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试题C卷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1.(2分)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崩殂(cú)疲弊(bì)陛(bì)下忠谏(jiàn)B.费袆(yī)攸(yōu)之性行(háng)行(xíng)阵C.夙(sù)夜驽(nú)钝攘(ráng)除遗诏(zhāo)D.庶(shù)竭咨诹(zōu)菲(fēi)薄和睦(mù)2.(2分)(2019·长安模拟)结合语境,横线处所填词语和对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在《中国家书家训》一书中,作者用链接的方式为读者们重新构筑一个空间,一个纯粹的、真实的、私人的、可以把自己投放在其中的精神空间,希望读者能够在其中体会人类最高贵的精神,领略智者最朴实的____________。A.告诫B.教诲C.告诫D.教诲式:式:式:式3.(2分)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C.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D.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4.(2分)(2017·东海模拟)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C.“十一”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庐山风景区热闹非凡。D.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二、默写(共1题;共7分)5.(7分)古诗词名句默写。①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刘方平《月夜》)②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③________,背灼炎天光。(自居易《观刈麦》)④________,略输文采。(毛泽东《沁园春·雪》)⑤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________。⑥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有关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三、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2分)6.(12分)(2017七上·西城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2017年9月23日,北京国际设计周“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获奖作品颁奖典礼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设计师简山设计的“二十四节气”标识最终获得了专业组一等奖。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笑称:“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也终于有了一眼就能认出来的‘中国印记’。”“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在我国使用已有两千多年之久。“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综合了天象、气象与物象,并通过对时间的掌握,来指导生产,安排生活。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生活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然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一直没有统一的标识,以致“二十四节气”渐渐被人们淡忘,对其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人们更是所知寥寥。特别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机械代替人工,农耕文化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生活,“二十四节气”更是面临着严重的边缘化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十四节气”标识既是留住传统文化本真的需要,也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的选择。【材料二】或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质疑,现在我们还有必要去关注“二十四节气”吗?其实,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毕竟,在没有钟表、没有日历甚至连沙漏也没有的情况下,古人只能依赖“二十四节气”来掌握时间、记录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提示冷暖等。而现如今科技那么发达,对于那些早已远离土地、每天依靠天气预报来穿衣戴帽的人们,“二十四节气”或许并不能发挥多少作用。既然功效不大,那么“二十四节气”岂不是只能当作摆设的古董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应当看到,比“二十四节气”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比如,很多节气与众多民俗相互依存、相依相融,立春和春节、惊蛰与“龙抬头”、春分和社日、夏至跟端午节、秋分与中秋节等都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而立春、清明、立夏、冬至等,早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传习,成为东亚乃至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与感情纽带。去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由指导农业生产而来,是古人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其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二十四节气”的一些文化符号,依然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依据,并激励着民族精神。例如,“【甲】”,督促我们顺应天时、勤奋有为;“【乙】”,提示我们认知和尊重生命节律;“【丙】”,发酵着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情思。千年文明,生生不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时代如何变迁,科技怎样发达,守住了传统文化之脉,才能筑牢民族之魂。因此,“二十四节气”理应通过一些与时俱进的方式传承、弘扬下去。(1)阅读【材料一】,说说设计“二十四节气”标识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根据上下文,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大雁南飞、春燕归巢②一年之计在于春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3)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的部分标识,请任选一张,结合【材料二】的第一段,说说该标识体现节气的哪方面作用。甲乙丙丁【注】榖雨,即“谷雨”。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2分)7.(2分)(2017八下·成都月考)阅读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