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_第1页
2023年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_第2页
2023年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_第3页
2023年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_第4页
2023年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大练兵AFP和新生儿破伤风试题第一部分、单选题:1、所有()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15岁B.14岁C.16岁D.13岁2、国家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常见病例涉及()种?A.13种B.15种C.16种D.14种3、某医院有一名儿童肉毒中毒入院,需要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吗?()A需要报告B不需要报告C可以报告也可以不报告D与AFP无关4、诊断高危AFP病例,假如患儿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患儿的年龄应当小于()岁?A.14B.15C.3D.55、聚集性高危AFP病例或聚集性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指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例或()例以上的高危AFP病例或临床符合病例,麻痹时间间隔()个月以内。A.2、2、1B.3、3、2C.2、2、2D.5、5、26、聚集性AFP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个月内发生()例及()例以上AFP病例。A.2、2、2B.12、2C.1、5、5D.2、5、27、AFP病例的分类参照WHO推荐的分类标准。应当由()级专家诊断小组根据脊灰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等资料对AFP病例进行诊断分类A.县区级B.市级C.省级D.国家级8、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指脊灰病毒分离株与SABin疫苗株病毒相比,病毒衣壳蛋白1区(VP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超过(),或者是既往国内外流行过或与既往国内外流行过的脊灰病毒高度相似的野病毒。A.10%B.15%C.20%D.30%9、VDPVs病例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循环事件指由相关的VDPV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引起()例或()例以上病例的事件。A.3、3B.5、5C.2、2D.10、101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需立即用下列选项哪项报告?()A.县区卫生局B.市卫生局C.网络直报D.旬报表报告1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小时、农村在()小时内填写AFP病例报告卡并通过网络直报。A.6、12B.12、24C.24、48D.2、612、县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应每日审核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情况,发现辖区内AFP病例报告后,应在()小时内完毕报告信息审核并将AFP病例纳入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简称专病管理)。A.12B.24C.48D.7213、AFP积极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积极搜索;()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AFP积极监测医院开展积极搜索。A.县区卫生局B.县区疾控中心C.市卫生局D.市疾控中心14、医务人员开展积极监测时,如发现漏报的AFP病例,应按规定开展调查和补充报告,麻痹()天内的AFP病例,仍应采集粪便标本。A.14B.30C.45D.6015、县级疾控机构对监测医院进行AFP病例积极监测时应填写“AFP病例积极监测登记表”(附表,表4),并于次月()日前将上月积极监测结果录入数据库,形成汇总数据,通过网络逐级上报。A.3B.5C.10D.616、县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在发现辖区AFP病例报告后()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具体填写“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表5),调查完毕后()个工作日内通过专病管理系统录入个案调查信息。A.24、3B.24、2C.48、2D.12、217、拟定高危AFP病例后,省、地、县三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要及时组织调查小组,其成员除要有熟悉AFP监测的流行病学专家外,至少要有一名熟悉AFP诊断的()医生组成。A儿科或神经内科B外科或内科C儿科或传染科D传染科18、对于AFP病例,在麻痹发生()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完毕,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A.50B.60C.75D.9019、对于AFP病例,随访表规定麻痹后()日前寄达省疾控中心。A.60B.70C.75D.9020、国家规定15岁以下儿童的AFP病例报告发生率至少应当达成的规定。A.1/10万B.2/10万C.5/10万D.10/10万21、AFP病例的合格标本应当是在麻痹后()内采集。A.7B.10C.14D.2822、AFP病例标本采集后需要在()天内送到省级脊灰实验室?A.7B.10C.14D.2823、为什么对所有的AFP病例都要采集双份便标本?()A.实验室标本检测的质控规定B.方便保存原始标本C.脊灰病毒的间歇排毒特点D.保证标本克数24、对于报告的AFP病例,相邻两份粪便标本采集间隔时间()小时;A.>12B.>24C.>6D.>4825、对于报告的AFP病例,每份粪便标本采集量至少()克,采便容器用()便盒。A.8,普通B.5,专用C.8,专用D.5,普通26、麻痹前在京居住35天以下、有暂住地的非住院AFP病例,接报后24小时内,由()做个案调查与解决。A.暂住地所在县、区疾控中心B.暂住地所在地段保健科C.病例就诊医院保健科D.户口所在地县区疾控中心。27、AFP病例监测的目的()A.及时发现输入脊灰病毒B.维持无脊灰状态C.评价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D.以上全是28、假如脊髓灰质炎疫情则是()A.普通疫情B.