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八篇资料分享_第1页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八篇资料分享_第2页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八篇资料分享_第3页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八篇资料分享_第4页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八篇资料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享Word模板可随意编辑修改,供大家参考阅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八篇【篇一】看了这本书的目录感觉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这些道理平时我们都懂,所以要耐心的逐字逐句的看下来起初我是有些静不下心来的,但是翻看了几个章节之后,我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认真看完以后,我要说的是,要想改变孩子,你得先改变自己。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认定若想要孩子们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们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其实鼓励也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我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我才真切的认识到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而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它能让孩子自信,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孩子却变成了赞扬孩子。区分了这一观念更有利于引导孩子。一直以来我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班主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不是你告诉他们与人要和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的。我们要在班会中共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在于人相处时尊重,爱护是多么的重要。只要34颗种子团结在一起,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当然对《正面管教》很多理念与方法的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和大家在相互沟通中能够不断领悟,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共同陪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篇二】“奖励”、“惩罚”这两种管教方法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出现频繁,《教室中的正面管教》一书让我了解到一种不同的方式——正面管教,它是通过建立情感联结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倡导用和善、尊重的态度,以鼓励的模式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这个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因为违反纪律,被罚抄学生守则,我当时会因为害怕再被惩罚而答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初中时候被罚把政治试卷的错题抄三遍,密密麻麻的字以及写到手软的感觉也让我变得害怕写字。反观奖励,我现在也用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难发现如果某一节课老师不重视加分评价,学生就会不感兴趣。测验考试的时候甚至也会有学生问我“考到100分有什么奖励吗?”这让我不得深思:如果有一天这个奖励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了呢?这就是奖励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奖励而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而正面管教恰恰在帮我我解决上面的问题。正面管教认为,孩子要好好学习并且减少纪律问题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而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是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同时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当学生犯了行为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惩罚或者一味批评孩子的方式中扭转,从正面引导孩子理解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并且让他承担他的错误,最后改正。而在这过程中,没有老师和同学会嘲笑他,因为大家会一起帮助他认识错误,探索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一定也会有班级归属感。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当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并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喜欢学校;意识到老师们是支持和关爱自己的;在学校里有好朋友;致力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学业进步;相信学校的纪律是公平和有效的;参加课外活动。那学生们便会对自己学校产生积极依恋,增强学生与学校的情感联结,会使学校的教育更成功。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一定要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让学生感受到关爱的力量。“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教室中正面管教》一书让我对自己以往的班级管理行为有了很大的反思,书中还提到很多正面管教的具体措施,相信这些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解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篇三】教室里的氛围是自上而下形成的。一个老师的领导风格也是造就或影响一个班级总体氛围的很大因素。而目前我所见到的或者接触到的教学风格,都有这样那样的弊端。比如管理班级或者学生,除了使用赞扬、惩罚,别无他法。这点我也很苦恼。因为通过奖励或者惩罚的方式,一个学生根本无法从内心获得成就感或者是价值感。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所以孩子们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那么的利益化、功利化。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真的是有太大的问题了。作为培训班,我们想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挽留住学生。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奖励,通过积分、点卡等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表现自己,然后就可以获得这些物质。但表面上的这些“积极”,真的体现了孩子的内心吗?答案应该不言而喻。既然这种奖励、惩罚的方法无法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为什么这种方法依旧被如此多的人使用呢?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可以达到以上的目的。在看正面管教的这几天里,我反反复复看到的一个理念就是鼓励,而非奖励。鼓励不是物质上的鼓励,而是充满关心、理解、尊重的鼓励,一种温和而又坚定的鼓励。因为不同的行为,有其不同的行为目的,所以在鼓励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行为目的,解密行为密码,施以恰当的鼓励,才会行之有效。【篇四】作为一本讨论班级管理的读物,《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着眼点在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书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围绕这七项核心内容阐述了具体的执行方式。其中,我认为对中国现实的情境最有触动的一个提法是——学会放弃责备他人的受害者心态,并接受一种承担责任的心态。在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成人的固有思维起到了深刻的作用。