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岸边寻昭君_第1页
香溪岸边寻昭君_第2页
香溪岸边寻昭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香溪岸边寻昭君

读书的地方。据考,小昭君喜读诗书,常上楼向父亲请教诗赋。一天,其父约来村中私塾里的王先生,共同吟诗作赋。昭君当时正在楼上作画,听见王先生在庭院中吟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父亲王穰却皱眉捻须,吟不下去。小昭君在楼上接着王先生的诗句,朗朗吟道:“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啼莺。”二位王先生在楼下听见,击掌叫绝。回文诗也由此而起。

这些终究是复建的,难以看到时间长河的点滴痕迹。倒是始终惦记着那寺庙样的建筑,于是原路返回。

到了,这是一座似庙非庙的建筑,三层角楼高耸,黄墙灰瓦,镶红门窗。院内,修竹丛生,已探出墙外。怅然的是,墙面斑驳,窗棂门框开裂扭曲。最为奇异的是面南的院墙,竟有一段是建筑在一座拱桥之上。只是,如今长拱之下已堆满柴草,两侧的双耳拱洞,也长满野草,有野花娇羞地开放。桥洞正上方的院墙上是个月亮门,走过去,仰头探望,里面小楼红门紧闭,上面的匾额斜斜地垂落,几个金色大字明显如刻:昭君祭祀堂。这儿,才是纪念昭君的原址啊!

绕到冲北的侧门,斑驳了红漆的大门紧闭,门楣之上的匾额书有“楠木井”三个斗方大字。两侧的楹联却只残留一幅:掘井思源济众生。想来那口楠木井就锁在这深院里了。那这座祭祀堂,这一座小楼,该就是望月楼了?

传闻昭君出世时恰逢皓月当空,出落的脸似银盘,肤似月光;而昭君也爱好月亮,常登宅前一吊角楼,对月理妆,望月歌咏。故村人称此木楼为望月楼,将楼上一层称为昭君梳妆台。后来望月楼已不复存在。只是在楼前有一如菱花镜般的水井,是昭君小时与女伴担水洗濯之地,名楠木井。

正寻思着,听到有人招呼。是旁边民居门前的大娘,她比划着,说着。我略约懂得了她的意思:让我们转过去,可以看到井。谢过老人,带着惊喜绕到东面,后面公然有个小小的打开院落,浅浅地嵌在缓坡里,院里西北角上一座红栏灰瓦的四角廊亭,四根立柱的红漆已剥蚀殆尽,迎面横栏上的匾额也不知踪影。亭中,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围井而坐。一位,在浣衣;另一位,貌似打好了水,坐而闲聊。细看那口井,与青石地面相平,青石条的井台只有十来厘米高,围住了六角井的五边,条石约莫有20厘米宽,上面是半圆的花纹,整齐地排列。大量取水的管子,从去掉条石的一边伸进井里。井后,一块石碑依墙而立,不大。碑座白底黑纹,长宽都在40厘米左右;碑身略窄些,高约一米上下,黑底白字,碑文为楠木井记,字迹圆转,略有古意。

此井和常见的大不一样,井深不过米余,清水满注。井底一根粗粗的横木,悄悄地横卧,两端被石锁紧紧扣住。这就是那根出自峨嵋,千年不朽的楠木了。相传此井为当年昭君汲水处。原先水量微少,稍旱即枯,昭君出世后,井水陡增,澄碧清亮,村人纷传是昭君出世惊动黄帝,令黄龙搬来龙水所致。后昭君之母忽梦黄龙欲逸,井水将涸,村人即从西蜀秀山采来楠木,嵌于井口,锁住了龙头,而使井水丰裕,常年不竭,楠木井也因此而扬名。

我借来水桶,俯身取水,探手掬捧敷面,凉意入骨,暑热顿消。二位老人,笑意满面地和我相谈,又得知这井水清甜可口,冬暖夏凉,且不枯竭。用楠木井水做饭烧汤,更加香鲜;酿酒泡茶,分外醇美。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