重大疫情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不构成疫情29、脊髓灰质炎重要的传染源是()A.瘫痪前期者B.瘫痪期患者C.恢复期患者D.轻型无麻痹患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30、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天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A.0~15B.2~28C.7~28D.7~2131、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发新生儿破伤风疹疑似病例后,城乡于()小时内,农村于()小时内向发病地区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A.6、12B.12、24C.24、48D.2、632、对于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应于接到报告后()内开展病例调查。越早开展病例调查工作,患儿母亲对新生儿发病情况等记忆的越清楚,可获得的信息也越多。A.24小时B.48小时C.一周D.十天33、CVDPVs是指()A.脊灰野病毒B.免疫缺陷者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D.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34、中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发现CVDPVs后,应在()小时内报告卫生部。A.6B.12C.24D.235、中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循环病例后,应在()小时内报告卫生部。A.2B.12C.24D.4836、中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后,应于()个工作日将检测结果录入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并通报相关省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A.1B.3C.5D.1037、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每间隔()天采集1次粪便标本,直到连续()次标本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A.10、2B.10、3C.14、2D.14、338、发生脊灰野病毒、CVDPVs病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循环病例疫情,启动应急响应期间,疫情相关地区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要达成()万,保证监测报告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A.1/10B.2/10C.1/100D.2/10039、发现脊来野病毒病例、在环境或健康人群中发现脊灰野病毒或发现CVDPVs病例、脊灰疫苗病毒高变异株循环病例,在病毒也许传播的地区,至少采集()名接触者或健康人群的粪便标本。A.5B.10C.20D.50第二部分、多选题(以下试题不止一个答案对的,请将对的答案选出,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以下哪几种疾病属于AFP?()A.脊髓灰质炎B.GBS(格林-巴利综合症)C.肉毒中毒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AFP病例的诊断要点:()A.急性起病B.肌力减弱、肌张力下降C.病理反射阳性D.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高危AFP病例的含义:()A.年龄小于5岁B.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不详C.未采集标本D.未采集到合格便标本4、AFP病例合格粪标本的规定是:()。A.在麻痹14天内采集B.2份粪标本至少间隔24小时C.每份标本量在5克以上D.粪标本送到实验室时带冰状态良好5、脊灰排除病例,应当具有以下哪些条件?()A.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的AFP病例B.无标本或无合格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无论60天随访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C.临床医生排除脊髓灰质炎病例D.县区疾控调查认为可以排除脊髓灰质炎病例6、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报告的内容涉及:()A.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B.家长姓名、麻痹日期、诊断日期C.麻痹症状的简要描述等病例的一般情况D.对标本采集情况不需要报告。7、AFP积极监测医院,应当涉及以下那些医院?()A.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B.县级以上儿童医院、妇幼医院C.县级以上传染病医院D.县级以上综合性中医医院8、开展积极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的哪些科室开展积极监测工作?()A.儿科B.神经内科(或内科)C.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D.病案室。9、开展积极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应当开展哪些工作?()A.查阅门诊日记B.查阅出入院记录或病案C.积极监测人员与医务人员交谈,了解发病情况D.积极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10、开展AFP病例的个案调查时,应遵循的环节涉及以下哪些方面:()A.了解发病过程和流行病学史B.进行神经学检查C.填写个案调查表D.指导临床治疗方案。11、AFP病例随访有哪些工作规定?()A.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B.随访时应仔细填写“AFP病例麻痹随访表”(附表,表6),随访表完毕后2个工作日内通过专病管理系统录入病例随访信息C.如工作人员紧张,可以采用电话随访方式D.在病例初次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可以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12、AFP病例的专家诊断,要对哪些病例进行重点分析?()A.临床上怀疑脊灰、合格粪便标本脊灰病毒分离阴性的病例B.无标本或无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C.AFP病例麻痹60天后随访有残留麻痹的患儿D.粪便标本脊灰病毒检测阳性的AFP患儿。