从摔倒了怪地板、碰破了怨桌角等等鸡毛蒜皮开始的教养心态,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乃至于民族群体心理的影响至为深远。“这不赖我呀!”“这不是我干的!”“为什么就冲着我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卸责、推诿、冷血、怨恨……一系列负面情绪悄然滋生。“我”是对的,“我”是无辜的。犯错的、担责的一定是别人。在大学里,要感谢舍友不杀之恩;在单位里,呆不下去一定是别人故意为难;好不容易创个业吧,合伙人之间互相埋怨,最终分崩离析。这本书明确地提出这个概念,我认为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至于概括本书的精髓,我认为书中呈现的两张表格就已经足以说明正面管教的内涵。一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对立学派”,这张表格从七个方面的对比关系(谁创立了这个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是什么在激励人们的行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对别人行为能产生最大影响、成年人最有力的工具是什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对危险和破坏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学生如何才能学得最好)呈现了“在美国的学校中占比主导地位的传统方法”和“正面管教(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区别;一是行为不良的孩子的“错误目的表”,从孩子的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中,提出——“如果父母或老师的感觉是、而且想采取的行动是、如果孩子的回应是、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密码信息、父母或老师主动的赋予孩子力量的回应包括等详细内容。这两张表格的呈现,从本质上阐述了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与我们惯用的行为主义的教育方法(刺激——反应)不同,正面管教是基于人本主义的理论,相信人自身所具备的主动、积极的精神与力量。至于书中提到的教师团体互助;设立行为惯例表;班会的8项技能;从头脑、内心和直觉出发的话语;对应四种错误目的的鼓励话语都是非常可行、明确的操作方法,极为实用。最后想说的是,书中提出的“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用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比喻来阐述这一过程,着实是精妙的比喻,而“在纠正前先建立情感联结”更是必要的管教的前提,那就是爱与信任、温暖的关系。这,是真正的教育生发的土壤。【篇五】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开展了共读一本书——《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活动。这本书更适合班主任看,而且时间紧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看书还要写读后感,因此一开始,我是抱着“被迫”的感觉看这本书的。但看完一遍后,我又“自愿”地再读和钻研这本书,是这因为偶然的机会中,我试用了书中所教授的技巧,发觉这些技巧实用而有效。在接受过正面管教培训的教师们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我也希望,看完这本书后,我能让我的学生受到尊重的对待,能让他们学到“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3月8日,周二,代班主任一天,每次办公室门前站着四三班的学生喊“报告”,我都头皮发麻,怕他们是来找我这个“代班”处理各种班级的“麻烦事”。正当我看完《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第六章“互相尊重的沟通技巧”,在上自由活动课的几名女生齐刷刷地站在办公室门前喊“报告”,我知道“麻烦”来了。小徐(化名)一进来就喊到:“老师!小胡(化名)用球砸我们!”小蔡(化名)也接着喊:“老师!小韦(化名)不单用球砸我的脚还不道歉!”紧接着,办公室被这群女生叽叽喳喳的声音掀翻了天。如果是往常,我会严肃地喝止她们:“安静!”,可是当我回想到书中所教的方法“问,不是告诉”,我换了一种方法,我问她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办公室。”她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接着我再问:“其他老师在认真地备课呢!你们觉得怎样的环境她们才能继续专注地备课?”“安静”小徐答道。马上,她们就安静下来。我点了点头。接着,我不再假定知道她们的想法与感受,而是去核实。为了保持办公室的安静办公环境,也希望她们能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与感受,我先跟她们约定,一次只有一个人说话,说完了,另外一个才能说或补充。接下来,我又问了许多启发式的问题,让她们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经历与想法。明显地,在她们讲出了想法或补充了别人的发言过程中,她们的心情逐渐平复,而且事情比我假定的事情经过更加具体、真实。接着,我引导她们探询出了问题的所在:自由活动课上,她们在一块空地玩游戏,可是同班的几位男生在不与她们沟通的情况下也在同一块空地踢球,而且多次把球踢到她们的身上,也没有道歉。接下来,我邀请与鼓励她们去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案,我问她们:我可以直接叫小胡那帮男生来,训一顿,然后把他们放走。甚至可以命令他们向你们道歉,可是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们可能还是会与你们起冲突,甚至不是他们而是其他的同学,他们也会占用这个场地。你们希望我就这样处理的这件事情还是一起来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她们想了想,说:“好,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可是一开始,她们并不知道从何想起,面呈疑惑。这时一位走了神的女孩恰好拿起了我教韩国学生的那本书,她小声地念道:“你好”、“您好”、“早上好!”(中韩互译书本上的内容)。于是,我趁机接着她的话说:“对啊,首先应该打招呼!你们想象一下,本来男生们看到你们来势汹汹地走来,肯定觉得你们是来找茬,肯定害怕或准备好反击。这时,只见你们有礼貌地说:‘你好!’他们一定呆掉,‘攻击力’减半!这招真好,接下来你们会说什么呢?”她们笑了笑,其中一个女孩气冲冲地说:“我就跟他们说‘你们踢到我了,下次别再踢了’!”我先肯定她的提议:“很好,你开始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了。我们接着想,如果你这么讲,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另一名女生学着男生们的语气说:“他们肯定会说‘我哪里踢到你了,你哪只眼睛看见了’?”那位女生惟妙惟肖的模仿逗得大家都笑了,她们的气也消了许多。“所以你这样说,他们会不接受,觉得你是在攻击他,他自然就会反击,有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可以让他们接受你的建议呢?”我继续问启发式的问题。于是,她们开始轮流一个一个地说出自己想的方法或者改进别人的建议,就这样她们自主地开始讨论起表达建议的方法与顺序,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说:“我给你们下课10分钟的时间讨论好如何向男生提出建议、表达自己的看法,呆会儿的自习课,你们想先跟小胡谈还是先跟小韦谈?”“小胡!”她们讨论后决定。我说:“好!现在请回去讨论。”于是,她们边讨论边往班级走。上自习课时,经过她们自己的讨论,她们客气地请出了“罪魁祸首”,礼貌地向他问好,有序地问那位男生问题,接下来在我的引导下,她们和他始终围绕着解决方案进行交谈,达成了“自由活动课活动空间使用协议”,他们经过讨论,得出了“如果发现活动空间已有同学在活动,要先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共用空间”、“共用空间时尽量不能打扰对方的活动”、“打扰到对方活动要及时诚恳道歉,必要时要离开共用场地,不再阻碍对方活动。”等的“条款”。他们的改变使我震惊,以前,男女生针锋相对,总是“他怎样欺负我”“是她先打我的”“他是故意的!”,而这次,他们更专注于解决方案,而不再一味的指责对方,自然而然地同学们之间的相处也融洽多了。因为这次偶然的“代班主任”机会,我用书中的技巧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尽管,一开始,由于孩子们的思维固话化,还是停留在“老师你罚他”“你扣他小组分”等的方法上,但只要适合的引导,她们还是跳出了原有的思考空间,更多地去关注如果通过自身力量去解决问题。尽管看上去,这种“笨”方法比起用那看上去简单易行的“行!我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回去!”的解决麻烦的方法更“浪费”我的时间,但我想,如果继续按书中的方法与技巧与学生交流与沟通,也许刚开始,确实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因为学生需要学习与练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长此以往,当他们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个人一时冲动的情感,我想他们站在办公室门前喊“报告”让我“头皮发麻”的时候回越来越少,实际上,到最后我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节省了自己的时间,还培养了他们“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这本书带给老师的不仅是观念上的改变,还带给了老师许多实用性的技巧。