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高中衔接考点:散文尾段内容与作用易错题
考点:
1.苏童《河流的秘密》
2.龙应台《寂寞》
3.碧小家《古城子,恬静的小村庄》
4.祁玉江《陕北的山》
【考点研究】
一、结尾的常见方式
1.首尾呼应;
2.卒章显志;
3.以景结情;
4.议论结尾。
二、结尾的作用
1.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2.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照应题目,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照应前文(前后
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3.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发人深思;
三、尾段的常见题型
1.作者写XX段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用意、目的)?
2.为什么要写XX段内容?
3.删去XX段可以吗?为什么?
4.从某一角度提问(从主旨角度)看尾段的作用?
四、答题格式:三段论
内容(写了什么内容,)+结构(包括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抒发什么感情,有什么社会
意义)。
五、解题思路
1.结构方面:结尾段与开头、标题、前文比照,寻找结构关系。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呼应)、呼应前
文(前后照应)。
2.手法方面:想象、联想、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等表现手法,反问、比喻、引用诗句等修辞手法。
3.内容方面:结尾段与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关系。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暗示主题、深化中心(结合
文章分析)。
4.情感方面:结尾段表现作者的情感。
【考题对接】
一、苏童《河流的秘密》
河流的秘密
苏童
①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个秘密。
②岸是河流的桎梏。岸对河流的霸权使它不屑于了解或洞悉河流的内心,岸对于农田、运输码头、餐厅、房
地产业、散步者表示了亲近和友好,对河流却铁面无情。很明显这是河与岸的核心关系。岸以为它是河流的
管辖者和统治者,但河流并不这么想。居住在河边的人们都发现河流的内心是很复杂的,即使是清澈如镜的
水,也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大脑器官,河流的力量难以估计,它在夏季与秋季会适时地爆发一场革命,淹没傲慢
的不可一世的河岸。这时候河与岸的关系发生了倒置,由于这种倒置关系,一切都乱套了,居住在河边的人们
人心惶惶,他们使用一切可能使用的建筑材料来抵挡河水的登门造访,不怪他们慌张失态,他们习惯了做水
的客人,从来没有河水来登堂做客的准备。他们埋怨洪水破坏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没有意识到与水共眠或许
该是他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河水与人的关系被人确立,河水并没有发表意见,许多人便产生了种种误会,其
实本着公平交易的原则,河流的行为是可以解释的。试想想,你如果经常去一个地方寻欢作乐,那么这地方的
主人必将回访,回访是一种礼仪,水的性格和清贫决定了它所携带的礼物:水,仍然是水。
③河流在洪水季节中获得了尊严,它每隔几年用漫溢流淌的姿势告诉人们,河流是不可轻侮的。然后洪水季
节过去了。如果你站在某座横跨河流的大桥上俯瞰秋天的流水,你会注意到水流的速度和热情足以让你觉得
震撼。那是野马的奔腾,是走出囚室的思想者在旷野中的一次长篇演讲,那是河流对这个世界的一年一度的
倾诉。它告诉河岸,水是自由的不可束缚的,你不可拦截不可筑坝,你必须让它奔腾而下;河流告诉岸上的人
群,你们之中,没有人的信仰比水更坚定。河流的信仰是海洋,多么纯朴的信仰啊,海洋是可靠的,它广阔而深
邃的怀抱是安全的,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不打造十字架,不许诺天堂,它说,你来吧。于是,河流就去
了。
④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
河流的内心深处?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我说过河流的秘密不与人言说,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
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
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
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
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现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后窗面向河流一一请容许我用河流这
么庄重的词语来命名南方多见的一条瘦小的河。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黄河的相见,却因为路途遥远
交通不便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
城乡水运、水利疏导这样的指令性任务。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房屋、工厂、码头、垃圾站,这
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当然这绝不是一种美好的表情——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
的河水的表情。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一条被玷污了的河流,一条患了思乡病的河
流。它怀有敌意,它在拒绝作为一条河的责任和道义,看一眼春天肮脏的河面你就知道了,河水对乱七八糟的
漂浮物持有一种多么顽劣的坏孩子的态度:油污、蔬菜、塑料、死猫,你们愿意在哪儿就在哪儿,我不管!我记
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
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样的大水,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
水会冲击你的眼睛,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是河流的立场之一,它偏爱鱼类的眼睛,却憎恨人的眼
M——人们喜欢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河流憎恨的也许恰好是这扇窗户。
