作者通过写壶口瀑布,也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今后的生活中,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面对困难要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永攀高峰。12、1.(2)父亲找老师并未提换人的事儿,只是了解“我”学习上的情况,然而回来却告诉“我”老师不同意换人。(3)父亲带着生气的“我”,到学校空旷的操场上练习演讲,最终帮助“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2.渲染了夜晚校园清幽寂静的氛围;暗示了“我”面对未知事情时好奇、紧张、害怕的情绪;为后文写“我”最终能够心无束缚地完成第一次演讲创设了条件;从侧面体现了父亲为了鼓励“我”学会勇敢面对的用心,以及他独特的教育智慧和对“我”深沉的“爱”。3.①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我”因为演讲比赛而忐忑不安,父亲积极了解原因后,为照顾我的情绪,答应“我”的恳请去找老师换成其他学生;②循循善诱、教子有方:因为“我”缺乏面对演讲比赛的勇气,他便带“我”去空旷的操场上练习,并且及时给予“我”鼓励和教诲;③智慧、用心良苦:面对“我”的消极退赛情绪,父亲不是一味听从“我”的说法,而是先了解情况,然后又用心良苦地鼓励“我”,用他的教诲影响“我”。4.示例一:表达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因为要参加演讲比赛而忐忑不安,父亲没有因为“我”的胆怯而呵斥“我”,也没有因为心疼“我”而直接向老师表达出演讲比赛换人的请求,而是用心良苦地帮“我”战胜恐惧,学会面对,让“我”在人生路上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示例二:表达对父亲的感恩,对父爱的歌颂。是父亲在“我”害怕面对的时候,及时给予“我”鼓励和教诲,让“我”在第一次面对演讲时获得了成功;同时,他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不断成长,不断提高。所以“我”对父亲的用心良苦充满了感激,同时也感恩父爱的伟大、无私。【解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2)空,要分析好12段的补叙即“你父亲来找过我,和我聊了一些你学习上的事,但他没有说过让你退出比赛”一句。(3)空,5—10段写父亲带着生气的“我”,到学校空旷的操场上练习演讲,最终帮助“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要注意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作用。“满天的星光下,校园里空无一人,除了蟋蟀的鸣叫声,四周静悄悄的”一句渲染的是:夜晚校园清幽寂静的氛围。烘托的是:“我”面对未知事情时好奇、紧张、害怕的情绪。从结构上看,引起下文,为写“我”最终能够心无束缚地完成第一次演讲创蓄势;从内容上看,体现了父亲独特的教育智慧和对“我”深沉的“爱”。一定要答出景物描写对事件、对人物、对主题的意义。3.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父亲一开始就答应“我”的恳求去找老师换成其他学生等情节,说明他的一个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的父亲。再如从父亲带“我”去空旷的操场上练习,并且及时给予“我”鼓励和教诲等情节中可概括出其是一个对孩子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4.分析主题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总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本文的父亲带着生气的“我”,到学校空旷的操场上练习演讲,鼓励“我”人生要学会面对,让“我”最终登上了学校演讲比赛的舞台的事件,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表达对父亲的感恩,对父爱的歌颂。主题的这两个方面都要答出来,不能遗漏其一。【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白的,白色的(2)让2.B3.观察仔细善于想象【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本题中的两个词语都好理解。2.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这同时也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故选B合适。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此文作者把飞舞的蚊群,想象成“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成“鹤唳云端”;把丛草想象为森林,虫蚁想象为野兽,土砾想象为丘谷。这些都是由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象的。看出作者是一个天真、活泼好动,喜欢幻想,有着丰富想象力、拥有一颗稚嫩的心的人。【点睛】译文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14、1.D2.A3.C4.⑴不因为外物的优、个人的得而喜,也不因为外物的劣、个人的失而悲。⑵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解析】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年代:北宋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倾”分别为“倒下”和“倒出”;B项中的“忧”的意思分别为“担心”和“忧愁”;C项中的“怀”分别是“怀念”和“心”;D项中的“异”都是“不同”的意思。故选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A项,全文的中心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故答案为A。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与情感对应关系分析作答。C.选文第②、③段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悲”和“喜”的情感,不是“喜”和“悲”。故答案为C。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以(因为)、喜(高兴)、悲(悲伤)”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互文,注意省略的内容;(2)句中的“微(无,没有)、与(同)、归(归依)”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