我将继续读,继续思考,继续运用与反思这本书所带给我的新教育观念与教育管理技巧。【篇六】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中的“正面管教”四个字。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有哪些独特的方式方法?我们平时对学生进行的管教又是怎样的?带着好奇和疑问,我买下了这本书并认真读了起来。何谓正面管教?书中的第一章就告诉我们正面管教是“一种鼓励模式”。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鼓励”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用了多少?又是怎样用的?我们是否在进行正面管教?看看书中介绍,我们便可知一二。“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一列试图靠单轨驶向目的地的火车。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火车需要两条轨道,我们的学校也一样。第一条轨道是学业的学习,第二条轨道是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正面管教的方法是让学生们参与关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开始回想自己以及身边同事们的种种教育行为和思想,我感到恐慌、害怕。因为我发现,我们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而这样管教的结果是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只是得到暂时的或短时间的控制,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我们的奖励或惩罚停止或跟不上,学生的种种问题很快会出现反弹。面对这些,我们不由得会愤怒、抱怨,为什么反复强调的问题总是出现?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然后我们会继续惩罚或再次强调奖励的方法以此来进一步控制学生。这样一来反反复复一学期,我们会发现原来存在的纪律问题并未减少,反而还会增多,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并未得到怎样的提高,反而学习起来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正面管教”会帮你找出问题的实质,并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既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又能变得热爱学习,具有良好品格,能够倾听、与人合作,能够自制、承担责任。但我们在管教中却总是试图通过一条轨道或者是更便捷的途径到达目的地。因此就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现象。要想实施正面管教,我们必须跳上这列火车,走好两条轨道。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位既专注于学生的学业,同时又交给他们社会和情感技能,帮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和善而坚定的老师。正面管教既有规矩、又有自由。其中“和善而坚定”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和善”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读到这里,我想说的是:要想改变孩子,你得先改变自己。“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实施正面管教的老师要帮助孩子树立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和四项基本技能:1、我能行。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的影响。4、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5、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的共事。6、我理解我的行为会理解他人。7、我能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我觉得在开始正面管教之前应该跟孩子建立信任,要赢得孩子的信任、赢得合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一位让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或感受,效果会更好。3、做这些要真诚、友善。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或提出建议,直到达到共识为止。只有赢得了孩子的信任,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对孩子、对班级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友善、关心和尊重是实施这些的根本。我想,从现在开始逐渐改变我们的管理观念,尝试实施正面管教,这应该是一次重大的前进吧!【篇七】对于一个初出茅庐整日疲于应付的新教师来说,《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书名颇有吸引力:管教!正面管教!肯定记载着不少对付捣蛋学生的“武林绝招”吧?揣着有点激动的心情,我如获至宝地翻开了这本“教育秘籍”。匆匆扫过目录,几页看下来,心下却多少生出点失望来,“降龙十八掌”在哪里?“独孤九剑”在哪里?怎么没有看到与捣蛋学生正面交锋的一招半式?我看到的,尽是“信念”啊,“感知力”啊这些抽象无用,华而不实的词汇。还有,竟然让我放弃奖励和惩罚?这岂不是断了教师管教学生的左膀右臂?在一种失望与疑惑相交织的心情中,我继续往后看,慢慢地,算是读懂一点了,才知道教育中,教师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不是奖惩而是爱与尊重。再细读下去,更发现这简直就是教育理想国中的德育图景。不同于我国传统德育的“假大空”以及与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书中的德育真正在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一句表达不满的话要用怎样的方式说更有利于避免冲突,到一个班级惯例要用怎样的流程进行民主决议更有效,各种品德成长必修课的核心价值观念就如同一阵阵无声细雨一样悄悄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我越往下读,越发现这其实就是一本珍贵的《品德教学法》。读完之后,掩卷沉思,又慢慢品出了这本书的精神内核——一种全新的学生观、教师观,学生是发展与责权的主体而不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小孩,教师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促进者而不是品德词汇的传授者。一书读罢,收获三层,每一层都值得不断反思。一、爱与尊重的交响曲——初读印象在教育发展早期,奖惩是管教学生的不二法门。中外概莫如是,中国有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于是,私塾先生的戒尺成为无数蒙童的噩梦,家长对子女的绝对“统治”地位也借此找到坚实的理论依据,屹立千年不衰。中国古代儿童的好奇心,创造力与活泼泼的童真童趣,就这样在戒尺与权威的阴影笼罩下,渐趋黯淡。西方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绅士的培养时也认为惩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鞭笞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它应该首先克服儿童的心理,树立父母的威信。”教育心理学研究者甚至为奖惩提出了冠冕堂皇的理论依据,比如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他认为习惯的形成需要积极的奖励,如果没有奖励对行为习惯进行强化,机体的这种习惯就会逐渐“消退”乃至消失。而且,对于不良行为的矫正来说,惩罚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他的这种理论,虽然也有其价值所在,但是因为把人纯粹看做了机械的、冷冰冰的物,忽视了人作为天地之精华的灵,所以在实际教育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作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兴起,人才在教育心理学中当做真正完整的、有灵有肉的人来研究。马斯洛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开始关注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超脱于万物,与众物不同之所在,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这类万物共通的需要,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这种人类大众共通的需要,再到认知、审美、自我实现需要等人类少部分觉醒者才有的需要,马斯洛的研究逐步深入人的心灵,挖掘人所独有的精神追求,寻找人类行为最根源的动因。