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小保姆的职业化、规范化训练说起]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成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栽得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与某公司老总闲聊细节治理的话题时,他很得意地向我叙述了如何将一位山区来的懵懵懂懂的小女孩训练成为按标准化流程操作的职业化保姆的心得。
首先,他指导小保姆将每天从早上6:30至晚上10:00每个时间段的主要工作、程序、要求、目标、留意事项、易消失的过失等等极为微小的内容写成文字化表格的流程,并张贴在醒目位置。从每一块玻璃需擦多少次、先擦哪里后擦哪里、备多少水量、抹布洗多少次,到接听电话的第一句话与最终一句话的标准礼貌用语,针对不同问题的标准应答均一一列明。其次,要求保姆每天熟读两遍这些效劳标准,作为保姆必修的课程与考核内容进展强化;再随时抽查、对比流程表,评估某件活是否按流程行事,准时急躁地指出需要留意的要点。
经过半年多的重复性练习和强制性训练,小保姆终将标准化流程渐渐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工作习惯,干活有条不紊,仆人也省了许多心,毋需多费口舌。我笑言该老总如能将其心得编写成《保姆应知应会与效劳标准指引》,肯定会成为最畅销的家政治理用书。其实,这不就是家政治理的“泰罗制”与效劳行业的科学治理吗?
从人们普遍感到非常麻烦的保姆职业化训练到泱泱大国的治理,我们都亟待补上标准化和流程化这一课。我们极需孜孜以求的是:把细节变成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也就是说,标准化必需涵盖到全部环节的微小之处(而不是概念式的、笼统的,否则就无可操作性),把标准的执行表达到细节中,通过强化、监视、检查不断优化流程并使之成为严格的、标准化的制度(而不是弹性的、随便性的),确保标准的严格执行并渐渐变成人们自然要做的行为。
中国的中成药至今还没有得到美国FDA的认可,打不进国际市场,其中最根本的缘由是我们的中药成分、病理、毒理的界定、生产工艺与质量掌握以及检测缺乏标准化和标准化。全球最大的中药企业不是在中药的发源地中国,而是源于中国古方的日本津村商社。更惋惜的是,我们那么多可以解决至今西方兴旺国家都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疑难杂症的中药祖传“秘方”,由于没有科学的记载和测试,形成不了标准化生产而白白失传,我们这些具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的工程,在面对国际强手时由于标准化治理中的差距变得岌岌可危。
“安全第一”,宁停一分,不抢一秒”,我们比谁都喊得洪亮,此类标语在大街小巷、生产车间、行驶的车辆上处处悬挂着,这么“重视”的程度唯恐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但我们认真思考一下,有多少人对自己最为熟识的、每天在重复操作的那份工作的详细风险掌握点、安全操作流程能非常清楚、精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对规章的执行心存幸运心理,对标准流程敷衍应付,将短期经济效益凌驾在安全生产与标准治理之上,任何一个不惹人留意的微小疏忽就可能成为酿成重大事故的祸端。这些重大事故发生后,经常见到的情形是“八股文”式的通报、大轰大嗡”式的大检查,有多少单位是认仔细真将全套操作流程从头至尾进展了全面检讨,不放过任何漏洞再造流程的?而且在日后长期地、时时刻刻地(而不是事故发生后短短一瞬间)发自内心地(而不是表示完重视后就万事大吉)反复警示?对标准化流程的漠视必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需要进一步深思的是,为什么连从事简洁劳动的保姆日常效劳都成了头痛的事情,职业化、专业化的保姆怎么那么难培育?为什么很多公认的原则和科学方法乃至各种三令五申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或执行?很多治理阅历、秘方”为何难以传承?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的个人技术资源为什么难以转换为公司集体资源?从参与工作的那一天开头,我们许多人都曾看过厚厚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流程,但为什么大都束之高阁了?
打铁要靠自身硬
标准化治理是人治转为法治的必定选择。现代治理活动很大一局部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流程化、模板化和表格化,在规定“谁、做什么”的根底上,对于“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目标对象、技术路线、组织方案、工作程序等等细节进展商定。做大企业更多地是要依靠制度和标准,而不只是技术和产品,正如通用电气的CEO伊梅尔特所称:“每年每月每日GE最首要的就是依靠特别标准的运营机制支持不同部门的进展。确保适宜的人去解决最重要的业务问题,无论他处于企业的哪一个等级或组织的何种职位,也无论他处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没有明细的标准流程和严峻制度的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心、空壳的蛋。
实施标准化治理是一项看似无多大技术难度,但却相当艰难、长期甚至苦痛的工作。由于标准流程的确有些枯燥、烦琐,要突破人们始终以来所习惯的“不标准”,费心费时。标准本身也会使人本能地感受到约束甚至反感,要变成生活中的自然和下意识就要克制重重障碍和阻难。为此首先就要通过某种程度的强制、非常详细明细的制度去强力推行,将标准作为“高压线”。
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和良好的监视执行系统,再标准再明细的流程和标准也难以实施,标准的执行难度大大超过制定。打铁要靠自身硬。
在标准化治理中,企业全部层面,包括各小组、各工程、各部门第一把手及基层员工都要当成流水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要求全部人由衷地、鲜亮地崇尚、敬重乃至喜爱标准,要求有一个坚持不懈地始终追求各环节完善的执行团队,具备剧烈标准意识并能将标准完整地表达在细节之中的第一线经理队伍。
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从孔孟的“仁义礼智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到朱熹理学、宋朝教子歌《三字经》,都对包括了人们最根本的生活礼仪在内的封建社会秩序进展了相当严格又极为细致的标准,虽有极端、苛刻甚至落后的一面,但标准的理念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我们具有非常标准的传统和习惯,这也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能始终保持“大一统”的根本缘由。只是近代以来军阀混战割据破坏了社会根本秩序,打倒孔家店”将标准的理念也从根拔起,再历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体系和标准约束来了个全盘否认。我们现在急需做的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当标准成为习惯
当标准化治理的意识与理念变成全部员工的共识时,标准渐渐变成大家一种永恒和自主的行为,这个企业的职业化团队才算是真正建立,企业的治理才能到达一个全新的境地,分散出盈实的成果。当标准成为习惯时,企业实施最优化治理依靠的是程序化、可承受、可操作的流程,而不再是习惯于依靠某一个企业领导人或核心人员的个人魅力。
当标准成为习惯时,相对稳定、积存了相当长时间阅历的流程不断优化,变成企业的核心资源与长期竞争优势而不易被人仿制,由于隐蔽在流程治理中的细节、专心、理念、价值观以及整个团队在摸爬滚打、处理详细实务中“打磨”出来的默契和协作是肯定难以转移、交换出去的。
当标准成为习惯时,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就可依照前人总结的标准化流程来做,并在此模板根底上紧随业务变化而加以改造、完善,不用再消耗过多时间从头单独摸索而能尽速成为“熟手”。
当标准成为习惯时,全部人都非常自觉地用同一个标准约束自己,执行共同认可的规章,使用共同的语言,降低了团队沟通和整体运营本钱。每个人就像一把筛子,在各自流程坐标位置上能把各环节的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