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佛山一模 历史试题_第1页
高2021届佛山一模 历史试题_第2页
高2021届佛山一模 历史试题_第3页
高2021届佛山一模 历史试题_第4页
高2021届佛山一模 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2021届佛山一模历史试题一选题本共16小,小题分,48分。1.《论语》记载,冉有陪孔访问卫国,冉有对卫国如何管治众多人口心生疑虑,孔子认为应“富之”然后“教之一载意在说明A.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激烈B.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C.孔子先富后教的治国思想D.济繁荣促进人口的增长2.据表1可,这一演变A.是政府有组织简化的结果B.古人在频繁使用中简化的结果C.是各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D.映了由象形到线条笔画的趋势3.表2.唐宋时期货币流通数量计表这表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特点是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B.北经济重心转移C.陆对外贸易畅顺D.市制取代坊市制4.明,为了防止倭寇伪装商人境,政府创立了新的朝贡贸易制度,并规定,凡外国来华的贡使团和贸易商人都由新设立的“市舶提举司”管理。该制度A.严格限制了外国人来华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1

C.导致中国贸易长期入超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5.有者指出,洋务运动中“新工业的出现是对西方冲击的反应,但就每项工业的产生来说都不是来自西方的意愿,而是中国人努力的结果判断,该学者研究近代中国时A.支持欧洲中心论反对“冲击—反应”理论C.主张中国中心论注重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6.1902年立的《大公报》对当时的学堂体育教学给予极高的关注。如,广泛报道体育教学的容、方法及组织形式,也针对性地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反映了当时有识之士A.积极倡导“尚武救国”的精神B.张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C.为推动维新变法进行舆论宣传D.判传统的“轻武重文”旧观念7.1928年6月朱德、陈毅领导红四军在江西龙源口歼灭进攻之敌千余人。此后,井冈山革命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月毛泽东领导红军排左"倾盲动主义的干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0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具有偶然性C.否定城市中心论成为党内共识D.命实践催了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8.抗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非沉重的集体记忆,但对于中国的伤亡人口和财产损失等相关计中,科学性不强的量化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它也常常会被日本一些右翼学者拿来作为中国实反教或仇日教育的口实。材料表明A.日本侵华的史实不容否认B.学的数据统计有利于爱国教育C.历史研究受政治立场影响D.本右翼学者有意歪曲侵华事实9.1971年5月共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中美预备性秘密会谈的问题,准备确立新的对美政年初,美国陷入越战、经济滞涨等困境;苏联乘机迅速增强军事实力,向全球扩张。这说明A.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一度中断B.美建交有必要提上日程C.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历史的必然D.联成为当时的头号强国10.1978年9月邓小平在大庆、沈阳、天津等地发表谈话,强调要“解放思想意搞建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称邓小平“北方谈话谈话A.标志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打破了城市体制改革瓶颈C.已经触及社会主义本质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11.在此前贵族的权力斗争中,败一方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没收财产后驱逐出境。而陶片放逐的实施,2

一方面是通过温和而适当的手段,将少数反对派赶出雅典;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严重影响反对派家庭和财产。材料意在强调陶片放逐法A.有利于城邦政治的稳定能避免僭主政治的出现C.保证了公民参政的权利确保了公民政治的效率12.关于自然法,古罗马法学家尔比安说于打算学习罗马法的人来说,必须首先了解‘法(IUS)的称谓从何而来。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教书》写道然法是指不是为体现立法者的任意创制的法反出古罗马自然法A.维护了古罗马帝国统治以公平理性为基本法则C.以灵活务实为主要精神冲击了贵族法律解释权13.西方的启蒙思想家,除了十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派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几乎都保持着对上的信仰。他们所要反对的是“基督教信仰主义的专制”本身。这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蒙思想家不反对宗教神学C.法国新教势力强大D.想家们的理性与宽容精神14.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赎免法偿除了20种封建义务。后来,普鲁士政府将1858年12月31日为解放农民的停止实施期限。于是,大量农民从德国东部的农业区来到了西部的工业区德意志帝国成立前夕,普鲁士等地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材料说明当时A.德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关系调整解放了生产力C.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农民成为德国工业化的主力15.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世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其中提到月《消息报》上第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A.反映十月革命推动经济发展B.射出新经济政策激发生机C.真实呈现斯大林模式的成效D.明广告不断推动经济发展16.下图作品创作于1972年该作品3