在他的理论面前,奖惩法如同“过家家”一样幼稚可笑,如同浮萍一样浅薄无根,简直就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本书显然深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对儿童心灵的关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把心灵成长,即“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发展看做与学业学习一样不可或缺的儿童发展的双轨之一。不同于洛克的先威压再理喻,《管教》一书从一开始就给予儿童成人般的尊重,以及,对幼小心灵无比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呵护。作者引用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一句话:“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因为心的种子才刚刚发芽,所以对外界的环境变化特别敏感,任何细微的因素都会对这幼苗的成长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失望感叹,父母以为孩子没注意时候微皱的眉头,都会通过孩子的眼睛放大多倍传至心灵,投下一片阴影。更不要说那些明目张胆的奚落与嘲讽,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尊,也会伤心难过痛苦无助。只要他们还没有在批评的暴雨中带上冷漠的铠甲,任何一句语带责备的话都会如同一场飓风,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灾难。只有鼓励,尤其是孩子做错事情时候的鼓励,才会给他们的心灵成长带来滋养和阳光。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被老师评了无数次不及格,终于有一天,她流着眼泪打开写满不及格的记分册,恳求说:“妈妈,我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在小女孩眼里,学校不是一个安全的,可以让她快乐成长的地方,而是她的痛苦之源,这些痛苦,就是那些冰冷无情的“惩罚”所造成的。《管教》一书认为,惩罚除了会带来三个R——反叛(Rebellion),报复(Revenge)以及退缩(Retreat)之外,别无用处。但现实中好多学校依然在滥用惩罚,于是《管教》一书提出了一个本应是理所当然而实际上却多么奢侈的一个愿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似乎有光芒从书本中溢出,给人以不可阻挡的信心与力量。愿此情此景成为发生在世界上大大小小学校的真情实景,愿爱与尊重的交响曲永远萦绕在所有的教室当中。二、直击心灵的品德课——细读感悟小时候上思品课,总感觉上的是故事课,因为每节课都是由若干个故事和一番道理构成。对于年纪尚小,抽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备的小学生来说,道理是灰色的,只有故事才具备五光十色的鲜活。但故事毕竟是故事,不是生活,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很多是历史名人,道德楷模,这其间难以逾越的距离感也决定了这些故事很难真正深入小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标杆与指南。这本书一开始就列出了一份供教师思考的问题清单,刚看到时我还没太在意,读了一会儿反回来再看,才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你希望你的学生善于做出好的决定吗?你希望你的学生学会适应吗?你希望你的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吗?你希望你的学生学会合作吗?你希望你的学生学会倾听吗?你希望你的学生学会如何自我控制吗?……”把其中的重点抽取出来,我们再看:“学会善于做出好的决定;学会适应;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自我控制……”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第三个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么?而且,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作者将这些品质的学习具体细化落实到每一件琐碎小事。比如用旋转轮让学生自己选择后果,在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的同时也给学生明确的信息:做错事情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再比如通过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换位思考,学会替他人考虑,提高自己的情感和交际技能。书中还有一份更加细致的“品格和人生技能清单”,这是更加完备的一个品德教育目标,既包括“诚实,善良,合作,责任心”这些有助于社会和谐的传统品德教育关键词,还有“终身学习,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个人福祉更加密切相关的新词汇。这样一种品德课,不仅关注如何使得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同时也关注如何使个人成为更完备的个人,能够更好地自我实现。这样一种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个人幸福的价值取向正是人文主义精神在教育界的影响之体现。教育不只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合格的工人、医生、律师等人才来促进其发展,教育的目的更在于人的发展与完成本身。《管教》一书体现的品德教育就走下社会利益这座巍峨的高山,直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真正为他们的幸福出谋划策,让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东西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三、责权主体的学生观——读后反思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地用旋转轮让学生选择一个后果?教师直接指定不就好了么?这样多省时省力。为什么要费劲脑汁去揣测学生犯错的动机,然后再据此给学生以鼓励性的反馈?凭着年长者的经验,端着教师的威严,严肃批评一句不就好了么?这样多简单迅捷。又为什么让专门开班会让学生决定日常惯例?教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直接命令学生遵守不就好了么?肯定比一群小孩儿叽叽喳喳讨论来的更高效老道。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就一直萦绕在我脑畔,一直到读完全书,细细反思,才逐步为它们找到了答案。让学生选择后果是给他们独立做决定,为自己的决定付诸行动并承担相应后果的机会。这样学生在犯错后不会感觉自己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处分”地位,而是作为一个相对主动的“自觉承担者”来弥补这个错误。在教育中,学生的成长不是被命令出来的,只能靠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相应品质的相继生成。一个小小的旋转轮就能给学生如此宝贵的成长机会,自然要不怕麻烦地运用了。同样一件错事,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来都是有不同心理动机的,因为害羞而不肯回答问题与因为不尊重老师而不肯回答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如果生硬地采用相同的应对措施,非但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有时还可能会适得其反。对害羞的孩子我们要用诚挚的爱心温暖他,给他以安全的氛围,让他慢慢适应,逐步克服羞怯心理。而对于不尊重老师的孩子,我们就要进一步分析他不尊重老师的原因,再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解决。这样做不是事倍功半,而是真正顺应孩子的心理,站在他们走偏的道路上,与他一起出发,一路相伴,引导他回归大道。让学生自行讨论日常惯例更是给学生一个极佳的锻炼机会,在不断地尝试与纠正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找到更合适的规则,而且会积累足够的经验支持他们去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从而能够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并遵守这些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则。这样一个小小的例会活动,就完成了学生在道德与纪律上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各个方面的养成,这是对教育素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啊。无论是旋转轮,还是班级议会,抑或是根据错误动因选择鼓励语,这三者都体现了同样的教育精神,即真正把学生看做承担责任与行使权力之主体的学生观,这正是传统教育尤其缺乏的一种精神。之前,教师与教材是教育的中心,不管学生如何千差万别,只要拿同样的目标指给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传授给他们就够了。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各个学生所在的位置与目标之间有怎样曲折而迥异的道路,他们还太小,没有能力独立跨越这段道路,于是各种责备接踵而来,他们更加消极怠惰,教师们只好感叹,孩子太难教。