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德州一中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德州一中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德州一中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德州一中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德州一中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蜜蜂(2N=32)的性别决定及发育过程简图,交配后,蜂王可产下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直接发育成雄蜂,雄蜂产生的配子与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雄蜂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B.该图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体现了物种间的互利共生D.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B.多肽类的荚膜使S型菌不易受宿主防护机制的破坏C.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D.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可出现两种菌落3.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凋亡 B.基因选择性表达C.基因重组 D.DNA半保留复制4.2016年11月18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一同回来的还有搭载的南瓜、玉米、菠菜、中药材等农作物种子9类92份,这些种子在甘肃天水航天基地落地。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航天育种的优点是获得的植株均为纯合子B.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稳定性好的种子,而判断种子稳定遗传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杂交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绿色菠菜突变成了紫色,将两株紫色菠菜杂交,子代紫色植株占3/4,则相关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D.某作物的基因可突变为基因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5.最小存活种群是指保证种群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能健康地生存所需的最小有效数量,这是一个种群的阈值,低于这个阈值,种群会趋向灭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于最小有效数量的种群其基因的多样性较低,适应性较差B.越小的种群种内斗争越激烈,导致种群会较快地趋向绝灭C.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会影响最小存活种群的大小D.大于阈值的种群存活时间较长,稳定后不会发生生物进化6.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1”和“雌1”信封内的卡片数可以不同B.从“雄1”、“雌1”中各取取1张卡片,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3种组合方式D.每次记录后需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以保持信封内两种卡片的比例不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昼夜温差是由白天温度的最高值和夜间温度的最低值之差决定的。为研究正、负昼夜温差对果实膨大期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人工气候室内设置5个昼夜温差水平,即-78℃(77℃/34℃)、-5℃、73℃/37℃)、6℃(85℃/85)、+5(37℃/73℃)、+78℃(34℃/77℃),结果如下表所示(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各数据的单位不作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昼夜温差处理(℃)-78-56+5+78净光合速率7.868.383.454.345.77叶片气孔导度6.756.776.866.846.88叶绿素a含量7.737.887.878.868.67叶绿素b含量6.486.546.736.876.88(7)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植物代谢活动。叶片气孔导度的大小、叶绿素含量分别通过直接影响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番茄的光合速率。(8)实验以零昼夜温差为对照,在日平均温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的情况下设置昼夜温差。由上表分析,若要进一步确定最有利于有机物积累的昼夜温差,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3)与昼夜温差为+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相比,昼夜温差为+78℃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为某干旱地区草场物质循环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循环。(2)自然界中的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3)图中缺失一个重要的流程,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雾霾,但一定程度内的雾霾可自行散去。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5)为保护生态平衡,该地大力进行环境整治,下列做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有_______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电动汽车的使用B.引人天敌,控制当地虫害,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D.大力植树造林,促使草原加速向更稳定的森林群落演替9.(10分)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成为疾病防控的关键。请回答:(1)下图表示SARS-CoV-2病毒检测的部分流程。科学家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①____________过程合成cDNA,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进行RT-PCR需要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__________、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_____________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病毒的概率越____________。(4)一次核酸检测历时需16小时,为快速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问题:(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____________。(2)神经细胞具有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在神经纤维上,由于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3)神经细胞还具有分泌功能:①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___,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②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也能作用于该器官,这体现了两种激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③下丘脑的另一些神经细胞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11.(15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色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从胡萝卜等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来。回答下列问题:(1)胡萝卜素由多种结构类似物组成。根据他们的分子式中_______________不同可将胡萝卜素分为α、β、γ三类。胡萝卜素对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2)β−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胡萝卜素。除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外,还可从_______________中获得,以及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在实验室中,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为了使菌体快速繁殖,应该使用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并在接入菌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3)番茄红素是从番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类胡萝卜素,性质特点与胡萝卜素相似。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时,应采用_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不选用另一种提取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生物的表现型有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基因型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详解】A、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的,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A正确;B、该图中显示同样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最终因为食物的不同而导致性状上的差别,据此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C、工蜂、蜂王和雄蜂是同一物种,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蜂王和雄蜂承担了繁育后代的工作,这是种内互助的表现,C错误;D、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ab,由于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的,故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D正确。故选C。