13、AFP病例的监测系统评价指标,监测的及时性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A.AFP病例报告后24小时内及时审核率≥80%B.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C.AFP病例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80%D.省级脊灰实验室15天内完毕AFP病例粪便病毒分离及时率≥80%14、AFP病例的监测系统评价,监测系统资料分析应当涉及以下哪几方面?()A.AFP病例流行病学分布B.AFP病例免疫史C.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D.分析AFP监测系统及时性、完整性。15、AFP病例的监测,县区级疾控中心有哪些职责?A.及时浏览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情况,按照方案规定开展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例随访工作B.负责辖区内病例的积极监测工作C.负责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AFP监测的培训D.对辖区内病例监测工作开展督导、检查,评价监测质量,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监测工作情况。16、关于AFP下列有哪些说法对的()A.是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英文缩写的简称B.全身重症肌无力应作为AFP病例报告C.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合格便D.麻痹超过三个月的AFP病例可以不采便E.AFP病例随访也许通过电话进行随访17、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A.出生后正常吸吮及哭闹B.生后第2—28天发病C.发病后不能吸吮或进食困难,随后发生肌肉强直和/或痉挛D.儿科医生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的病例。18、建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的目的,涉及以下几个方面:()A.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与死亡情况B.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C.评估消除活动的进展情况,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与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D.提高住院分娩率,消除土法接生。19、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规定发现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时,应当如何报告?A.村级医疗单位可直接向乡卫生院报告B.乡卫生院防保科按照乙类传染病报告规定,每10天将资料进行汇总,报告县级疾控中心C.县级疾控中心每月将各医疗卫生单位和人员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病例进行整理,报市级疾控中心D.市级疾控中心汇总、整理各县资料报告省疾控中心。20、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病例调查的目的是什么?()A.确诊或排除病例B.拟定病例发生因素C.指导防止措施的制定D.便于临床治疗工作,减少死亡。21、一旦有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的发生,应采用以下哪些活动以防止更多病例的发生?()A.对病例母亲进行全程破伤风类毒素免疫B.对病例所在村(居委会)中所有育龄妇女查漏补种C.开展病例的积极搜索工作(查看医院记录、访问村民或逐户搜寻等)D.针对找到的引起发病的因素开展诸如提供常规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服务、培训接生员等活动。22、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监测工作中,新生儿破伤风病例调查表如何上报?()A.应于调查结束后1周内寄达县级疾控中心B.县级疾控中心每旬汇总,寄达市级疾控中心C.市级疾控中心每旬汇总审核后上报省级疾控中心D.省级上报国家疾控中心。23、发现脊灰野病毒、CVDPVs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循环,国家、省级均应成立由哪些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负责分析、预测商情,指导现场调查解决工作。()A.流行病学B.病毒学C.卫生检疫D.临床医学e.卫生应急24、发现VDPVs病例或携带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调查小组,成员涉及哪些方面的人员?()A.流行病学B.实验室专家C.儿科专家D.神经内科专家25、发现VDPVs病例或携带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调查小组,开展的具体工作有哪些?()A.病例个案调查B.病例诊断C.接种率调查D.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26、发现脊灰野病毒、VDPV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后,调查小组赴现场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涉及:()A.发病过程B.治疗情况C.免疫史D.发病前35天内的旅行史和接触史27、发现脊灰野病毒、VDPV、脊灰疫苗高变异株时,调查小组要运用既往资料及专题调查资料,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提出防控工作建议。风险评估涉及哪些内容:()A.分析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和病毒学信息B.结合既往脊灰疫苗接种情况C.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D.本地的卫生状况、人力资源和人口流动状况28、脊髓灰质炎的防止措施涉及()A.疫苗防止B.良好的生活习惯C.抗生素药物D.维生素类药物29、怀疑为AFP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需要进行神经学检查,检查内容重要涉及;()A.肌力B.肌张力C.腱张力D.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30、对于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AFP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表填写需要注意的事项有:()A.