其实不是孩子太难教,而是教师没有能够站在孩子的身边,设身处地地教。这本书,就用了好多篇幅,设计了若干活动教给教师怎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学生看做发展的主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管教》一书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不可谓不丰富,若想读得更深,收获更多,我们不仅要勤读多思,更要在教学当中去实践,验证,再反思,因此,它将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一本案头书。不过整本书读下来,我发现这个题目的翻译有点小问题。“管教”一词含有管制、教导的含义,依然是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观的体现,不仅与本书中彰显的人文主义精神不符,而且和作为全书立论基础的学生主体的学生观相悖,容易产生误导。但是汉语中的确有没有一个很好的词可以涵括本书主旨,于是,我搜索了一些教育学论文,发现2014年李培挺在一篇论文中提出“育导型”教育管理观,其中“育导”一词与本书观念颇为契合。因此,我认为,本书的标题不妨改成《教育里的正面育导》,这样,“管教”一词带来的严肃与压迫感尽去,代之以“育导”一词所洋溢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亲切感,不仅能精准概括本书主旨,更有助于读者更快地抓住本书的精神内涵。【篇八】《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作者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林,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书。书中的着眼点在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将不惩罚、不骄纵的正面管教方法运用于教室中。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老师的本职。当然,在这过程中,开口一个大道理,闭口一个小道理,学生会很厌烦,他们喜欢和你谈弟弟、妹妹、亲戚、朋友,爱玩什么及看哪些卡通片等。只要用心、细心,在这些闲聊中,你会发现教育的契机。情感是维系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纽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传递给我们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这在教育上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学生取得好成绩时,送去赞赏的笑容;受到挫折时,投以鼓励的目光;后进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尊重的眼神……教师的“顾盼生辉”饱含着一种强大的师爱,它让学感受到欣赏、尊重,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在这一刻完成了,师生间的亲近在这一刻定格了。就像书中讲到的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运用鼓励,给予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我想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平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教室一定会充满爱与欢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沟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时间”,即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只要你的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你的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我们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没有规定的未来,对于孩子来说,人生路还没有真正开始,那就让我们经历过风雨的老师、家长们用爱引领他们自己去感受人生。。“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先改变观念,再付诸行动,改变从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各类公文写作技巧五篇篇一【摘要】公文标题写作不仅要注重严肃端庄规范,也讲究美学视觉韵味。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从结构的严谨美、语言的简约美、表述的精准美、外观的规范美等方面试做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公文工作者美学素养提升之道。【关键词】公文标题美学视角结构语言表述外观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则公文的“眼睛”,也是一个单位的窗口。公文标题写作是项严肃、庄重的工作,同样也是件需要运用美学原理的技术活。受特定行文目的和规定程式等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与一般文章的标题不同,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一则好的公文标题往往蕴含着可贵的美学因子,包括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语言的简约之美、表述的精准之美、外观的规范之美。这就要求公文撰制者、审核者加强美学修养,自觉从美学视角来审视和指导公文撰拟实践,不断提升公文整体质量、擦亮单位窗口形象。依笔者的浅见,公文标题之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结构助词“的”。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另一方面,应力求语义简洁明确,言简意赅,力避重复累赘,让阅文者和受文单位“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公文主旨和行文目的,起到准确、有效地指导公务的作用。叙述事由时要用精炼浓缩的文字高度概括出正文的主题,避免事由中的动词同文种在字面和词义上的重叠,同时应注意词语的搭配得当,避免出现歧义和语病。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请求××省财政厅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请示》,事由显得比较啰嗦,其一,“××省财政厅”系文件主送机关,可不必在标题中赘述;其二,“关于请求……的请示”系语义重复,属于“过度客气”;其三,类似“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这样的兼语短语可改用动宾词组形式表述成“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更为简练。综合来看,这则标题若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的请示》,则既礼貌得体又干净利落,彰显简约之美。此外,对于有多层转发、批转关系的情况,公文标题的事由概述更应简明扼要。如某集团公司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经转发的《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标题如下:《××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见,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介词“关于”、多个助词“的”和多个文种名称“通知”,显得十分臃肿,读起来别扭,理解起来也困难,使阅文者不知所云。对这类公文标题的处理,可以省去中间的所有转发环节,直接由发文单位转发,并可省略两个“关于”和“通知”,因此这则标题可改为:《××集团有限公司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从转变文风、作风的角度而论,笔者认为,应当彻底扫除长期以来层层转发文件的积习,让一级转发一级、照搬照抄照转的做法退出历史舞台,为确保政令畅通、决策执行、精神落实赢得时间和空间。具体到涉及需要转发上级文件的情况,可以采用工作要点提取法,将上级文件中明确要求本单位贯彻执行和组织开展的工作,提取成本单位发文的事由,必要时可在事由前强调“贯彻/落实XX单位指示/要求”。据此,上例可做如下修改:《××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坚决落实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或《××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事由的核心元素,明确此次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以往的不同或侧重,具体以上级文件中所作的专项要求为依据)。三、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这里的“精准之美”,其一是事由表述的精准性。公文标题中的“事由”应与内容高度相符、契合,要通过准确提炼,全面、清楚地反映出公文的主旨,避免出现事由概括不准、表意不清而引起歧义、费解甚至误解等问题。