⑤河流的心灵漂浮在水中,无论你编织出什么样的网,也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这是关于河流最大的秘密。多
少年来我一直难以忘记我老家一带流传的关于水鬼的故事,我一直相信那些湿漉漉的浑身发亮的水鬼掌握
了河水的秘密。原因简单极了,那些溺死的不幸者最终与河水交换了灵魂,他们看见了河水的心灵,这就是水
鬼们可以自由出入于水中不会再次被溺的原因,他们拿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能够打开河流的秘密之门。
⑥水鬼如果是人类的使者,那他们一定背叛了人类,忠实于水了,他们不再上岸是为了保持河流的秘密。水鬼
已经被水同化,如今他们一定潜伏在河流深处,高昂着绿色的不屈的头颅,为他们的祖国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岸上的人们啊,你们去征服月球,去征服太空吧,但是请记住,水是不可征服的。
1.文章最后写了水鬼的故事,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二、龙应台《寂寞》
寂寞
龙应台
①我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议员对着麦克风用狼犬似的声音咆哮,官员在挣扎解释,记者的镁
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剑道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刀光夺目。我望向翻腾暴烈的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
睛的聚焦,像魔术一样,“倏”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缩小,声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
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
②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动速度,细微地渗
透地包围过来。
③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
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④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
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
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⑤冰箱永远是空的。好朋友上山探视,总是带点牛奶面包,像一个社会局的志工去探视独居老人。真正断炊
的时候,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也能煮汤。
⑥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
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⑦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⑧有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十一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
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
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五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一哄
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⑨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他一时
无语。
⑩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写湖心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黯衣炉火,独往湖心
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
⑪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
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⑫“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绮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笑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
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o
⑬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葭,常至断炊。
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包府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
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2.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联想到张岱,并引用其文章、墓志铭的意图是什么?
3.文章最后提到“有一种寂寞,也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作者对这种寂寞持什么样的态度?试列
举相关人物或实例谈谈你对这种“寂寞”的理解。
三、碧小家《古城子,恬静的小村庄》
古城子,恬静的小村庄
碧小家
①早期,古城子大地,数家村落,几缕炊烟,有鸡啼,有狗吠,有牛眸,有驴嘶,有孩子们笑闹的声
音。
②田野里,有牧歌高亢,有耕田人扶着二牛抬杠,虽慢慢地往前走,却悠哉游哉。
③金黄色的麦田,铺向远天远地。微风徐来,麦田如浪。每一颗麦穗,都闪动着恬静而灿烂的表情。
④树不动,树无声,树影婆娑。
⑤田野沉寂,河水在深谷间隐隐作响。
⑥村庄沉浸于金秋收割前的静谧之中。徘徊于村庄树阴下的农家狗懒洋洋地伸着舌头,目光茫然地遥
望着远处的山峦。
⑦村庄,沉寂无声地蹲踞在秋天大地的树阴中。走在村道上的人,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他们额头的
表情聚拢而来舒展而去,一副深邃哲思的样子。
⑧远处的古榆上有一只布谷鸟,从古城子的春天啼叫到秋天,从远古啼叫到如今,可谓呕心沥血。
“种够,种够,种够……”提醒了庄稼人一千年。于是,当地人又叫它“种够虫”。许多年中,贯穿村庄
的声音,还有什么比一只布谷鸟的啼叫,更让农人感动呢!
