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_第1页
第六单元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_第2页
第六单元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_第3页
第六单元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_第4页
第六单元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TE非选择题的电化知识对试者的理力进行考,备考习中要对上述点安排练习的内容。 个自发

18­ 正极: 负极 正极 放充充

(6)若使反应Fe+2Fe3+===3Fe2+以原电池方式进行,可用锌铁作电极材料 18­ 考点突考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向负极,这样便构成了一个闭合电路(18­3所示)。18­负极本身或其他还原剂(电池中的 电池工作时总反应式为:2Al+3Ag2O+2NaOH===2NaAlO2+6Ag+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8­1.08gAg.D工作时溶液中的Na+透过隔膜移向铝电极.式 某固体酸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图18­5,电池总反应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8­A.H+由abB.bC0.1mol1.12LDba式 18­BZn2+进入番茄汁中考点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18­ — —产物,即H+、OH-、HO2如CH4酸性电池中,电极反应式为2Al3+,在碱性溶液中生成AlO-2 [互动探究]KOH式 将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分别插入盛有NaOH溶液的P烧杯与盛有稀盐酸的Q烧 18­A.P、QB.P中铝是负极、Q18­式2 21世纪最富有性的课题之一是使汽油(用C6H14表示其组成)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新研制的某汽油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8­9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A.a3B.bC.bD1molO20.1mol考点三原电池的应用Cu­Zn­Zn浸泡在含有Zn2+的电解CuCu2+的电解质溶液中。如根据2Fe3++Cu===2Fe2++Cu2+设计原电18­负极:Cu-2e-===Cu2+,正极:2Fe3++2e-===2Fe2+3[2014·陕西师大附中一模]a、b、c、da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到稀硫酸a-2e-===a2+a、d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激烈;又知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离子反应:c2++b→b2++c,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互动探究]ab式 [2014·联考]将少量锌与20mL0.2mol·L-1盐酸在烧杯中混合,下列操作能加快反应 2mL2mol·L-1的盐酸②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炭粉CuCl2晶体A.①②B.③④C.①②④式 高考体1.[201·新标Ⅰ]质器皿久表面逐变黑,这生成了Ag2S的故。根电化学原理可进行下处理在铝质器中加食盐溶,将变黑的器浸入溶液中一段时后发现色会褪去。列说法确的( )C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2.[2013·海南卷]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A.MgB.负极反应为CKCl3.[2013·卷]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18­11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 18­C0.1mol20.7g4.[2013·江苏卷]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 18­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Cl-向正极移动5.[2012·卷]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能,用CO2和H2O化学原料。图18­13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的是( 18­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C.催化剂abDb18­1418­14 18讲原电池一、1.化学电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2.不同氧化还原两个电极的电极材料3.(1)Zn失去氧化Zn-2e-===Zn2+ Cu2+得到还原Cu2++2e-===Cu (2)负不能(3)正负右二、锌锌2.(1)放电、充电同一负 3.(1)和氧化剂活性物质催化转化元件1.(1)×[解析] 甲形成原电池后能加快反应速率[解析]片直接与H++H2【考点突破 式 [解析]由图知a极是负极,故H+移向b极,A正确;因介质呈酸性,b极上不可能生OH-,B1.12L没有指明温度、压强,C错误;电子由负极移向正极,D式 【教师备用习题】(教师栏目 [解析] B错误;当两种离子调换位置后,钴单质会直接与Ag+发生置换反应,D2.[2013·开封模拟]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 B.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成Li2SO3[解析]D 锂能与水剧烈反应,A错误;SOCl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与Li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一样,均为+4价,B错误;该原电池中锂是负极,C错误;工作中锂元素价态变化为0→+1,硫元素为+4→0,由得失电子守恒知D正确。 ]B、DCO2与H2O,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1mol应添加“6H+“H2O3[互动探究]CO2会与OH-CO2-33CH3OH+8OH--6e-===CO2-+6H2O31B[解析]镁不能与NaOHP中是铝作负极;镁、铝均能与盐酸反应,Q中镁作负极,A错误、B正确;P中溶液呈碱性,不可能有大量的氢离子得到电子,C错误;电子是通过导线转移到正极上的,D错误。式 [解析]汽油是还原剂,它在a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CO2-、HO,氧气在b极上得到 子转化为OH-,A、B、C1molO2

molC6H14,D【教师备用习题】(教师栏目空间“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电子转移时,a1.12LO2(标准状况下B.bC.dD.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解析]D 有0.05mol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mol,A错误;b极是阳极,生成O2,B错误;d是负极,H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c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进入正极区,D正确。 AsO3-+I+H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QNaOH后,CD是铁、C是铜、U用银片代替,则D[解析]B 指针偏向右侧表明D是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结合Q中总反应式知B正确;C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A错误;向Q中加碱时,Q中的可逆反应向左进行,D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中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错误;D项中相应装置相当于P是电解池、Q是原电池,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错误。 [解析]由a、b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知a是负极,abda活泼;由c2++b→b2++cb比c[互动探究]不能,比如用铁、铜作电极,由于浓硝酸能使铁钝化,此种情况下,原电池的负极是式 式 (2)锌比铁活泼,破损后构成的原电池中,铁作正极受到保护;活泼,破损后构成的原电池【教师备用习题】(教师栏目1.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加入a的烧杯中再加入少量CuO粉末。下列各图表示氢气体积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A 加入CuO后,CuO、硫酸、锌三者反应可生成铜,然后铜、锌、硫酸组成原电池后加快了反应速率,因锌是等量的,故a中用于置换氢的锌量较少,生成的氢气较少。2.[2014·荆州联考]普通水泥在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 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D.工作中电子由Ag2OCu电极[解析]C A、B错;由总反应方程式知,负极铜反应后生成Cu2O,C项中的方程式符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C正确;电子应该由Cu负极流向Ag2O正极,D错误。【高考体验 ]+S2-2Al3++3S2-+6H2O===2Al(OH)3↓+3H2S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CAg2S转化为Ag,银器质量减轻,A项错误;黑色褪去说明Ag2SAg,D项错误;银器为正极,Ag2SAg,B项正确。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判断,Mg为还原剂是负极、失电子,所以A、B都错,C是指电解质溶KCl溶液代替。 [解析]正极上应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移向电池正极,B2mol1molPb0.1mol电子时,生成m(Pb)=0.05mol×207g·mol-1=10.35g,CLiCl­KCl为固态,该电池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因此常温下该电池不能工作,D项正确。 [解析]Mg为负极,AH2O2的一极为正极,故在反应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BH2O2+2e-===2OH-pH增大,C项正确;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项错误。 [解析]由题干叙述知该过程利用能使CO2与H2O转化为HCOOH,实现了能转化为化学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