要使阅文者通过标题即可了解发文机关的行文目的,以及公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内容,从而提高公文阅读和流转的效率。例如,《××大学关于土地问题的请示》这则标题便让人无法从字面上获取关键信息,是单位想申请划拨用地还是转让现有土地,是解决校舍用地面积不足问题还是协调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属于典型的表意含糊,阅文者只能通读文件后才能得知发文机关请示的真正意图。特别是若出现同一单位需要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发文的情况,不论是对发文单位还是收文单位,都会造成公文收发办理、档案查找借阅等多个环节的不便或麻烦。公司标题事由表述精准、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其二是文种选用的精准性。《条例》规定的公文种类为15种,不可随意生造文种或叠加文种名称。从公文标题中的文种使用,可以看出发文单位和收文对象的关系,也能反映出行文的基本意图。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这是拟制公文应当遵循的起码原则。公文文种的界限非常明确,文种的选用也是非常严格的,文种使用不对或不妥,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文的质量和效用,也会影响受文者的感受及其对文件的处理意见,直接关系到文中所反映的问题能否顺利得到解决,行文目的能否得以实现。比如,同样用于表彰和嘉奖先进,公文文种可用“令”“决定”“通报”,但三者在行文单位层级、表彰规格、适用范围、行文目的和侧重点、行文格式及发布形式、法定效力等方面又各异;同样用于请求办理事项,上下级相隶属机关之间用“请示”,而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则用请求批准性“函”。因此,要深刻认识各文种的特点和彼此的联系与区别,切不可把行文方向弄错、把行文关系搞乱,以免造成笑话、贻误工作、影响形象。毋庸置疑,一则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美的标题,能为公文整体质量添色不少,能引起公文流转办理者、审核阅批者的重视和好感,从而使公文得到有效传达和快速办理,否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文处理效率和单位外部形象。这就要求广大文秘工作者从把好公文标题写作关入手,着力培养自身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共同提升公文处理工作水平。四、标题外观的规范之美除了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公文标题还要讲究外观形式的规范之美。一直以来,国家党、政、军等各类机关都对公文标题的美观性做了相应的要求。如2000年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标题的位置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则进一步提出“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从规定中可见,公文标题排版的美观性主要体现在其所处位置、语句断行和整体排布形状上。当公文标题字数不多、可一行排下时,排版的美观性自然不成问题,居中排布即可。关键是标题字数偏多、需要分行排列时,应把握好标题排布的原则,即分行时须有所讲究,不要把各行上下对齐排成等长,行与行字数相差也不可太悬殊。有两行时,可排成“上短下长式”或“下短上长式”;需三行时,可排成从上往下递减式的“倒梯形”或从上往下递增式的“正梯形”,也可排成“上下短中间长”的菱形。要避免使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断行时要避免割裂题意,尽量保持词或词组的完整性以及字数搭配上的匀称,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词组拆开排在不同行的首尾,回行时不要把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等专用名词拆开,尽量保持词或词组的完整性,这是保持标题美观、庄重的一个重要方面。毋庸置疑,一则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美的标题,能为公文整体质量添色不少,能引起公文流转办理者、审核阅批者的重视和好感,从而使公文得到有效传达和快速办理,否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文处理效率和单位外部形象。这就要求广大文秘工作者从把好公文标题写作关入手,着力培养自身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共同提升公文处理工作水平。篇二意见是办公室文秘人员在来文处理过程中所撰写的应由哪位领导审批、哪一部门承办以及承办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事项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它是供领导批办文件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办公室在文件处理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节省领导工作时间的有效措施之一。拟办意见的撰写非常重要,要根据来文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事项,视不同问题、不同要求、不同情况撰写不的“拟办意见”,不要统统写成“请××领导阅示”或“请××领导批示”等一个模式。一、拟办意见撰写的范围并非所有来文都要撰写拟办意见,一般来说,以下四种来文需要撰写拟办意见。(一)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二)本机关所属部门或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三)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四)一些重要的保密性较强的资料以及所属部门、下级机关主送机关的情况报告和信函。二、拟办意见撰写的前期准备拟办意见的撰写看似简单,但要写出恰当的拟办意见并非易事。要写好拟办意见,首先必须认真阅读文件,吃透文件内容,全面了解文件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弄清来文主送和抄送机关,已发或应发的领导和部门,初步确定批办和阅知范围。(二)根据文件的标题和内容,确认来文是请示性还是报告性文件,来文中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办理。如果来文在结尾写有“如有不妥,请批示”,“不妥之处,请予批示”等,就属于可办可不办的范围。掌握的原则是有问题需要答复为“批办”,无问题不需要答复为“阅知”。(三)弄清来文的内容与何人何部门有关系,是何人何部门主管,需要何人何部门了解,从而根据领导分工确定由谁或哪个部门承办,涉及到几个部门承办的由哪个部门牵头,应由哪位领导批示需要哪些领导和部门阅知。(四)弄清来文的密级和紧急程度,以便分清急缓,本着方便工作、有利保密的原则,确定分送范围。对绝密文件按绝密文件的处理规定办理。三、拟办意见的写法拟办意见的撰写无固定不变的格式,但总的原则是文字要准确,观点要鲜明,要简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对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要根据文件的要求和需要落实的问题,提出拟请哪位领导批示,由哪个部门承办以及需送哪些领导和部门阅知的意见。对需要几个部门承办的来文,拟办意见要写明主办部门或主办人。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批示,请××领导审阅,拟请××部门办理”或“请××领导审示,拟请××部门会同××部门办理”或“请××批示,拟请××部门商××部门承办”。对上级下发的阅知性文件和重要的保密性较强的资料以及所属部门、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的情况报告和信函,要根据其内容提出阅知和分送意见,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阅处”或“请××领导审阅请××部门阅”,或“请××领导及××领导(部门)阅酌”(二)对本机关所属部门及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要根据文件所请示的需要答复的问题和要求,提出由哪个部门承办和如何办理的拟办意见。对涉及面广、内容比较复杂的请示性文件,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拟办意见。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阅示,××部门阅办”或“请××领导批示,拟以××部门主办,会同××部门阅办”。紧接着简明扼要拟提如何办理的意见。(三)对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要根据文件提出的需要办理的事项,商洽的问题,提出由哪位领导审批或哪一部门承办和如何办理的拟办意见。拟办意见的写法一般是“请××领导批示,××部门承办”。紧接着拟提如何办理意见。(四)对重大问题不便撰写拟办意见或者不能确定应该由哪个部门来承办的,则拟办意见一般只写“请××领导批示”或“请××领导阅示”即可。四、撰写拟办意见应注意的事项(一)对一些难以提出拟办意见的,或认为所提拟办意见没有把握,应先与来文机关或有关部门联系商洽,确有把握再撰写拟办意见,以免拟办意见不准而造成公文旅行。(二)为使领导准确批示来文,拟办意见要随有关资料、政策依据、背景材料一并呈送,供领导批办时参考。