规定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B.如有调查表中未涉及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C.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D.调查需要根据住院病历,不得与住院病历不一致。31、AFP病例的专家诊断,基本规定是:()A.专家小组至少每3个月活动一次B.在病例麻痹后90天内对AFP病例做出分类诊断C.在完毕病例分类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AFP专病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病例最终诊断分类信息,完毕对该病例的最终审核定案工作D.审查所有的AFP病例,提出分类依据,做出对的的病例分类。32、AFP病例的专家诊断,对于一些AFP病例分类为临床符合病例或排除病例依据局限性时,应当如何解决?()A.不再进行分类B.要对病例进行医学检查或访视,了解发病情况、核算诊断C.采纳临床医生的诊断结论D.对病例周边儿童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核算有无类似病例发生。33、病例归属地疾控机构发现异地报告的AFP病例后,应当做哪些工作?()A.应当与病例所在地相关疾控中心沟通B.自行组织人员到病例所在地采便、流调C.收集该病例的个案、病案、实验室、随访等资料进行综合管理D.各相关疾控机构,特别是省级疾控机构,应协助病例归属地疾控机构做好异地AFP病例的各项监测工作。34、对于异地AFP病例,目前病例监测是如何规定的?()A.指非本地户籍的AFP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35天以内B.异地AFP病例的报告、调查、采样送检、随访等各项监测工作,由病例暂住地的县级以上疾控机构负责完毕C.病例标本检测由采样送检单位所在的省级脊灰实验室负责。D.病例标本检测由患者居住地所在的省级脊灰实验室负责。第三部分、是非题:1、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2、新生儿破伤风最早出生即可发病。(×)3、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4、新生儿破伤风初期症状可有牙关紧闭,吸乳困难,继之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5、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七日风"、“脐风”、“锁口风”等。(√)6、发现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时,卫生人员要按规定填报《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要按报告卡规定项目和内容完整填写。(√)7、乡卫生院防保科接到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后按照乙类传染病报告规定进行报告。(√)8、工作人员接到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后应于接到报告后10天内开展病例调查。(×)9、所有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于1/1000活产儿的县(市、区)都应视为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10、全国已消灭新生儿破伤风。(×)11、破伤风的致病毒素是外毒素。(√)12、新生儿破伤风至于后会留有后遗症。(×)13、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现有典型的痉挛症状,如张口不大,苦笑面容,四肢抽动甚至角弓反张,神志不清。(×)1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填写AFP病例报告卡并通过网络直报。(√)15、在发现脊灰野病毒和VDPV疫情后,对在病例积极搜索时发现近45天内麻痹的AFP病例,规定采集双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或病毒核酸检测。(√)16、疫苗衍生病毒循环(cVDPVs)病例是指发生了1例或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17、在发现脊灰野病毒或cVDPVs疫情时,进行应急强化免疫的目的人群接种率规定达成(90%以上。(×)18、发病前35天内去过脊灰流行国家或地区的AFP病例为高危AFP病例。(√)19、聚集性高危AFP病例是指在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在1个月内出现2例或2例以上的高危AFP病例。(×)20、县级疾控机构发现辖区内AFP病例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在临床医生协助下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21、县级疾控机构发现辖AFP病例报告,开展调查后2天(工作日)内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及时录入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2、VDPVs病例需要每间隔30天采集1次粪便标本,直至连续2次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23、高危AFP病例、临床符合脊灰病例,需评估病例所在乡及邻近乡的脊灰疫苗接种率。每个乡级单位至少调查30名5岁以下儿童。(√)24、在AFP病例积极搜索时发现近45天内麻痹的AFP病例,需采集双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25、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日审核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情况,发现AFP病例报告48小时内审核并将AFP病例纳入专病管理。(×)26、发现cVDPVs病例或脊灰野病毒病例时,省级脊灰专家诊断小组应对病例发生地(市)及相邻地(市)近2年的AFP病例。(√)27、对脊灰野病毒病例或健康携带者周边存在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家庭成员、托幼机构或学校的同学等应进行医学观测45天。(×)28、县级疾控机构在AFP病例麻痹发生60天内,要对本辖区的AFP病例进行随访。(×)29、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信息及时录入AFP病例纳入专病系统。(√)30、有明确的外伤史,麻痹只限于受伤的同一肢体的病例属于AFP病例。(×)31、有明确占位性病变或由骨关节疾病所致的肢体活动障碍不属于AFP病例。(√)32、儿童因肌肉疼痛不能行走所致的肢体活动障碍,几天后即恢复,这样的病例属于AFP病例。