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检测试卷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009/10/专题检测试卷(八)(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一般来说,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就是生活。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A.拜金主义泛滥 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理想主义盛行 D.对古典文学的憧憬答案B解析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相反,资本主义制度暴露了它的阴暗面: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因此人们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这种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2.有文学家在评论某一文学流派时说:“(它)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愿望。”据材料所知,其所评论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 B.自由主义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主观化了的世界”“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说明这一文学流派注重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因此判断是浪漫主义。3.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答案D解析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4.“在这部作品中,贯穿全曲的是贝多芬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音乐在充满矛盾冲突的发展中体现了这些英雄人物在为自己的革命目标斗争中的豪迈、自信、英勇,他们的牺牲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沉痛哀悼,以及他们胜利凯旋时的壮丽情景。”“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是()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为自己的革命目标斗争中的豪迈、自信、英勇”“胜利凯旋时的壮丽情景”体现的是浪漫主义的特征,故选B项。5.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夜”的音乐会。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实主义的文艺答案C解析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都涉及到浪漫主义的文艺,选择C项符合题意。6.海涅在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写下《颂歌》,内容是“我是剑,我是火焰。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战斗开始时,我奋勇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下列美术作品与此文学风格一致的是()ABCD答案C解析海涅是浪漫主义作家,C项《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选C。7.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把现实主义理解为十九世纪中叶一种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的逆动。所谓“逆动”是指()A.挑战浪漫主义 B.批判丑陋现象C.否定理性王国 D.反对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中“十九世纪中叶一种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指的是浪漫主义对当时建立的“理性王国”的失望,但是仍对其抱有希望,因此这种“逆动”指的是对浪漫主义的挑战,故A项正确。8.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答案D解析“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说明,该流派指现实主义。9.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独立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开始思考社会的变故。他们用锋利的笔触真实地描绘社会的众生万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下列反映了这种思考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 D.《老人与海》答案B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10.巴尔扎克的名言“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思想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理想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是注意巴尔扎克语言中的“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说明了他的作品注重反映现实,故选B。11.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作品,却在死后留下丰富的遗产。下列作品中有一幅是他的作品,该作品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这幅作品是()A.《向日葵》B.《日出·印象》C.《格尔尼卡》D.《拾穗者》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只要识记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即可。这幅画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12.(2018·四川省“联测促改”)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乡村风俗画家,他主张“面对自然,对景写生”,其代表作有《拾穗者》。该作品()米勒《拾穗者》(1857年)A.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B.是印象派绘画的杰出代表C.表现出工业时代农民的困境D.对现实主义美术有较大影响答案D解析米勒的《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是印象派绘画的杰出代表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表现出工业时代农民的困境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对现实主义美术有较大影响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13.(2018·云南省一模)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民族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表明是浪漫主义音乐,故B项正确。14.“我希望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能反映以上思想的音乐作品是()A.《牧神午后》 B.《第六(悲怆)交响曲》C.《命运交响曲》 D.《第三(英雄)交响曲》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了作品的特点:“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交响乐,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符合题意。15.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情景。在画作展览时,一名德国军官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说明绘画具有()A.艺术性 B.思想性C.阶级性 D.社会性答案B解析毕加索的作品及其回答,表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控诉和痛恨,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16.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毕加索绘画南宋《梅石溪凫图》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答案D解析中国绘画主要是水墨画,故A不正确。毕加索绘画运用夸张手法,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故B不正确。C与中国画不符。中国文人画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D属于二者的共同点。17.下图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对于该流派兴起的时间与地点,正确的是()△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A.14世纪,意大利 B.19世纪初,法国C.19世纪70年代,荷兰 D.20世纪,法国答案D解析解读题干图片文字信息可知,该文学艺术流派应属于现代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主义最早形成于20世纪初的法国。故选D项。18.“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 B.毕加索C.贝多芬 D.巴尔扎克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其创作采用夸张、变形、抽象的离奇表现手法。毕加索具有这一创作精神。19.下图是西班牙画家达利的《内战的预感》,作品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据此判断该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艺术 B.现实主义艺术C.印象画派艺术 D.现代主义艺术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语句“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和画作本身可知,该画作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故选D项。20.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答案B解析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和“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21.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着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说明美国政府机构大力支持这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主要是因为这可以扩大美国在非洲的影响,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其本质上反映的是美国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中间地带的需求,故D项正确。22.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A.画中有诗,歌颂伟人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了毕加索立体画派的绘画风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立体画派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的关键在于按结构重新组建物体的形象,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现创作意图,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故选D项。23.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效,单是制作熊猫阿宝乘“火箭椅”冲上半空一幕,便同时动用了“箭火”“光效”“爆破”“烟火轨迹”等多达54个视觉特技效果。这最能说明()A.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B.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C.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 D.更好体现影片的主题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电脑特效对于电影发展的推动作用,而电脑特效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反映。其他几个选项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材料相关性不大。24.电影和电视分别被称为“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关于影视艺术出现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③人们感受娱乐和精神需求的需要④一批世界电影名作和着名艺术家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工业革命、商业利润和大众需求是推动影视艺术产生的动力,①②③正确。电影名作和着名艺术家的出现是影视艺术产生后出现的,④排除。故选A。25.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每当空暇之际我们总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喜欢的节目。你认为电视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①丰富精神生活②改变生活方式③扩大人们的视野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电视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大众媒介,可以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推动艺术的平民化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了素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二、非选择题(26题25分,27题13分,28题12分,共50分)26.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风俗概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法]丹纳《艺术哲学》材料二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毛泽东材料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材料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材料五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1)据材料一、二指出丹纳和毛泽东观点的相同之处;指出材料一中丹纳观点的谬误,并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2)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一文学流派?请据材料归纳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6分)(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体现文学流派的特点,请另举一例具有这一特点的法国绘画作品。(5分)(4)材料五中作者是谁?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他为何会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5分)(5)据毛泽东的观点,材料三、四、五体现的文学流派从本质上反映了怎样共同的“社会生活”?(3分)答案(1)相同之处: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谬误:他认为“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风俗概况……同时消灭”是错误的。说明:因为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家的作品是不会随着时代的结束而结束的。例如贝多芬的古典主义音乐和中国的京剧,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欢迎(史实可多样化)。(2)流派:浪漫主义文学。特点:反理性,注重精神力量,注重创造性。(3)特点:反映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作品:《梅杜萨之筏》《自由引导人民》。(举出一例即可)(4)作者:贝克特。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引起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5)共同的“社会生活”: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问题和矛盾。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着名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北宋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苏轼《枯木怪石图》材料二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新文学以反抗传统、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取得了丰硕成绩。“五四”新文学的兴起,扬弃和超越了古典文学的文化审美形态,成为向具有现代意义或现代性的新文学观念、形态等进行转变的新起点,真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其文化意义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对现代意识、现代观念和现代价值标准的建构思想。材料三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但他们的作品映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1)根据材料一,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宋代哪种绘画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五四”新文学体现了哪些现代观念和价值标准。结合所学知识,“五四”新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绘画在创作手法和思想内涵方面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以“文艺与时代”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1)风俗画和文人山水画。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理学的兴盛,文人更加注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2)反传统,追求个性解放,提倡民主、科学。抨击了封建传统礼教,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文化平民化。(3)采用荒诞、抽象的创作手法;表达一种消极悲观失望的情绪和思想。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4)文艺作品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解放思想,推动时代的进步。解析第(1)问,据《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苏轼的画作,结合教材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