A.重在描写人物细节吸收风俗画的元素C.融合中西艺术风格呈现变形扭曲特点二非择:52分。17~19题为做,个题生必作。20~22题选题考根要作。()做:分。17.分)自1905年举制被废止以来,对其评价多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一以对科举制的评价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出现各种与历史实际不符的、似是而非的流行说。如下:寒门子弟既无力支付读书的费用,又没有关系照顾,很难高中和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同时,举制不允许女性报考,将半数人口排除在外。以“文章词赋,冠绝当时”的才子蒲松龄屡试不中而郁闷而死外》中的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喜极而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总之,科举制要么压抑或遗漏人,要么造就迂腐儒生。科举制造成科技于明清以后落后于西方。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比重,如下表:摘编自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等材二孙中多次谈到科举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认为“此制最为公允,为泰西各国所年孙中山称科举考试为“中国良好之旧法在共和政治中复活这些优良的制度1924年8月26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陆军大元帅名义正式公布了《考试院组织条例》及《考试条例考试条例实行则》等。——摘编自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不等于否定科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分别谈谈你对材料所列“误区”的认识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评析孙中山对待科举制的态度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一16世,英国政府先后规定,输出金银会被定为大罪,法律规定外国商人必将出售货物所得的全部货币于买当地商品口入口的商船和船员必须是英国籍年当密国富论人开始意识到生产目的在于消费而不是守住钱包里的硬币,于是倡导自由的贸易环境。———摘编自蒲玲玉《浅析英国重商主义思想》等4

材二1950-1970年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占G(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上升到21.6%。期,英、法两国的政府消费占GNP的比重,也分别由16.4%和12.3%增至17.4%13.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1951-1970年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3%比前的高出一倍以上。年年根政府出台政策主要包括人和企业减税是低高收入者的边际税;减少政府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放松政府监管。——摘编自朱行巧《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发展与比较》等材三20世纪70年代起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世界潮流80年形成了“华盛顿共识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应采"休克疗法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跨越到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知识,归纳西方国家主要经济政策的演变,并概括其演变的主原因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谈谈对“华盛顿共识”的认识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比是治史的基本方法,有横向和纵向、单向和多向、宏观和微观等型。中国传统史学自古就有历史比较法,但那些都是简单、个别和偶然的比较,而且对域外文化很少表现出兴趣,他们心的所谓“天下”实际上不超出中国范围。晚清以来,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留心中西历史和文化之异,并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如梁启超撰写的《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宪法异同论》等,认为从国和欧洲历史比较中,可以“知今日现象之所由来出“凡天下事,必比较而后见真——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历史比较法,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论题符合题意且明确,即具备可比性;阐述史实合理且正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考:12分。请生3道中选题作。果做则所的一5

计。20.分史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485北魏颁布均田令。其原则乃所有的田土为皇帝所有,各人只因钦许而有使用权:每一男丁十五岁以上受田四十亩妇减奴婢及丁牛又有附加以上系供耕种米麦之用老及身没归还政府。其他种植桑麻蔬果之田土另一畴,可以继承且在限制之内得以买卖。如果地域内的土地不敷分时,其亩数可能减缩,受田者也可请求离“狭乡”到“宽乡耕地国有不过具备法律上的基础,授权官僚组织,作为他们强迫实施政令的凭借,至于详细的情形,则无法作全国一致的论断。土地之为国所有,并不是立案的原始目的。大地主仍然存在,不过那是例外,而不是一般的情形。——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均田令的特点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均田令对促进民族交融的意义分21.分世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1945年美是获胜者在优势中暂时罢手在岛和长崎投下的子弹用惨绝人寰的决定性方式确定了美国的这种优势1953年月日,苏联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世界恢复了平衡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Spoutnik赢得了一个决定性的起点征太空也是调整远程导弹,使其射程达1万米。自那以,种种成就交替而来,平衡无法确定。双方军备竞赛越来越可”因军备竞赛激起的互相忌惮而维持,世界其他民族看着这番景象,双眼圆睁,两手空空,感到大的恐惧和无比的愤怒。这是因为,如果说世界两大巨人的危险游戏既不比昔日欧洲的危险游戏更坏,不比它更好,但是它却给世界带来了另一种不同的危险。人类处在自我灭绝的危险之中。———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世界处在危险之中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军备竞赛带来的影响分22.分外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190221的林献堂决心以文抗日组织诗“栎社称“惘年代的掌灯人年月梁启超应林献堂等的邀请访台,以民族大义与台湾父老相期勉1915年5月创建台人自办的第一所中学——台中中学,专门招收台民子弟入学1920仿北京《新青年办中文月刊《台青年》杂志,提倡民主和自由1921年10月,联合进步人士成立台湾文化协会,通过发行会报、举办讲讲演会,组织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等多种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传递来自祖国的信息,抗拒日本的殖民治。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对台实行高压政策,林献堂转入“地下状态”坚持斗争1943年罗宣言传到岛,林6

