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群众题材的当代书写”为主体的文学研讨会回顾,文学理论论文_第1页
2014年“群众题材的当代书写”为主体的文学研讨会回顾,文学理论论文_第2页
2014年“群众题材的当代书写”为主体的文学研讨会回顾,文学理论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群众题材的当代书写〞为主体的文学研讨会回顾,文学理论论文2020年1月14日,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群众题材的现代书写理论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院、川大、川师大、西南民大、西南交大等单位近六十位专家学者、作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围绕群众题材的现代书写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切进入的讨论,详细内容如下:一、对会议主题的宏观认识在会上,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首先介绍了研讨会的主题设想。他表示,群众题材是我们四川评论界初次提出的一个概念,群众与民、人民具有一致性,而与官、相对应,群众题材可以以叫做老百姓题材、普通人题材。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传统民本思想的背景,在的历史上也比拟悠久,同时也是近期展开的的群众道路教育实践活动在文学艺术界的延伸。他强调,作为作家、艺术家,要有一个根本的观点,那就是在文学艺术中也要坚持主义的群众观,为此他从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利益主体、权利主体、价值主体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四川省文联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以为,群众题材的现代书写反映了我们的艺术导向、艺术主张这两个重大问题。反映现实生活,书写现代,为时代作证,是我们艺术的追求和主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开放的实践当中去发现题材,引领广大群众去欣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鼓舞文艺工作者们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去创作精品,是我们评论家的责任担当。四川省政协常委、省文联副主席黄启国谈了他对群众题材的现代书写意义的理解。他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阅读的主体,是文化市场的主体,群众题材的写作是中外文化发展史的主流,因而群众题材始终应该成为文艺创作和各类书写的主体。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阐述了群众题材的现代书写的现实意义。他肯定了群众题材这一概念,以为它紧扣的群众道路教育实践活动,首先捉住了一种导向,就是文学、艺术都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十分是面向工作、生活在一线的基本群众;第二,它反映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炽热的现实生活;第三,它知足的是一种期盼,这种期盼就是普通群众对文学,对文化艺术的期盼。二、对群众题材及相关概念的讨论作为一个具有一定模糊性、又与其他既有概念严密相关的概念,群众题材的内涵、外延、起源、本质、属性、功能、价值、话语情境等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李明泉对什么是群众题材作了界定。他以为,首先要确定它不是什么,将它不是什么排除后,再对剩下部分进行研究,这是我们确定一个理论、范式、概念的一种逻辑思维途径。群众题材不是贵族题材、宫廷展示、土豪书写、官场争斗、妖精文学、穿越故事、奇葩创作、象牙玄想、异国情调、魔幻科幻、身体写作、零度写作。与工人、农民、市民、底层、草根等题材相比,群众题材的外延更广阔,内涵更丰富,涵盖面更广泛,主体更明确,是具有群众观点、群众意识、群众主体、群众价值的时代书写,是以人民群众为创作对象,生动、深入反映人民群众推动和创造历史的发展规律的文学艺术创作。它既是群众文艺创作的社会文化,也是专业作家、艺术家担当社会责任的现代表述,是现代中国践行群众道路,传播主义群众观所进行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传播。写普通人,讲平常事,讲百姓话,是我们对群众题材的最基本要求。与群众相关并经常连用,某种意义上甚至互相等同的一个词是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含义有所不同。李兵指出,在革命时期、战争年代,坚持正义的气力,坚持社会前进主流方向的就是人民群众,逆流而动的就是反动势力。在社会建设时期、和平常期,人民群众是一个广大的概念。绝大多数退下来和一般的领导都属于人民群众,这些群众和普通群众不一样,普通群众和百姓也不一样,因而百姓题材和群众题材也存在区别。对农民工、清洁工、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普通百姓、普通阶层的书写就是百姓题材。而群众题材是社会文艺的重大特征之一,也就是人民性。人民性就是以大众为主的创作导向,它应该是对我们各行各业在炽热的现实生活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国家做奉献,为人民的事业做奉献进行歌颂的正能量的东西。加深对群众题材的认识,还有待于考察群众一词的历史起源和意识形态化进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火指出,群及群众诞生得相当早。群,东汉许慎释辈,清人段玉裁释朋也类也。(诗小雅无羊〕谁为尔无羊,三百维群,此中群专指禽兽聚合。后来群衍生为聚合,而且是以类、以朋的聚合。由群与众粘合构成的群众一词的语源,与群相生相成。20世纪初,群众一词进入的话语中,逐步意识形态化。建国后,群众一词是官媒或主流媒体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很多时候比人民一词的使用频率还高。十分是在1958年至1976年之间,群众之前常加上革命而成为革命群众,成为一个无坚不摧的词。他还以为,群众题材并非当下初次提出,而是能够追溯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黄宗贤赞同刘火的意见,同样以为群众这个概念是在历史中被构建起来的,并将之置于平民、人民、群众等其他类似的概念中加以考察。他以为,二十世纪以来国人在文艺中最早使用的与群众相对应的概念是平民,比方五四时期的平民文艺、平民文学、平民艺术。(新民主主义论〕下定义讲,平民就是城市中的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特定的一个阶层。三十年代提出人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群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人民、人民群众,就是占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工农兵是主流,附带小资产阶级,主体变了,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征。