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55页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1.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业资本比较活跃 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2.《礼记·王制》中记载了西周市场的相关规定:“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据此可知,西周的市场()A.商品质量高于前代 B.管理规则蕴含诚信原则C.商品交易规模巨大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经济发展。下列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成就排序正确的是()①开辟丝绸之路,丝织品远销欧洲②铁犁牛耕出现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④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4.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A.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B.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业冲突不断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D.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5.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6.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如图是在中国北魏(386-534)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此枚金币可以佐证的历史现象是()A.拜占庭与西汉间有直接贸易往来 B.当时中外贸易结算必须使用金币C.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外丝绸贸易 D.北魏时期与拜占庭贸易并未中断7.《新唐书•食货四》记载:“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飞钱”的出现()A.减轻了商人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B.标志着纸币在中国诞生C.推动国际贸易朝规范化方向发展 D.体现资本性借贷的发展8.元丰三年(1080年),宋廷颁布市舶条法,规定发放往南海诸国贸易凭引(身份证明)之权集中于广州,发放往日本、朝鲜贸易凭引的权力集中于明州,钦州等港的对外贸易都须到广州领取公凭及接受抽解(纳税)。这反映了宋代()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B.对外贸易受到严格管理C.外来移民活动相对自由 D.民间海上贸易空前繁荣9.宋代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这一规定()A.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速了经济结构转型C.规范了商业经营的秩序 D.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10.元朝起初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庆元、广州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对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舶司发给公验、公凭。这表明元朝()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加强对外贸易管理C.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D.阻碍商品经济发展11.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以上现象可以说明郑和下西洋()A.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经贸交流 B.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C.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 D.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12.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C.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13.明清时期,晋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帮,它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它的崛起()A.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区域化 B.受益于明清对外开放政策C.加强了中外之间经济联系 D.提高了明清商人政治地位14.庄票出现于清代前期,曾在近代中外贸易中大量使用。下列对庄票的解读正确的是()

清代恒隆钱庄发行的庄票①庄票由清政府主导发行②庄票可以到期兑换③经济发展催生庄票出现④庄票方便商业贸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庄票又称钱庄票,是清代钱庄发行的一种会票。发行兑换券性质的庄票是钱庄的首要业务,钱庄按寄存户存钱(银)填发存款收据,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可以代替现金流通。庄票的出现表明清代()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金属货币的流通量不足C.资本性借贷有所发展 D.借贷纠纷得以和平解决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摘编自杨晓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材料二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这些传统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丝绸之路广袤的沿线上焕发着新春。——摘编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以来,“封贡制度”下的中朝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但壬辰倭乱后,中日长期处于国交断绝的状态,商船的往来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由于日本不在藩属之列,故没有向清朝朝贡以便乘机直接贸易的途径。但由于中国丝织物品质优良,因此日本国内需要量极高。康熙元年(1662),荷兰失去中日贸易中介地台湾以后,进口到日本的只有在京丝、弁柄丝、波斯丝,同时,康熙二十四年(1685)日本的生丝进口特权,又被细分为白丝、黄丝、下等丝等类,并且同年生丝交易量只被分配为贸易总额的1/3,因此长崎的生丝进口贸易也急剧下降,根本不能满足日本国内市场的需求。于是,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日本需要通过与朝鲜的“中介贸易”,来获取所需的丝等中国货物。这样看来,作为一种特殊的供给途径,这条商路对日本具备独特的重要意义。——摘编自段光达《东北亚地区各国间近代贸易关系的形成及其特点》材料二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东亚封贡秩序下,由中、朝、日彼此需求的丝、银、人参等物品,串结起来而形成乃至繁盛的国际商路,将区域连接成一个整体,促进了区域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在当时国际环境束缚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维系商路的物品失去往日的价值,商人们便因利益的缺失而慢下了忙碌的脚步,随着商人们为追逐商品利益而另辟蹊径,这条商路亦便渐失往日的繁华。但它曾经负载的意义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在倡导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今天,还有值得借鉴的现实作用。——摘编自费驰《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东亚商路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末18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商贸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东亚商路发展。答案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55页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55页参考答案:1.C【详解】依据材料“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可以看出,西汉前期,商业得到发展,商业资本比较活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前期商业资本比较活跃,不能就此说明商人社会地位提高,而且西汉商人地位并不高,排除A项;西汉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舍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长途贩运,而且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B【详解】根据材料“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可知,西周的商品交易中不符合规格的产品,不得出售,也即市场管理蕴含着诚信的原则,B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得出商品质量是否高于前代,排除A项;材料只能看出市场交易的品种,无法看出交易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得出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是否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3.