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中国的外交一、选择题1.1949年6月,美国认为,中共已拥有摧毁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并将于年底以前组建中央政府,而美国“不可能颠覆或有力阻止这一进程,中国共产党倒向苏联的状况在近期内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这一判断A.影响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立场
B.标志着冷战的重心已转移到亚洲C.导致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D.促使美国放弃对国民政府的支持2.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这一认识A.是由新中国的国情所决定
B.否定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C.否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3.《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和平共处4.针对西方对华封锁,1952年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六十年代中期,中国贸易促进会已同日、英、法、德及亚非多国建立了民间贸易联系,与意、奥等国相互设立了商务代表处。这一组织的活动A.标志着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形成
B.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C.瓦解了西方对我国的经济封锁
D.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5.“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从中可见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周边国家认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往来C.改善邻国关系创造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D.积极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6.“作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外交原则,它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一原则的核心是A.和平共处
B.不结盟
C.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7.1953年12月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两个大国之间……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材料中“这些原则”的提出A.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B.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C.消除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
D.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8.从1952年到1954年,新中国逐渐形成了被称为“和平统一战线”的对外政策,并将“扩大和平中立趋势”“推广和平中立地带”的目标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实行这一政策主要因为A.新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B.社会主义阵营力量不断壮大C.中苏签订了友好合作同盟条约
D.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胜利9.“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这次会议A.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B.表明新中国外交已走向国际舞台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增强了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10.在新中国参加的某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据此可知,这次会议A.正式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说明反对霸权主义已成为时代主题C.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
D.加强了中国与新兴民族国家的联系11.“万隆会议的成功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为国家间关系和思想意识两个层次。应该说,万隆会议是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起点。”上述材料说明,万隆会议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C.有利于淡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D.否定了“一边倒”外交的合理性12.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与这些经济外交的成就直接相关的是A.中美关系的改善
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C.万隆会议的成功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3.“真正主导70年代中国外交的是乔冠华、黄华为首的业务派。这两人的外交思维是——以点控面,固本培元。所谓以点控面,指的是有重点的外交,而当时的两个重点就是……”文中的“两个重点”是指A.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
B.联合国和美国C.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国家
D.苏联和日本14.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记者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游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美国人。第二天,毛泽东和斯诺共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的显要位置上,报纸的右上角还特意刊登了一句毛泽东语录:“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这些做法意在A.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共同反帝
B.传递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C.向美国表达中国追求和平的信心
D.区别对待美国人民与美国政府15.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说明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同美国改善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C.中美之间已消除矛盾
D.宽松的国际环境助力中美关系的改善16.1972年9月,田中首相访华时说:“这次访问,我是由东京直飞北京的,我再一次深深感到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这一讲话A.表明日本对侵华战争反省深刻
B.表明中日关系改善未受他国阻挠C.开启了中日官方交往的先河
D.淡化了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责任17.下表是部分国家与中国建交的时间,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国家与中国建交时间国家与中国建交时间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日本1972年9月29日联邦德国1972年10月11日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C.中苏关系正常化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8.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为79次。而此后到1977年6月30日,出访次数为252次。与1977年相比,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1976年至1978年中国高层频繁出访主要是A.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创造条件
B.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作准备C.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为改善中美关系寻找突破口19.“新时期中国外交进行了重大调整。按照是否有利于共同发展和繁荣来决定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单纯从社会制度出发,不再简单以意识形态画线,不再继续划分敌、我、友”。决定新时期中国外交选择的根本因素是A.不结盟外交方针
B.单纯的意识形态画线C.和平外交的思想
D.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0.1981年,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由此可知A.联合国维和事务离不开中国参与
B.中国在努力构建新型区域关系C.中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D.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21.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放弃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C尼克松总统访华促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A.
B.
C.