(×)33、对于高病AFP病例,除具体填写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外,还要在调查结束后的一周以内将调查结果和所有资料报告至省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第四部分、简答题一、简述AFP专报系统中县级疾控机构的工作职责?⑴24小时内审核并将AFP病例纳入专病管理;⑵48小时内开展个案调查;⑶调查开始后48小时内填报流行病学信息(临床症状和体征、就诊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免疫史);⑷及时填报标本采集和病例随访信息。二、简要描述AFP病例的风险评估?1、核算传染源数量和影响范围。例如病例的数量,隔离情况,接触者数量及留观情况等。2、核算有效接种率,设计常规免疫执行情况,强化免疫执行情况,疫苗存贮情况。接种率调查结果。3、参照脊灰病例发现能力。4.参照其他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例如麻疹)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工作指标;5、本地的卫生状况、人力资源和流动人口状况;6、必要时开展接种率调查和人群血清抗体水平调查;三、试述VAPP病例与VDPV病例的异同?答: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是指在服用OPV时,病毒在机体内复制过程中疫苗株碱基发生变异,其繁殖次数越多,变异限度越大,神经毒力也随之回升,而成为VAPP。引起VAPP的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0%~1%之间(有≤8个碱基发生变异)。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是指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1%~15%之间(有≥9个碱基发生变异)。通常为VAPP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循环,病毒在机体内复制过程中,基因的变异程序不断加大,神经毒力不断回升,在通过多次人与人之间的循环繁殖后,最终导致其神经毒力与致病性类似或达成野毒株水平,而成为VDPV。由于“糖丸”是减毒活疫苗,加上受种者个体差异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因素,这就存在发生疫苗相关病例(VAPP)及疫苗衍生脊灰病例(VDPV)的也许性,但其发生率极低。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服用250万剂-1000万剂脊灰减毒活疫苗,也许发生1例疫苗衍生脊灰病例(VDPV)及疫苗相关病例(VAPP),且重要发生在初次服苗的儿童中。疫苗相关病例(VAPP)分为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和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四、发现VDPV循环病例,应如何进行调查处置?发现VDPVs病例的解决原则(1)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流行病学调查小组。成员涉及流行病学、儿科或神经内科医生和实验室专家,负责病例的个案调查诊断、接种率调查、AFP监测系统运转评价等相关调查分析、总结及报告。(2)至少采集50名接触者(近6周内未接种过OPV疫苗)的粪便标本,分离脊灰病毒。同时,每间隔7天采集1次病例或携带者的粪便标本,直至连续2次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若临床怀疑VDPVs病例或携带者为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时,在取得知情批准后,进行定量免疫球蛋白(QIG)或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当拟定为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iVDPVs)时,第1~2个月每间隔7天采集1次粪便标本,从第3个月开始,每隔1个月采集1次粪便标本,直至连续3次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3)在病例居住村(居委会)进行接种率普查,在病例所在乡(镇、街道)及邻近乡(镇、街道)每乡至少调查30名5岁以下儿童,并在县城流动儿童聚集地调查30名5岁以下儿童。必要时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病例所在县(区)及邻县(区)调查210名5岁以下儿童。五.脊灰病例标本采集和运送规定1.病例或携带者便标本县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在医院的配合下采集相关病例或携带者的便标本。(1)脊灰野病毒阳性者,每间隔7天采集1次粪便标本,直至连续3次采集的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2)VDPV阳性者,每间隔7天采集1次的粪便标本,直至连续2次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当拟定为iVDPV时,前2个月每间隔14天采集1次粪便标本,从第3个月开始,每间隔1个月采集1次粪便标本,直至连续3次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3)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每间隔14天采集1次粪便标本,直至连续2次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为止。(4)在病例搜索时发现近45天内麻痹的AFP病例,采集双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或病毒核酸检测。2.接触者或健康人群便标本县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负责采集一定数量的近6周内未接种过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接触者(接触者定义:曾与处在传染期的病例共同生活、共用卫生间的人员;处置过病例的医护人员或检查过标本的实验室检测人员以及其他存在传染或共同感染也许性的人)粪便标本。原则上优先采集5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1)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在环境或健康人群中发现脊灰野病毒或发现cVDPVs病例、脊灰疫苗病毒高变异株循环病例,在病毒也许传播的地区,至少采集50名接触者或健康人群的粪便标本,其中每例脊灰野病毒病例或cVDPVs病例采集5~10名接触者粪便标本。(2)VDPVs病例或携带者、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应采集5~10名接触者的粪便标本。如出现较大规模传播或已实行强化免疫,重点是采集AFP病例的标本以核算疫情,仅在AFP病例未采到合格便或已死亡无法采便等情况下采集其接触者便标本以协助诊断。3标本运送和检测1.