⑨麦香,在古城子的村庄大地荡漾。七月,青青的果子,缀满枝头。阳光照在苹果上,闪闪烁烁。还
有飞鸟、诗和远方的树。
⑩还有绿色的柳树和古榆,开粉花的苹果树,开紫花的葡萄树,尖尖红嘴的小鹤鹑,墓地中古老的静
谧……
确日,刚出土的麦苗,犹如利剑,锋芒毕露。肤色浅绿,摇头晃脑。风一吹,便九十度弯腰。稍大
一些时,肤色幽绿,略显成熟.待到颗粒饱满,须发苍黄时,脑袋低垂,一副谦卑的样子。
⑫厦夜,虫鸣蛙叫,狗声猜猜,雨声淅沥。人在雨声中发出梦幻一般的吃语……
⑬有无数个冬夜,古城子少年大睁着比夜还黑的眼睛,聆听狐狸的脚步声轻轻穿过村头,在茫茫雪原
上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爪印。
包唐花和古城子的夜,还有那古老寺庙里的钟声,一同从古城子早期的村落出发,穿过无尽的岁月,
落进古城子近代的大地上。
⑮咕城子大地,多么恬静的北方小村庄。
⑯不知何年,一朵榆钱花儿悄悄地飘落在古城子大地上,先长出一棵幼苗。当许多古城子人老去时,
不知不觉,榆树已长成一窝一窝,逐渐成林,逐渐沧桑,陪伴着古城子大地和村落。千百年来,一棵树与
另一棵树携起手来,坚韧而顽强地兀立于古城子大地,众志成城,抵御着无数次风之袭击,为古城子人遮
风挡雨,给古城子大地一片阴凉。古榆虬枝盘绕,树冠蔽日,鸟雀在树枝间拉网唱歌,几十年如一日。古
榆坚守在古城子大地,成了最古老的麦田守望者。
鱼雀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归巢去了。深秋的季节风,掠过麦场和果园。橘黄色的晚霞将村落、麦垛
和榆树,镶嵌上一道道金边。炊烟袅袅,一个纯朴的村落,含烟蓄霭,在暮色中静默着。
磔场上,支楞着捕捉鸟雀的筛子。一根细细的绳,从筛子的一头,弯弯曲曲,伸向麦垛。灿亮的麦
垛上,沉睡着古城子的少年。一顶被太阳晒得发白的便帽,盖住了少年恬静的表情。那根麻绳的一头,就
握在少年的手中。
⑲有一扇柴门,被一双颤抖的手吱吱哑哑推开,门中伸出一老妪的脑袋。她手搭眉骨,向麦场这边瞅
着。然后,她扯开嘶哑的嗓门喊起来:嘉嘉——
融个村落,都回荡着“嘉嘉”的声音……
㉑乡村少年,在一朵花或苹果树下,表现出天真烂漫。他们用马莲做成竖笛,吹奏一首咿咿哇哇的曲
子。用麦秸杆烧烤玉米、土豆,还有鱼。他们热爱庄稼,孝敬父母。采摘树梢高处的果子,送给弟弟和妹
妹,然后把采摘的山花献给心仪的少女。他们常去麦田,看麦子在风中低垂谦卑的样子。大自然教给他们
的,远比课本珍贵。
㉒磨面的人,在早期的旱磨坊燃一盏小小的青油灯,扑闪扑闪的,在暮昏里绽放出黄晕而朦胧的光。
后来,磨面的人吹熄了那摇摇曳曳的青油灯,走出磨坊,他看到了一束现代化的光芒,照亮了古城子大
地。...
㉓古城子人正如中国古代的“农”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
有哉?”
㉔古城子人,把童年、青春、爱情和生命,一起安放、寄托于古城子大地。许多年,他们居住在一个
地方,至死不挪窝。
㉕孩子们踢建子、荡秋千、跳皮筋,嘴里还唱着歌谣:
小皮筋,落落地,
马莲花开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O
㉖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捎着心爱的姑娘,从村道上一掠而过。女人们一边料理着家务,一边呼唤着在
村落里玩耍的孩子。男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着民歌。老人带着小孙孙,在村道上走过来,又走过去,一
副闲适的样子。
㉗欢乐和爱情,还有天伦之乐,在这里一样也不缺。
㉘古城子人,在这里安静地出生,安静地成长,安静地过着日子,最终又安静地死去。
(选自《散文百家》2020年第1期)
4.分析文章结尾段落的意蕴。(6分)
四、祁玉江《陕北的山》
陕北的山
祁玉江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
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
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
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
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
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
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
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
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
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
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蜀,千姿百态,形状各
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
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
像,想像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客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
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
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么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
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
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
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
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
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
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
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选自2009年4月13日
《人民日报》,有改动)
5.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6.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甜蜜”?
(2)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
7.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任选一题)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
(1)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
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
种各样神奇的物件。(杨朔《画山绣水》)
(2)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像是否相同?为什么?