D.22.2019年1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第一个公共外交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建立。根据安排,该中心计划今年举办30多项活动,包括博览会、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及成员国非政府组织会晤等,以增进各国间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A.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合作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开始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D.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二、非选择题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材料二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许多国家是这样;也可以改变结盟,从一方倒向另一方,有些国家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力量对比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作为回报,苏联外交官在联合国发起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从台湾的国民政府转移到大陆的共产主义政府的运动。——【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国际背景并分析其实质。(2)材料二认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或改变结盟,新中国却采取“一边倒”方针说明了什么?(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苏关系所呈现“独特的形式”?“一边倒”方针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美《上海公报》材料二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会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中美《八一七公报》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美国《与台湾关系法》材料四中方历来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愿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对此,不能动辄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对方、在战略判断上犯下根本性错误,那样只会损人害己、搞乱世界;而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多做换位思考、相互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始终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化解和管控分歧,避免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扰。——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的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转变,分析其转变的原因。(2)材料二中的“建交公报”发表于哪一年?其核心内容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分析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签署对中美关系的影响。(4)综上,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谈谈你如何理解中国政府处理当前中美关系的做法。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20世纪50—60年代联合国共进行10次维和行动,集中在对大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对其国家利益无利可图地区发生的冲突听之任之中国政府认为维和行动是美英等国利用联合国这块“破招牌”,来镇压世界各地革命斗争的行为1971—1981年联合国共进行3次维和行动中国政府未参加安理会对维和行动决议的投票,同时声明对维和行动不承担任何财政义务
中国政府对维和行动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在相应领域表达了愿意做出贡献的合作态度1981—1989年联合国共进行5次维和行动20世纪90年代至2006年安理会批准的维和行动达42次;维和是最为显耀的联合国行动,四大洲冲突锋线上的“蓝盔”象征着联合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承诺中国政府以更积极的态度全面深入参与维和行动,并扮演重要角色——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根据材料“美国‘不可能颠覆或有力阻止这一进程,中国共产党倒向苏联的状况在近期内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这一判断,影响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故选A项;朝鲜战争冷战由欧洲蔓延到亚洲,排除B项;美国的判断,不是新中国“一边倒”政策提出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美国依旧支持蒋介石政府,排除D项。【答案】A2.【解析】由材料“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可知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即否定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故选B项;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4年,排除C项;“全面胜利”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答案】B3.【解析】题干中“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处理与外国政府的关系,故选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新中国政府如何对待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特权,排除B项;“一边倒”是指新中国政府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C项;和平共处是在1953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排除D项。【答案】A4.【解析】题干提及在“针对西方对华封锁”,1952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成立后,与西方即亚非多国建立了民间贸易联系,有利于中国外交推进,故选B项;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标志是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A项;西方对我国的经济封锁的解除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排除C项;对外开放政策的作出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答案】B5.【解析】与材料中“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相符,故选C项;“一边倒”的外交是指向社会主义,与材料中“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符,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排除B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包括周边国家,排除D项。【答案】C6.【解析】“作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外交原则,它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表明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是和平共处,故选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和平共处,不是不结盟,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和平共处,不是求同存异,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和平共处,不是独立自主,排除D项。【答案】A7.【解析】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材料中“1953年12月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相符,故选D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与材料中“1953年”不符,排除A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与材料中反映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排除B项;表述太绝对,应当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排除C项。【答案】D8.【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美国控制日本、操纵韩国、干涉台湾企图包围中国,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行为,中国的周边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在这一时期,新中国需要加强和维护周边国家和平友好的政策,故选A项;二战之后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东欧国家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材料涉及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符,排除B项;中苏友好合作同盟条约签订于195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应该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A9.【解析】根据材料“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结合所学,1954年,以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为主的日内瓦会议召开,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走向世界舞台,故选B项;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排除A项;1971年,中国在第26届联大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项;1955年,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增强了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排除D项。【答案】B10.【解析】题干中周总理的谈话即是在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的发言“求同存异”推动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故选D项;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中印双边会谈时,排除A项;反对霸权主义已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排除B项;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的,排除C项。【答案】D11.