而这十多年来提出的群众则是一个来自西方马列主义文论的概念,指的是无阶层、阶级差异的一个群体,以都市群体为主。无论是称为群众文艺还是群众文艺,革命和占领时期的群众文艺跟当下的群众文艺都完全不同:前者的本质和内涵是教育、宣传、煽动群众,具体表现出了文化和政治精英的文化理想、政治抱负,话语主体并非群众;而后者借助于当代传媒,以都市群众为对象,集娱乐性、商业性、通俗性、文化性于一体,娱乐至死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话题。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苏宁则指出,今天仍然存在启蒙与时代共振的文化批判的任务,更能具体表现出群众题材的特殊价值。群众题材在今天不是群众运动向文学的简单延伸,而是文学对于社会思潮的照应和互动,重在社会性,其后确实有意识形态属性。今天提群众题材,最大价值就是它和文化建设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具体表现出在它和其他一些题材文化特征上的区别。群众题材不等于群众文化或高雅文化,也不等于消费文化,不具有本体性,只是具有它自个的一种社会属性。在今天它和文化建设的关系就具体表现出在它有一种主导性的概念,但必需要和最广大的群众利益〔包括群众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相结合。在这里之上,它代表的是文化建设的一种倡导性。提出群众题材的话语情境是什么,是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曾永成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他看来,我们生活中即便有群众题材的描写,也不敢表示出群众的意愿,不符合的群众道路的精神。因而我们应首先搞清人的群众道路是什么含义,要把群众道路和运动群众分清楚,而不是再来一个从群众道路到群众运动、运动群众。他还以为,我们一般所讲的群众就是除了官员帝王将相之外的普通人、普通群众,但普通群众之外能否还有特殊群众,很难准确划分。但我们要把它划分到下层去,由于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才真正具体表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州市作协开创办理作家谭力也就群众的界线发表了意见,以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像离退休老实际上也是群众。(绵阳师范学院学报〕主编冯源指出,将群众拿到特定的历史、政治、权利、文化语境中看,这个词存在着特定的不同的含义;但拿到审美、学术中来看,群众题材需要一个科学的定义。三、对群众题材现代书写诸方面问题的讨论群众题材书写中的众多详细问题,是本次研讨会重点讨论的另一个主题。李明泉详细谈到下面四点。首先是怎样反映群众题材,对此他提出两性、两感、四化:两性,即向上性、鼓励性;两感,即作品要有暖和感、责任感;四化,即我们的描写要具有生活化、通俗化、日常化、诗意化。其次是群众题材的描写对象。一方面我们在艺术描写上要充分彰显个人魅力,突出个人特点,写出人性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个人魅力、个人特点等是在大量的事件当中、群体当中,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具体表现出出来的,要辩证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强调群众题材并不意味着忽略人物个性描写,忽略典型人物和典型形象,而是对具有个性的人物的生长和凸现,找到了促其生长的土壤、气候和条件。再次是群众题材的书写方式。要根本防止情感上的冷漠病、创作上的头痛病、作风上的浮躁病以及话语上的恶性瘤,要走群众、走基层,扎根到群众的生活环境中去,才能了解各种人物,了解生活,了解群众。最后是群众题材的代表作家。阿来、梁平、谭力、罗伟章等四川作家、艺术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以人民群众作为自个的源泉和题材。群众题材更多采用了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或者叫做新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创作方式方法,也不排除对西方构造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创作手法的借鉴,有可能在局部做出探寻求索性的表现。黄启国建议将文学、影视、美术、书法、理论宣传作为四川群众题材现代书写的重点。另外,他对群众题材如何书写提出了自个的看法:一是要树立人民情怀,了解人民、热爱人民;二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当下利益结合起来;三是要讲真话;四是不人云亦云,不跟风;五是关注热门难点问题;六是要讲求艺术性。赵明仁指出,群众题材书写存在着对底层人物关注不够、关心不够、书写不够,反映当今现实生活不够,表现真善美不够,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不够等方面的缺失。群众题材书写本质上一是要求反映积极、阳光、向上的东西,二是重在写现代,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追梦的理想,筑梦道路上的艰苦,圆梦的喜悦。同时他还强调了对群众题材现代书写规律的把握:一是对生活规律的把握,要扎下去、深进去、融进去;二是对构造规律、文字的表述规律的把握,要注意小人物,要反响大时代,要小场景、大写意,要用凡人的俗语来具体表现出我们的大智慧。群众文化、群众艺术的价值取向问题,是黄宗贤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根据他的观点,群众艺术当然要关注寻常百姓的事情,要反映主流意识形态,但不应是主流意识形态通俗化的图解,也不是世俗感情欲望的肆意宣泄,更不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图像阐释,而应关注社会转型经过中国人的生存境遇,普遍的精神、心理诉求,应充满深切厚重的人道关心,倡导悲天悯人的价值取向。苏宁则从文学的书写角度出发,指出群众题材很容易导入一些问题。比方题材的类型化,从文学史来看,我们有过这样的阶段;比方视角的下移,审美趣味的丧失、作家个性的丧失,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一点就是它和现实最严密的联络,比方土豪、屌丝,能够直接切入现实,具有及时性。苏宁总结讲,从书写价值来讲,群众题材要避免类型化,避免不符合文学规律的东西。其他与会者也从不同视角出发就群众题材书写问题发表了看法。曾永成以为,如今群众题材的作品贫血缺钙,没有灵魂,不触及社会矛盾。写群众要贴近生活,写底层弱势群体的呼声和心愿,真实描写他们的处境,但在政治上可能还有障碍。谭力指出,在如今这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群众题材大多变成了群众自个写自个,事实上也写得很精彩。冯源主张,群众题材的现代书写,最重要的就是具体表现出时代性,要把群众的复杂性写出来。除此之外,西南民大彝学学院罗庆春提交了(群众题材与现代多民族文学书写〕〔提纲〕,省文联创研室邓风、王若一、吴歆提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