8.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
9.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
初高中衔接考点:散文尾段内容与作用易错题答案
一、苏童《河流的秘密》
1.烘托河流的神秘莫测,并说明河流的秘密是难以彻底探究的;也暗示河流是有尊严的,是令人敬畏的,是不
可征服的。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结构思路的分析能力以及探讨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抓住所写“水鬼”的
语段,概括分析其语段的意思,结合文意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涉及水鬼的文字是在最后两段,一段写水
鬼掌握了河水的秘密,一段写水鬼背叛人类而忠于水,并且“高昂着绿色的不屈的头颅”“为他们的祖国发出
了最后的呐喊”,由此可知,神秘莫测的水难以征服,水也有自己的尊严,让人敬畏。
二、龙应台《寂寞》
2.(1)联想张岱,巧妙地回答了之前作者细想的“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的问题。
(2)同时把朋友离去后的自己和冬夜独自赏雪的张岱进行类比,同是独处而不觉寂寞。
(3)引用张岱墓志铭则进一步拓展文章的意蕴:寂寞也是历尽沧桑,无法言说。同时引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
添了文学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一般说,散文中语言分两类:一类是议论抒情式的
抽象观点句,一类是记叙、描写、说明类的佐证句。后者多为前者服务,文中引用部分即为后者。至于分析意
图还要回归原文,由引文(张岱写湖心亭的句子)后的“他显然不觉寂寞”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用意在于表明独
处不觉寂寞。由引其墓志铭后“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句知作者进一步拓展了寂寞的意蕴。
3.作者对此持肯定的态度。这种寂寞指的是潜心于自我的心灵世界,执着于精神的追求(或“信仰的追求”)
时的一种心理体验,这种心灵的寂寞与凡尘俗世是有一段距离的,是一个人修炼人生境界的过程。即使在一
个孤立的空间,别人看起来很寂寞,但修行者自身却觉得很充实、安定。例如''板凳坐得十年冷”的那些常年
守在实验室里的科研者,常年静坐书斋的学者,那些修行的宗教信仰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探究。题目有两问,第二问中“这种寂寞”是审题关键,也就是要求考生从作
者意图方面认识“寂寞”。在回答问题时,组织答案要有条理,有理有据。
三、碧小家《古城子,恬静的小村庄》
4.①四个“安静地”展现了古城子人简单而美好的生活姿态,是心灵丰盈与宁静的彰显;②这个恬静的
小村庄承载着古城子人的平凡、简单与坚守,也承载了数代人的回忆与快乐;③对现实喧闹与嘈杂的不满
与批判,对古城子人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每点2分)
【解析】文章先写了“早期”的古城子的人们在静谧的村庄里悠闲、恬静的生活的情景。“数家村落,几
缕炊烟”,鸡啼、狗吠、牛昨、驴嘶、“孩子们笑闹的声音”,田野里,耕田人牧歌高亢,“金黄色的麦
田,铺向远天远地”“树不动,树无声,树影婆娑”“微风徐来,麦田如浪”“田野沉寂,河水在深谷间
隐隐作响”“村庄沉浸于金秋收割前的静谧之中”“走在村道上的人”不慌不忙,“布谷鸟”的啼叫声提
醒了庄稼人播种,麦香在古城子的村庄大地荡漾,青果缀满枝头,柳树和古榆,开粉花的苹果树,开紫花
的葡萄树,尖尖红嘴的小胡鹑,墓地,春日麦苗,夏夜的虫鸣、蛙叫、犬吠、雨声、人语,少年聆听狐狸
的脚步声轻轻穿过村头,飘落的雪花……”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捎着心爱的姑娘,从村道上一掠而过。女
人们一边料理着家务,一边呼唤着在村落里玩耍的孩子。男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着民歌。老人带着小孙
孙,在村道上走过来,又走过去,一副闲适的样子”“古城子大地,多么恬静的北方小村庄”,所以,
文章结尾说“古城子人,在这里安静地出生,安静地成长,安静地过着日子,最终又安静地死去”,四个
“安静地”展现了古城子人简单、悠闲、美好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收入证明模板设计与税务合规应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保证合同模板(风险控制)
- 二零二五年度厨具安装与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尿素泵售后服务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个人债权债权转质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木模板木方环保型新产品研发与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快递配送服务合同规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木屑资源加工承揽合同标准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会展活动执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教育机构外教教学质量评估合同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卡打印
- 2024年中科院心理咨询师新教材各单元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题部分)
- 真人cs基于信号发射的激光武器设计
- 2024年国信证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