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导学案_第1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导学案_第2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导学案_第3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导学案_第4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地域类型-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4、结合案例,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区区位含义区区位含义业生产所选定的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作物的重要的自然因素。土壤: 程度对农业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影响农作物的重要的自然因素。土壤: 程度对农业影响较大。自然因素^ 「平原:适宜发展 业。[地形L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济因素:市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和社会经交通运输: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使农产品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_较高的农作物可以远离市场。程度济因素:市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和社会经交通运输: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使农产品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_较高的农作物可以远离市场。程度政策:调整 、促进 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如、使土地 提高,降低。区位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处于 之中,某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区位因素的变化I 他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环境因素变化比较 ,对农业区位影响1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降水衣业生产蹈上他阶揖废渔、废水因索.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降水衣业生产蹈上他阶揖废渔、废水因索(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B.,A.,B.,C.,D.(2)图中字母所示的因素中,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的是一离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产品价格的是—。(是一离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产品价格的是—。(用图中字母回答),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在地域上出现分(3)简述影响下列各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种植:,河西走廊、河套(3)简述影响下列各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种植:,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的粮食生产和南疆的棉花种植:城郊的乳牛、蔬菜、花卉业:培:。,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上海,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平原的粮食生产和南疆的棉花种植:城郊的乳牛、蔬菜、花卉业:培:。,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上海,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中等城市及周边地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A、B、C、D四处安排甘蔗、荔枝、乳牛、花卉四种农业类型,则合理的区位选择是:,理由是,理由是,理由是,理由是(2)该地区河流汛期是;夏秋季节,应防止的灾害性天气是;在该地区的(2)该地区河流汛期是;夏秋季节,应防止的灾害性天气是;在该地区的E处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 。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下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完成1〜2题。

.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下列农业类型属于“都市农业”的是()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马来西亚总理2008年4月19日宣布,计划扩大水稻种植区,增加水稻产量,应对粮价上涨造成的粮食安全危机。据此回答3〜4题。.影响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国家政策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国际市场需求4.读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科学技术投入,下列各点最能代表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B.②C.③D.④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2.掌握各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图、文、表相结合,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学习难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投入(1)自然界:包括 、土壤、热量、光照、等条件。(2)人类社会:主要表现为投入、基本的和生产技术。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原始农业:游牧业、、初步定住农业。传统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典例原始迁移农业分布:部分地区原始部族。生产特点:“",以 劳动为主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分布:主要分布于 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特点:式农业,耕地 耕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作物:粮食作物一以 为主豆类作物一 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一 、、、等生态问题:、土壤盐碱化等。现代混合农业分布: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点:以 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机械化程度,和城市市场及工业联系密切。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优势: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时间上 经济收入稳定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了解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完成下列表格。类型主要分布地区主要作物或农产品区位条件主要特点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季风水田农业热带、亚热带 —①气候: ②地形:地势低平③水源: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③生活习惯及食物偏好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一③机械化科技水平 ;④水利工程量大商品谷物农业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加拿大、①气候: ①地广人稀;②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④机械化水平 、科技先进①生产规模—大:一般是家庭经营;②商品率高;机械化、科技水平高玉米②地形: ③土壤:肥沃阿根廷、俄罗斯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气候 草类茂盛草质优良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利于大规模经营;②交通发便,便于商品性经营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专业化高—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牛奶及其制品①气候: 市场需求量大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多分布在 、 O②地形: ③土壤:土曾深厚,土壤肥沃。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 )A非洲的尼罗河 B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C亚洲的两河流域 D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2、下列关于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自给自足的农业②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是不断迁移的③其在中国的分布主要在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④农作物以小麦为主A①④ B②③C①②D②④水稻是喜市湿、喜温的高产粮食作物,稻作农业是季风区最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完成3、4题。3、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4、与其他农业地域类型相比,稻作农业的重要特点是(①技术要求低,生产过程简单②劳动强度大,投入的劳动力多①技术要求低,生产过程简单②劳动强度大,投入的劳动力多③大规模使用机械化生产④耕作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③大规模使用机械化生产④耕作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A①② BA①② B①③C①④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空白的地方,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秸秆B、牧草C、羊粪 D、羊毛、羊肉E、增加土壤肥力F、调节麦田、牧场的生产规模(2)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较 ,收入的波动性较。(3)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普遍采用 和 混合的经营方式。(4)该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原因是D②④(1)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2)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C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导学案(第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的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有深刻影响,并表现为正负两方面。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了解主要的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有深刻影响,并表现为正负两方面。.学习难点:结合身边实例,分析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大部分区域 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森林面积(2)荒漠化面积(3)土地 严重3、农业技术的采用(1)灌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粮食,但灌溉不合理容易造成,导致土壤退化,粮食减产。(2)农药的使用:杀死害虫等生物,破坏第二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2、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生产活动是()1、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2、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生产活动是()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B.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扩大耕地面积C.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 D.长江上游山区植树造林,发展林业3、混合农业与一般种植业相比,对环境影响的有利方面是( )A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对环境能够无害B土地利用方式粗放,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小C农田有机会休养生息,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D自然条件好,不会出现土地退化现象4、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ii?Pijn®a呈扁理Jg(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儿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5、读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和收入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牛肉35站轲盍5、读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和收入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牛肉35站轲盍当小区:皿饲料作物回花若三)牧草——在m边界(1)判断该农场的农场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课后练习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集中产区。读图,完成1~2题。.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A.柑橘 B.香蕉C.苹果 D.葡萄.与②水果产区相比,①产区的优势条件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更充足,廉价劳动力多C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如下图,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A.①林业②蔬菜和花卉业③水稻种植④果树栽培B.①林业②水稻种植③果树栽培④蔬菜和花卉业C①林业②果树栽培③水稻种植④蔬菜和花卉业

D.①果树栽培②林业③水稻种植④蔬菜和花卉业荷兰素有“鲜花王国”的美誉,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据此回答4〜5题。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B.国际市场广阔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D.地势平坦,气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B.国际市场广阔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D.地势平坦,气5.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国主要公路A.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①保鲜技术的发展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③广阔廉价的耕地世④发展现高温室,改造自然条件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⑥利用起伏的地势〉发展花卉的立体种植彳;;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各农业区位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A地种果树是否合理?,理由。B地种小麦是否合理?,理由。C地饲养奶牛是否合理?,理由。D地种植花卉是否合理?,理由。E地种蔬菜是否合理?,理由 (2)如有不合理的安排,应怎样调整?7、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I处应发展;11处可发展;111处可发展。(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现在该城市市场上能同时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了,而这只有在条件改善和等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1)~(2)题。⑴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A.①④ B.①③ C.③④D.①②(2)下列地区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A.①④ B.①③ C.③④D.①②.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甲)和“农业产值构成图”(乙),读图,完成⑴〜(2)题。⑴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2)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下图是“我国北方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⑴〜(2)题。⑴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温度C.地形D.光照(2)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