如果来文同本机关、其他机关以前发的文件有关,应将有关文件一并附上;如果来文以前涉及过同类问题,应将过去的来文和处理情况附上;如果有关领导对此类来文过去作过批示,最好仍请原领导批示,若原领导不在或调离或调整,拟请其他领导批办时,应将原领导批办意见附上或在拟办意见中注明,以免天长日久批办人很难件件记清或批办人不同导致批办意见前后不一致。(三)对承办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后转回来的文件,应根据承办部门所提意见及要求再次写出拟办意见。(四)对抄送本机关的请示性文件,一般不写拟办意见,只分送有关领导和部门阅知。(五)撰写拟办意见要注意政策把关篇三如何写好新闻稿应该是大家共同的难题,很多人会说我又不是学新闻专业毕业的,不会写,写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好新闻稿呢?第一、学会阅读和模仿学会阅读和模仿,这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方法,很多优秀的写手都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他人的新闻稿件,学习他人的写作的技巧,把学习都到东西变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二、尽可能的多写其实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高的更快。第三、善于请教他人好稿件是改出来的。一篇好的稿件,只有反复修改、润色才能以最好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修改稿件是很痛苦的事情,自己写自己改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缺点。这个时候你可以多请教善于写作的人员,让其帮忙修改,在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经他人精心修改的稿件会带给你最大程度的惊喜。第四、寻找不同的角度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可能会有许多相同的稿子需要写,我们许多活动,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所站开展的各种活动,比如包饺子,如果从所站人文关怀等方面来写,包饺子活动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二、特色角度,结合节日开展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三、工作角度,要注意研究职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注意上级布置的任务,注意工作中的新举措等等,又可以写成一篇报道。四、时间的角度。要注意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一定时期内能成为职工关注的焦点。第五、增强新闻敏感性写好新闻稿,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新闻稿件做注重时效性,所以新闻的敏感性一定要提高,特别是一些好人好事的报道,提高自身的敏感性,也要提高他人的敏感性。这样写出的新闻稿件才是真正的新闻稿件。篇四通知是公文中使用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文体,现就其行文问题谈点看法。一、通知的使用要恰当。就是说要搞清什么样的文件需以通知下发,什么样的文件不可以通知下发。需用通知下发的文件大体有三类:一是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二是需要下级机关办理和周知的事项;三是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这三类公文均可用通知下发,但也并不是说非用通知下发不可。如同样需下级遵守的规章性的公文亦可用指示、规定发文;需要下级机关办理和周知的还可用?决定?、?意见?、?方案?、?通报?等红头文件直接发文。这就有一个准确把握通知特点,恰当使用通知的间题。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使用通知较为恰当。一是需顺应人们接受文件的认识过程时使用通知。有的文件不用通知下发,人们亦可一眼看出文件的内容、范围及发文机关的要求,如《中共xx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从题目可以看出文件的内容——德育和市委的态度——加强改进,往下看便是意见的条目,符合人们的思维程序和认识过程,人们可自然接受,故不必再用通知下发。但是有的文件就需以通知下发,如xx市《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实施办法,此办法如直接用红头文件下发,受文单位就会感到突然甚至迷惑。产生是职能部门的意见还是市委的意见?市里发此文意图有哪些?对实施此办法有哪些要求?等疑问。故将此办法以市委、市政府两办通知下发,讲明了原由,注明了此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请遵照执行?字样.再细读实施办法原文,使人们能够从感知到抽象,从了解到理解,顺应了人们接受事物的过程。二是使非本级决策层意见上升为本级决策层意见时使用通知。如领导的某一专题讲话,直接发文,会被人们认为是个人意见,用领导机关的通知印发,就会使之成为领导集体的意见;还有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方案?、?意见?、?办法?、?规定?、?报告?等,如不以通知下发(印发、转发或批转),就不能表明本级领导集体的态度。只有通过通知写明?此件已经党委研究通过??请认真执行?等相关字样,才能增强文件的强制性,使之得以贯彻执行。三是需详细具体地布置某方面工作时使用通知。这种通知的特点是带有指令性;用正式文件行文(没附件),但它又与指示有不同之处,区别在于:指示的原则性、指导性强于通知;权威性、强制性也较通知高。通知则具体性、操作性较强。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指示?,对当前商业、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简要评价之后,从指导方针、改革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以及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原则要求;但就如何具体去做的问题没有提出操作性的办法。相比之下,通知则具体很多,如中纪委《关于整顿纪律的通知》,在指出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间题并指出其危害后,提出了整顿纪律的着眼点,方法、重点等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内容。二、种类选择要适当。通知的种类包括指令性通知、转发性通知、一般性(告知性)通知、任免通知等在通常情况下,通知种类的选用是很自然的、容易的,有些问题也需要注意。如,指令性通知,转发性通知,一般性通知之间具有可容性。如某县县委讨论通过厂职教部门提出的,为提高乡局干部文化素质,鼓励于部续读大学本科和进修第二大专学历的意见,此意见可以用县委通知批转,但如果县委对本项工作重视程度较高,并对原意见具体条目改动较大,亦可将原意见作为指令性通知直接发文。再如某县防讯工作指挥部提出指挥部成员调整方案,经县委研究通过后,既可以县委(或县委办)通知转发,也可直接发告知性通知。究竟发哪种通知更适当,一是看哪种通知简便,二要考虑领导的关注程度。三、通知的结构要妥当。通知的总体结构便于把握,但也有值得研究的间题。如,在转发性通知中是把“主题词”、“发文机关”、“印发时间”等文尾内容安排在通知之后?还是安排在被转发件之后?有的文件把文尾内容安排在通知之后,被转发件之前,这是把通知作为公文主体,而把被转发件作为公文附件来考虑的,这种安排也有一定道理;但如从公文的整体看,通知往往只是领导机关的态度和具体要求,被转件才是文件的主体内容,二者是一个整体,因此把文尾内容放在被转件之后更为妥当.再如,有些附件内容如果简单,可直接写入通匆中,如某县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层层成立治保组织的方案,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县委成立治保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和小组办公室成员就不必附件下发,只在有关条目上写清即可。此外,有些通知,标题中有了发文机关,落款处仍有发文机关,而还有些通知只在标题或落款的其中一处保留发文机关,那么,究竟两处都保留还是只保留一处?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划一。一般来说内容较重要、主题较大的通知,如指示性的、批示性的通知等,标题和落款都需保留发文机关,以保持文件的严肃性。一般告知性通知则保留一处即可。有些时限性较强的通知,可把行文时间直接写在通知标题之下,而通知末尾可省略行文时间,等等。四、通知的语言要精当通知反映领导机关的态度和要求,态度有严有缓,要求有高有低,内容有轻有重,而这些都靠语言表述,因此通知语言必须精当。如对下级文件批准并转发用“批转”;对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的批转用“转发”;颁布实施本机关有关政策法律用“颁布”或“印发”。在领导机关的态度上,有“同意”、“通过”、“原则同意”、“批准”、“决定”之分。在要求上,也有“遵照执行”、“参照执行”、“认真研究贯彻执行”、“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落实”等区别。尽管许多词语形同意近,但在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使用时需精挑细选。篇五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一种公文,是机关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文种。