2、A【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最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B、荚膜的化学成分是多糖,B错误;C、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C错误;D、从S型菌中抽提的DNA与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需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才可观察到两种菌落,D错误。故选A。3、C【解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因此伴随细胞分裂过程中具有DNA半保留复制的表现。4、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详解】根据题意,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因此再生的过程会发生细胞分化和有丝分裂,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基因选择性表达和DNA半保留复制,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因此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详解】A、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航天育种的优点是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A错误;B、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稳定性好的种子,而判断种子稳定遗传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B错误;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绿色菠菜突变成了紫色,菠菜的性别决定为XY型,将两株紫色菠菜杂交,子代紫色植株占3/4,说明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则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Aa),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C正确;D、某作物的基因可突变为基因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错误。故选C。5、A【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详解】A、当种群数量小于最小有效数量时,因为数量少,基因的多样性较低,适应性较差,A正确;B、种群数量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越小的种群种内斗争相对较小,B错误;C、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C错误;D、大于阈值的种群存活时间较长,稳定后基因频率仍会改变,仍会发生生物进化,D错误。故选A。6、C【解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由于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数量不等,因此理论上,雌1信封中的卡片数和雄1信封中的卡片数可以不相等,A正确;B、从“雄1”、“雄2”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分别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B正确;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4种组合方式,C错误;D、实验时,要确保信封中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数相等,抽出的卡片记录后放回原信封内,以使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再次被抽到的机会相等,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酶的活性二氧化碳的吸收(或暗反应)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或光反应)相等在昼夜温差为6~+78℃的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重复实验高昼温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或昼温较高引起呼吸速率升高)【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7、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8、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7)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植物代谢活动。叶片气孔导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进而影响了暗反应的进行;叶绿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光的吸收量,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最终影响了番茄的光合速率。(8)本实验以零昼夜温差为对照,日平均温度为无关变量,故应在日平均温度相等的情况下设置昼夜温差。上表结果显示,在昼夜温差为6~+78℃的范围内,净光合速率出现了最大值,因此为进一步确定最有利于有机物积累的昼夜温差,应该是在昼夜温差为6~+78℃的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重复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找到合适的昼夜温差。(3)由上表分析,与昼夜温差为+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相比,昼夜温差为+78℃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是因为该条件下叶绿素a、b的含量低,光能吸收较少,产生的[H]、ATP少,且叶片的气孔导度小,吸收的二氧化碳浓度少,因此,净光合速率较低。【点睛】熟知光合作用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蓝藻和硝化细菌牧草等植物→大气中CO2库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C【解析】

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进入无机环境【详解】(1)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2)生产者是能够将CO2转变成有机物的生物,除了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和蓝藻。(3)在碳循环过程中,各营养级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至大气中的CO2库,所以缺少牧草等植物→大气中CO2库这个过程。(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再一定程度内清除雾霾。(5)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电动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A正确;B、盲目引人天敌,可能造成本地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C、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C正确;D、能否演替成森林是由当地的环境决定,如果当地气候干旱则不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碳循环,考生识记碳循环的基础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回答(5)。9、逆转录(或:反转录)逆转录酶Taq酶(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目的基因大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解析】

1.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式反应规律,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Taqman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同时利用数个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的拷贝数。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或反转录,故题图中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①逆转录,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RT-PCR是扩增DNA的过程,因为加入的模板是RNA,故需要加入的酶是逆转录酶和Taq酶。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从而实现了相关基因的扩增。(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若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扩增次数少,说明更多的荧光探针与目的基因进行了碱基互补配对,可推测获得的核酸产物中含有病毒的概率越大。(4)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病毒检测,需要制备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够大量制备的优势,故设计的思路是设法获得能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步骤如下: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目的是要获得能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效应B细胞;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点睛】熟知逆转录、PCR扩增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理解题目中关于荧光检测的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难点,获取信息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要能力。10、神经中枢Na+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垂体拮抗肾小管和集合管水【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考查对兴奋产生、传导、传递机理、激素作用、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的理解。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详解】(1)在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2)在神经纤维上,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这一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3)①下丘脑的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