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③是西周,②是春秋战国时期,④是战国时期,①是汉朝,正确排序是③②④①,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4.D【详解】秦汉时期,市场管理者在处理商业争讼时,要求双方必须出示券书,表明当时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D项正确;秦汉时期,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商人政治地位并未不断提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并非管理混乱和商业冲突不断,排除B项;秦汉时期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管理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5.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物产传入中原,中原的丝和丝织品以及铸铁、凿井等技术通过这条道路西传,D项正确;西汉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发展并不需要依赖世界市场,排除A项;“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时最主要的原因是道路开通,排除B项;“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北魏(386-534)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可以说明北魏时期与拜占庭贸易并未中断,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是否是“直接贸易”,排除A项;“必须”一说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外丝绸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7.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出现了“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的飞钱,减轻了商人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产生的交子,排除B项;飞钱为国内商人提供汇兑之便,并未推动国际贸易朝规范化,排除C项;飞钱只是汇票,并非资本性借贷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8.B【详解】宋廷颁布市舶条法,规定海外贸易必须到规定的地方领取凭引并纳税,说明宋代对外贸易管理严格,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重视农业,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外来移民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无法体现民间海上贸易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9.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为规范了商业经营的秩序,政府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商业活动的规范,无法体现“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商业行会的职能是规范商业秩序,与经济结构转型无关,排除B项;行会对商业经营秩序的规范,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0.B【详解】元朝在南方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制定市舶法则,表明元朝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B项正确;元朝在南方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并非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对外贸易的管理,无法体现元朝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元朝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1.C【详解】根据材料“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时期推行朝贡贸易,中国政府以优惠的待遇与各国政府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物资交流,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C项正确;郑和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不是经贸交流,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排除B项;“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与郑和下西洋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B【详解】根据材料“蚕桑与丝织市镇”“有米粮专业市镇”“纺织丝市”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地区性专业分工明显,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直接得出明清时期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市镇规模,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3.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晋商在世界范围内经商,从而加强了中外经济联系,C项正确;材料涉及到国商贸活动,排除A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明清时期商人政治地位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票标注了应解即兑换日期和面额,可以到期兑换,其在发挥汇兑职能的同时,有编号、仿伪、便携等特点,是经济发展催生的产物,方便了商业贸易活动,说法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庄票上并无与政府相关信息,不能说明其由清政府主导发行,说法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故选D项。15.C【详解】根据材料“发行兑换券性质”“凭票即付”“代替现金流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清代,庄票的出现促进了资本性借贷的发展,C项正确;庄票的出现不能表明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排除A项;庄票出现与金属货币的流通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庄票是一种借贷形式,但其不能使借贷纠纷和平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16.(1)原因:唐朝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唐朝政策开明,社会安定,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唐朝西部疆域广阔,先后设机构管辖,保护沿途商旅贸易往来,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唐朝文化繁荣,制度先进,国力富庶,对很多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汉朝以来形成的良好基础等。(2)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贯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欧亚大陆人民的交往桥梁等。【详解】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材料二信息“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封建经济繁荣、政策开明开放、设机构管辖、唐朝综合国力、汉朝以来形成的良好基础等角度分析。第(2)问,“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三信息“‘陆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贯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欧亚大陆人民的交往桥梁等角度分析。17.(1)特点: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对中国丝织品依赖性高;丝绸贸易占据重要地位;清朝与日本的贸易中介发生变化。原因:中国盛行朝贡贸易;东亚稳定的国际秩序;经济利益的驱使;远洋航行能力的限制。(答对三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赋分)(2)简评:积极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盛;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便利了区域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局限性: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再加上自然经济的制约,而逐渐衰落。【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但壬辰倭乱后,中日长期处于国交断绝的状态,商船的往来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由于日本不在藩属之列,故没有向清朝朝贡以便乘机直接贸易的途径”可知,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根据材料“但由于中国丝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