作为一名机关文字工作者,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请示文稿,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把握好请示的特点一是请求性。请示,顾名思义就是请求指示,即下级机关为了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工作中的某一具体事项或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发出的。它的请求性主要体现在下级对上级指示、批准的一种请求渴望。二是单一性。指的是行文的对象比较单一。即在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只有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才能使用请示文种。三是事前性。这里主要讲的是行文的时间。在请示有关事项时,一定不能“先斩后奏”或“边斩边奏”,要尽早准备、事前行文,待上级机关作出明确的指示、批复后才能启动执行。四是时效性。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比较紧急、迫切。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拖,要超前谋划、提前着手、及时发出,以免久拖不办、贻误时机、耽误工作。把握好请示的内容一是请示的理由。即请示的基本依据、主要原因和出发点。只有把请示的缘由写得具体、充分、恰当,陈其理、叙其事、表其意,才能更容易得到上级机关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达到请示的目的。二是请示的事项。也就是请求的具体内容。要直截了当地把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的问题或者在哪些环节上给予的支持、帮助等内容分门别类、和盘托出,让上级机关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三是请示的结语。请示的结语具有收束全文、完结表达的作用。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所注意。常用的结束语有“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等。把握好请示写作的技巧一是角度要选准。角度选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请示的目的能否顺利达到。要从需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方面入手,把请示的理由写得更具体、更充分、更有力,让上级机关感到信服、充分肯定。二是理由要充足。理由足,向上级请示才能更有底气。要注重运用上级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等,以最能打动、说服上级机关的典型事实和材料作为请示理由,把情况讲清、道理讲透、内容讲好,争取获得上级的批复。三是论证要透彻。就是根据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实际情况等因素,理出有关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逻辑,把要写内容的先后顺序排列好、组合好,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环环相扣。四是语气要恭敬。请示作为一种上行文,语气必须庄重严肃、谦恭有礼,以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所以,在请示的写作中,一定要注重礼节、语言诚恳,多用平实、简洁的语言。把握好请示的禁忌每一种文体的写作都有一定的禁忌,请示也不例外。所谓禁忌,就是撰写请示时要注意的事项。一是不可越级请示。一般情况下,下级机关如果遇到问题,要直接向隶属的上级机关请示,而不是越过上级机关向更高层级请示。因为越级请示,一方面不利于发挥各级机关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上级机关的负担。二是不可多头请示。多头请示的主办机关不明确、责任难落实,容易出现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现象。所以,请示原则上只能主送一个直接上级机关,即使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请示,也要写明谁是主送机关、谁是抄送机关。三是不可多事请示。一份请示文稿中,同时请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情的情况是不允许的,一般只能请示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否则,上级机关很难及时作出指示、给予批复。

各类公文写作技巧篇一【摘要】公文标题写作不仅要注重严肃端庄规范,也讲究美学视觉韵味。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从结构的严谨美、语言的简约美、表述的精准美、外观的规范美等方面试做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公文工作者美学素养提升之道。【关键词】公文标题美学视角结构语言表述外观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则公文的“眼睛”,也是一个单位的窗口。公文标题写作是项严肃、庄重的工作,同样也是件需要运用美学原理的技术活。受特定行文目的和规定程式等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与一般文章的标题不同,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一则好的公文标题往往蕴含着可贵的美学因子,包括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语言的简约之美、表述的精准之美、外观的规范之美。这就要求公文撰制者、审核者加强美学修养,自觉从美学视角来审视和指导公文撰拟实践,不断提升公文整体质量、擦亮单位窗口形象。依笔者的浅见,公文标题之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结构助词“的”。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另一方面,应力求语义简洁明确,言简意赅,力避重复累赘,让阅文者和受文单位“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公文主旨和行文目的,起到准确、有效地指导公务的作用。叙述事由时要用精炼浓缩的文字高度概括出正文的主题,避免事由中的动词同文种在字面和词义上的重叠,同时应注意词语的搭配得当,避免出现歧义和语病。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请求××省财政厅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请示》,事由显得比较啰嗦,其一,“××省财政厅”系文件主送机关,可不必在标题中赘述;其二,“关于请求……的请示”系语义重复,属于“过度客气”;其三,类似“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这样的兼语短语可改用动宾词组形式表述成“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更为简练。综合来看,这则标题若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的请示》,则既礼貌得体又干净利落,彰显简约之美。此外,对于有多层转发、批转关系的情况,公文标题的事由概述更应简明扼要。如某集团公司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经转发的《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标题如下:《××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见,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介词“关于”、多个助词“的”和多个文种名称“通知”,显得十分臃肿,读起来别扭,理解起来也困难,使阅文者不知所云。对这类公文标题的处理,可以省去中间的所有转发环节,直接由发文单位转发,并可省略两个“关于”和“通知”,因此这则标题可改为:《××集团有限公司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从转变文风、作风的角度而论,笔者认为,应当彻底扫除长期以来层层转发文件的积习,让一级转发一级、照搬照抄照转的做法退出历史舞台,为确保政令畅通、决策执行、精神落实赢得时间和空间。具体到涉及需要转发上级文件的情况,可以采用工作要点提取法,将上级文件中明确要求本单位贯彻执行和组织开展的工作,提取成本单位发文的事由,必要时可在事由前强调“贯彻/落实XX单位指示/要求”。据此,上例可做如下修改:《××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坚决落实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或《××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事由的核心元素,明确此次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以往的不同或侧重,具体以上级文件中所作的专项要求为依据)。三、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这里的“精准之美”,其一是事由表述的精准性。公文标题中的“事由”应与内容高度相符、契合,要通过准确提炼,全面、清楚地反映出公文的主旨,避免出现事由概括不准、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