献堂奔走相告,期待弃儿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1945年10月25日午,国民党台湾行政长官仪在台北公学会堂主持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林献堂作为台湾地方代表人物受邀参加。这从有过的喜悦,使他禁不住泪流满面。——摘编自党督《林献堂:台湾日据时期民族运动的先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献堂作为民族运动先驱的历史贡献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献堂领导民族运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分)7

参答一选题题号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CBADDADBCCABDBBC案二非择17.分)(1误区l:认为科举制对寒子第和女性不公平。认识∶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科举制规定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体现了公平。妇女古代无权无地位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与科举制无关。误区2:认为科举制不能选拔优人才。认识∶蒲松龄是个个案,不能以偏概全。范进和孔乙己都是文学作品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足信误区3:认为科举制造成明清以的科枝落后。认识∶宋朝科举制盛行,而印刷术、指南针最终完成宋代。中国科技在明代以后落后于西方更要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2评析补中山认为科举制举拔人才具智公库程,是古代中国独创的,以政府名义恢复考试度。这是补中山熔铸中西方文化精华的结果。反映补中山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求民主的强烈愿.评说:(1)每个材料观点1分批驳2分,共三个观点和批驳,得分。(2)评析分三层

是什么2分为么2分怎样分。试意:(1)每个误区3分,分两个角缩分,即:误区是什?(1)认识(2分)误区一∶“寒门子第”和“女性”给观点:一定要答科举体现公平公正误区二∶科拳制压制人才,造就迁腐,给18

观点∶科举前期能选拔人才,后期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选拔,给2分误区三∶认为科举制造成明清以后的科枝落后观点∶科举并非造成科枝落后的唯一原因,从政治、经济方面回答,给2分(2)是什么?(2分举的作用(选拔人才、公平1;政府态度(恢复考试制度1分为什么(2分)中西文化的结补充:联系背景、目的及人才选选拔的相关内容,如:人才选拔制度不够完善;选拔适合近现代人才等。怎么样(1分)补充∶反对专制追去民主;有利于人才选拔(有利于避免任人唯亲统化传承与创新(科举制的创新)等。18(14分(1演①商主义政策自由贸易政策②家干预政(凯恩斯主义合经济政(新自由主义)原因∶①经济发展的推动;②经济思想创新的指引;③政府顺应时代潮流而调整政策分(2)认识盛共识”即“克疗法苏联国家实行了激进转型,导致经济崩溃;中国推渐进转型,经济取得迅速发展。苏联照“盛顿共识”导致改革失败,中国结合本国国情学习外国验取得成功,因此,既要学习国外经验,又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评说:(1)演变∶每个政策1分共4分。原因∶答点得1分答两点得,答三点得分。(2)认:是什么2分,什2分,怎么样。试意:(1)演变一问必须是具体的政,如果没有答案中的关键词就不给分,不要求“从……到……”这一模式。原因一问以下两种情况均可给分按宏观政策则按参考答案给分,分三个角度:9

a.理论层面——思想引领(创新b.政府层面——政府角色(推动c.经济层面—一经济发展推动按具体分阶段回答a.从重新主义到自由主义业革命密理论”b.从自由主义到教思斯主义济机新政主义”c.从凯恩斯主义到混合经济涨”(2)a.是什么概含义∶分,确摘抄材料1分b.为什么?前苏联东∶史论(误区失2分论述不完整1分中国角度∶史论结举措、成功)分论述不完整。c.怎么样?结合国情,2分仅仅一分为二评价华盛顿共识不超过;简单肯定或否定不超过2分。19.分)参考示例论题∶世纪西方航海对世界社会转型影响之比.论题合理,满分2分)阐述:明朝国力强盛,为了宣场国威和交流文化,郑和七下西洋率领庞大的船队,开创了亚非上交通线,推动了朝贡贸易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往来,但缺互深层驱动力而仍然行走在农业文明道路上。为了追求财富和发展对外贸易,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抵达了美洲实现了全球航行,伴随着与火的殖民热夺,推动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也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物种在全球的流通。二者都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都加强了世界尤其是亚非之间的联系;都体现了探索开拓精神。总结: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中西方的航海有各自的驱动力,对人类和国家转型的响也有所不同。评说∶一等(分扣论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分够合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证完整,表述清楚。三等(0~4分离论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不清整楚。试意:a.论题分有述有比较2分有论述没比较1分b.论述分至少两个对比项,且每个对比项下分方面论述且形成中西对比,每个对比项4分逻辑有欠缺,史实表述有误扣2分没有形成中西对比扣2分只有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