应在采集后72小时内,将便标本冷藏运送至省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省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在7天内将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送中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进行型内鉴别和基因测序。怀疑为脊灰野病毒的阳性分离物应于48小时内上送。运送应严格按照国家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脊灰实验室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毕检测,在检测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将检测结果录入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对于来自脊灰野病毒流行地区的或其他怀疑为脊灰野病毒导致的AFP病例,有条件的省份在分离脊灰病毒的同时,要进行病毒核酸分子生物学检测,对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要及时送中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3.一旦发现脊灰野病毒,各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应就地封存标本及分离物,并严格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范规定进行后续工作。4.发现脊灰野病毒或VDPV时,国家脊灰实验室应对省级脊灰实验室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对既往阴性标本进行复核。第五部分.案例分析: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的解决背景资料:2023年8月6日,国家脊灰实验室报告,贵州省疾控中心送检的1份AFP病例阳性分离物经基因序列分析为I型VDPV,病毒VP1区有9个碱基发生变异。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9个碱基发生变异说明该病毒在本地循环已经约1年时间,发现该例VDPV病例,预示在人群中也许有有其它病例的发生,形成VDPV的循环。问题1:试述VAPP病例与VDPV病例的异同?答: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是指在服用OPV时,病毒在机体内复制过程中疫苗株碱基发生变异,其繁殖次数越多,变异限度越大,神经毒力也随之回升,而成为VAPP。引起VAPP的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0%~1%之间(有≤8个碱基发生变异)。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是指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1%~15%之间(有≥9个碱基发生变异)。通常为VAPP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循环,病毒在机体内复制过程中,基因的变异程序不断加大,神经毒力不断回升,在通过多次人与人之间的循环繁殖后,最终导致其神经毒力与致病性类似或达成野毒株水平,而成为VDPV。由于“糖丸”是减毒活疫苗,加上受种者个体差异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因素,这就存在发生疫苗相关病例(VAPP)及疫苗衍生脊灰病例(VDPV)的也许性,但其发生率极低。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服用250万剂-1000万剂脊灰减毒活疫苗,也许发生1例疫苗衍生脊灰病例(VDPV)及疫苗相关病例(VAPP),且重要发生在初次服苗的儿童中。疫苗相关病例(VAPP)分为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和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问题2:假如开展调查,应调查那些内容?应当由那些人员参与?调查内容:1、该例VDPV是脊灰病例吗?假如是,是1例还是多例,并需要对病例进行核算诊断,病例来源是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医院、社区积极搜索发现的AFP病例重新核算诊断。该地区的监测工作如何,是否敏感,能否把可疑病例所有报告出来?2、该VDPV在人群中发生循环了吗?可以对病例及接触者进行标本采样检测或重新对病例标本进行检测。3、该地的接种情况如何?是否可以阻断病毒循环,有必要对常规接种情况进行评价,对接种率进行调查。4、有必要采用措施吗?如何采用?调查应由流行病学工作人员与临床专家(涉及儿科、神经内科等)共同进行。背景资料:调查显示该地卫生条件较差,与外界交往频繁,假如该地发生了VDPV循环,其传播也许较为广泛,甚至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到更大的范围。该地免疫接种工作难以保证,基础接种率水平也许局限性以阻断VDPV循环。有疫苗丢弃现象,该地卫生状况较差,更容易导致病毒传播,甚至自然界污染范围扩大。该地冷链设备使用不妥,也许存在疫苗失效而影响免疫效果的问题。VDPV病例的基本情况:YWJ,男,2023年4月26日出生。黔西南州贞丰县WL乡YS村人。无外出史,未服过OPV。2023年6月11日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病后第三天出现右下肢麻痹。病后4个月随访,仍有右侧下肢麻痹伴肌萎缩。临床诊断为脊灰病例。WLY,男,2023年2月24日出生。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WL乡YS村人。无外出史,未服过OPV2023年7月11日发热(体温39℃),次日发生双下肢麻痹。病后3个月,双下肢及右侧中下腹残留弛缓性麻痹伴肌萎缩。临床诊断为脊灰病例。采集YS村2病例(YWJ,WLY)周边小于5岁儿童大便标本21份,由省CDC脊灰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物送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结果:YWJ、WLY21例接触者分离到3例VDPV。其中两儿童为姐弟,父母在YS村煤矿务工,为流动人口,另一儿童为常住人口,3名儿童均未接种过任何疫苗,本次采样前半年未到过外地,家中也无外村人来)。问题3:病例调查情况说明什么?是否发生了循环?如何进行调查处置?2例病例临床诊断均为脊灰病例,实验室检测同为I型VDPV,病例有排毒的也许,由此可以导致人群的循环,并且同村出现2例,根据脊灰隐性感染率较高的流行病学特点,接触者中标本中发现了VDPV,也许存在一定流行病学联系,人群中也许发生了循环。假如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序列之间有关联的话,则可以鉴定发生了VDPV循环。发现VDP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