【解析】据材料“万隆会议的成功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为国家间关系和思想意识两个层次”,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强调共同发展,故选C项;依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A项;依所学,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排除B项;依所学,50年代,中国外交的核心仍然为“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根据材料“1955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信息可知,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拉国家之间的联系,故选C项;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20世纪70年代,时间点不符,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主要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排除D项。【答案】C13.【解析】题干中“70年代中国外交”体现两个重点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选B项;处理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排除A项;处理“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国家”作为重点是20世纪60年代,排除C项;苏联作为外交重点在新中国初期,排除D项。【答案】B14.【解析】1970年通过登上天安门和《人民日报》的文章传递中国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故选B项;题干是希望同美国改善关系不是反对帝国主义,排除A项;强调中美关系,不是体现追求和平,排除C项;题干强调传递同美国改善关系的信号,不是区分民众和政府,排除D项。【答案】B15.【解析】材料中史实发生在尼克松访华之前,毛泽东的表示推动关系的改善,故选B项;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排除A项;国与国之间不存在消除矛盾,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宽松的国际环境,排除D项。【答案】B16.【解析】“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表明日本没有对侵华战争进行深刻反省,淡化了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责任,故选D项;“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表明日本没有对侵华战争进行深刻反省,排除A项;中日关系改善受到美国的阻挠,排除B项;中日官方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排除C项。【答案】D17.【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阵营的超级大国,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会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的建交高潮,故选B项;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间是1971年10月,不能解释加拿大、意大利和奥地利与中国建交等问题,排除A项;中苏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80年代末,与表格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D项。【答案】B18.【解析】由材料“1977年6月30日,出访次数为252次。与1977年相比,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可知文革结束后为打开国门、发展经济的改革开放作准备,故选B项;1971年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C项;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排除D项。【答案】B19.【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后更加注重政策“有利于共同发展和繁荣”,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外交政策的出台原因在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故选D项;不结盟外交方针是材料中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项;选项B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B项;和平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思想,并未发生转变,其并不构成影响外交政策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排除C项。【答案】D20.【解析】据材料“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可知中国开展围绕联合国的外交活动,插手中东地区,派遣维和部队,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依托联合国为世界和平做的贡献,而非强调联合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依托联合国为世界和平做的贡献,而非强调中国构建新型区域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情况,未涉及到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排除D项。【答案】C21.【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主要有中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是一个解决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安全问题的组织,即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违背,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成功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排除B项;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排除C项。【答案】D22.【解析】上合组织体现了新型区域合作,故选D项;题干不能体现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排除A项;上合组织跟联合国无关,排除B项;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就开始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排除C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23.【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可知,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同时亚非拉许多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第二小问实质,根据材料一“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并结合所学可知,“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对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所采取的政治方针。(2)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力量对比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可知,冷战时期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是安全利益、力量对比、意识形态。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所学可知,一个国家选择何种外交政策是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3)第一小问形式,中苏双方互有利益需求,中国支持苏联在国际共运中的领导地位,作为条件,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支持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第二小问维护,“一边倒”方针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一边倒”方针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孤立,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边倒”方针有利于中国政权稳定,也必然对世界和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答案】(1)国际背景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亚非拉许多国家援脱殖民加锁,赢得了独立。实质:针对西方国家退制中国所采取的政治方针。(2)因素:安全利益、力量对比、意识形态。说明: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3)理解:中苏双方互有利益需求。中国支持苏联在国际共产中的领导地位,作为条件。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支持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维护“一边倒”方针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边倒”方针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孤立,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边倒”方针有利于中国政权稳定。也必然对世界和平有重要的作用。24.【解析】(1)第一小问政策,紧扣设问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据材料一中“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封锁、威胁、孤立的敌视政策。第二小问原因,紧扣设问中“该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可以从中国、世界、美国、苏联等方面来思考,得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苏冷战的需要;美国的国际地位的削弱;封锁中国计划的破产;中苏关系紧张。(2)第一小问时间,紧扣设问“‘建交公报’发表于哪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1978年。第二小问内容,据材料二“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会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和材料一“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得出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3)据材料三“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人员总结笔记5篇
- 英语教师实践主要内容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矿井废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00万吨矿渣微粉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五菱宏光消费者行为调查
- 商管 物业合同修改
- 商用租房协议书简易版模板
- 贸易年度工作总结7篇
- 农场租赁合同范本:农业合作
- 天然气巡检记录表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临床应用
- 民法典讲座-继承篇
- 外包施工单位入厂安全培训(通用)
-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课件
- 客户接触点管理课件
- Python语言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医学-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教学课件
- 高中英语-Book 1 Unit 4 Click for a friend教学课件设计
- 年产30万吨碳酸钙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主题班会如何对待厌学情绪(初二) 省赛获奖 省赛获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